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膜及带标签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82240阅读:441来源:国知局
薄膜及带标签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热塑性树脂薄膜。尤其涉及隔热性优良的热塑性树脂薄膜、通过模内 成型而贴附该热塑性树脂薄膜的带标签塑料容器。
【背景技术】
[0002] 已知通过模内成型而在塑料容器上设置标签。已知例如,包含乙烯共聚物接合层 的模内成型标签(专利文献1)、在热封性树脂层上实施压纹加工的模内成型标签(专利文 献2)、包含乙烯· α -烯烃共聚物作为热封性树脂层主要成分的模内成型标签(专利文献 3)、以聚乙烯亚胺为主要成分的热塑性树脂薄膜(专利文献4)。
[0003] 现有技术文献
[0004] 专利文献
[0005] 专利文献1 :美国专利第4, 837, 075号说明书
[0006] 专利文献2 :日本实开平1-105960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平9-207166号公报
[0008] 专利文献4 :日本特开2000-290411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9]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10] 根据模内成型法的种类与模内成型标签的材质的组合,有时会产生接合不良。
[0011]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2] 本发明的第一形态中提供一种薄膜,其特征在于,其是含有热塑性树脂的薄膜,具 有至少1层满足下述(A)及(B)的条件的多孔质层:
[0013] (A)前述多孔质层包含热塑性树脂25~65质量份及无机微细粉末35~75质量 份;
[0014] (B)下述式⑴所示多孔质层的空孔长度L为20 μ m以上。
[0015] L = dX ( P 0_ P ) / P 0 · · ·式(1)
[0016] 式⑴中,L为空孔长度[μm],d为多孔质层的厚度[μm],P为多孔质层的密度 [g/cm 3],P。为多孔质层的真密度[g/cm3]。
[0017] 上述薄膜可以进一步满足下述(C)的条件:
[0018] (C)前述多孔质层的厚度d为前述薄膜的厚度D的10~100%。
[0019] 在上述薄膜中,多孔质层可以相对于热塑性树脂及无机微细粉末的合计100质量 份包含添加剂0. 1~5质量份。在上述薄膜中,与多孔质层的厚度方向相平行的截面中的 从无机微细粉末的表面开始到空孔壁为止的最大距离可以为50 μm以下。
[0020] 在上述薄膜中,多孔质层的式(2)所示的空孔率p可以为15~75% ;
[0021] p = (p〇-p)/p〇X100 · · ·式(2)
[0022] 式⑵中,p为多孔质的空孔率[% ],P为多孔质层的密度[g/cm3],P。为多孔 质层的真密度[g/cm3]。
[0023] 在上述薄膜中,多孔质层中所含热塑性树脂可以以聚烯烃为主要成分。在上述薄 膜中,多孔质层可以是沿至少一轴方向被拉伸而成的层。在上述薄膜中,薄膜的厚度D可以 为40~250 μπι。在上述薄膜中,薄膜的至少一个面的表面电阻率Rs可以在23°C 50% RH 条件下为IX IO8~IX 10 12 Ω。上述薄膜还可以具有在多孔质层的一个面侧上设置的表面 层。在上述薄膜中,在薄膜的多孔质层的一个面侧上设置的层的表面印刷信息。
[0024] 上述薄膜还具有在多孔质层的一个面侧上设置的接合层。在上述薄膜中,接合层 的表面的按照JIS P 8119:1998测定的王研式平滑度s可以为5~4000秒。上述薄膜还 可以具有在多孔质层的另一个面侧上设置的表面层。在上述薄膜中,薄膜的多孔质层的另 一个面侧上设置的层的表面可以印刷信息。在上述薄膜中,薄膜的多孔质层的另一个面侧 的表面的表面电阻率札在231: 50% RH的条件下可以为IX 10 12 Ω以上。
[0025] 在上述薄膜中,薄膜的下述式(3)所示的热阻值Rt可以为0. 05m 2 · K/W以上:
[0026] Rt= DXlO 6/λ · · ·式(3)
[0027] 式⑶中,&为薄膜的热阻值[m2*K/W],D为薄膜的厚度[μπι],λ为薄膜的导热 率[W/m · Κ]。
[0028] 在本发明的第二形态中提供一种带标签塑料容器,其通过模内成型而贴附有上述 的薄膜。
[0029] 上述带标签塑料容器可以满足下述式(4)的关系:
[0030] Tf-IO 刍 Tv 刍 Tf+60 · · ·式(4)
[0031] 式(4)中,Tv为带标签塑料容器的容器主体的最外表面所含热塑性树脂的熔点, Tf为薄膜的与容器主体相接触的层所含的热塑性树脂的熔点。
[0032] 在本发明的第三形态中提供一种薄膜,其特征在于,其为含有热塑性树脂的薄膜, 具有至少一层多孔质层,多孔质层包含热塑性树脂25~65质量份以及无机微细粉末35~ 75质量份,多孔质的下述式(2)所示的空孔率p为15~75%。
[0033] p = (P0-P Vp0XIOO ···式(2)
[0034] 式(2)中,p为前述多孔质的空孔率[% ],P为前述多孔质层的密度[g/cm3],P。 为前述多孔质层的真密度[g/cm3]。
[0035] 在本发明的第四形态提供一种薄膜,其特征在于,其是含有热塑性树脂的薄膜,具 有至少一层多孔质层,该薄膜的下述式(3)所示的热阻值艮为0.05m 2 ·Κ/Ψ以上。
[0036] Rt= DXlO 6/λ · · ·式(3)
[0037] 前述式⑶中,Rt为前述薄膜的热阻值[m2 · K/W],D为前述薄膜的厚度[μm],λ 为前述薄膜的导热率[W/m · Κ]。
[0038] 在本发明的第五形态中提供一种模内成型标签,其具有至少一层多孔质层,该多 孔质层包含热塑性树脂25~65质量份以及无机微细粉末35~75质量份。
[0039] 发明的效果
[0040] 能够提供与容器主体的接合性良好的标签。能够提供通过模内成型而在容器主体 上贴附标签时不易产生桔皮现象(orange peel)的标签。
【具体实施方式】
[0041] 以下详细说明本发明,以下所记载结构要件的说明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例 (代表例),并不对他们的内容做特别限定。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能够加以多种改变或改良, 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清楚的。另外,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针对特定实施方式所说明的 事项也能够适用于其他实施方式。加以这种改变或改良的形态也可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 围内,这根据权利要求的记载能够明确。另外,在本发明中,当标记成"~"时,是指包含其 前后所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及最大值的范围。另外,当标记为23°C 30% RH时,是指 温度23 °C、相对湿度30 %的环境。
[0042] 〈带标签塑料容器〉
[0043] 在本实施方式中,带标签塑料容器具有容器主体和标签。标签例如通过在容器主 体上贴附薄膜而形成。
[0044] (带标签塑料容器的制造方法)
[0045] 本实施方式的带标签塑料容器例如通过模内成型法制成。更具体地,在模具内侧 的面上配置了薄膜(有时也称为模内成型标签)之后,通过向该模具内注入可成型状态的 热塑性树脂组合物而制成。作为模内成型法可例举出吹塑成型法、注塑成型法等。
[0046] 例如,根据吹塑成型法,首先将薄膜配置于模具内的适当位置。然后制成由上述热 塑性树脂组合物构成的预制体或型坯。然后,在用模具夹持预制体或型坯的状态下向预制 体或型坯内部吹入压缩气体,使预制体或型坯在模具内膨胀。此后,通过冷却成型品从而得 到带标签塑料容器。
[0047] (带标签塑料容器的性质)
[0048] 在模内成型法中,用于形成容器主体的树脂从熔融状态(有时称为熔融树脂)与 用于形成标签的薄膜相接触。此时,存在于薄膜的容器主体侧的表面的树脂熔解,在与容器 主体一体化之后被冷却固化,从而使薄膜贴附于容器主体上。因此,如果薄膜的隔热性不 足,则从熔融树脂传导到薄膜的热量会传导至模具,从而不能使存在于薄膜的容器主体侧 的表面的树脂充分熔解。其结果是,薄膜与容器主体不完全接合,或者即使薄膜与容器主体 相接合也不能得到耐实用的接合强度。
[0049] 作为抑制上述接合不良的方法,作为模内成型标签考虑使用具有由以热塑性树脂 为主要成分的多孔质薄膜构成的基材层以及接合层的层叠体。另外,"主要成分"是指在所 含成分的总含量(1〇〇质量%)中,含量为50质量%以上的成分。此时,由于基材层的热阻 率较大,在将模内成型标签配置于模具内使接合层与熔融树脂相接触之后,当在模具内注 入熔融树脂时,能够抑制从熔融树脂传导至接合层的热量传导给模具。从而能够将模内成 型标签与容器主体牢固地贴附。
[0050] 然而,作为模内成型标签的基材层,当使用以热塑性树脂为主要成分的多孔质薄 膜时,在成型时封入多孔质薄膜内的空气进行热膨胀。其结果是,多孔质薄膜中包含的空孔 壁会扭曲变形,在模内成型标签的表面上容易产生凹凸(有时称为桔皮现象)。另外,如果 出于提高模内成型标签的隔热性的目的而降低多孔质薄膜的密度,由于空孔径变大、空孔 壁容易扭曲,因此助长了桔皮现象的发生。为此,当采用多孔质薄膜作为模内成型标签的基 材层时,难以兼顾模内成型标签与容器主体的接合性以及桔皮现象的抑制。
[0051] 另一方面,已知含有含大量无机物质粉末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的合成纸。例如在 日本特开2013-010931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薄膜片,使含有60质量%~82质量%的无机 物质粉末、18质量%~40质量%的热塑性树脂、0. 05质量%~4. O质量%的辅助剂的原料 通过模头由T模法进行挤压成型从而形成薄膜片中间体,通过将薄膜片中间体以特定拉伸 倍率进行拉伸而进行表观比重调整。
[0052] -般地,无机微细粉末的导热率大于热塑性树脂的导热率。因此认为很难将包含 大量无机物质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适用于要求隔热性的用途。与其如此,将含有大量无机 微细粉末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用于发挥其导热性的用途。例如,出于提高移动电话壳体的 散热性的目的而使用含有大量无机微细粉末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实际上,在日本特开 2013-010931号公报中虽然提到了合成纸的印刷适应性、加工适应性及耐水性,但也没有教 导有关隔热性的记载。而且,关于合成纸的用途虽然记载了很多用途,但像模内成型标签那 样要求隔热性的用途并未记载。
[0053] 本发明人等经过刻苦研究所发现,通过在具备含有较大量无机微细粉末的多孔质 层的薄膜中调整多孔质层的空孔率(有时也称为空隙率)、空孔长度及导热率、以及薄膜的 导热率及热阻值中的至少一个,从而能够将该薄膜用作模内成型标签。另外,本发明人们还 发现,通过将该薄膜用作模内成型标签能够兼顾模内成型标签与容器主体的接合性以及桔 皮现象的抑制。
[0054] 根据本实施方式,将隔热性优良、含有大量无机物质粉末的热塑性树脂薄膜用作 模内成型标签。从而能够兼顾模内成型标签与容器主体的接合性以及桔皮现象的抑制。从 而得到模内成型标签与容器主体之间的接合强度优良的带标签塑料容器。而且得到几乎未 产生桔皮现象、美观性优良的带标签塑料容器。
[0055] 另外,根据吹塑成型法,能够在成型塑料容器的容器主体的同时将薄膜贴附于容 器主体上。因此能够维持容器主体的外观性、轻量化及生产率不变,在短时间内简便地制造 带标签塑料容器。然而,当采用吹塑成型法制成带标签塑料容器时,与采用注塑成型法制成 带标签塑料容器的情形相比,从热塑性树脂组合物传导至薄膜的导热量较少。因此,与通过 注塑成型法制成带标签塑料容器的情形相比,容易产生接合不良。
[0056] 然而,通过本实施方式,将隔热性优良、含有大量无机物质粉末的热塑性树脂薄膜 用作模内成型标签。从而提高模内成型标签的接合性。其结果是,即使在采用吹塑成型法 制造带标签塑料容器的情形下,也能够抑制接合不良。
[0057] 针对本实施方式的带标签塑料容器的各部分进行说明。首先,在对容器主体的细 节进行说明后,针对模内成型标签的细节进行说明。
[0058] 〈容器主体〉
[0059] 容器主体的材料不做限定,可以使用公知材料。容器主体的成型方法不做限定,可 以使用公知的成型法。
[0060] (容器材料)
[0061] 容器主体的材料可以为能够成型中空容器的材料。作为容器主体的材料,例如使 用热塑性树脂。作为热塑性树脂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或其共聚物、聚碳 酸酯树脂等聚酯类树脂;聚丙烯(PP)、聚乙烯(PE)等聚烯烃类树脂等。当采用吹塑成型法 制成带标签塑料容器时,优选使用聚烯烃类树脂。作为容器主体的材料,也可以使用以上述 热塑性树脂为主要成分的热塑性树脂组合物。
[0062] 对容器主体的材料进行选择以满足下式。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模内成型标签与塑 料容器之间的接合力。
[0063] Tf-10 ^ Tv ^ Tf+60
[0064] 此处,Tv为塑料容器的容器主体表面所含热塑性树脂的熔点。Tf为薄膜的与容器 主体相接触侧的表面所含热塑性树脂的熔点。尤其是当Tf为后述多孔质层所含热塑性树 脂的熔点时,即使模内成型标签在多孔质层的容器主体侧的面不具有接合层的情况下,也 能抑制粗糙及桔皮现象。
[0065] 〈薄膜的结构〉
[0066] 在本实施方式中,薄膜具有至少1层多孔质层。薄膜也可以进一步具有设置于多 孔质层一个面侧上的表面层。薄膜也可以进一步具有设置于多孔质层的一个面侧上的表面 涂敷层。薄膜也可以进一步具有设置于多孔质层的一个面侧的接合层。当薄膜具有接合层 时,表面层及表面涂敷层中的至少一者可以配置于多孔质层的未设置有接合层的面侧上。 接合层可以与上述多孔质层的一面相接触配置。表面层或表面涂敷层可以与上述多孔质层 的另一个面相接触配置。
[0067] [多孔质层]
[0068] 在本实施方式中,多孔质层包含热塑性树脂和无机微细粉末。多孔质层也可以包 含添加剂。
[0069] (热塑性树脂)
[0070] 多孔质层所含热塑性树脂只要是能够成型为薄膜状的材料即可,其种类不做特别 限制。作为多孔质层所含热塑性树脂可以举出:高密度聚乙烯、中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 烯、聚丙烯、丙烯类共聚树脂、聚甲基-1-戊烯、乙烯?环状烯烃共聚物等烯烃类树脂;乙 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马来酸改性聚乙烯、马来酸改性聚丙烯等含 官能团的聚烯烃树脂;无规聚苯乙烯、间规聚苯乙烯、苯乙烯-马来酸共聚物等苯乙烯类树 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间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 丁二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聚乳酸、聚碳酸酯等酯类树脂;尼龙-6、尼 龙-6, 6等酰胺类树脂;这些树脂的两种类以上的混合物等。
[0071] 多孔质层所含热塑性树脂优选包含烯烃类树脂作为主要成分。从而得到加工性优 良的多孔质层。上述烯烃类树脂也可以为:烯烃的均聚物、2种以上烯烃的共聚物、或者烯 烃与能够与烯烃共聚的单体的共聚物。作为能够与烯
当前第1页1 2 3 4 5 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