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化段有轨电车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_3

文档序号:9520040阅读:来源:国知局
塞8 ;上盖板、上铁件、橡胶件、下铁件和下座板顺序相连,其中,上盖板与上铁件可拆卸地相连,上铁件及下铁件与橡胶件硫化成一体,下座板与下铁件可拆卸地相连;铁芯设置在橡胶件内并与橡胶件硫化成一体,限位螺栓依次穿过上盖板、上铁件、橡胶件和下铁件,并与上盖板螺纹连接,锁紧螺塞与上盖板螺纹连接,并抵接限位螺栓的顶面。上盖板1包括上盖板本体12和由上盖板本体的边缘沿径向向外延伸的三个伸出爪11,的上盖板本体呈圆盘状,该上盖板本体与上铁件通过止口定位;上盖板本体的中间设有螺纹通孔,限位螺栓及锁紧螺塞均与该螺纹通孔螺纹连接。上铁件为2中空的圆柱体结构件,上铁件的上部形成圆柱形空腔21,上铁件的下部形成圆锥形空腔22。橡胶件3呈截头圆锥形,该截头圆锥形橡胶件具有水平的底面,截头圆锥形橡胶件的外侧面与上铁件的圆锥形空腔的侧壁硫化连接;铁芯具有与橡胶件相似的截头圆锥形结构,并将橡胶件分隔为厚度相等的内外两层。下铁件4包括中空的下铁件本体和从下铁件本体的下端水平地向外延伸的环形接合部;下铁件本体呈截头圆锥形,下铁件本体包括一顶板,顶板具有一供限位螺栓穿过的中心通孔,环形接合部的底面与下座板通过止口定位;下铁件本体的外侧面以及环形接合部的至少一部分上表面与的橡胶件硫化连接。下座板5为圆盘状,下座板的上表面中间设有向上凸出的限位凸台,该限位凸台正对的限位螺栓,限位凸台下方设有向下开口的定位孔。限位螺栓7的上部设有螺纹段,下部设有硫化段;螺纹段的顶面中间设有与内六角扳手相配合的六角孔,硫化段硫化有一层橡胶层。上盖板1与上铁件2通过螺栓可拆卸地相连,下座板与下铁件通过螺栓可拆卸地相连。
[0096]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得出多种相似的启示和变通,并作出相应的简单变化与修改,类似于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有轨电车整体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骤:拼装轨排,具体包括: ①首先摆放好轨枕,再在其相应预定位置上安装铁垫板下橡胶垫板,然后在所述下橡胶垫板上安装铁垫板,在所述铁垫板和/或轨枕上安装连接螺栓及弹簧垫圈对它们予以加固; ②其次在加固后的铁垫板和轨枕上设置枕上橡胶垫板和/或轨下橡胶垫板,然后在上述橡胶垫板上的预定位置摆放钢轨; ③其次方正所述轨枕并使所述轨枕与所需求的线路的中轴线垂直; ④安装扣轨弹簧,使得成为轨排拼装件; 第二步骤:对整体道床的基底进行清理,并实施施工排水,并铺设道床底板; 第三步骤为钢筋网铺设:将多根钢筋纵向和横向的散布在道床的底板上,绑扎固定,调整钢筋纵向和横向的网格间距,选取2根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进行焊接,用来作为排流条;每隔5m左右选1根横向钢筋与所有交叉的纵向钢筋焊接;将一根镀锌扁钢与所有纵向钢筋焊接,并向所述钢筋网的外侧引出,并在所述镀锌扁钢引出端设置Φ 12mm的孔;所述镀锌扁钢为50mmX8mm型;上述各个焊接均为双面焊;第四步骤为架立轨排并调整: ①在道床预定位置,铺设拼装好的所述轨排拼装件; ②初步调整轨道位置,调整时用钢轨支承架将轨排拼装件架起,用直角道尺和万能道尺,并辅以目测调整钢轨的标高、轨距、水平及方向; ③初步调整后,将多个所述轨排拼装件通过端部相互焊接固定; 第五步骤为轨道精调:使用轨道精调机,检测每根轨枕处的轨顶高程、轨道中线位置、线间距、轨道平顺度的参数数值,并通过是各数值使用工具进行精调; 第六步骤为安装整体道床模板:在预定位置固定道床的模板,所述模板为建筑用木模; 第七步骤为灌筑道床混凝土: ①首先湿润道床底部; ②连续的浇注混凝土; ③对轨枕底部周围的混凝土进行捣实,使道床与轨枕结合良好; ④道床混凝土初凝时,对其表面进行平整; 第八步骤为竣工处理: ①清刷洒在钢轨上的混凝土; ②道床表面的缺陷部分用1:1水泥砂浆修补填抹密实; 第九步为施工沥青混凝土结构层: 在道床的钢轨两侧,进行沥青混凝土结构层施工,所述沥青混凝土结构层分为三层,下层为C15素混凝土,中间层为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面层为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沥青混凝土结构层的限界是以线路中心线为基准两侧1.6m的范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九中,所述下层C15素混凝土厚度为11cm,振捣棒振捣后抹平、养护,中间层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厚度为7cm,面层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厚度为4cm ;在所述C15素混凝土每浇筑6.25m设置20mm施工缝;所述中粒式沥青混凝土(AC-16C)和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C)采用采用胶轮压路机、大、中、小型双钢轮振动压路机作为压实机具组合;沥青混合料碾压初温度不低于110°c;碾压分为初压、复压和终压三阶段: 初压:采用大吨位钢轮压路机和胶轮压路机进行高温初压,由边向中、由低向高顺序静压二遍,碾压速度为25-35m/min,利用大吨位双钢轮压路机(碾轮宽、自重大)能取得较好的平整度,利用胶轮压路机碾压揉搓,使沥青混合料致密,能取得好的空隙率和压实度; 复压:复压采用双钢轮振动压路机高频低幅碾压,碾压速度为35-50m/min,碾压遍数经试压确定,一般不小于4-6遍,使沥青混合料密实度达到大于96%以上为止,碾压时专职质检人员采用3米靠尺检测平整度、采用核子密度仪检测压实度,采用电子温度计检测碾压温度; 终压:终压紧接在复压后进行,终压以消除复压留下的轮迹为主;终压采用大吨位双轮钢筒式压路机碾压,碾压速度为40-65m/min,碾压终了时温度不得低于70°C,终压后路面无轮迹; 碾压纵向进行,由低向高慢速均匀的进行,相邻碾压带应重叠至少30厘米;路两侧靠近砼缘石处沥青砼碾压,采用小吨位手扶振动压路机碾压; 铺筑层在碾压完毕尚未冷却到50°C以下前暂不开放交通;必须提前开放交通时,进行洒水冷却强制降温;在开放交通前,禁止重型施工机械特别是重型压路机停放;在开放交通初期,禁止车辆急刹车和急转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在道床地板下设置弹性元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弹性元件,包括上盖板、上铁件、橡胶件、下铁件和下座板,以及铁芯、限位螺栓和锁紧螺塞;上盖板、上铁件、橡胶件、下铁件和下座板顺序相连,其中,上盖板与上铁件可拆卸地相连,上铁件及下铁件与橡胶件硫化成一体,下座板与下铁件可拆卸地相连;铁芯设置在橡胶件内并与橡胶件硫化成一体,限位螺栓依次穿过上盖板、上铁件、橡胶件和下铁件,并与上盖板螺纹连接,锁紧螺塞与上盖板螺纹连接,并抵接限位螺栓的顶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弹性元件,其特征在于,上盖板包括上盖板本体和由上盖板本体的边缘沿径向向外延伸的三个伸出爪,的上盖板本体呈圆盘状,该上盖板本体与上铁件通过止口定位;上盖板本体的中间设有螺纹通孔,限位螺栓及锁紧螺塞均与该螺纹通孔螺纹连接;上铁件为中空的圆柱体结构件,上铁件的上部形成圆柱形空腔,上铁件的下部形成圆锥形空腔;橡胶件呈截头圆锥形,该截头圆锥形橡胶件具有水平的底面,截头圆锥形橡胶件的外侧面与上铁件的圆锥形空腔的侧壁硫化连接;铁芯具有与橡胶件相似的截头圆锥形结构,并将橡胶件分隔为厚度相等的内外两层;下铁件包括中空的下铁件本体和从下铁件本体的下端水平地向外延伸的环形接合部;的下铁件本体呈截头圆锥形,下铁件本体包括一顶板,顶板具有一供限位螺栓穿过的中心通孔,环形接合部的底面与下座板通过止口定位;下铁件本体的外侧面以及环形接合部的至少一部分上表面与的橡胶件硫化连接;下座板为圆盘状,下座板的上表面中间设有向上凸出的限位凸台,该限位凸台正对的限位螺栓,限位凸台下方设有向下开口的定位孔;限位螺栓的上部设有螺纹段,下部设有硫化段;螺纹段的顶面中间设有与内六角扳手相配合的六角孔,硫化段硫化有一层橡胶层;上盖板与上铁件通过螺栓可拆卸地相连,下座板与下铁件通过螺栓可拆卸地相连。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轨电车整体式道床的施工方法,并采用轨排架轨式施工的方法。其中短轨枕采用制造厂厂制,主要是将短枕及25m无孔钢轨用汽车运输至铺轨施工现场,并利用下承式钢轨支撑架架立轨排,同时进行轨道粗调、钢筋绑扎、立模等工序施工,待各工序施工均达到设计技术规范要求后,进行浇筑道床混凝土,再进行施工沥青混凝土结构层。通过道床结构的合理布局,轨道两侧采用沥青柔性路面,施工过程设计合理,施工质量好、施工速度快,加快施工进度,降低生产成本,养护维修简便,同时达到路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噪音低的目的。
【IPC分类】E01B29/00, E01B1/00, E01B29/02
【公开号】CN105274912
【申请号】CN201510141239
【发明人】邵佐, 廖秋林, 张礼舜, 王海燕
【申请人】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27日
【申请日】2015年3月30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