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丛枝菌根真菌防治黄瓜土传病害效果的接种方法

文档序号:173430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提高丛枝菌根真菌防治黄瓜土传病害效果的接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应用工艺,具体的涉及促进菌根真菌与植株共生关系,建立提高植株抗病性方法。
背景技术
黄瓜是设施栽培中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它在我国蔬菜的周年供应中占有重要地位,据不完全统计,黄瓜栽培中有病害50余种,常年发生并造成较严重损失的病害有10余种土传病害,由病菌从幼根或伤口侵入寄生宿主植物,成为制约蔬菜生产发展的最重要因素,常年发病率一般为10%-30%,严重时甚至绝收。目前化学药剂是土传病害防治的主导途径,但是长期使用化学药剂所引起的病原菌抗药性增强和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使人们明确认识到其风险性,因地制宜地采取无公害防治策略,经济,安全,有效地防治黄瓜病害,确保其优质高产,实现黄瓜的可持续栽培是十分必要的。可在减少化学制品投入的同时兼顾到农业的持续发展的无公害的生物防治措施以成为关注的热点。
研究表明大多数蔬菜作物都可与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形成稳定的共生体系,可以增加植物对矿质营养的吸收,特别是对磷的吸收能力增强,同时还提高植物抗旱能力,提高植物对逆境如冷、热、重金属污染等的耐受力,还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它无污染、无毒害,是生产绿色食品的理想制剂。菌根技术作为一条有效可行的生物学途径,能够发掘生物的自身潜力,提高植物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能力,从而降低能耗,减轻环境所承受的压力,因而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有研究表明接种AM真菌通过植物体营养状况的改善或损伤补偿,寄主光合产物及根系有限侵染位点的竞争,根际微生物区系的改变和对植物体内抗性机制的激活等作用,提高了蔬菜作物对病原菌(真菌病害、线虫)的抗性,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是具有较高应用前景的生物防治措施。
丛枝菌根真菌生物技术为克服土传病害提供一条兼顾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新途径,但是合理的按种方法,高效的接种基质尚缺乏足够的研究,对于如何提高AM真菌的侵染状况,通过人为方式改善抗病效果在具体的实施方法上有待与进一步的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提高黄瓜抗土传病害的性能的方法,主要采用通过对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通过技术手段调控促进菌根真菌的侵染来实现。
所述的增强植株抗病性能的方法,立足于植株与菌根真菌之间共生关系的建立,通过人为的调控措施改变接种方式方法,利用合理的基质,构建菌根化良好,健壮抗病性能强的植株以满足生产的需求。
所述的增强植株抗病性能的方法所采用的接种剂自菌根真菌菌剂生产提供单位获得,为含有真菌孢子和菌丝以及被侵染的根段的混合物。
所述的增强植株抗病性能的方法,基质为草炭和蛭石(2∶1~4∶3)混和物,经10KGy辐照灭菌或者121℃高压蒸汽灭菌2小时,自然风干后备用。基质和接种剂比例为10∶1~15∶1,保证单株50-80个孢子。在育苗播种时,即将接种剂与基质相混和。混和方式分为与基质完全混匀或者仅将接种剂施用于播种部位两种。将丛枝菌根真菌作为一种生物防治技术在育苗播种时在菌根化基质中促进接种,充分利用设施园艺蔬菜生产中育苗移栽这一生产工艺,调节适宜的水分和光照调节,待植株生长4~5周之后,即可获得高效共生体系的菌根化植株用于大田或者保护地栽培。


(无)具体实施方式
黄瓜为津绿3号,种子经10%H2O2表面消毒5min,用灭菌的蒸馏水冲洗干净后温汤浸种2h,放于湿滤纸上28℃黑暗催芽,等胚芽近1cm时选取均一的种子播种。
草炭与蛭石以1∶1的体积比混合均匀后间歇湿热灭菌2h备用。
营养钵(上口径8.5cm,底径6cm,高7.5cm)用3%甲醛密封1周进行表面消毒,待气味散尽后备用。
接种剂为Glomus etunicatum(中国农业大学分离,欧洲菌种保藏中心编号BEG168),以含有真菌孢子和菌丝以及被侵染的根段的混合物作为接种剂。
以黄瓜枯萎病病原菌模拟土传病害Fusarium oxysporum(F.o),由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提供。取病原菌F.o在马铃薯(Potato DextroseAgar,PDA)培养基上培养4天,然后从菌落边缘挑取3-4mm菌块于PDA液体培养基中25℃、50rpm培养2周,用灭菌的双层纱布滤掉菌丝,将剩余的培养液4℃、9000rpm离心3次,收集孢子悬液,血球板计数,最后用10mmol/L MgSO4·7H2O调节孢子浓度至1×105枚/ml。
每盆装入经充分混匀的180g育苗基质和15gAM菌剂,不接种的对照则加入等量的灭菌菌剂和经双层滤纸过滤的菌种滤液10ml,以保证其它微生物种类的一致性。每盆播种2粒,出苗定苗一株。
病原菌接种植株生长28d后,采用灌根法接种病原菌F.o孢子悬液10ml/盆。对照处理以等量灭菌水代替。
在播种时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并在植株生长28d后进行接种病原菌处理。试验设空白,单接种AM真菌,单接种病原菌,AM真菌和病原菌双接种等4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16次,完全随机排列。
播种后生长第28天,菌根侵染率即可达40%,与植株形成了良好的共生系统,土传病害模拟生长14天之后,不接种病原菌处理植株无发病趋势,单接种病原菌的处理已出现黄化和萎蔫,发病情况不断上升,菌根化植株处理无发病状况,有效的降低了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降低了黄瓜枯萎病的危害。
植株的生长状况指标如叶面积和干重等,菌根化植株均较对照有显著差异,结果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提高了有效光合作用面积,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增加了干物质的积累,同时研究还表明接种丛枝菌根真菌能有效的促进植株对磷,铜等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从而提高了植株的抗病性能。
权利要求
1.一种提高丛枝菌根真菌防治黄瓜土传病害效果的接种方法,该方法包括使对黄瓜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并人为方式诱导促进菌根侵染,提高植株抗病性能等特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丛枝菌根真菌防治黄瓜土传病害效果的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种剂为含有丛枝菌根真菌孢子、菌丝体的菌土,有积极接种效果的菌种为Glomus etunicatum(中国农业大学分离,欧洲菌种保藏中心编号BEG16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丛枝菌根真菌防治黄瓜土传病害效果的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人为方式促进菌根侵染,提高植株抗病性能包括选择(1)基质搭配,(2)接种量,(3)按种时间,(4)接种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丛枝菌根真菌防治黄瓜土传病害效果的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基质搭配,是在接种菌根真菌所采用的草炭和蛭石(2∶1~4∶3)混和,经10KGy辐照灭菌或者121℃高压蒸汽灭菌2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丛枝菌根真菌防治黄瓜土传病害效果的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2)接种量,指基质和接种剂比例为10∶1~15∶1,保证单株50-80个孢子。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丛枝菌根真菌防治黄瓜土传病害效果的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3)接种时间,为播种时即混入基质中。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丛枝菌根真菌防治黄瓜土传病害效果的接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4)接种方式,包括与基质完全混匀或者仅将接种剂施用于播种部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丛枝菌根真菌防治黄瓜土传病害效果的接种方法,在培养室或温室中进行培养,培养过程中维持水分含量18~20%经过4~5周,即可获得备移栽用苗。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应用工艺,涉及提高植株抗病性微生物丛枝菌根真菌的接种方法。本发明通过人为的调控措施改变接种方式方法,经10KGy辐照灭菌或者121℃高压蒸汽灭菌2小时的草炭和蛭石(2∶1~4∶3)混和物为基质。基质和接种剂比例为10∶1~15∶1,保证单株50-80个孢子。在育苗播种时,却将接种剂与基质相混和。混和方式分为与基质完全混匀或者仅将接种剂施用于播种部位两种。本发明可以促进菌根对于植株共生关系的建立,提高菌根真菌的侵染状况,从而提高植株对土传病害的抗病性能。
文档编号A01G1/00GK1709023SQ20051008385
公开日2005年12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4日
发明者李晓林, 郝志鹏, 冯固, 张俊伶 申请人:中国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