一种红外隐身织物涂层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315871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一种红外隐身织物涂层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红外隐身面料,尤其是涉及一种红外隐身织物涂层面料。
【背景技术】
[0002] 红外隐身面料主要针对红外热像仪的侦查,红外热像仪是利用目标的热辐射成 像,具有隐蔽性好、夜视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适宜在各种复杂恶劣的战场环境中使用等 特点,因此,在近年来红外热像仪得到的广泛的应用。而另一方面,红外隐身面料作为一种 防护面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军用设备和人员,如果在战场上没有隐身防护装 置,只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0003] 现有技术中的红外隐身面料综合性能差,不能同时满足低的红外发射率和较好的 力学性能。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红外隐身织物涂层面料,以克服现有技术的 不足,既具有织物的柔软性,又能防雨、防腐蚀,在晴天和雨雪天气都能够使用,兼具隐身和 保暖效果。
[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 -种红外隐身织物涂层面料,包括依次贴合的印花层,面层,隔热层,粘结层和基 布层,其中,所述印花层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组成:
[0007] 单組猶聚氨酯4 90-110
[0008] 溶剂A 10-30 稀释剂A 5 -30 红外反射色浆 1 -5 白色浆 M: 消泡剂A Q. 1-0. 5;
[0009] 所述面层由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
[0010] 单组份聚氨酯B 90-110 溶剂B 5-15 稀释剂B 40-60 氧化铝或氧化铁 1#-1:5 消泡剂B 0. 1-0. 3 流平剂
[0011] 所述隔热层由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
[0012] 双组份组聚氨酯C 90-110 溶剂C 10-20 稀释剂C 5-10 铝粉 5-15 发泡剂 3 - g 交联剂C 3-S 交联促进剂C 2-4;
[0013] 所述基布层为尼龙或涤纶。
[0014] 进一步的,所述粘结层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
[0015] 单组分聚氨酯D 90-110
[0016] 溶剂 D 2-10
[0017] 稀释剂 D 10-30,
[0018] 其中,所述单组份聚氨酯0的100%模量为10_301^/(^2,所述溶剂选自二甲基甲 酰胺和丁酮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稀释剂为甲苯。
[0019] 进一步的,所述粘结层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
[0020] 双组份聚氨酯E 90-110 懷剂 E :5~2:0' 稀释剂E 15-30 交联剤E 2-6: 交联促进剂E 1-3,
[0021] 其中,所述双组份聚氨酯E的100%模量为15-25kg/cm2;所述溶剂E选自二甲基 甲酰胺和丁酮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稀释剂E为甲苯;所述交联剂E为异氰酸酯类交联剂; 所述交联促进剂E为胺类促进剂或锡类促进剂,所述交联促进剂E包括但不限于三乙烯二 胺、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或辛酸亚锡。
[0022] 进一步的,所述粘结层起到将所述隔热层和所述基布粘结的作用,能够实现所述 隔热层和所述基布层粘结的粘结剂都能够为本发明创造所用,本发明创造优选采用单组份 聚氨酯粘结剂或双组份聚氨酯粘结剂,是因为聚氨酯类粘结剂具有优异的抗剪切强度和抗 冲击特性,并具备优异的柔韧特性,使得本发明创造制得的面料更加柔软,穿着者更加舒 适。
[0023] 进一步的,在所述印花层中,所述单组份聚氨酯A的100%模量为60-150kg/cm2; 所述溶剂A选自二甲基甲酰胺和丁酮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稀释剂A为甲苯;所述的红外 反射色浆为红外反射蓝色浆;所述4-8份的白色浆可以用2-4份的白色粉代替。
[0024] 光学研究表明,不透明体的反射率越高,发射率越低,因此,增强面料的红外反射 率可降低面料的红外发射率,从而起到红外隐身的作用。在本发明创造中,所述的印花层 位于面料的最外层,所述印花层中含有红外反射色浆,可将外界反射至面料上的红外线反 射出去,增大面料的红外反射率,同时可以平衡被包覆于面料之内的人体或设备的温度,避 免人体或设备吸收红外后温度升高,所述白色浆或白色粉有助于增加所述面层的红外反射 率。
[0025] 进一步的,所述印花层中还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颜色色浆2-6份,所述的颜色色 浆可以根据需要配制不同的颜色,由于不同颜色位于不同的红外波段,能很好的扰乱红外 线的探测。
[0026] 进一步的,在所述面层中,所述单组份聚氨酯13的100%模量为50-701^/〇]12,在 30°C时粘度为30000-150000CPS,分子量为100000-300000,固含量为20% -50%;所述溶剂 B选自二甲基甲酰胺和丁酮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稀释剂B为甲苯;所述消泡剂B选自改性 有机硅类消泡剂或溶剂型不含硅消泡剂中的一种;所述流平剂选自硅油或聚醚聚酯改性有 机硅氧烷中的一种。所述的面层与所述印花层贴合,所述面层中加入消泡剂B和流平剂的 目的是消除浆料分散过程中产生的气泡,确保成膜的质量。对于所述消泡剂B的选择,使用 有机硅类消泡剂或溶剂型不含硅消泡剂时消泡速率快,且所述面层表面光滑,选用其他类 型消泡剂如硅聚醚消泡剂时消泡速度较慢,且所述面层的表面有少量针孔,表面不够平滑, 因此本发明创造优选改性有机硅类消泡剂或溶剂型不含硅消泡剂两类消泡剂;对于流平剂 的选择,使用硅油或聚醚聚酯改性有机硅氧烷时流平效果明显,所述面层薄膜表面光滑, 而采用其他类型流平剂如丙烯酸类流平剂时,流平效果不明显,因此,本发明创造的面层优 选采用硅油或聚醚聚酯改性有机硅氧烷作为流平剂。
[0027] 进一步的,在所述面层中,所述氧化铝为片状,粒径为5-50um ;所述氧化铁为片 状,粒径为5-50um。所述的面层中加入了氧化铝或氧化铁,利用了金属氧化物的高反射性 降低了所述面层的红外发射率,同时所述的氧化铝和氧化铁具有隔热、返热的作用,而片状 的氧化铝或氧化铁起到的更好的镜面效果,对于所述面层来说,所述氧化铝或氧化铁的粒 径越大越好,但是,粒径太大不利于刮涂平整,本发明创造将所述氧化铝或所述氧化铁的粒 径优选设定为5-50um,此范围内既能达到较好的镜面效果,又能够使得所述面层光滑平整; 另外,氧化铝或氧化铁的表面与金属相比亮度较小,不会增加对雷达和可见光的反射,避免 暴漏目标。
[0028] 进一步的,在所述隔热层中,所述双组份聚氨酯C的分子量为3000-20000,在30°C 时粘度为10000-100000CPS,固含量为40% -60% ;所述溶剂C选自二甲基甲酰胺和丁酮中 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稀释剂C为甲苯;所述交联剂C为异氰酸酯类交联剂;所述交联促进剂 C为胺类促进剂或锡类促进剂,所述交联促进剂C包括但不限于三乙烯二胺、二月桂酸二丁 基锡或辛酸亚锡。所述隔热层中添加了发泡剂,所述隔热层为发泡层,所述隔热层中的发泡 产生的气孔可起到阻隔热量传递的作用,由此,被本发明创造内的目标的热量不会向外传 递,由此红外发射率大大降低。
[0029] 进一步的,在所述隔热层中,所述铝粉为片状,粒径为5-50um。铝粉作为较高反射 率的金属粒子,性能优良且价廉易得,因此,本发明创造将铝粉添加入所述隔热层中,进一 步提高了所述隔热层的红外反射率,降低红外发射率。
[0030] 进一步的,所述基布层厚度为0. 4-0. 6mm。所述基布层起到增强本发明创造的抗撕 裂能力的作用,由于尼龙和涤纶具有很高的断裂强力和撕裂强力,因此,优选尼龙和涤纶作 为基布层。
[0031] 进一步的,本发明创造的制作工艺为:现在离型纸上利用刮刀刮涂所述面层,并 在烘箱内烘干,在面层上刮涂所述隔热层,并在烘箱内烘干,在所述隔热层上刮涂所述粘结 层,将所述基布贴合在所述粘结层上,而后剥离离型纸,在所述面层上利用印花机的网纹辊 将所述印花层转移至所述面层上。
[0032]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具有以下优势:
[0033] (1)印花层能够干扰红外线探测,同时具有较低的红外反射率,隐身效果好。
[0034] (2)面层利用金属氧化物降低红外发射率,同时对雷达波和可见光的反射也没有 增加。
[0035] (3)隔热层为发泡结构,其中的气孔可隔绝目标与外界的热量传递,能够避免红外 探测器探测到目标发出的红外线。
[0036] (4)基布层抗撕裂能力强,延长了面料的使用寿命。
[0037] (5)面层和隔热层均为聚氨酯层,具有防水效果,可在雨雪天气使用,也可作为制 作雨衣的面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 以相互组合。
[0039]
[0040] 实施例1
[0041] 一种红外隐身织物涂层面料,包括依次贴合的印花层,面层,隔热层,粘结层和基 布层:
[0042] 所述印花层包括按重量份数计的以下组分组成:
[0043] 单组份聚氨酯A 95 丁酮 Ii ra C 中:难 D 红外反射蓝色浆 3 白色浆 4 颜色色浆 3 改性有机硅消泡剂T-285 0. 2:,
[0044] 所述单组份聚氨酯厶的100%模量为801^/〇112;
[0045] 所述面层由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
[0046] 单组份聚氨酯B 賴 二甲基甲酰胺 12 甲苯 45: 氧:化铝 1:1 改性有机硅消泡剂T-285 0. 3 硅油 0. S,
[0047] 其中,所述单组份聚氨酯B的100%模量为55kg/cm2,在30°C时粘度为150000CPS, 分子量为100000-300000,固含量为30%,所述氧化铝为片状,粒径为5-50um ;
[0048] 所述隔热层由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
[0049] 双组份组聚氨酯C 测 丁酮 12 甲苯 6 铝粉 7 偶氮二甲酰胺 4 异氰酸酯类交联剂 3: 三乙烯二胺 2:,
[0050] 其中,所述双组份聚氨酯C的分子量为3000-20000,在30 °C时粘度为 10000-100000CPS,固含量为40% -60%,所述铝粉为片状,粒径为15-20um ;
[0051] 所述粘结层包括以下按重量份数计的组分组成:
[0052] 单组分聚氨酯D 100
[0053] 甲苯 5
[0054] 丁酮 15,
[0055] 其中,所述单组份聚氨酯0的100%模量为15_201^/〇112;
[0056] 所述基布层为尼龙,所述基布层的厚度为0. 45mm。
[0057] 实施例2
[0058] -种红外隐身织物涂层面料,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