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45156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炉。
【背景技术】
[0002]焚烧炉是常用于医疗及生活废品、动物无害化处理方面的一种无害化处理设备。其原理是利用煤、燃油、燃气等燃料的燃烧,将要处理的物体进行高温的焚毁碳化,以达到消毒的目的。垃圾焚烧炉,是焚烧生活垃圾的设备,生活垃圾在炉膛内燃烧,变为废气进入二次燃烧室,在燃烧器的强制燃烧下燃烧完全,再进入喷淋式除尘器,除尘后经烟囱排入大气。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对垃圾进行快速焚烧的垃圾焚烧处理炉。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5]—种垃圾焚烧处理炉,包括炉体,炉体的底部设有第一移动轮与第二移动轮,第一移动轮与第二移动轮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移动轮与第二移动轮均为万向轮;炉体的端部设有开口,开口上设有端盖;炉体内设有电热丝框,电热丝框布置有若干电热丝,电热丝与电热丝框为电连接,炉体的外侧壁设有第一温控器,电热丝框与第一温控器为电连接;炉体的外侧壁设有第一载物板,第一温控器设置在第一载物板上;炉体的外侧壁设有第一储物壳,第一储物壳设置在第一载物板的底部;电热丝框内设有第一竖向电热管与第二竖向电热管,第一竖向电热管与第二竖向电热管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竖向电热管与第二竖向电热管平行布置,电热丝框内设有第一水平电热管与第二水平电热管,第一水平电热管与第二水平电热管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水平电热管与第二水平电热管平行布置;炉体的外侧壁设有第二温控器,炉体的外侧壁设有第二载物板,第二温控器设置在第二载物板上;炉体的外侧壁设有第二储物壳,第二储物壳设置在第二载物板的底部;第一竖向电热管、第二竖向电热管分别与第二温控器为电连接。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载物板的外侧设有第一扣块,第一扣块设置在第一温控器的外侧壁。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载物板的外侧设有第二扣块,第二扣块设置在第二温控器的外侧壁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储物壳的内部设有储物腔。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储物壳的内部设有储物腔。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将垃圾倒入炉体内,通过第一移动轮与第二移动轮可以方便对炉体进行搬运,且第一温控器可以通过电热丝框对电热丝实现电加热,通过第二温控器可以控制第一竖向电热管与第二竖向电热管实现电加热,从而方便对垃圾进行快速焚烧处理。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12]图I为垃圾焚烧处理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4]如图I所示,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炉,包括炉体11,炉体11的底部设有第一移动轮12与第二移动轮13,第一移动轮12与第二移动轮13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移动轮12与第二移动轮13均为万向轮;炉体11的端部设有开口 14,开口 14上设有端盖15;炉体11内设有电热丝框16,电热丝框16布置有若干电热丝17,电热丝17与电热丝框16为电连接,炉体11的外侧壁设有第一温控器18,电热丝框16与第一温控器18为电连接;炉体11的外侧壁设有第一载物板19,第一温控器18设置在第一载物板19上;炉体11的外侧壁设有第一储物壳21,第一储物壳21设置在第一载物板19的底部;电热丝框16内设有第一竖向电热管22与第二竖向电热管23,第一竖向电热管22与第二竖向电热管23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竖向电热管22与第二竖向电热管23平行布置,电热丝框16内设有第一水平电热管24与第二水平电热管25,第一水平电热管24与第二水平电热管25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水平电热管24与第二水平电热管25平行布置;炉体11的外侧壁设有第二温控器26,炉体11的外侧壁设有第二载物板27,第二温控器26设置在第二载物板27上;炉体11的外侧壁设有第二储物壳28,第二储物壳28设置在第二载物板27的底部;第一竖向电热管22、第二竖向电热管23分别与第二温控器26为电连接;第一载物板19的外侧设有第一扣块20,第一扣块20设置在第一温控器18的外侧壁;第二载物板27的外侧设有第二扣块29,第二扣块29设置在第二温控器26的外侧壁,第一储物壳21的内部设有储物腔,第二储物壳28的内部设有储物腔。
[0015]本实用新型垃圾焚烧处理炉,可以将垃圾倒入炉体11内,通过第一移动轮12与第二移动轮13可以方便对炉体11进行搬运,且第一温控器18可以通过电热丝框16对电热丝17实现电加热,通过第二温控器26可以控制第一竖向电热管22与第二竖向电热管23实现电加热,从而方便对垃圾进行热处理,方便对垃圾进行快速焚烧。
[0016]其中,第一载物板19的外侧设有第一扣块20,第一扣块20设置在第一温控器18的外侧壁;所以方便对第一温控器18进行牢固安装。
[0017]其中,第二载物板27的外侧设有第二扣块29,第二扣块29设置在第二温控器26的外侧壁,所以方便对第二温控器26进行牢固安装。
[0018]其中,第一储物壳21的内部设有储物腔,第二储物壳28的内部设有储物腔,所以方便储物。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炉,包括炉体(II),其特征在于:炉体(II)的底部设有第一移动轮(12)与第二移动轮(13),第一移动轮(12)与第二移动轮(13)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移动轮(12)与第二移动轮(13)均为万向轮;炉体(11)的端部设有开口(14),开口(14)上设有端盖(15);炉体(11)内设有电热丝框(16),电热丝框(16)布置有若干电热丝(17),电热丝(17)与电热丝框(16)为电连接,炉体(11)的外侧壁设有第一温控器(18),电热丝框(16)与第一温控器(18)为电连接;炉体(11)的外侧壁设有第一载物板(19),第一温控器(18)设置在第一载物板(19)上;炉体(II)的外侧壁设有第一储物壳(21 ),第一储物壳(21)设置在第一载物板(19)的底部;电热丝框(16)内设有第一竖向电热管(22)与第二竖向电热管(23),第一竖向电热管(22)与第二竖向电热管(23)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竖向电热管(22)与第二竖向电热管(23)平行布置,电热丝框(16)内设有第一水平电热管(24)与第二水平电热管(25),第一水平电热管(24)与第二水平电热管(25)的形状大小相同,第一水平电热管(24)与第二水平电热管(25)平行布置;炉体(11)的外侧壁设有第二温控器(26),炉体(11)的外侧壁设有第二载物板(27),第二温控器(26)设置在第二载物板(27)上;炉体(11)的外侧壁设有第二储物壳(28),第二储物壳(28)设置在第二载物板(27)的底部;第一竖向电热管(22)、第二竖向电热管(23)分别与第二温控器(26)为电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垃圾焚烧处理炉,其特征在于:第一载物板(19)的外侧设有第一扣块(20),第一扣块(20)设置在第一温控器(18)的外侧壁。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垃圾焚烧处理炉,其特征在于:第二载物板(27)的外侧设有第二扣块(29),第二扣块(29)设置在第二温控器(26)的外侧壁。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垃圾焚烧处理炉,其特征在于:第一储物壳(21)的内部设有储物腔。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垃圾焚烧处理炉,其特征在于:第二储物壳(28)的内部设有储物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焚烧处理炉,包括炉体,炉体内设有电热丝框,电热丝框布置有若干电热丝,电热丝与电热丝框为电连接,炉体的外侧壁设有第一温控器,电热丝框与第一温控器为电连接;炉体的外侧壁设有第一载物板,第一温控器设置在第一载物板上;炉体的外侧壁设有第一储物壳,第一储物壳设置在第一载物板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移动轮方便对炉体进行搬运,且可以通过电热丝框对电热丝电加热,方便对垃圾进行快速焚烧处理。
【IPC分类】F23G5/44, F23G5/10
【公开号】CN205155969
【申请号】CN201520908718
【发明人】闻建伟
【申请人】襄阳重科机械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