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渗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632阅读:3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吸渗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作物灌溉,特别是一种吸渗灌溉装置。
一般的灌溉(渠灌、沟灌、喷灌、滴灌、渗灌等)几乎都是靠重力或压力进行的。灌溉水靠重力向下入渗、向旁侧渗或毛管作用向上运动,每次灌溉都是把水灌完为止。向下入渗的水不可避免有一部分多余的水要浪费掉,且灌溉设备也需较多(泵、管等),增加了灌溉成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吸渗灌溉装置,它不是靠外部的压力向土壤灌水,而是由土壤和根系的吸力主动吸水,与过去任何一种灌溉原理都不相同,它是一种被动式的灌溉,不需要任何压力或动力,灌溉始终处于负压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由吸渗头、传输管和储水瓶三部分组成,传输管两头分别与储水瓶和吸渗头活动密封连接,吸渗头是一个空腔体,它与传输水管连通,腔体壁厚为一个致密的多孔体,腔体内、外壁面均部分涂布阻水层,阻水层的涂布部位应使腔体内的水只能通过腔体壁多孔体向两外侧吸渗。吸渗头腔体壁的致密多孔体的孔径为0.5-0.005mm,壁厚为2-5mm。吸渗头的形状可为圆柱体或圆锥体等。
附图及实施例


图1为吸渗灌溉装置整体布置图;图2为圆锥体吸渗头;图3为圆柱体吸渗头参看
图1,吸渗灌溉器由吸渗头1、传输管2和储水瓶3三部分组成。吸渗头是一个致密的多孔体,它的底部不透水,在封闭的情况下它处于负压状态,土壤与植物从吸渗头中吸水,多孔体透水快慢与土壤、植物需水多少有关,因此,可以做成几种不同透水速度的吸渗头。传输管是吸渗头与储水瓶之间的连接管,可以用各种材料做成,塑料的、不锈钢的都行,只要能耐腐蚀、耐一定的压力,不怕冻坏就行,如能任意弯曲更好。传输管与吸渗头连接可以是用胶固结的,也可用罗纹口拧紧,便于拆卸。它的另一头镶嵌一个橡皮套(或软塑料的),使储水瓶容易地与传输管紧密连接。储水瓶是用来装灌溉水的,也可以是水肥溶液,它的瓶口与传输管紧密扣接。储水瓶也可以采用各种材料制成,它是露在地面上的,为了美观,可以做成各种形状与造形。为了换水方便,可以在储水瓶上面装一个进水口,把口打开即可向瓶里灌水,然后,关闭进水口。
吸渗头1是一个多孔体,它的孔径在0.5-0.005之间,孔径的大小决定了导水的快慢,根据土壤和植物需水量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孔径。吸渗头可以是各种形状,如空心圆柱体,或空心圆锥形的都可,圆锥体形便于插入土中。吸渗头中间是空腔4,腔体直径在2mm以上为宜,太小了会阻碍气泡向上移动,反应不灵敏。以圆锥体为例,它的壁厚为2-5mm左右,圆锥体太薄恐怕强度不够,太厚则透水太慢,因此,可以根据透水性的需要做成几种不同的厚度。空腔内壁涂有阻水材料5,周围不透水,但内壁底部透水。圆锥体的外面底部也涂有阻水材料,是不透水的,目的是不让水从底部渗入土壤,以免形成重力水。当吸渗器装满水时,多孔体底部孔隙内也充满水,由于毛管引力的作用,吸渗器的水会沿多孔体外侧上升,使多孔体全部孔隙充满水。当吸渗器在安装好,密封的情况下,又由于多孔体的表面张力作用,内部处于负压状态,多孔体孔隙中的水不会流出来,但是,它能供给土壤和植物根系吸收。
使用方法先将吸渗灌溉器装满水,土壤较疏松的话,将吸渗灌溉器直接插入土中,如果土壤较紧实,则先要在土中挖一个洞,再插进去,插入深度在植物根系密集部位附近。灌溉水用完以后,只要换一个储水瓶即可。灌溉水也可以是水肥混合液,装入储水瓶中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吸渗灌溉不是靠外部的压力向土壤灌水,而是由土壤和根系的吸力主动吸水,这是与过去任何一种灌溉原理都不相同的,它是有吸有灌,吸多灌多,吸少灌少。吸渗灌溉是一种被动式的灌溉,它一直处于负压状态,由于吸渗灌溉器的头部是一个多孔体,它充满水时形成表面张力,使吸渗灌溉器内部的压力小于大气压力,因此它的内部是负压状态。根据土壤和植物对水分的需求进行灌溉,灌溉量接近于土壤与植物需水量之和,土壤在饱和时吸力为零,不会向吸渗灌溉器吸水,因此土壤水分不会处于过饱和状态。不需要任何压力或动力,设备比较简单,成本低;不会出现土壤水分过饱和的状况,有利于节约用水。吸渗灌溉几乎不产生重力水,减少灌溉水的损失,是节约用水的一种新途径。它可用于比较干旱、缺水的地区,瓜果、蔬菜类,效果更好,成本很低。同时,也可以用于液体肥料施肥。
权利要求1.吸渗灌溉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由吸渗头、传输管和储水瓶三部分组成,传输管两头分别与储水瓶和吸渗头活动密封连接,吸渗头是一个空腔体,它与传输管连通,腔体壁厚为一个致密的多孔体,腔体内、外壁面均部分涂布阻水层,阻水层的涂布部位应使腔体内的水只能通过腔体壁多孔体向两外侧吸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渗灌溉装置,其特征是吸渗头腔体壁的致密多孔体的孔径为0.5-0.005mm,壁厚为2-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渗灌溉装置,其特征是吸渗头的形状为圆柱体或圆锥体等。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由吸渗头、传输管和储水瓶三部分组成,传输管两头分别与储水瓶和吸渗头活动密封连接,吸渗头是一个空腔体,它与传输水管连通,腔体壁厚为一个致密的多孔体,腔体内、外壁面均部分涂布阻水层,阻水层的涂布部位应使腔体内的水只能通过腔体壁多孔体向两外侧吸渗。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不是靠外部的压力向土壤灌水,而是由土壤和根系的吸力主动吸水,它是有吸有灌,吸多灌多,吸少灌少。减少灌溉水的损失,是节约用水的一种新途径。
文档编号A01G27/00GK2461272SQ012170
公开日2001年11月28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4日
发明者杨苑璋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