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替代呋喃丹(克百威)的高效安全杀虫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2567阅读:489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替代呋喃丹(克百威)的高效安全杀虫剂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治水稻稻蓟马等多种害虫的高效安全杀虫剂组合物。
背景技术
水稻秧田期害虫以稻蓟马为主,生产上一直用呋喃丹(克百威)防治秧田期稻蓟马等害虫,同时,有控制老鼠、麻雀为害等作用。但克百威农药长期使用,防治效果已下降,控制害虫时间缩短,每亩3%克百威2.5公斤,持效期只有10-15天。呋喃丹(克百威)又是高毒农药,使用时对人畜不安全,还会造成农产品农药残留和杀伤天敌,引起生态平衡失调。因此,淘汰呋喃丹(克百威)农药已形成全社会共识,特别是在沿海发达地区,生产上急需一种能有效防治秧田期稻蓟马等害虫的高效、安全、低毒、低残留农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杀虫谱更广、杀虫活性更高、高效、安全、低毒、低残留的取代呋喃丹(克百威)的高效杀虫剂组合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一种替代呋喃丹(克百威)的高效安全杀虫剂组合物包含丁硫克百威和吡虫啉,按重量计,其有效成分比是每100份丁硫克百威比2-500份吡虫啉。
上述一种替代呋喃丹(克百威)的高效安全杀虫剂组合物,按重量计,其有效成份比优先为每100份丁硫克百威比5-100份吡虫啉。
本发明杀虫剂组合物中所使用的丁硫克百威,其英文通用名称为Carbosulfan,化学名称为2,3-二氢-2,2-二甲基苯并呋喃-7-基(二丁基氨基硫)甲基氨基甲酸酯,由美国FMC公司开发,具有杀虫谱广,持效期较长,毒性中等、不易残留等特点,对害虫有触杀、胃毒、内吸作用,能防治水稻蓟马、稻象甲、稻纵卷叶螟等害虫,对老鼠、麻雀有驱避作用。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250毫克/公斤,兔急性经皮LD50大于2000毫克/公斤,对作物无药害,无致畸、致突变作用。杀虫剂组合物中的另一主要成份吡虫啉,其英文名称imidacloprid,化学名称为1-(6-氯-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乙-基胺,由德国拜耳公司(Gaucho)开发,属硝基亚甲基类内吸杀虫剂,用于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优良的内吸作用,持效期长,毒性低,不易残留等特点,能防治稻蓟马、稻飞虱、稻叶蝉等害虫。原药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450毫克/公斤,大鼠急性经皮LD50大于5000毫克/公斤,对作物安全,无致畸、致突变作用。本发明将丁硫克百威与吡虫啉复配而成新的杀虫剂组合物,具有明显的互补增效作用,扩大了防治对象范围,提高了防治效果,还能驱避麻雀、老鼠为害。它具有以下优点1、杀虫谱更广,该组合物能同时防治水稻双翅目、同翅目、膜翅目、鞘翅目类害虫,其中包括水稻蓟马,稻飞虱、叶蝉、稻象甲、稻纵卷叶螟等,基本覆盖了水稻秧田期害虫;2、杀虫活性更高。每1公斤种谷,单用丁硫克百威有效成份0.7克拌种,对水稻蓟马,20天后防治效果72.76%,单用吡虫啉有效成份0.2克,防治效果85.52%。而复配而成的本发明组合物,有效成份0.90克,防治效果99.43%,持效期长达25天。该组合物活性更高,具有显著增效作用。生产上每1公斤种谷用有效成份0.9克左右就能达到防治目的,有效地控制整个秧田期(25-30天)的稻蓟马、稻飞虱、稻叶蝉、稻象甲以及鼠雀为害。而常用农药呋喃丹(克百威),每667平方米用3%克百威2.5公斤(折有效成份75克),平均防效90%,但持效期只有15天左右,且由于毒性、残留问题,已列入淘汰农药名单;3、内吸、触杀、胃毒作用兼备,杀虫机理独特,不易产生抗性,同时提高对已产生抗性的害虫防治效果;4、由于杀虫活性更高,持效期更长,达到同样效果,可比单用或用呋喃丹(克百威)减少用药量和用药次数,减轻用药成本和用工成本,减少农药残毒和残留;5、对老鼠、麻雀具有驱避作用,试验表明,用该组合物拌种处理的种谷,老鼠、麻雀不再为害,效果非常明显,消除了广大农户停用呋喃丹(克百威)后,担心鼠雀为害的顾虑;6、组合物毒性低,保留了单剂无致畸,致突变的优点,水稻上可完全代替呋喃丹(克百威)高毒农药用于秧田期害虫防治,正确使用,对人畜,作物、天敌等其它有益生物都非常安全。该药剂还可广泛用于蔬菜、柑桔、茶叶、花卉等经济作物,特别在无公害优质稻米和无公害蔬菜等的生产方面,具有很大的推广意义。
本发明根据不同配比,不同用药量进行深入的药效及安全性研究,确定了基本配方,并通过物料性质,用通用加工工艺加工。
本发明的优点是明显的,杀虫谱更广,防治效果更好,持效期更长,毒性低,安全性好。采用本发明配方技术和加工工艺能耗低,另外,本发明系物理方法加工,无副产品及无“三废”污染。
本发明组合物中所采用的丁硫克百威原药纯度大于90%(重量),吡虫啉原药纯度大于92%(重量),助剂、填充料达到工业级标准。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组合物的配制工艺流程图;图2是丁硫克百威、吡虫啉不同配比防治水稻秧田蓟马试验结果表;图3是实施方式中乙组合物不同用量防治水稻秧田蓟马试验结果表。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18%甲组合物)将78.01份重量的填料(白炭黑、硅藻土、轻质碳酸粉)加入混合机,然后将19.45份重量的90%丁硫克百威原药,0.54份重量的92%吡虫啉原药,1份重量的助剂A(湿润剂),1份重量的助剂B(扩散剂)加入,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再缓缓加入给料机,以压缩空气进行可湿性粉剂气流粉碎,得到100份重量混合剂,经试用,达到防治目的。每公斤稻种用本组合物4克拌种,对水稻蓟马防效18.59%。
实施例2(22.5%乙组合物)将73.12份重量的填料(白炭黑、硅藻土、轻质碳酸粉)加入混合机,然后将19.45份重量的90%丁硫克百威原药,5.43份重量的92%吡虫啉原药,1份重量的助剂A(湿润剂),1份重量的助剂B(扩散剂)加入,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再缓缓加入给料机,以压缩空气进行可湿性粉剂气流粉碎,得到100份重量混合剂,经试用,达到防治目的。每公斤稻种用本组合物4克拌种,对水稻蓟马防效97.31%。
实施例3(20%丙组合物)将70.4份重量的填料(白炭黑、硅藻土、轻质碳酸粉)加入混合机,然后将19.45份重量的90%丁硫克百威原药,8.15份重量的92%吡虫啉原药,1份重量的助剂A(湿润剂),1份重量的助剂B(扩散剂)加入,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再缓缓加入给料机,以压缩空气进行可湿性粉剂气流粉碎,得到100份重量混合剂,经试用,达到防治目的。每公斤稻种用本组合物4克拌种,对水稻蓟马防效98.59%。
实施例4(18.33%丁组合物)将67.67份重量的填料(白炭黑、硅藻土、轻质碳酸粉)加入混合机,然后将19.45份重量的90%丁硫克百威原药,10.87份重量的92%吡虫啉原药,1份重量的助剂A(湿润剂),1份重量的助剂B(扩散剂)加入,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再缓缓加入给料机,以压缩空气进行可湿性粉剂气流粉碎,得到100份重量混合剂,经试用,达到防治目的。每公斤稻种用本组合物4克拌种,对水稻蓟马防效98.72%。
实施例5(67.5%戊组合物)将23.2份重量的填料(白炭黑、硅藻土、轻质碳酸粉)加入混合机,然后将19.45份重量的90%丁硫克百威原药,55.35份重量的92%吡虫啉原药,1份重量的助剂A(湿润剂),1份重量的助剂B(扩散剂)加入,搅拌使之充分混合,再缓缓加入给料机,以压缩空气进行可湿性粉剂气流粉碎,得到100份重量混合剂,经试用,达到防治目的。每公斤稻种用本组合物4克拌种,对水稻蓟马防效100%。
本发明组合物可加工成可湿性粉剂,其中,丁硫克百威的分子式为 吡虫啉的分子式为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治水稻稻蓟马等多种害虫的高效安全杀虫剂组合物,包含下列化合物丁硫克百威,化学名称2,3-二氢-2,2-二甲基苯并呋喃-7-基(二丁基氨基硫)甲基氨基甲酸酯; 吡虫啉,化学名称1-(6-氯-3-吡啶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烷-乙-基胺; 其中,按重量计其有效成分比为每100份丁硫克百威比2-500份吡虫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水稻稻蓟马等多种害虫的高效安全杀虫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计其有效成份比优先为每100份丁硫克百威比5-100份吡虫啉。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代替高毒农药呋喃丹(克百威)的新型杀虫剂组合物,该组合物主要由丁硫克百威、吡虫啉复配而成,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少残留等特点,水稻拌种能控制整个秧田期害虫为害,具有驱避鼠雀等功效。该组合物同时也能广泛应用于果树、蔬菜、茶叶、花卉等多种作物进行害虫防治,特别适用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上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01N47/42GK1476760SQ03141610
公开日2004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10日
发明者王金良, 朱晓群, 敖成光 申请人:王金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