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476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插秧机。
背景技术
已有的水稻插秧机结构复杂,体积笨重,插秧效率低且插秧质量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巧、插秧效率高且插秧质量好的插秧机,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可用如下方式实现本发明一种插秧机,包括船板1、地轮2、轮轴3、机架4、秧箱5、落秧传动轴6、链轮7、被动链轮8、链条9及输秧件21,其特征在于秧箱5内没有若干装秧格11,在秧箱5下方,横向并排设置有数条导苗筒10,每条导苗筒10的上端入口与秧箱5内的其中一部分装秧格11相对应,在每条导苗筒10下端的后侧开有一秧门17,在秧门17的后方设有扶苗臂18,在每条导苗筒10下端稍后方的左、右两侧各铰接有一覆泥轮20,链轮7与被动链轮8通过链条9相连。
本发明的优点是1、结构极简单,且主要部件都可由工程塑料注塑而成。因此重量轻、造价低、工作性能好。
2、由于插秧过程中秧苗先是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自然地沿导苗筒10滑落于稻田的沟中,随后仅在扶苗臂18,18的极轻柔的扶正下被覆好泥,因此不仅不会对秧苗造成任何损伤,且秧苗根系能与稻田泥层全面接触。
3、运行负荷小,仅由一人便可轻松地拉动插秧机前进(前进中已自动完成插秧工序),另由一人紧随插秧机及时地进行装秧(装秧时不影响插秧机持续插秧),一台小型的三行插秧机每小时可插秧2-3亩。
附图的简要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发明不受下面实施例所限制。


图1是本发明的插秧机的整体结构2是一体成型的三条导苗筒10的示意透视3是船板1的示意透视4是略去了部分结构的秧箱5的底部朝上时的示意透视5是导苗筒10及其扶苗臂18的示意透视6是输秧件21的示意透视7是输秧件21与底板27配合使用时的示意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在如
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发明插秧机包括船板1、地轮2、轮轴3、机架4、秧箱5、落秧传动轴6、链轮7、被动链轮8、链条9及输秧件21。其中,秧箱5位于插秧机的上方。秧箱内设有若干装秧格11,每个装秧格11的底部铰接有一个可张开的落秧门12。连接于每个落秧门12与秧箱壁间的复位弹簧趋向于使各落秧门12呈关闭状态(如图4中所示),每个装秧格11内用于停放一棵秧苗,以使秧苗相互独立地立于秧箱中,在每个落秧门12柄端的前方,设有一片簧13,各片簧13横向排列地铰接于秧箱5的前部横梁14上,各片簧13自由端朝下。在每个落秧门12柄端与相对应的片簧13自由端之间,连接有一条纤维线15。当向前拨动片簧13自由端时,纤维线15便向前拉动相连的落秧门12柄端,使落秧门12张开,从而使秧苗由该装秧格11中向下掉落。落秧传动轴6与秧箱5相铰接,位于各片簧13的正下方。在落秧传动轴6的分别与每个片簧13相对应的轴向位置上,固接有分别可拨动每个相对应片簧13自由端的凸块16。

图1和2所示,在秧箱5的下方,按预定的插秧行距横向并排设置有数条(如3条)导苗筒10。每条导苗筒10的上端入口与秧箱5内的其中一部分装秧格11相对应,使由每个装秧格11内掉落的秧苗都能够落入相对应的导苗筒10中。与每条导苗筒10相对应的装秧格11的数量相等(如15个)。各导苗筒10可由工程塑料一体成型(如图2)。一体成型的各导苗筒10与机架4相固定。或者,可使机架4与各导苗筒10一体成型。机架4固定于船板1的上方。
在每条导苗筒10下端的正前方都设有一个小地轮2,地轮2在牵引力的作用下行走转动时,在稻田中开出一条小沟(沟宽约2.5cm,深约3-4cm)。各地轮2固定在同一条轮轴3上。该轮轴3上还固定安装有一链轮7。链轮7与固定安装在落秧传动轴6上的被动链轮8通过链条9相连。从而使落秧传动轴6与地轮2形成连动。导苗筒10的下端可伸入船板1底部以下一定深度,以进一步修正由地轮2所开出的小沟,使秧苗能顺利落入沟中。在每条导苗筒10下端稍后方的左、右两侧,分别铰接有一覆泥轮20。左、右两个覆泥轮20在由地轮2及导苗筒10下端所开沟的两侧行走滚动时,为落入沟中的秧苗覆泥。导苗筒10的上端大、下端小。与同一导苗筒10相对应的每一个装秧格11中的秧苗,在沿该导苗筒10下落中,将落入由地轮2及该导苗筒10下端所开出的、位于两覆泥轮20稍前方的沟中。
在固接于落秧传动轴6上的各凸块16中,用于使与同一条导苗筒10相对应的装秧格11底部的落秧门12张开的全部凸块16,是分别按不一定相等的周向间距分布于落秧传动轴6四周,使与同一条导苗筒10相对应的全部装秧格11中的秧苗能够在落秧传动轴6连续旋转时连续依次落入该导管筒10中。由于沿导苗筒10的斜状壁滑落于稻田中的秧苗的下落时间稍长于由导苗筒10中部掉落于稻田中的秧苗,为了使被插秧苗的株距更均匀,须设置好每两凸块16间的周向间距。
在导苗筒10下端的后侧,开有供秧苗通过的秧门17。在秧门17的后方,设有两条(一对)扶苗臂18、18。两扶两臂18、18分别由永磁材料制成。两扶苗臂18、18的各一端分别铰接于秧门17的两侧,其自由端互为异性磁极。两扶苗臂18、18被安装成使其自由端趋向于相互靠拢且都被安装成只能在预定的角度内转动。以使其自由端只在预定处相触,相触时组成大致左、右对称的倒八字形(如图5中所示)。两扶苗臂18、18的自由端间相触时的吸引力略大于使扶苗臂18、18扶正未被覆好泥的秧苗的所需之力,小于使扶苗臂18、18推倒已被覆好泥的秧苗的所需之力。
在导苗筒10下部的前侧壁上,开有风孔19。在风孔19的前方,安装有一台微型电风扇。微型电风扇的风力向后吹向秧门17。
如图6所示,输秧件21包括一个箱体22,箱体22具有与秧箱5内的装秧格11相对应的方格23。当箱体22采用布匹、薄膜等可折叠的柔性材料制造时,须在箱体的左、右两侧各固接一个铁制的方框架24。从而便于使柔性箱体22张开、合拢。
为了能更快捷地将输秧件中的秧苗装入秧箱5中,可以在秧箱5上,铰接一个辅助箱25。如
图1所示,该辅助箱25中设有与秧箱5中的装秧格11相对应的落秧格26。连接于辅助箱25与秧箱5间的一复位弹簧趋向于使辅助箱转动至其落秧格26呈水平走向(如
图1中所示)。逆该复位弹簧力可使辅助箱25转动至其落秧格26出口贴向相对应的各装秧格11上端入口。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插秧机的操作方法及其运行过程拨秧时,先将输秧件21平放于一底板27上,该底板27的上方固接有分别与输秧件的左、右两个铁制的方框架24相对应的左、右两对永磁铁28。如图7所示,在两对永磁铁28分别对两个方框架24的吸引力的作用下,输秧件的柔性箱体22呈张开状,从而便于将秧苗装入输秧件21的各方格23中(由于采用专利号为200420067936.8的一种凹穴排种式播种装置进行播种时,可使所播稻种按预定间距均匀分布,横竖成行;并且,借助于专用的辅助工具可将整排秧苗同时拨起;那么,便可将拨起的整排秧苗同时装入呈张开状的输秧件21中,工效高)。输秧件21被装满秧苗后,可将其左、右两个方框架24相互合拢,从而能同时将多个装满秧苗的输秧件21运至插秧机处。
装秧时,只需将已被张开的、其方格23正呈水平走向的输秧件21贴向插秧机的辅助箱25,使各秧苗根部分别对准辅助箱各落秧格26入口,再使输秧件21与辅助箱25一起逆弹簧力转动,转动至辅助箱25的各落秧格26出口贴向秧箱5的各装秧格11上端入口,输秧件21中的秧苗将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由输秧件21中经辅助箱25的各落秧格26落于秧箱5各装秧格11中。
本发明插秧机仅由一人手握拉绳29便可轻松地拉动插秧机在稻田中前进。另由一人携带若干装满秧苗的输秧件21紧随插秧机,每当秧箱5中的秧苗将要用完时,及时将一输秧件21中的秧苗装入秧箱5中。
工作中,插秧机的地轮2,在牵引力的作用下行走转动,带动轮轴3及链轮传动系统转动,链轮传动系统的转动驱动了落秧传动轴6的转动,设置在落秧传动轴6上的各凸块16便使秧箱5里的秧苗分别沿每条导苗筒10依次均匀地落入由各地轮2所开的沟中。秧苗每落入沟中时,便在微型电风扇的风力作用下向后于秧门17处倒向扶苗臂18、18。那么,此时,随着插秧机的继续前进,扶苗臂18、18将向前推动该秧苗,从而遂渐将向后倾斜的秧苗扶正;同时,覆泥轮20、20将遂渐为该秧苗覆泥。当该秧苗已被覆好泥时,扶苗臂18、18已基本将该秧苗扶正;此时,两扶苗臂18、18自由端间的吸引力已不足以使两扶苗臂18、18继续向前推动该被覆好泥的秧苗,两扶苗臂18、18将开始被该秧苗向后推开,并将于超越该秧苗后重新相互靠拢。
权利要求
1.一种插秧机,包括船板(1)、地轮(2)、轮轴(3)、机架(4)、秧箱(5)、落秧传动轴(6)、链轮(7)、被动链轮(8)、链条(9)及输秧件(21),其特征在于秧箱(5)内设有若干装秧格(11),在秧箱(5)下方,横向并排设置有数条导苗筒(10),每条导苗筒(10)的上端入口与秧箱(5)内的其中一部分装秧格(11)相对应,在每条导苗筒(10)下端的后侧开有一秧门(17),在秧门(17)的后方设有扶苗臂(18),在每条导苗筒下端稍后方的左、右两侧各铰接有一覆泥轮(20),链轮(7)与被动链轮(8)通过链条(9)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每个装秧格(11)的底部铰接有一个可张开的落秧门(12),连接于每个落秧门(12)与秧箱壁间的复位弹簧趋向于使落秧门(12)关闭,在每个落秧门(12)柄端的前方设有一片簧(13),各片簧(13)横向排列地铰接于秧箱前部横梁(14)上,在每个落秧门(12)柄端与相对应的片簧(13)自由端间连接有一条纤维线(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落秧传动轴(6)铰接于秧箱(5)上,位于各片簧(13)的下方,在落秧传动轴(6)的分别与每个片簧(13)相对应的轴向位置上,固接有分别可拨动每个相对应片簧(13)自由端的凸块(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用于使与同一条导苗筒(10)相对应的装秧格(11)底部的落秧门(12)张开的全部凸块(16)是分别按不一定相等的周向间距分布于落秧传动轴(6)四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每一条导苗筒(10)下端的前方,设有一个地轮(2),各地轮固定于同一条轮轴(3)上。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每个秧门(17)后方的扶苗臂(18)为两条,分别由永磁材料制成,两扶苗臂(18,18)的各一端分别铰接于秧门(17)的两侧,两扶苗臂(18、18)的自由端互为异性磁极;两扶苗臂(18、18)被安装成使其自由端趋向于相互靠拢且都被安装成只能在预定的角度内转动,以使其自由端只在预定处相触,相触时组成大致左、右对称的倒八字形;两扶苗臂(18、18)的自由端间相触时的吸引力略大于使扶苗臂(18、18)扶正未被覆好泥的秧苗的所需之力,小于使扶苗臂(18、18)推倒已被覆好泥的秧苗的所需之力。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导苗筒(10)下部的前侧壁上,开有一风孔(19),在风孔(19)的前方安装有一微型电风扇,微型电风扇的风力向后吹向秧门(17)。
8.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秧箱(5)上,铰接有一辅助箱(25),辅助箱(25)中设有与秧箱(5)中的装秧格(11)相对应的落秧格(26),连接于辅助箱(25)与秧箱(5)间的一复位弹簧趋向于使辅助箱(25)转动至其落秧格(26)呈水平走向,逆该复位弹簧力可使辅助箱(25)转动至其落秧格(26)出口贴向相对应的各装秧格(11)的上端入口。
9.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秧件(21)包括一个箱体(22),箱体具有与秧箱(5)内的装秧格(11)对应设置的方格(23)。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箱体(22)由可折叠的柔性材料制成,在所述箱体(22)的左、右两侧,各固接有一个方框架(24)。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插秧机,它包括船板1、地轮2、轮轴3、机架4、秧箱5、落秧传动轴6、链轮7、被动链轮8、链条9及输秧件21,其特征在于秧箱5内没有若干装秧格11,在秧箱5下方,横向并排设置有数条导苗筒10,每条导苗筒10的上端入口与秧箱5内的其中一部分装秧格11相对应,在每条导苗筒10下端的后侧开有一秧门17,在秧门17的后方设有扶苗臂18,在每条导苗筒10下端稍后方的左、右两侧各铰接有一覆泥轮20,链轮7与被动链轮8通过链条9相连。
文档编号A01C11/02GK1605234SQ20041009209
公开日2005年4月1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1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11月3日
发明者杨志峰 申请人:杨志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