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立体快速高效优质珍珠接种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343阅读:4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室内立体快速高效优质珍珠接种技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立体快速高效优质珍珠接种技术。
本发明的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小片A、小片为两种。一为以小片蚌为材料。制作程序依次包括a、开壳用刀分别从蚌的前后端插入,割断前后闭壳肌,壳即自动张开。再用刀将两外套膜连接处割断,使左右外套膜分别贴附在两片蚌壳内,最后折断韧带,使两壳分离(注意不要伤及外套膜缘膜),然后用清水洗出污物。
b、开膜外套膜的边缘膜较厚,必须把内表皮剥除方能使用。做法是,在边缘膜的前部或后部用剪刀开一小口,然后用针或镊子的一头靠外侧插入,插入时不要碰伤外表皮中心利用部位。取得的片子要厚薄均匀,厚0.4-0.6mm,同时在分离外套膜内外表皮时,勿使小片细胞受到损伤。
c、取下外表皮把已剥离边缘的外表皮(贴壳的一边)剪下或用刀割取,用镊子细心地拉到经过消毒的玻璃板上放平,不宜用镊子刮平和用海绵揩片。
d、修边切片将小片条色线部分切除干净,按4-5mm宽将小片条两边切齐。宽狭一致,再切成4-5mm见方,无伤,无缺,无污物的小片,并及时滴上1/1000的金霉素液或洁净冷开水,使小片保持湿润,必须做到随取,随切,随送。
B、二为以铅、锌、树脂、硬塑料、蜡、蚌壳等作材料,以蚌壳最为理想,因为蚌壳的比重和膨胀系数与珍珠层的系数基本相同。蚌壳小片可制成方的、圆的,及各种图形,核径大小可在1.65-4.25mm之间。制作方法是将蚌壳打碎后,在抛光机上抛光。抛光时,要用80℃左右的热盐酸液(28%)抛光,因为珠核霰石结晶部分只在热酸中受腐蚀溶解。蚌壳小片抛光后用清水洗后晾干,再用密度筛筛出大而不能用的模片。
采用金属模片时要涂上一层保护层,以免被水中的有机酸腐蚀生锈而影响珠质。也可在制作模片上涂上各种颜色(无毒,又不会退色的涂料),以养殖彩色象形珍珠。
用蚌壳珍珠层的黄色三角帆蚌后端膜及冠羽膜制成小片可育出金黄色、柔黄色、紫铜色、肉色珍珠。用相同蚌壳珍珠层不同的颜色可育出不同的色彩,如红绿蓝或紫红绿彩虹色的,即可育出淡红色、淡紫色的珍珠,如粉红色、黑色的,即可育出淡、粉红色,黑色的珍珠。
(2)插送小片小片上滴上冷开水或营养物质、激素、抗菌素等,如氨基酸、金霉素、PVP(聚乙烯吡咯烷酮)、能量合剂保养液(三磷酸腺苷ATP、辅酶A、胰岛素的复合剂),卵磷脂保养液等;即可保持小片的湿润、又起到增强小片活力和抗菌作用;可促使珍珠囊快速形成,快速分泌珍珠质形成珍珠。
插片4-6天即形成珍珠囊,10天后开水分泌珍珠质。
操作程序是挑蚌,开壳口,清洁消毒,插片整圆,消毒暂养。
将经过暂养清洗后的蚌放在盛有清水的盆里,让其自然开口,这样在开壳插塞时可减少机械磨损伤及蚌体。
A、开壳用开口器将蚌轻轻打开,壳口根据蚌的大小不同而定,切忌开得过大,损伤闭壳肌。
用拨鳃板把鳃和斧足等,拨到暂不进行手术的一侧,再用海绵将即行手术一侧的中央膜内表皮上的污物粘液全部洗净,同时要复查蚌体。
B、插片用送片针轻轻的放在小片的中心部位,再用钩针协助挑起小片,使其成圆球形裹在送片针上,接着用钩针在插片蚌中央内膜表皮上开孔,将已卷曲成圆球形小片,由此孔口横插入外套膜内外两层表皮的结缔组织内。然后用钩针在外套膜外面压住已送入的小片。拔出松片针。
插片程序,从前端向后端,从上到下分为3行,下行插片尽量靠近伞部,插片位置采用后端的中间部位。送片数量根据蚌体的大小而定,一般每只蚌插送22片左右,片与片之间相距1厘米。
C、整圆把细胞小片插入创口后,即可用钩针把细胞小片作滚动式的拉向创口的底部,使之成一球状体,这一手术过程称为整圆。
小片插入外套膜结缔组织后,即可用圆形钩针将插入小片作第一次整圆。待蚌一侧插片手术进行完毕,再进行第二次整圆,一侧手术完毕,将蚌体调转一个方向,进行另一侧手术。
D、消毒暂养插片手术完毕后,用1/1000金霉素液涂在蚌体伤口处作术后消毒。将育珠蚌从手术台上取下,拔出塞子,刻上记号,放到环境静、水质清的水域中暂养,约15天育珠蚌伤口愈合。
本发明技术的特点是接种快速、在室内进行,以及能够生产出优质高产的珍珠。
权利要求
1.一种珍珠接种技术,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制作小片A、一为以小片蚌为材料,制作程序依次包括a、开壳用刀分别从蚌的前后端插入,割断前后闭壳肌,壳即自动张开,再用刀将两外套膜连接处割断,使左右外套膜分别贴附在两片蚌壳内,最后折断韧带,使两壳分离(注意不要伤及外套膜缘膜),然后用清水洗出污物;b、开膜外套膜的边缘膜较厚,必须把内表皮剥除方能使用,做法是,在边缘膜的前部或后部用剪刀开一小口,然后用针或镊子的一头靠外侧插入,插入时不要碰伤外表皮中心利用部位,取得的片子要厚薄均匀,厚0.4-0.6mm,同时在分离外套膜内外表皮时,勿使小片细胞受到损伤;c、取下外表皮把已剥离边缘的外表皮(贴壳的一边)剪下或用刀割取,用镊子细心地拉到经过消毒的玻璃板上放平,不宜用镊子刮平和用海绵揩片;d、修边切片将小片条色线部分切除干净,按4-5mm宽将小片条两边切齐,宽狭一致,再切成4-5mm见方,无伤,无缺,无污物的小片,并及时滴上1/1000的金霉素液或洁净冷开水,使小片保持湿润,必须做到随取,随切,随送;B、二为以铅、锌、树脂、硬塑料、蜡、蚌壳等作材料,以蚌壳最为理想,因为蚌壳的比重和膨胀系数与珍珠层的系数基本相同,蚌壳小片可制成方的、圆的,及各种图形,核径大小可在1.65-4.25mm之间,制作方法是将蚌壳打碎后,在抛光机上抛光,抛光时,要用80℃左右的热盐酸液(28%)抛光,因为珠核霰石结晶部分只在热酸中受腐蚀溶解,蚌壳小片抛光后用清水洗后晾干,再用密度筛筛出大而不能用的模片;采用金属模片时要涂上一层保护层,以免被水中的有机酸腐蚀生锈而影响珠质,或者可在制作模片上涂上各种颜色(无毒,又不会退色的涂料),以养殖彩色象形珍珠;(2)插送小片A、开壳用开口器将蚌轻轻打开,壳口根据蚌的大小不同而定,切忌开得过大,损伤闭壳肌,用拨鳃板把鳃和斧足等,拨到暂不进行手术的一侧,再用海绵将即行手术一侧的中央膜内表皮上的污物粘液全部洗净,同时要复查蚌体;B、插片用送片针轻轻的放在小片的中心部位,再用钩针协助挑起小片,使其成圆球形裹在送片针上,接着用钩针在插片蚌中央内膜表皮上开孔,将已卷曲成圆球形小片,由此孔口横插入外套膜内外两层表皮的结缔组织内,然后用钩针在外套膜外面压住已送入的小片,拔出送片针;插片程序,从前端向后端,从上到下分为3行,下行插片尽量靠近伞部,插片位置采用后端的中间部位。送片数量根据蚌体的大小而定,一般每只蚌插送22片左右,片与片之间相距1厘米;C、整圆把细胞小片插入创口后,即可用钩针把细胞小片作滚动式的拉向创口的底部,使之成一球状体,这一手术过程称为整圆,小片插入外套膜结缔组织后,即可用圆形钩针将插入小片作第一次整圆,待蚌一侧插片手术进行完毕,再进行第二次整圆,一侧手术完毕,将蚌体调转一个方向,进行另一侧手术;D、消毒暂养插片手术完毕后,用1/1000金霉素液涂在蚌体伤口处作术后消毒,将育珠蚌从手术台上取下,拔出塞子,刻上记号,放到环境静、水质清的水域中暂养,约15天育珠蚌伤口愈合。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室内立体快速高效珍珠接种技术,它包括制作小片,一为小片蚌为材料,二为以铅、锌、树脂、塑料、蜡、蚌壳等为原料;插片,蚌壳开壳口,清洁消毒,插片,整圆,消毒暂养等步骤。本发明的技术特点是接种快速、在室内进行,以及能够生产出优质高产的珍珠。
文档编号A01K61/00GK1351825SQ0113693
公开日2002年6月5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5日
发明者胡耀华 申请人:胡耀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