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片拍摄处理方法和设备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8415905阅读:来源:国知局
,那么,第三图像中就没有待移除对象,因此,此时的第三图像就为拍摄图像。
[0103]S307:当确定所述第三图像中包括所述待移除对象时,将所述第三图像作为新的第一图像,返回执行步骤S302。
[0104]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取景图像中的待移除对象个数不止一个,如本实施例中的图2A所示,那么,图2E所示的第三图像中还包括待移除对象B和待移除对象C,因此,需要将第三图像作为新的第一图像,并且从步骤S302开始重复执行移除处理操作来依次将待移除对象B、待移除对象C进行移除,直至最后得到的第三图像中没有待移除对象为止,就可以得出拍摄图像,如图2F所示。
[010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片拍摄处理方法,通过在取景图像中按照预设顺序选取待移除对象;并在接收到一次拍摄指令后,按照所述预设顺序依次将所述选择后的取景图像中的所述待移除对象进行移除,获得拍摄图像;如此,能实现在一次拍照过程中移除多个障碍物,而且操作方便,实施简单。
[0106]参见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照片拍摄处理设备50,该设备可以应用在具有数码拍摄功能的终端设备上,比如:智能手机、数码相机、平板电脑等,为了清楚的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数码相机为例对该设备进行说明,需要注意的是,并不表示本设备仅适用于数码相机。该设备可以包括:
[0107]接收单元501,用于按照预设顺序接收对取景图像中至少一个待移除对象的选择指令,并接收拍摄指令;
[0108]获取单元502,用于获取选择后的取景图像;
[0109]拍摄图像获得单元503,用于在接收单元501接收到一次拍摄指令后,按照所述预设顺序依次将所述选择后的取景图像中的所述待移除对象进行移除,获得拍摄图像。
[0110]示例性的,当用户在使用包括照片拍摄处理设备50的数码相机进行拍摄的时候,取景框中的取景图像中通常会出现照片中不需要障碍物,这些障碍物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称为待移除对象,可以理解的,取景图像中的待移除对象的数目可能会不止一个。如图2A所示的图像,可以设置对象A、对象B和对象C为三个待移除对象。用户可以按照预设的顺序对取景图像中的待移除对象进行选择,而接收单元501则可以按照预设顺序接收用户发出的对取景图像中至少一个待移除对象的选择指令,并且获取单元502可以按照该预设顺序对所述至少一个待移除对象进行标记,从而得到选择后的取景图像,其中,标记的区域不小于对应的待移除对象的区域。
[0111]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获取单元502可以将选择框作为标记来框选出待移除对象,每个选择框分别对应一个待移除对象,并且可以按照所述预设顺序对选择框进行标号,也就是将对应的待移除对象进行标号,用于表示所述预设顺序,如图2B所示的图像,待移除对象周围的虚线框表示待移除对象对应的选择框,在本实施例中,各选择框的标号可以与自身对应的待移除对象的编号一致来表示这种对应关系。
[0112]示例性的,在接收到一次拍摄指令后,拍摄图像获得单元503可以将选择后的取景图像保存至一个数据缓存区,以便能够在该数据缓存区内对选择后的取景图像进行后续的处理,在本实施例中,拍摄图像获得单元503可以将如图2B所示的图像保存在数据缓存区中,以便后续对保存的图像进行处理。
[0113]具体的,如图6所示,拍摄图像获得单元503可以包括:
[0114]图像生成模块5031,用于将选择后的取景图像作为第一图像;
[0115]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图像生成模块5031可以将保存在数据缓存区内的如图2B所示的图像作为第一图像。
[0116]区域划分模块5032,用于对图像生成模块5031得到的第一图像中按照预设顺序选择第一待移除对象对应的标记的区域,并通过二元分割法将标记的区域中的第一待移除对象划分为第一区域,并且将第一图像中除去第一区域以外的区域划分为第二区域;
[0117]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顺序可以是如图2B中待移除对象的编号顺序,因此,可以在如图2B所示的第一图像中,区域划分模块5032可以将选择框A中的待移除对象A作为第一待移除对象,并将该第一待移除对象划分为第一区域,将除去第一待移除对象以外的区域划分为第二区域,参见图2C所示;
[0118]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二元分割法可以是基于图片分割技术的交互式分割算法来实现第一区域的划分,而基于图片分割技术的具体过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惯用手段,在此不再赘述。
[0119]移除模块5033,用于将第一图像中的由区域划分模块5032划分的第一区域进行移除,得到第二图像;
[0120]可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移除模块5033可以将如图2C所示的图像中的第一区域进行移除,从而得到如图2D所示的第二图像,可以理解的,移除模块5033将第一区域进行移除后,第二图像中的移除后的第一区域肯定会发生图像损失的情况,因此,该移除后的第一区域也就是后续步骤中的待修复区域,在第二图像中,可以用阴影来表示移除后的第一区域。
[0121]修复模块5034,用于将移除模块5033得到的第二图像中移除后的第一区域进行修复得到第三图像;
[0122]可选的,修复模块5034具体可以用于:
[0123]步骤D1、将所述第二图像中移除后的所述第一区域作为待修复区域,将所述第二图像中除去所述第一区域以外的区域作为已知区域;
[0124]步骤D2、获取所述待修复区域边界上的每一点为中心的各图像块;
[0125]其中,所述各图像块为预设大小,而且可以理解的,由于各图像块处于待修复区域的边界上,因此,各图像块均由各自处于所述待修复区域的图像子集和各自处于所述已知区域的图像子集组成;
[0126]步骤D3、计算所述各图像块的优先权,取优先权最大的图像块作为待修复块;
[0127]步骤D4、在所述已知区域中搜索待修复块的最优匹配块;
[0128]在本实施例中,该步骤具体可以包括:搜索已知区域中的匹配块;将所述已知区域中与所述待修复块对应像素点的颜色值之间的差的平方和最小的匹配块作为最优匹配块。
[0129]进一步的,当所述已知区域中与所述待修复块对应像素点的颜色值之间的差的平方和最小的匹配块的个数大于一个的时候,选取距离所述待修复块最近的一个匹配块为最优匹配块。
[0130]步骤D5、将所述最优匹配块中与所述待修复块对应的图像子集填充至所述待修复块的图像子集,完成所述待修复块的修复;
[0131]步骤D6、更新所述待修复区域的边界,当所述更新后的待修复区域的边界为空集时,得到所述第三图像;当所述更新后的待修复区域的边界不为空集时,对所述更新后的待修复区域边界执行步骤D2。
[0132]进一步的,待修复块修复完成后,待修复块就属于已知区域而不再属于待修复区域了,因此,需要修复模块5034更新待修复区域及其边界;而且,当更新后的待修复区域的边界为空集时,也就是说,当更新后的待修复区域的边界上没有点的时候,可以理解的,此时,整个待修复区域都已经修复完毕,从而得到的第三图像;
[0133]进一步的,当更新后的待修复区域的边界不为空集时,也就是说,更新后的待修复区域的边界上还有点的时候,可以理解的,此时,整个待修复区域并没有修复完毕,因此修复模块5034需要返回步骤D2,继续对更新后的待修复区域的边界进行处理,直至更新后的待修复区域的边界为空集。
[0134]确定模块5035,用于确定修复模块5034得到的第三图像中是否包括待移除对象;
[0135]图像生成模块5031还用于,当确定模块5035确定第三图像中不包括待移除对象时,将第三图像作为拍摄图像;当确定模块5035确定第三图像中包括待移除对象时,将第三图像生成为新的第一图像,并将新的第一图像传输至区域划分模块5032。
[0136]需要说明的是,如果取景图像中的待移除对象个数为一个,那么,第三图像中就没有待移除对象,因此,此时的第三图像就为拍摄图像;
[0137]但是,如果取景图像中的待移除对象个数不止一个,如本实施例中的图2A所示,那么,图2E所示的第三图像中还包括待移除对象B和待移除对象C,因此图像生成模块5031需要将第三图像作为新的第一图像,并且传输至区域划分模块5032将待移除对象B进行移除,直至最后得到的第三图像中没有待移除对象为止,就可以得出拍摄图像,如图2F所示。
[013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照片拍摄处理设备60,通过在取景图像中按照预设顺序选取待移除对象;并且在接收到一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