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外生菌根真菌优化苗木培育的方法

文档序号:10505733阅读:456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外生菌根真菌优化苗木培育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外生菌根真菌优化苗木培育的方法。其主要过程包括如下步骤:制作外生菌根真菌菌剂,培育树木幼苗,外生菌根真菌接种,接种后树苗的营养管理。在实际使用中可针对不同的树种进行预实验,选择最佳的外生菌根真菌菌种。本发明采用6种外生菌根真菌作为材料接种于树苗根系,使树苗的生长量及移栽存活率得到显著提高。
【专利说明】
一种利用外生菌根真菌优化苗木培育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栽培领域,具体是一种使用与苗木共生的微生物优化苗木培育的方 法,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外生菌根真菌优化苗木培育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园林绿化过程中新栽植的苗木存在诸多问题,如:苗木生长迟缓,移栽成活率低, 易受病害。为保证其成活及生长,苗木移栽过程中常使用化学调节的方法,但易造成土壤、 基质污染,对绿叶观赏性苗木的后期观赏性,以及药用树木的品质安全有较大的影响。外生 菌根菌是一类与树木互利共生的土壤真菌,在树苗根系形成菌根共生体后,可促进树苗的 水分及营养吸收,提高树苗对不良环境的抗性。
[0003]菌根菌剂是一种生物活性剂,其作用原理与其他化学肥料或化学生长素完全不 同,它是以土壤真菌通过与植物根系的共生作用,从而对植物起到综合的生理生态效应。它 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苗木质量、造林成活率、幼苗生长量,还可能会从根本上解决在恶劣生 长环境条件下的造林技术难题。另外,菌根菌剂的应用还会大大减少速效化肥和农药在农 业、林业中的使用,从而减少硝态氮及其它有害物质对水资源、土壤资源以及大气资源的污 染,避免土壤板结、盐碱化,增强土壤系统的生物活力,提高土壤肥力。
[0004] 在菌剂研究方面,与北美及欧洲一些国家相比,我国起步较晚,基于菌根菌剂优 点,今后的造林中可采用新型的菌根菌剂对幼苗实施菌根化接种,尤其在土壤贫瘠的地方 造林和引种,充分发挥菌根的促生抗逆作用,将对我国林木生态效益的发挥起到很大的推 动作用,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移栽苗木生长过程中的上述问题, 提供了一种利用树木共生外生菌根真菌优化苗木生长的方法。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 -种利用外生菌根真菌优化苗木培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 1)制作外生菌根真菌菌剂:将混合基质A与液体培养基按重量比1: 2混合均匀,分 装到每个三角瓶(600g/个),瓶口用透气海绵塞紧,置于灭菌锅中121°C灭菌20分钟,制备三 角瓶基质,
[0009] 所述混合基质A为:泥煤苔(peat moss)和蛭石按重量比3:1均匀混合;
[0010] 所述液体培养基为CaCl2 〇.〇5g/L,MgS〇4 〇.15g/L,NaCl 0.025g/L,FeCl3(l%质 量体积比)1.2ml,KH2P〇4 〇.5g/L,Vitamin B1 10mg/L,(NH4)2HP〇4 0.25g/L,葡萄糖 15g/L, 朽1檬酸〇.2g/L,蒸馏水lL,pH 5.7。
[0011] 在无菌环境下,将固体培养基b上保存培养的外生菌根真菌菌丝体分别用接种棒 分割为I cm2的小块,等比例分别接种,每三角瓶接种10-20cm2混合菌丝体,放置于25 °C黑暗 通风环境下培养1个月,即得外生菌根真菌菌剂。
[0012] 所述外生菌分别为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土生空团菌 (Cenocuccum geophinum),红錯蘑(Laccaria Iaccata),红根须腹菌(Rhizopogon rubescens),粘盖牛肝菌(Suillus bovinus),大红^(Russula sanguinaria)。
[0013]所述固体培养基b配方为:CaCl2 0.05g/L,MgS〇4 0.15g/L,NaCl 0.025g/L,FeCl3 (l%)1.2ml,KH2P〇4 0.5g/L,Vitamin BI 10mg/L,(NH4)2HP〇4 0.25g/L,葡萄糖 15g/L,琼脂 15g/L,蒸馏水lL,pH 5.5。
[0014] 2)将树木种子清洗消毒后,自来水浸泡24小时,播种于装有灭过菌的混合基质B的 塑料盆钵(50cm X 30cm X 20cm)内,盆钵置于通风温室内,每两天喷水一次,保持基质表面湿 润,种子萌发30天后的幼苗用于接种。
[0015]混合基质B组分为:珍珠岩+草炭+苗圃土按2:2:3体积比混合。
[0016] 3)将外生菌根真菌菌剂和灭菌混合基质C按1:5重量比混合均匀,分装于塑料盆钵 (50cm X 30cm X 20cm)内,挑选长势良好根系发达的松树苗,清洗幼苗根系,移栽于盆钵内, 每盆钵移栽约50棵幼苗,约3-4天浇水一次;
[0017] 所述混合基质C组分为:珍珠岩+草炭+苗圃土按3:3:2体积混合。
[0018] 4)接种20天后,间苗至每盆钵保留10棵长势最佳的幼苗,每隔10天喷施一次营养 液,每盆钵用量为l〇〇ml,30天后每盆钵用量为200ml。接种90天后,容器苗可用于培育盆景 或移栽于苗圃种植,移栽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树苗根系完整,根系附带少量的基质以保持菌 根的适应力。
[0019]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苗木经侵染后根系数目增加,生长良好,移栽 后成活率提高;获得的树苗生长健壮,株型紧凑,观赏价值高;同时减少了对土壤和基质的 污染,生态环保;方法便于操作,降低小苗培育及后期管理过程中的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可 用于培育园林绿化珍贵树种及珍稀药用苗木。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实施例1:
[0021] 实施案例以马尾松为材料,采用上述六种外生菌根真菌等比例混合制作菌剂,接 种于马尾松幼苗根系,于接种后90天测定幼苗生长状况,并用体视显微镜观察幼苗根系菌 根率。树苗接种90天后移栽于30cm X 25cm盆钵,移栽一年后观察幼苗的生长情况。
[0022] 1.材料准备
[0023]幼苗培养:采集当年马尾松种子,于4°C保存两个月以上。称取10克种子,用3%的 次氯酸钠溶液浸泡消毒15分钟,洗净后用清水浸泡24小时,然后播种于塑料盆钵内,隔天浇 水一次保持土表湿润。
[0024]将混合基质A与液体培养基按重量比1: 2混合均匀,分装到每个三角瓶(600g/个), 瓶口用透气海绵塞紧,置于灭菌锅中121°C灭菌20分钟,制备三角瓶基质,
[0025]所述混合基质A为:泥煤苔(peat moss)和蛭石按重量比3:1均匀混合;
[0026] 所述液体培养基为CaCl2 0.05g/L,MgS〇4 0.15g/L,NaCl 0.025g/L,FeCl3 1.2ml, KH2P〇4 0.5g/L,Vitamin B1 10mg/L,(NH4)2HP〇4 0.25g/L,葡萄糖 15g/L,梓檬酸0.2g/L,蒸 馏水IUpH 5.7。
[0027] FeCl3为 1% 的溶液,lg/100Ml。
[0028] 在无菌环境下,将固体培养基b上保存培养的外生菌根真菌菌丝体分别用接种棒 分割为I cm2的小块,等比例分别接种,每三角瓶接种10-20cm2混合菌丝体,放置于25 °C黑暗 通风环境下培养1个月,即得外生菌根真菌菌剂。
[0029] 所述外生菌分别为彩色豆马勃(Pi so I i thus t inc tor ius ),土生空团菌 (Cenocuccum geophinum),红錯蘑(Laccaria Iaccata),红根须腹菌(Rhizopogon rubescens),粘盖牛肝菌(Suillus bovinus),大红^(Russula sanguinaria)。
[0030] 所述固体培养基b配方为:CaCl2 0.05g/L,MgS〇4 0.15g/L,NaCl 0.025g/L,FeCl3 (l%)1.2ml,KH2P〇4 0.5g/L,Vitamin BI 10mg/L,(NH4)2HP〇4 0.25g/L,葡萄糖 15g/L,琼脂 15g/L,蒸馏水lL,pH 5.5。
[0031] 将树木种子清洗消毒后,自来水浸泡24小时,播种于装有灭过菌的混合基质B的塑 料盆钵(50cm X 30cm X 20cm)内,盆钵置于通风温室内,每两天喷水一次,保持基质表面湿 润,种子萌发30天后的幼苗用于接种。
[0032]混合基质B组分为:珍珠岩+草炭+苗圃土按2:2:3体积比混合。
[0033] 2.苗木接种
[0034]将外生菌根真菌菌剂和灭菌混合基质C按质量比1: 5混合均匀,分装于塑料盆钵 内,挑选长势良好的松树苗,清洗幼苗根系,移栽于盆钵内,约3-4天浇水一次,每组接种处 理及不接种的对照处理设3组重复,每组重复10株苗。
[0035]所述混合基质C组分为:珍珠岩+草炭+苗圃土按3:3:2体积混合。
[0036] 3.苗木管理及移栽
[0037]接种20天后,间苗至每盆钵保留10棵长势最佳且均一的幼苗,每隔10天喷施营养 液,每盆钵用量为l〇〇ml,30天后每盆钵用量为200ml。接种90天后,测定树苗的生物量及株 高、胸径,并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树苗根系菌根率。接种90天后将苗木移栽入20cmX 25cm盆钵 内,移栽1年后观察树苗生长情况,统计树苗存活率,生物量及株高。
[0038] 马尾松树苗接种混合外生菌根真菌90天后,体式显微镜观察发现,所有接种后的 幼苗根系均成功与外生菌根真菌形成良好的菌根结构,形成大量的外延菌丝,有效提高了 树苗的根系吸收面积。
[0039] 对照组分别设置空白对照组:不施用外生菌;
[0040] 对照1-6组,与实施例1组的区别仅在于,菌剂由混合菌剂等比例混合改为单一菌 剂,单一菌分别为1#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etorius),2#土生空团菌(Cenocuccum geophinum),3#红錯蘑(Laccaria laccata),4#红根须腹菌(Rhizopogon rubescens),5#粘 盖牛肝菌(Suillus bovinus),6#大红^(Russula sanguinaria)
[0041] 通过测定树苗生长的基本数据,发现外生菌根菌接种处理的幼苗地上部及地下部 生物量、株高、胸径显著高于不接种的对照处理,其中混合真菌接种处理效果显著高于其他 真菌接种处理。
[0042]表1实施案例马尾松树苗接种90天后生长情况及根系菌根侵染率(P<0.05)
[0044] 马尾松幼苗盆钵移栽1年后,外生菌根菌接种的树苗地上部发达,株高、针叶数量、 针叶长度显著高于不接种的对照苗,菌根真菌接种的树苗存活率、生物量、株高、胸径均显 著高于不接种的对照苗,其中本发明组真菌接种的树苗存活率为100%,且地上部生物量达 到对照苗的7倍以上,地下部生物量达到对照苗的3.6倍,均显著高于其他真菌接种的树苗。
[0045] 表2实施案例马尾松树苗移栽12个月后生长情况统计
[0047]该案例验证了该方法在树木容器苗育苗中具有可实施性,具有显著提高树苗生长 及移栽存活率的作用,针对不同的树苗可选用相应的外生菌根菌种来实施,大量生产前可 做预实验来选择最合适该树种的外生菌根菌菌种。
[0048]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方案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 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或在实施案例之外的树种实施本方法,这对本 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
[0049]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改进或范围的扩大,均属于 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利用外生菌根真菌优化苗木培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制作外生菌根真菌菌剂:将混合基质A与液体培养基按重量比1:2混合均匀,制备三 角瓶基质,将外生菌根真菌菌丝体分别用接种棒分割为lcm2的小块,每三角瓶接种10-20cm2 菌丝体,放置于25°C黑暗通风环境下培养1个月,即得外生菌根真菌菌剂; 所述混合基质A为:泥煤苔和蛭石按重量比3:1均匀混合; 所述液体培养基为 CaCl2 0.05g/L,MgS〇4 0.15g/L,NaCl 0.025g/L,l% 的 FeCl3 1.2ml,KH2P〇4 0.5g/L,Vitamin B! 10mg/L,(NH4)2HP〇4 0.25g/L,葡萄糖 15g/L,柠檬酸 0.2g/L,蒸馏水lL,pH 5.7; 2) 将松树种子清洗消毒后,播种于装有混合基质B的塑料盆钵,培养30天,制备松树苗; 混合基质B组分为:珍珠岩+草炭+苗圃土按2:2:3体积比混合; 3) 将步骤1)制备的外生菌根真菌菌剂和灭菌混合基质C按1:5重量比混合均匀,分装于 塑料盆钵内,挑选长势良好根系发达步骤2)制备的松树苗,移栽于盆钵内; 所述混合基质C组分为:珍珠岩+草炭+苗圃土按3:3:2体积比混合; 4) 接种培养。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生菌根菌为彩色豆马勃 (Pisolithus tinctorius)、土生空团菌(Cenocuccum geophinum)、红錯蘑(Laccaria laccata)、红根须腹菌(Rhizopogon rubescens)、粘盖牛肝菌(Suillus bovinus)、大红燕 (Russula sanguinaria)〇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生菌根菌的菌丝体分别用接种棒分 割为1 cm2的小块,等比例分别接种,每三角瓶接种10-20cm2混合菌丝体,放置于25 °C黑暗通 风环境下培养1个月,即得外生菌根真菌菌剂; 所述外生菌根菌分别为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土生空团菌 (Cenocuccum geophinum),红錯蘑(Laccaria laccata),红根须腹菌(Rhizopogon rubescens),粘盖牛肝菌(Suillus bovinus),大红^(Russula sanguinaria)。4. 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具体操作为:接种20天后,每盆钵 保留10棵长势最佳的幼苗,每隔10天喷施一次营养液,每盆钵用量为l〇〇ml,30天后每盆钵 用量为200ml,接种90天后,容器苗用于培育盆景或移栽于苗圃种植,移栽过程中应尽量保 持树苗根系完整,根系附带少量的基质以保持菌根的适应力。5. 权利要求1-4所述方法用于优化苗木培育的用途。
【文档编号】A01P21/00GK105861315SQ201510821090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2日
【发明人】刘雁丽, 薛峰, 王宜森, 张志南
【申请人】南京金埔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