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毂内圈的拉伸成型工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07004阅读:来源:国知局
方式】
[0020]实施例1
本发明轮毂内圈的拉伸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模具预处理,对凹模进行预热处理,对凸模进行预冷处理,凹模的预热温度为110?120°C,凸模的预冷温度为20?30°C ;
第二步,拉伸处理,将胚料放置在凹模上,操作凸模挤压胚料,使得胚料在凹模和凸模中成型;拉伸过程中保持凸模的温度为50?60°C,凹模的温度为110?120°C,保持凸模和凹模在最终拉伸位置上10?15s ;
第三步,挤压定型,进一步操作凸模下移0.;
第四步,脱模,操作凸模上移,脱离凹模,再通过顶杆,将成型的内圈从凹模中顶出。
[0021]内圈在拉伸中,出现开裂的原因在于奥氏体不锈钢的冷作硬化指数高。在拉伸变形时会发生相变,诱发马氏体相变。马氏体相较脆,因此极其容易发生开裂。而在拉伸塑性变形过程中,不锈钢中马氏体相含量会随着拉伸变形量的增加而含量极速增加,残余应力也随之增加。故而不锈钢拉伸工件中随着拉伸变形量的增加而导致材料中马氏体相的含量也随之升高,加工残余应力也越大,从而加工工件也越容易开裂。通过对凹模进行预热处理,对凸模进行预冷处理,能够有效解决拉伸过程中马氏体相变和残余应力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内圈开裂的机率,增加了产品的加工合格率。再者,由于增加了挤压定型的步骤,在拉伸完成后,将会进一步通过凸模对内圈进行挤压,增加内圈的致密度,消除内圈的内应力,并且起到消除形变量的目的,能够防止内圈在使用时出现开裂的现象。
[0022]
实施例2
本发明轮毂内圈的拉伸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模具预处理,对凹模进行预热处理,对凸模进行预冷处理,凹模的预热温度为110?120°C,凸模的预冷温度为20?30°C ;
第二步,拉伸处理,将胚料放置在凹模上,操作凸模挤压胚料,使得胚料在凹模和凸模中成型;拉伸过程中保持凸模的温度为50?60°C,凹模的温度为110?120°C,保持凸模和凹模在最终拉伸位置上10?15s ; 第三步,挤压定型,进一步操作凸模下移0.2mm ;凸模和凹模的温度均为50?60°C ; 第四步,脱模,操作凸模上移,脱离凹模,再通过顶杆,将成型的内圈从凹模中顶出。
[0023]内圈在拉伸中,出现开裂的原因在于奥氏体不锈钢的冷作硬化指数高。在拉伸变形时会发生相变,诱发马氏体相变。马氏体相较脆,因此极其容易发生开裂。而在拉伸塑性变形过程中,不锈钢中马氏体相含量会随着拉伸变形量的增加而含量极速增加,残余应力也随之增加。故而不锈钢拉伸工件中随着拉伸变形量的增加而导致材料中马氏体相的含量也随之升高,加工残余应力也越大,从而加工工件也越容易开裂。通过对凹模进行预热处理,对凸模进行预冷处理,能够有效解决拉伸过程中马氏体相变和残余应力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内圈开裂的机率,增加了产品的加工合格率。再者,由于增加了挤压定型的步骤,在拉伸完成后,将会进一步通过凸模对内圈进行挤压,增加内圈的致密度,消除内圈的内应力,并且起到消除形变量的目的,能够防止内圈在使用时出现开裂的现象。
[0024]
实施例3
本发明轮毂内圈的拉伸成型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模具预处理,对凹模进行预热处理,对凸模进行预冷处理,凹模的预热温度为110°C,凸模的预冷温度为30°C ;
第二步,拉伸处理,将胚料放置在凹模上,操作凸模挤压胚料,使得胚料在凹模和凸模中成型;拉伸过程中保持凸模的温度为50°C,凹模的温度为110°C,保持凸模和凹模在最终拉伸位置上10s ;
第三步,挤压定型,进一步操作凸模下移0.2mm ;凸模和凹模的温度均为50?60°C ; 第四步,脱模,操作凸模上移,脱离凹模,再通过顶杆,将成型的内圈从凹模中顶出。
[0025]内圈在拉伸中,出现开裂的原因在于奥氏体不锈钢的冷作硬化指数高。在拉伸变形时会发生相变,诱发马氏体相变。马氏体相较脆,因此极其容易发生开裂。而在拉伸塑性变形过程中,不锈钢中马氏体相含量会随着拉伸变形量的增加而含量极速增加,残余应力也随之增加。故而不锈钢拉伸工件中随着拉伸变形量的增加而导致材料中马氏体相的含量也随之升高,加工残余应力也越大,从而加工工件也越容易开裂。通过对凹模进行预热处理,对凸模进行预冷处理,能够有效解决拉伸过程中马氏体相变和残余应力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内圈开裂的机率,增加了产品的加工合格率。再者,由于增加了挤压定型的步骤,在拉伸完成后,将会进一步通过凸模对内圈进行挤压,增加内圈的致密度,消除内圈的内应力,并且起到消除形变量的目的,能够防止内圈在使用时出现开裂的现象。
[0026]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主权项】
1.轮毂内圈的拉伸成型工艺,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模具预处理,对凹模进行预热处理,对凸模进行预冷处理,凹模的预热温度为110?120°C,凸模的预冷温度为20?30°C ; 第二步,拉伸处理,将胚料放置在凹模上,操作凸模挤压胚料,使得胚料在凹模和凸模中成型;拉伸过程中保持凸模的温度为50?60°C,凹模的温度为110?120°C,保持凸模和凹模在最终拉伸位置上10?15s ; 第三步,挤压定型,进一步操作凸模下移0.; 第四步,脱模,操作凸模上移,脱离凹模,再通过顶杆,将成型的内圈从凹模中顶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内圈的拉伸成型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步中,凸模下移中,凹模同步下移,所述凸模下移速度大于凹模下移速度lOmm/s。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内圈的拉伸成型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第三步中,凸模和凹模的温度均为50?60°C。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内圈的拉伸成型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步中凹模的预热温度为110°C,凸模的预冷温度为30°C。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毂内圈的拉伸成型工艺,其特征是,所述第二步中凸模的温度为50°C,凹模的预冷温度为110°C。
【专利摘要】本发明轮毂内圈的拉伸成型工艺,包括了模具预处理,拉伸处理,挤压定型,脱模。内圈在拉伸中,通过对凹模进行预热处理,对凸模进行预冷处理,能够有效解决拉伸过程中马氏体相变和残余应力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内圈开裂的机率,增加了产品的加工合格率。再者,由于增加了挤压定型的步骤,在拉伸完成后,将会进一步通过凸模对内圈进行挤压,增加内圈的致密度,消除内圈的内应力,并且起到消除形变量的目的,能够防止内圈在使用时出现开裂的现象。
【IPC分类】B21D22/20, B21D37/16
【公开号】CN105363870
【申请号】CN201510722124
【发明人】刘 文
【申请人】重庆鼎汉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0月3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