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移动式植物或食用菌的树形栽培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42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移动式植物或食用菌的树形栽培方法及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立体无土栽培和食用菌的立体栽培技术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农业生产方式逐步迈进工厂化现代化设施农业的时候,其立柱式及袋状立体栽培的方法和装置已有使用;但由于其难以单支灵活移动,也难以独立运行的特点,致使其使用受限,不能使这一可规模化立体空间栽培的方法大显优势。截止目前,在国内外市场上尚未见到或报道,既美观又能独立单体式运行的可移动的栽培方法及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高效的植物或食用菌的立柱形栽培方法及其装置,该方法及其装置在使用时可以实现单体灵活移动和单体封闭运行。
本发明的方法及其装置,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发明的方法及其装置含有可移动的储水底盘、栽培立柱和龙骨架,三部分均由立柱中心的稳定镀锌管连接为一体;植物或食用菌栽培于立柱侧壁予留孔洞形成的挑出台上,所述的储水底盘、栽培立柱、龙骨架均可用塑料膜整体封闭,底盘侧面和立柱顶盖均留有可控的空气对流孔。储水池进出水管及移动拉手,底盘有采取补温措施预留孔,予埋有向微型水泵供电的接线孔。
本发明方法及其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如下有益效果1、操作简单,可以实现大型连栋温度的最佳密度的利用,降低生产成本。
2、所有不能平面栽培的地域,均可实现大规模工厂化栽培之理想。大至沙漠小至居民阳台、居室及教学实验及宇宙空间站。
3、可实现农业非耕地方式的增产,改变人类的生存条件。


图1是该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该装置的仰视图;图3是该装置的鸟瞰图;图4是该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方法及其装置作进一步的描述。
1、首先是一个可移动的储水底盘(14),大小依栽培规模决定。该底盘中间有连接并稳定立柱的接口,接口有过滤基质回水的过滤层,一般由中粗砂砾和外蒙滴灌过滤网组成(11),接口有向柱顶供液的管道予留孔,底盘配有微型水泵(25)和加温装置,加温可用节煤炉作的热流管或电恒温装置配置,美观大方经久耐用的且能外部蒙塑料膜的外壳,一般可用钢筋混凝土予制。
2、有能够装满基质而不外泄的栽培立柱。该柱具备的特点是有稳定树干和利于穿入供液管的且与底盘起连接作用的柱心(8),一般用内径15-40mm的镀锌钢管采用丝扣连接而成,要有防止基质外溢且能有向外伸延便于形成栽培挑台的外膜(7),一般用布或塑料膜折叠而成,折叠膜中间穿有竹节式定位绳(32),要有美观大方经久耐用且经济的外壁即树皮(5),一般用PVC塑料管或竹片、木条、塑料片编制。在树皮上依需在周边设置栽培孔洞(10)。使用时只需从洞口拉出外壁内衬膜形成挑台象燕窝一样装入基质进行栽培,伸出折膜柱内底部打孔便于根系发展,柱内尚需盛满栽培基质(9),采用有机生态型的无土栽培基质,只需清水滴灌定期在植物周围施入消毒膨化鸡粪,即可生产优质无公害蔬菜。且原料都是废弃物的二次利用。上部设有利于整体蒙膜形成封闭温室条件的并有利于藤蔓植物拉线爬藤的龙骨架(20),其主要由中心管连接固定。顶部须装有向下进行滴灌的储水桶(16),桶供水由底水泵完成,出水管(19)与滴键(27)连接,每个栽培孔一根滴键。树干上部在置入龙骨架时故意形成外皮与肋骨间隙以利于空气进入管内形成对流条件。树干上须采用可调节出气孔(2)大小的双层同轴苯板加盖(1),作用是保温透气。
3、可有外部蒙膜(4),便于形成独立温室条件栽培,如是食用菌、蒜黄和韭黄生产,可用黑色遮光膜单层或多层依需决定。
4、所附图中(3)是内径10mm的橡胶管,固定于树皮上用以固定外部整体蒙膜;(6)是外皮套管;(12)是平面浮液培植物;(13)是底部空气对流孔;(15)是底盘移动轮共3个;(17)是泵出水管;(18)是滴灌用营养液或清水;(22)是平成植物浮培板,一般用5cm厚的泡沫板打孔而成;(23)是外膜压线槽;(24)是营养液或清水;(25)是微型水泵,一般可设为定时自动开闭式;(26)是注水及排水软管;(28)是底盘拉手;(29)是温度计悬挂于龙骨架;(30)是热流补温管出入口;(31)是水泵电源线出口。
该装置的工作过程管理人员在指定位置后,依图组装完成后,依需完成植物种植或移栽,将水泵调试正常后,完成外部蒙膜。如是内温度低于9℃可考虑补温(内置补温器),高于25℃可采用松膜降温或增大排气孔等措施。当藤类植物生长至需要拉线控制时,拉线连于龙骨架。采果时只需从下松开外膜。其间供换水或营养液及停电时均可人工从外操用。在采用群体栽培时可依生长情况,任意调整间距。通体运行也可以装入温室智能自控系统运行。食用菌栽培时可采用立体定时喷雾管理。
权利要求
1.一种可移动式植物或食用菌的树形栽培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植物或食用菌栽种于可移动的能封闭系统独立运行的立柱形树干状侧壁上进行立体栽培,其装置由可移动底盘,树干状栽培立柱,上部龙骨架装配构成,并可有外部整体蒙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植物或食用菌的树形栽培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底配的可移动底盘包含外部有周边蒙膜嵌槽;中心设有稳定立柱管的予留套管,具有储水功能,具有可过滤溶液的承插台座,有向树干顶端所含滴灌储水容器负责供水的微型水泵,其泵出水管从中心稳定管穿入,为方便低温期栽培底盘储水池中配放补温热流管,热流室外由节煤炉提供室内由恒温加热器提供;储水底盘侧壁设有进气孔和热流管出孔、予埋配电接线出孔。底部装有轮子以便移动,底盘及轮子依树干高度直径决定设计,一般由钢筋混凝土予制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移动式植物或食用菌的树形栽培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树干状栽培立柱包含有起稳定树干和承穿供水泵管作用的可用镀锌钢管制作的立管,即树心;有植物或食用菌栽培的,基质有防止基质外泄的阶状折叠衬膜,一般由塑料或布料制成称之为树干壁衬膜;有为固定基质形状并能遮光的立柱外壁称之为树皮,一般由直径D200-D400周边打孔的PVC管或竹木条制成;树干上部装有固定于树心立管的龙骨架,可用塑料或金属制成,作用是利于整体蒙膜防止保温和藤蔓植物拉线爬藤;树干顶端置入滴灌储水容器,一般由塑料桶制成;树顶嵌有5厘米厚双层同轴可控透气孔的桶盖,一般用苯板制成,目的是防止温度散发太快和兼顾整体外部蒙膜后透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动式植物或食物菌的树形栽培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树干顶部滴灌储水容器下装有出水滴灌管,与滴键滴头连接插入在树干每个植物或食用菌栽种穴,形成垂直供水滴灌系统;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可移动式植物或食用菌的树形栽培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树干内填充的基质底部有粗中砂过滤层,柱底部外蒙过滤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动式植物或食用菌的树形栽培方法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由树干顶部龙骨架支撑与底盘外部用塑料膜单层或双层蒙膜形成单体温室的结构设计。食用菌或蒜黄和韭黄生产时外部采用遮光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移动的植物或食用菌进行立体栽培的方法及其装置。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及其装置予以实现在一个可移动的有储水等功能的底盘上树立一根能装满基质而不外泄,且周边分布有孔洞的栽培立柱,柱顶有龙骨架及塑料整体外膜形成的单体独立温室结构的装置上进行植物或食物菌的栽培生产。根据所述特点,本人将其称之为可移动式植物或食用菌的树形栽培。
文档编号A01G1/04GK1895027SQ20051008298
公开日2007年1月17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11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11日
发明者王瑞林 申请人:王瑞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