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流振动式有序抛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530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流振动式有序抛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尤其涉及一种气流振动式有序抛秧机。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单产最高、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粮食作物。水稻钵苗抛栽避免了传统育秧方式栽插分秧时的伤秧、伤根,无明显返青期,秧苗分蘖早,增产明显。
无序抛秧,由于无行间距使机械除草和深施追肥无法进行,增加了农药、除草剂的施用量,致使农田和下流水域的污染,不利于可持续农业发展。有序抛秧具插秧和传统抛秧的优点,将是一个发展方向。目前国内研究的有序抛秧机,工作时需把秧盘放到机子上,在秧盘上采用拔出钵苗和顶出钵苗等方式让钵苗落入田间,一般需用特制的秧盘育秧,育秧要求和成本较高,难以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把振动输送与气流相结合的一种气流振动式有序抛秧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1)两个结构相同的气流振动式有序抛秧分秧机构分别由振动机构驱动的振动输送板通过板弹簧固定在机架上,振动输送板进钵苗一端板面上有一定数量和间隔的、能在惯性力作用下调整钵苗的方向的钉齿,振动输送板装有侧挡板,侧挡板在初始部分较宽,然后逐渐缩小,振动输送板的后面部分是能让气流通过使钵苗直立的网栅,网栅的横截面是一条或几条槽,网栅底部与气源连通,每条网栅槽的出口处均设置挡块,挡块前端设置与网栅槽的个数相同的、由拨轮轴驱动的拨秧轮,每个拨秧轮前接有导苗管,拨轮轴支承在拨轮轴支承座,贮秧箱固定在机架中间位置,即位于在两个气流振动式有序抛秧分秧机构之间;2)动力通过变速箱分别经传动机构接到振动机构、经传动机构接到气源、经万向传动轴接到拨秧轮减速箱,拨秧轮减速箱经拨轮轴接到拨秧轮;3)机架固定在拖板上,拖板与牵引装置相连。
所述的网栅其截面形状为由一条或3条槽组成,槽的截面形状与钵苗的土钵相同为梯形,或者与钵苗的土钵形状相接近的方形或圆弧形。
所述的振动机构是曲柄连杆机构,或者是惯性振动机构。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的效果是它是一种利用钵苗的空气动力学特性,把振动输送与气流相结合,振动能保证钵苗在振动板上运动,而气流的作用是保证钵苗处于一种直立的状态,这样在振动的作用下,就能达到自动排序,其结果是可用目前传统的人工抛秧所用秧盘育苗,制造成本低,而且不需带盘操作,工作可靠,生产效率高,特别是育秧成本低,有利于抛秧技术的推广。


图1是抛秧机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抛秧机分秧机构网栅剖面图。
图中1、振动输送板,2、侧挡板,3、钉齿,4、钵苗,5、网栅,6、挡块,7、拨秧轮,8、导苗管,9、气源,10、拨秧轮减速箱,11、万向传动轴,12、变速箱,13、机架,14、拖板,15、牵引装置,16、坐垫,17、板弹簧,18、振动机构,19、拨轮轴 20、拨轮轴带轮 21、拨轮轴支承座,22、贮秧箱。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发明包括1)两个结构相同的气流振动式有序抛秧分秧机构分别由振动机构18驱动的振动输送板1通过板弹簧17固定在机架13上,振动输送板1进钵苗4一端板面上有一定数量和间隔的、能在惯性力作用下调整钵苗4的方向的钉齿3,振动输送板1装有侧挡板2,侧挡板2在初始部分较宽,然后逐渐缩小,振动输送板1的后面部分是能让气流通过使钵苗直立的网栅5,其截面可以是与钵苗的土钵相同(图4a),为梯形,也可以是与钵苗的土钵形状相接近(图4b),为方形,或是弧形或是其它接近的形状,在其下面是产生气流的气源(可以为风机)9,气流通过使钵苗直立的网栅5的空隙往上吹,当钵苗运动到此处时,由于气流的作用使钵苗4由原来的水平状态变成土钵在下,钵苗4叶子在上的直立姿态,每条网栅的槽的出口处均设置挡块6,挡块6前端设置与网栅的槽数相同的、由拨轮轴19驱动的拨秧轮7,每个拨秧轮7前接有导苗管8,拨轮轴19支承在拨轮轴支承座21,贮秧箱22固定在机架中间位置,即位于在两个气流振动式有序抛秧分秧机构之间;2)动力通过变速箱12分别经传动机构接到振动机构18、经传动机构接到气源(风机)9、经万向传动轴11接到拨秧轮减速箱10,拨秧轮减速箱10经拨轮轴19接到拨秧轮7;3)机架13固定在拖板14上,拖板14与牵引装置15相连,16为坐垫。
振动输送板1的初始部分板面上设计一定数量和间隔的钉齿3,其目的是保证钵苗4在运动过程中遇到钉齿后能在惯性力作用下调整钵苗的方向,使带土钵的一头朝前进方向运动,有利于钵苗的输送,防止钵苗堆在一起。在振动输送板1加上侧挡板2,防止钵苗掉落,侧挡板2在初始部分较宽,然后逐渐缩小,强迫钵苗往振动板的中心收缩(见图3),在振动输送板1的后面部分是一个能让气流通过的使钵苗直立的网栅5,其截面与钵苗的土钵相同,为梯形(图4a),也可以是与钵苗的土钵形状相接近,为方形(图4b)或弧形,在其下面是产生气流的气源(风机)9,气流通过使钵苗直立的网栅5的空隙往上吹,当钵苗4运动到此处时,由于气流的作用使钵苗4由原来的水平状态变成土钵在下,钵苗4叶子在上的直立姿态,只有钵苗4的土钵与网栅5接触,网栅中的一条槽只允许一列钵苗4通过,在振动力作用下,钵苗4在槽内向前运动,在每条槽的出口处设置一挡块6,挡住钵苗4,强迫钵苗4在此处产生滞流,由于后面的钵苗4不断输入,只样在挡块6附近会使钵苗4自动排成一列,当拨秧轮7旋转,拨秧轮7爪把钵苗4一棵棵地拨离,钵苗4顺着导苗管8滑道落入田中,成直立状态,完成有序抛秧作业。
所述的网栅其截面形状为由一条或多条槽组成,槽的截面形状与钵苗的土钵相同为梯形,或者与钵苗的土钵形状相接近的方形或圆弧形。
所述的振动机构18是曲柄连杆机构,或者是惯性振动机构,达到振动输送的振动机构。
贮秧箱22是贮存从育秧盘上取下的钵苗,工作时操作人员,把钵苗用人工放入振动输送板1。
使钵苗直立的网栅5是最重要部分,是振动输送板1的一部分,与振动输送板1的其它部分相固接,这部分基本思想是让气流能通过,风阻尽量小,网栅可以是能让气流通过的各种结构,网栅的横截面可以是由几条槽组成(见图4),钵苗在槽内排列整齐,根据需要可设置多列,图4示列了3条。一条槽对应抛秧时的一行,如果是6行,则需要6条槽。槽的方向为沿振动输送板1振动的纵向。一条槽只能容纳一列钵苗通过,其尺寸比钵苗稍大,要保证钵苗通过畅通。
此抛秧机在结构上布置了二个振动输送板1,对称布置,每个振动输送板网栅5下面布置有气源(风机),风口正对网栅5。
挡块6可以是固定在机架上,也可以是固定在振动输送机构上,目的是挡住钵苗,不让钵苗自由下落,使钵苗在此处滞溜,后面跟上的钵苗一颗颗的在一定长度上排列整齐,让拨秧轮7的拨爪有序地一颗颗拨出,拨秧轮7由拨轮轴19带动逆时针旋转(按图1);挡块6的数量与网栅的槽的数量一致。
导苗管8上部(钵苗入口处)由隔板分开,下部(钵苗出口处)根据抛秧需要行距相隔一定距离,每一个出口对应一行秧苗。根据行数需要设置。
导苗管8数量与拖板14的波峰数一致。导苗管8的下端分别与拖板的波峰中心相对应。
钵苗4靠重力下落到由拖板的波峰挤出的软泥浆上,完成有序抛栽。一次可完成6-8行作业,行距可通过改变导苗管下端的位置调整,株距由机器前进速度确定。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
用来解释说明本发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对本发明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变,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气流振动式有序抛秧机,其特征在于包括1)两个结构相同的气流振动式有序抛秧分秧机构分别由振动机构(18)驱动的振动输送板(1)通过板弹簧(17)固定在机架(13)上,振动输送板(1)进钵苗(4)一端板面上有一定数量和间隔的、能在惯性力作用下调整钵苗(4)的方向的钉齿(3),振动输送板(1)装有侧挡板(2),侧挡板(2)在初始部分较宽,然后逐渐缩小,振动输送板(1)的后面部分是能让气流通过使钵苗直立的网栅(5),网栅(5)的横截面是一条或几条槽,网栅(5)底部与气源(9)连通,每条网栅槽的出口处均设置挡块(6),挡块(6)前端设置与网栅(5)个数相同的、由拨轮轴(19)驱动的拨秧轮(7),每个拨秧轮(7)前接有导苗管(8),拨轮轴(19)支承在拨轮轴支承座(21),贮秧箱(22)固定在机架中间位置,即位于在两个气流振动式有序抛秧分秧机构之间;2)动力通过变速箱(12)分别经传动机构接到振动机构(18)、经传动机构接到气源(9)、经万向传动轴(11)接到拨秧轮减速箱(10),拨秧轮减速箱(10)经拨轮轴(19)接到拨秧轮(7);3)机架(13)固定在拖板(14)上,拖板(14)与牵引装置(15)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振动式有序抛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网栅其截面形状为由一条或3条槽组成,槽的截面形状与钵苗(4)的土钵相同为梯形,或者与钵苗(4)的土钵形状相接近的方形或圆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流振动式有序抛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振动机构(18)是曲柄连杆机构,或者是惯性振动机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气流振动式有序抛秧机。包括两个相同的分秧机构,由振动机构驱动的振动输送板通过板弹簧固定在机架上,振动输送板进钵苗一端面板上有调整钵苗方向的钉齿,振动输送板的侧挡板在初始部分较宽,然后逐渐缩小,后面是能让气流通过使钵苗直立的网栅,网栅下面与气源相通,网栅的横截面是与钵苗土钵形状接近的槽,在每条槽的出口处均设置挡块,挡块前端设置与网栅槽数相同的、由拨轮轴驱动的拨秧轮,每个拨秧轮前接有导苗管。两个拨轮轴支承在支承座,贮秧箱固定在机架中间;动力分别接振动机构、气源和拨秧轮减速箱经拨轮轴接到拨秧轮;机架固定在拖板上,拖板与牵引装置相连。利用振动输送与气流相结合,达到自动排序,进行抛秧。
文档编号A01C11/02GK1732729SQ20051006043
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9日
发明者李建平, 陈江春, 杨明 申请人:浙江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