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39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田用插秧机。
背景技术
以往,在行走装置上设置由连接机构驱动而进行升降的插秧装置、并做成将该插秧装置的下部分成两部分而进行开合的构成的步行式插秧机,具有如下构成将配备了容纳有禾苗的多个杯状物的转盘配置于插秧装置的上方,在插秧装置上升时转盘的杯状物的底盖打开使得容纳于该杯状物中的禾苗落下以将禾苗供给插秧装置。
可是,栽植到田中的禾苗的形状和大小多种多样。有大禾苗也有小禾苗,而且,有宽叶禾苗也有细长伸展的禾苗。再者,有带有容器栽培苗那样的土的苗也有根上不附带有块状土的所谓裸苗。上述现有插秧机虽然可在某种程度上对应于禾苗的形状和大小的不同,但是,例如在茎叶部较长的禾苗及重量较轻的裸苗的情况下,存在杯状物的底盖打开、苗被供给到插秧装置时苗挂到杯状物等上而不能准确地从插秧装置落下的情况,并产生种植不良。于是,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即使禾苗的种类、形状及大小等不同也能进行正确栽植的插秧机。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采取了下面的技术手段。
本发明方案1提供一种插秧机,其构成如下在行走装置1上设有由连接机构3驱动而进行升降动作的插秧装置4,该插秧装置4的下部分成两部分并进行开合,其特征在于,设置将禾苗向上述插秧装置4内引导的筒状的引导体35使其比上述插秧机4的开合支点19、21更向上方突出且面向插秧装置4的上部,将禾苗直接投入到上述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内以向插秧装置4供给禾苗。
因此,本发明方案1所述的插秧机,在工作行走中,下部分成两部分且进行开合的插秧装置4通过进行升降驱动的连接机构3而进行升降动作以将已供给到插秧装置4内的禾苗栽种到农场上。向插秧装置4内的禾苗的供给为作业者将禾苗直接投入到在插秧装置4上部比插秧装置4的开合支点19、21更向上方突出的筒状的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内,该已投入的禾苗由引导体35引导并落入插秧装置4内,从而将禾苗供给到插秧装置4内。
本发明方案2提供一种插秧机,在本发明方案1提供的插秧机的基础上,将筒状的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设计成比下端开口部35b更宽,并且将插秧装置4的上端开口部4a设计成比下端开口部35b更宽。
因此,方案2所述的插秧机,除方案1所述的插秧机的作用之外,由于将筒状的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设计成比下端开口部35b更宽,并且将插秧装置4的上端开口部4a设计成比引导体35的下端开口部35b更宽,所以可容易地进行向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内投入禾苗,再有,可流畅地进行禾苗从引导体35的下端开口部35b向插秧装置4的上端开口部4a内的落下供给。
本发明方案3提供一种插秧机,在本发明方案1或2提供的插秧机的基础上,筒状的引导体35具有通过连接机构3而与插秧装置4共同进行升降动作的构造,且该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由弹性体构成。
因此,方案3提供插秧机,除方案1或2所述的插秧机的作用之外,由于使筒状的引导体35通过连接机构3而与插秧装置4共同进行升降动作,所以尽管插秧装置4进行升降动作但引导体35和插秧装置4的位置关系不变,从而可高精度准确地进行从引导体35的下端开口部35b向插秧装置4内的禾苗的落下供给。而且,虽然引导体35与插秧装置4一同作升降动作,但是由于该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由弹性体构成,所以即使是假设作业者的手在投入禾苗时接触到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也可防止作业者的手受伤这类事情。
根据方案1所述的本发明,作业者向面向插秧装置4的上部而设置的筒状的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内直接投入禾苗以向插秧装置4供给禾苗,这样,即使是在茎叶部较长的苗和重量较轻的裸苗的情况下,也难以像以往一般产生因挂苗而不能使苗准确落入插秧装置的事情,且即使禾苗的种类、形状及大小等不同也能准确栽植。而且,由于是向从插秧装置4的开合支点19、21更向上方突出的筒状的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内投入禾苗的构成,所以在作业者投入禾苗时插秧装置4的开合支点19、21不会成为妨碍且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位于适当的高度,故而禾苗的投入可容易并准确地进行且可高效地进行作业。
根据方案2所述的本发明,除方案1所述的发明效果之外,还有以下效果,即作业者可容易地进行向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内投入禾苗,且可流畅地完成禾苗从引导体35的下端开口部35b向插秧装置4的上端开口部4a内的落下供给。
根据方案3所述的本发明,除方案1或2所述的发明效果之外,不有以下效果,即可高精度地准确进行禾苗从引导体35的下端开口部35b向插秧装置4的上端开口部4a内的落下供给。而且,可防止作业者投入禾苗时将手弄伤,从而提高了作业的安全性。


图1是插秧机的侧视图。
图2是插秧机的俯视图。
图3是插秧机的重要部分的侧视图。
图4是插秧机的重要部分的俯视图。
图5是表示插秧装置处于打开状态的侧视图。
符号说明1 行走装置,3 连接机构,4 插秧装置,4a 插秧装置的上端开口部,19、21 插秧装置的开合支点,35 引导体,35a 引导体的上端开口部,35b 导向体的下端开口部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说明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插秧机。另外,在对下面的图示例的说明中,当说到前或后时,将配置操纵扶手2的一侧设为后,并将其相反侧,即配置发动机5的一侧设为前。再有,当说到左或右时,从在机体后部以机体前部一侧为前侧而站立的作业者望去,右手侧为右,左手侧为左。
插秧机的构成是在配备有行走装置1和操纵扶手2的机体上,设有由连接机构3驱动以进行升降动作的插秧装置4,且该插秧装置4的下部被分成两部分并可开合。在图示例中,行走装置1配备有发动机5、通过传递该发动机5的动力而进行驱动旋转的左右一对后轮6、6,自由转动地支撑在该车轮6、6前方的左右一对的前轮7、7。
发动机5的后部配置有变速箱体8,该变速箱体8具有从其左侧部向发动机5左侧方延伸的箱体部分,且与发动机5的左侧部连接。发动机5的输出轴进入到该箱体部分中以将动力传递到变速箱体8内的传动机构上。变速箱体8的左右两侧部上可自由转动地安装有传动箱体9、9,从变速箱体8向左右两外侧方延出的车轮驱动轴的前端进入到该传动箱体9、9的转动中心以将行走用的动力传递到传动箱体9、9内的传动机构。而且,行走用的动力通过传动箱体9、9内的传动机构,传动到向机体后方侧延伸并向其后端侧侧方突出的车轴10、10以驱动旋转后轮6、6。
而且,在传动箱体9、9安装到变速箱体8的安装部上一体地安装有向上方延伸的臂11、11,且在固定于变速箱体8的升降用液压缸12的活塞杆前端处与绕上下轴心可自由转动地安装的横梁杆13的左右两侧部连接。该连接部的右侧用杆14连接,左侧用可伸缩动作的左右水平控制用液压缸15连接。
如果升降用液压缸12动作且其活塞杆向机体后方突出,则左右的上述臂11、11向后方转动,且传动箱体9、9随之向下方转动,从而机体上升。反之,如果升降用液压缸12的活塞杆进入机体前方,则左右的上述臂11、11向前方转动,且传动箱体9、9随之向上方转动,从而机体下降。该升降用液压缸12的构成是根据检测机体相对于垄上面的高度的传感器S的检测结果来使机体动作到相对于垄上面高度的设定高度上,而且,通过配置于操纵扶手2附近的操作装置的人工操作来使机体进行上升或下降的动作。
此外,如果上述左右水平控制用液压缸15作伸缩动作,则上述横梁杆13绕与该左右中央部的升降用液压缸12的活塞杆前端连接的上下轴心转动且通过使左右的传动箱体9、9互不相同地上下动作来使机体左右倾斜。该左右水平控制用液压缸15的构成是根据检测机体相对于左右水平的左右倾斜的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使机体进行左右水平地动作。
上述左右前轮7、7可自由转动地安装于车轴17、17上,车轴17、17固定于在发动机5下方的左右中央位置处向绕前后方向轴心可自由转动地安装的前轮支撑框架16的左右两侧部的下方延伸的臂部分的下端部侧方。因此,左右前轮7、7绕在机体的左右中央的前后方向的轴心自由滚动。
上述操纵扶手2安装于前端部固定于变速箱体8上的机体框架2b的后端部。机体框架2b配置于从机体左右中央偏右侧的位置上并向后方延伸,且从前后中间部向斜后上方延伸。操纵扶手2从机体框架2b的后端部左右地向后方延伸且其各后端部作为操纵扶手2的握紧部2a、2a。将操纵扶手2的左右握紧部2a、2a设定成作业者可舒适地用手握紧该握紧部2a、2a的适宜高度。此外,在图示例中,虽然握紧部2a、2a的构成是左右分开,但也可以将操纵扶手2的左右后端部相互左右地连接并将该连接部分作为握紧部。
再有,上述行走装置1虽然是四轮构成,但是也可以是只有左右一对驱动轮的两轮构成,或可用在垄上面滚动的磙子来代替前轮。此外,也可用履带式行走装置。其次,说明连接机构3和插秧装置4。
连接机构3安装在内装有从变速箱体8内接收插秧装置驱动用的动力并进行传动的传动机构的栽种传动箱体18上。如图示例所示,栽种传动箱体18具有从其前部与变速箱体8的后部连接并从此处向斜后上方延伸的第一箱体部18a、固定于该第一箱体部18a的上部左侧部并向左侧方延伸的第二箱体部18b、固定于该第二箱体部18b的左侧部并向后斜下方延伸的第三箱体部18c、固定于该第三箱体部18c的下端部外侧部并向左侧方延伸的第四箱体部18d、以及固定于该第四箱体部18d的左端部并向后方水平延伸的第五箱体部18e。在这些第一箱体部18a~第五箱体部18e内装有用于传递升降驱动连接机构3的动力的传动机构。再有,内装于第一箱体部18a内的传动机构上配备有使连接机构3及插秧装置4在其升降运动最高处或该附近位置上以设定时间停止的间歇驱动机构以及使连接机构3和插秧装置4的升降运动停止的离合器机构。通过间歇驱动机构,由该间歇驱动机构所配备的变速机构来调节停止的时间,且通过该调节来变更调节插秧装置4的禾苗栽种株距。
而且,连接机构3配备有在成为插秧装置4前侧开合支点的轴19的左右中间部上可自由转动地连接的第一升降臂20以及在成为插秧装置4后侧开合支点的轴21的左侧部上可自由转动地连接的第二升降臂22。而且,第一升降臂20的后端部可自由转动地连接于可自由摇动地安装在突出于第三箱体部18c的上部侧后部的安装部上的第一摇动臂23的下端部,第二升降臂22的后端部可自由转动地连接于可自由摇动地安装在突出于第五箱体部18e的上部的安装部上的第二摇动臂24的下端部。此外,第一升降臂20的中间部可自由转动地与从第三箱体部18c下部右侧部突出且固定于进行驱动转动的第一驱动轴25上以进行驱动转动的第一驱动臂26的前端部连接,第二升降臂22的中间部可自由转动地与从第五箱体部18e后部右侧部突出且固定于进行驱动转动的第二驱动轴27上以进行驱动转动的第二驱动臂28的前端部连接。因此,如果第一驱动臂26和第二驱动臂28因由栽种传动箱体18内的传动机构传动动力而进行驱动转动,则第一升降臂20和第二升降臂22边摇动边升降,其结果是,插秧装置4的下端部以侧视为上下较长的大体为椭圆形的轨迹T进行升降。而且,第一驱动臂26和第二驱动臂28一同沿从左侧方看为逆时针的方向转动且插秧装置4的下端部沿从左侧方看为逆时针的方向以大体为椭圆形的轨迹T进行升降转动。因此,如果在进行作业行走的同时插秧装置4在上述转动方向上以上述轨迹T进行升降转动,则在轨迹T的下端部处插秧装置4的下端部插入到农场的垄U的土壤中时,插秧装置4相对于垄U前后偏移不大,可用适当姿势栽种禾苗而不会前后较大地留下种植痕迹。此外,插秧装置4如果下降到其升降最低位置,则前后打开以将插秧装置4内的禾苗放出到垄U的土壤中。
插秧装置4是向下方变细地延伸的形成鸟嘴状的物体,且前后可开合地构成。作为该鸟嘴状部的前侧部分的前侧部4F,其上部侧向后方呈臂状地延伸且其前端部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到成为插秧装置4的后侧的开合支点的轴21上,而且作为该鸟嘴状部的后侧部分的后侧部4B,其上部侧向前方臂状地延伸且其前端部可自由转动地连接到成为插秧装置4的前侧的开合支点的轴19上。另外,上述前侧部4F和后侧部4B在内部构成禾苗收容部分,且由该前侧部4F和后侧部4B的上端部分构成插秧装置4的上端开口部4a。而且,向前侧部4F上部的后方延伸的臂状部和向后侧部4B上部的前方延伸的臂状部通过在分别设于前侧的轴19和后侧的轴21的前后中央位置的长孔中嵌入具有横轴方向的轴部的螺母29而连接起来,且前侧部4F和后侧部4B的一方与另一方连动而转动,两者进行前后开合动作。此外,前侧部4F和后侧部4B用弹簧30在关闭插秧装置4的闭合方向上互相连接。再有,在第二升降臂22和第二摇动臂24互相连接的轴部分上,可自由转动地连接有用于使插秧装置4进行开合动作的开合臂31,用连接杆32来连接该开合臂31的前端部和后侧部4B的上部后部侧。在开合臂31的中间部上安装有自由转动的滚轮33,当插秧装置4下降到其升降的最低位置时,因在与第二升降臂22可自由转动地连接的第二驱动臂28的前端部上固定于固定的轴28a上的凸轮34的作用,该滚轮33被压向上方,从而开合臂31向上方转动,使后侧部4B绕作为前侧的转动支点的轴19向上方转动,同时使前侧部4F绕作为后侧的转动支点的轴21向上方转动,从而插秧装置4打开。而且,在插秧装置4上升途中通过凸轮34的开启作用而打开,之后插秧装置4关闭。再有,虽然上述的凸轮34、开合臂31、连接臂32等构成了插秧装置4的开合机构,但是也可采用公知的其他开合机构。
插秧装置4的上部安装有将禾苗向插秧装置4内引导的筒状的引导体35。说明该引导体35的安装构成,其构成为在作为上述前侧的转动支点的轴19及作为后侧的转动支点的轴21的中途部上分别安装有相对于该轴19、21可自由转动的安装板41,同时设有从引导体35的外周面一体地向前侧延伸的前侧板42和向后侧延伸的后侧板43,上述安装板41和前侧板42及后侧板43用螺栓44和螺母45固定,在插秧装置4上安装有引导体35。该引导体35的构成是其通过连接机构3而与插秧装置4一同升降,且比成为插秧装置4的开合支点的轴19、21更向上方突出地设置,同时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设计成在插秧装置4位于最高处时其位于与操纵扶手2的握紧部2a、2a的上下位置相同的上下位置或其附近,从而作业者可将禾苗直接投入该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内以向插秧装置4供给禾苗。上述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由弹性体的橡胶材料构成,其上端的上面越向上越大且呈向外侧方向扩张的喇叭状并向下侧弯曲。因此,即使是假设作业者的手在投入苗时从上侧接触到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也可防止弄伤作业者的手。再有,自上端开口部35a以下的部分是铁制的。
而且,将筒状的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设计成比下端开口部35b宽,且使筒状的引导体35的下端开口部35b进入插秧装置4的上端开口部4a中从而将其设计成比该上端开口部4a更窄。再有,将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设计成俯视机体时重叠在配置于引导体35的下部外周附近的插秧装置4和上述连接机构3的连接部(在图示用例中,成为插秧装置4的前侧的开合支点的轴19和第一升降臂20的连接部、以及成为插秧装置4的后侧的开合支点的轴21和第二升降臂22的连接部)的上方。此外,也重叠在构成插秧装置4的开合机构的动作部件(在图示例中,凸轮34、开合臂31、连接臂32等)的上方。将引导体35的下部设计成上下位于成为插秧装置4的开合支点的轴19、21的前后之间,这里,用安装于该轴19、21的支撑部件支撑该引导体35的下部。
再有,设有当插秧装置4位于最高处时至少覆盖插秧装置4和连接机构3的连接部的侧方的防护体36,且上述引导体35比该防护体36的上端部更向上方突出地设置。此外,在图示例中,防护体36的构成是当插秧装置4位于最高处时不但覆盖插秧装置4和连接机构3的连接部的侧方而且覆盖后方。
因此,就上述构成的插秧机而言,在作业行走中,下部分成两部分而开合的插秧装置4通过进行升降驱动的连接机构3而升降并将已供给到插秧装置4内的禾苗栽种到农场上。向插秧装置4内的苗的供给为作业者将禾苗直接投入到在插秧装置4的上部设置的筒状的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内,该已被投入的禾苗由引导体35引导而落入插秧装置4内,从而将禾苗供给到插秧装置4内。
此外,引导体35比插秧装置4的开合支点19、21更向上方地突出,而且,当插秧装置4位于最高处时,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位于操纵扶手2的握紧部2a、2a的上下位置附近。再有,筒状的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比下端开口部35b宽,且在俯视机体时重叠在配置于引导体35的下部外周附近的插秧装置4和连接机构3的连接部的上方。
再有,防护体36在插秧装置4位于最高处时至少覆盖插秧装置4和连接机构3的连接部的侧方。但是,引导体35比防护体36的上端部更向上方突出。因此,作业者向设于插秧装置4的上部的筒状的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内直接投入禾苗,向插秧装置4供给禾苗,这样,即使是在茎叶部较长的禾苗或重量较轻的裸苗的情况下,也难以发生像以往那样因挂苗而不能向插秧装置准确落下的事情,且即使苗的种类、形状及大小等不同也能准确栽植。而且,由于当插秧装置4位于最高处时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位于操纵扶手2的握紧部2a、2a的上下位置附近,所以在作业者向引导体内投入禾苗时引导体的上端开口部将位于适当的高度,故而可容易并准确地进行禾苗的投入且作业效率高。
再有,由于筒状的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比下端开口部35b宽,且俯视机体时重叠在配置于引导体35的下部外周附近的插秧装置4和上述连接机构3的连接部的上方,所以可容易地进行将禾苗向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内的投入,再有,将禾苗投入到引导体35内时,手等难以从上方与进行升降的插秧装置4及连接机构3产生接触,所以可安全地进行作业。
此外,虽然在垄间的凹部边步行边进行禾苗供给作业的作业者位于机体侧方,但是由于设有当插秧装置4位于最高处时至少覆盖插秧装置4和连接机构3的连接部的侧方的防护体36,所以在将禾苗投入引导体35内时,难以发生手等从侧方与进行升降的插秧装置4及连接机构3接触,所以可安全地进行作业,而且,由于引导体35比防护体36的上端部更向上方突出,所以即使设有防护体36将禾苗投入引导体35内的作业也能容易地进行。
再有,图中,符号37代表用于预备放置禾苗的苗台,38代表从左右对由插秧装置4栽种到垄U上的禾苗进行盖土并进行碾压的可自由滚动的左右两个盖土轮。该左右的盖土轮38的内侧上设有固定于支撑该盖土轮38的盖土轮框架39的左右两个禾苗卷入防止板40。该禾苗卷入防止板40是橡胶制的,可防止由插秧装置4栽种的禾苗与盖土轮38干涉而被卷入。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例中说明了插秧装置4前后打开以进行栽种禾苗的构成,但是也可采用左右打开以进行栽种苗的插秧机。
权利要求
1.一种插秧机,其构成如下在行走装置(1)上设有由连接机构(3)驱动而进行升降动作的插秧装置(4),该插秧装置(4)的下部分成两部分并进行开合,其特征在于,设置将禾苗向上述插秧装置(4)内引导的筒状的引导体(35)使其比上述插秧机(4)的开合支点(19、21)更向上方突出且面向插秧装置(4)的上部,将禾苗直接投入到上述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内以向插秧装置(4)供给禾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将筒状的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设计成比下端开口部(35b)更宽,同时将插秧装置(4)的上端开口部(4a)设计成比下端开口部(35b)更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筒状的引导体(35)做成通过连接机构(3)而与插秧装置(4)共同进行升降动作的构成,并且该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由弹性体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即使禾苗的种类、形状及大小不同也能正确栽植的插秧机。在行走装置(1)上设有由连接机构(3)驱动并进行升降的插秧装置(4),并且将该插秧装置(4)的下部分成两部分且可开合地构成的插秧机中,具有如下构成使将禾苗向上述插秧装置(4)内引导的筒状的引导体(35)比上述插秧机(4)的开合支点(19、21)更向上方地突出且面向插秧装置(4)的上部地设置,将禾苗直接投入到上述引导体(35)的上端开口部(35a)内以向插秧装置(4)供给禾苗。
文档编号A01C11/02GK1899012SQ20051008516
公开日2007年1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1日
发明者木下荣一郎, 胜野志郎, 冈田英博, 大久保嘉彦, 村并昌实, 土井宏贵, 黑濑英明, 山根畅宏 申请人:井关农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