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877阅读:7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秧机,主要用于水稻插秧。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地区仍采用手工插秧,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而已有的插秧机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价格高昂,不适合个体农民购买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插秧机,以解决手工插秧劳动强度大和生产效率低,以及已有的插秧机结构复杂、体积庞大,价格高昂,不适合个体农民购买使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机架、车轮、操作机构、供秧单元、插秧单元、发动机和传动机构,车轮安装在机架下,操作机构和发动机装于机架上,供秧单元安装在机架的顶部,插秧单元通过悬架转动连接在机架的后端,发动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的车轮、供秧单元和插秧单元传动连接;在所述的悬架与机架之间设有升降机构。
所述的供秧单元包括传送带、供秧盒、分配板、压缩板、压缩弹簧、调节板和调节手柄,传送带转动倾斜支撑在机架上,其前高后低;供秧盒位于传送带之上,在其后部的下面为开启孔,与传送带的上面对应,在该开启孔的上面装有一排呈八字排列的分配板,在相邻分配板之间均装有调节板,各调节板均与调节轴连接,该调节轴转动支撑在供秧盒两侧之间,调节轴的一端与调节手柄连接;在供秧盒的前部内设有压缩板及连接在其一侧的压缩弹簧;在传送带的后端设有托板,其下边两端铰连在机架上,其上部两端均通过拉簧与机架连接。
所述的插秧单元包括插秧辊、插秧杆、插秧爪和凸盘,插秧辊转动支撑在所述的悬架的后端,在插秧辊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凸盘,后者与悬架固定连接,在该凸盘内侧的下端至前端的约120度的圆心角的范围内设有向内侧凸出的凸面;在所述的插秧辊的沿周面均布数对并排、轴向的插秧杆,每一插秧杆均通过至少两根双节铰连在一起的连杆径向连接在插秧辊的周面,在每一插秧杆上均连接沿轴向的拉簧的一端,每对插秧杆上的拉簧的另一端反方向连接在插秧辊的周面;在每根插秧杆上连接有数根沿插秧辊径向的插秧爪,每对相邻插秧杆上的插秧爪成对设置;相邻的两根插秧杆相互错位,其长出的一端靠近所述的凸盘内侧。
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变速箱、车轮传动副、供秧单元传动副和插秧单元传动副,变速箱的输入端与所述的发动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变速箱的一个输出端通过车轮传动副与车轮连接,变速箱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供秧单元传动副和插秧单元传动副分别与供秧单元的传送带传动连接以及与插秧单元的插秧辊传动连接;在所述的变速箱的另一个输出端上设有离合器,其控制端通过拉线与所述的操作机构连接。
在所述的机架上安装有气泵并与所述的发动机传动连接;在所述的插秧爪上设有气孔,该气孔与所述的插秧杆内的气道连接;在所述的插秧辊内也设有气道并与其轴的一端相通,在插秧辊的周面对应每一对所述的插秧杆的触发气门开关,该开关有出口与插秧杆的气道连接;在机架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的触发气门开关对应的触发板。
在所述的车轮的后部设有平地板连接在机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巧、造价低,特别适于农民小规模生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侧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13、前后车轮18、操作机构12、供秧单元B、插秧单元C、发动机14和传动机构。两组车轮18分别安装在机架13下端,操作机构12(包括方向盘、离合杆和机动车行车所用的操作机构等)和发动机14装于机架13上。供秧单元B安装在机架13的顶部,插秧单元C通过悬架1转动连接在机架13的后端(其连接点与变速箱15的上部的输出轴同轴,以保证悬架1在偏转时传动副21长度不变)。发动机14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的车轮18、供秧单元B和插秧单元C传动连接。在所述的悬架1与机架13之间设有气缸32作为升降机构,用来调整插秧单元C底升降(偏转)。
所述的供秧单元B包括传送带5、供秧盒7、分配板6、压缩板8、压缩弹簧9、调节板3和调节手柄4,传送带5转动倾斜支撑在机架13上,其前高后低;供秧盒7位于传送带5之上,在其后部的下面为开启孔,与传送带5的上面对应,在该开启孔的上面装有一排呈八字排列的分配板6,在相邻分配板之间均装有调节板3,各调节板3均与调节轴连接,该调节轴转动支撑在供秧盒7两侧之间,调节轴的一端与调节手柄4连接。通过转动调节手柄4带动调节板3偏转,可以调节八字的分配板6的开口大小,从而达到调节插秧量。在供秧盒7的前部内设有压缩板8及连接在其一侧的压缩弹簧9,用于推动装在供秧盒7内的秧苗向后移动到分配板6处。在传送带5的后端设有托板31,其下边两端铰连在机架13上,其上部两端均通过拉簧与机架连接,托板31用于托住秧苗,使其不能脱落。
所述的插秧单元C包括插秧辊27、插秧杆25、插秧爪24和凸盘28,插秧辊27转动支撑在所述的悬架1的后端,在插秧辊27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凸盘28,后者与悬架1固定连接。在该凸盘28内侧的下端至前端的约120度的圆心角的范围内设有向内侧凸出的凸面29。在所述的插秧辊27上沿周面均布数对并排、轴向的插秧杆25,每一插秧杆25均通过至少两根双节铰连在一起的连杆26径向连接在插秧辊27的周面,在每一插秧杆25上均连接沿轴向的拉簧30的一端,每对插秧杆上的拉簧30的另一端反方向连接在插秧辊27的周面,对每对插秧杆25施加相反方向的拉力。在每根插秧杆25上连接有数根沿插秧辊27径向的插秧爪24,每对相邻插秧杆25上的插秧爪24成对设置;相邻的两根插秧杆25相互错位,其长出的一端靠近所述的凸盘28的内侧。当插秧辊27转动时,两侧的凸盘28内侧的凸面29向内压缩长出的一根插秧杆25,使相邻的一对插秧杆25相对移动,带动连接在它们上面的一对插秧爪24相对靠近,两者之间可以夹紧秧苗,当插秧辊27夹着秧苗转动到地面时,凸盘28的凸面29结束,两根插秧杆25在拉簧30的作用下复位,插秧爪24松开秧苗,完成了插秧的初步动作。
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变速箱15、车轮传动副16、供秧单元传动副33和插秧单元传动副21,变速箱15的输入端与所述的发动机14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变速箱15的一个输出端通过车轮传动副16与车轮18传动连接,变速箱15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供秧单元传动副33和插秧单元传动副21分别与供秧单元的传送带5传动连接,以及与插秧单元的插秧辊27的轴传动连接。在所述的变速箱15的另一个输出端上设有离合器(未图示),其控制端通过拉线(未图示)与所述的操作机构12连接。离合器用于在不插秧,只需行车时切断除行车以外的动力。
在所述的机架13上安装有气泵17并与所述的发动机14传动连接。在所述的插秧爪24上设有气孔241,该气孔与所述的插秧杆25内的气道连接。在所述的插秧辊27内也设有气道并与其轴的一端的密封接口相通,该密封接口通过气管与气泵17连接。在插秧辊27的周面对应每一对所述的插秧杆25的触发气门开关22,该开关有出口与插秧杆25的气道连接。在机架13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的触发气门开关22对应的触发板20。当夹有秧苗的插秧爪24旋转到地面时,触发气门开关22转到触发板20被开启,气流从插秧爪24上的气孔241喷出,将插秧爪24内的秧苗吹出,防止秧苗被插秧爪24带出。
在所述的车轮18的后部设有平地板19连接在机架13上,用于刮平车辙。
权利要求1.一种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车轮、操作机构、供秧单元、插秧单元、发动机和传动机构,车轮安装在机架下,操作机构和发动机装于机架上,供秧单元安装在机架的顶部,插秧单元通过悬架转动连接在机架的后端,发动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的车轮、供秧单元和插秧单元传动连接;在所述的悬架与机架之间设有升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秧单元包括传送带、供秧盒、分配板、压缩板、压缩弹簧、调节板和调节手柄,传送带转动倾斜支撑在机架上,其前高后低;供秧盒位于传送带之上,在其后部的下面为开启孔,与传送带的上面对应,在该开启孔的上面装有一排呈八字排列的分配板,在相邻分配板之间均装有调节板,各调节板均与调节轴连接,该调节轴转动支撑在供秧盒两侧之间,调节轴的一端与调节手柄连接;在供秧盒的前部内设有压缩板及连接在其一侧的压缩弹簧;在传送带的后端设有托板,其下边两端铰连在机架上,其上部两端均通过拉簧与机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秧单元包括插秧辊、插秧杆、插秧爪和凸盘,插秧辊转动支撑在所述的悬架的后端,在插秧辊的两端各设有一个凸盘,后者与悬架固定连接,在该凸盘内侧的下端至前端的约120度的圆心角的范围内设有向内侧凸出的凸面;在所述的插秧辊的沿周面均布数对并排、轴向的插秧杆,每一插秧杆均通过至少两根双节铰连在一起的连杆径向连接在插秧辊的周面,在每一插秧杆上均连接沿轴向的拉簧的一端,每对插秧杆上的拉簧的另一端反方向连接在插秧辊的周面;在每根插秧杆上连接有数根沿插秧辊径向的插秧爪,每对相邻插秧杆上的插秧爪成对设置;相邻的两根插秧杆相互错位,其长出的一端靠近所述的凸盘内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变速箱、车轮传动副、供秧单元传动副和插秧单元传动副,变速箱的输入端与所述的发动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变速箱的一个输出端通过车轮传动副与车轮连接,变速箱的另一个输出端通过供秧单元传动副和插秧单元传动副分别与供秧单元的传送带传动连接以及与插秧单元的插秧辊传动连接;在所述的变速箱的另一个输出端上设有离合器,其控制端通过拉线与所述的操作机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机架上安装有气泵并与所述的发动机传动连接;在所述的插秧爪上设有气孔,该气孔与所述的插秧杆内的气道连接;在所述的插秧辊内也设有气道并与其轴的一端相通,在插秧辊的周面对应每一对所述的插秧杆的触发气门开关,该开关有出口与插秧杆的气道连接;在机架的后端设有与所述的触发气门开关对应的触发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车轮的后部设有平地板连接在机架上。
专利摘要一种插秧机包括机架、车轮、操作机构、供秧单元、插秧单元、发动机和传动机构,车轮安装在机架下,操作机构和发动机装于机架上,供秧单元安装在机架的顶部,插秧单元通过悬架转动连接在机架的后端,发动机通过传动机构与所述的车轮、供秧单元和插秧单元传动连接;在所述的悬架与机架之间设有升降机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巧、造价低,特别适于农民小规模生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A01C11/02GK2699639SQ20042000
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3日
发明者王誉华 申请人:王誉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