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培育的大黄鱼及其培育方法

文档序号:185525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人工培育的大黄鱼及其培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培育的海水产品,尤其是涉及一种人工培育的大黄鱼及其培育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 Richardson),属石首鱼科、黄鱼属,俗称黄鱼、黄花鱼等,曾是我国著名的四大海洋捕捞对象之一。中国沿海大黄鱼根据其形态特征可划分为三个地理种族,即主产于岱衢洋的岱衢族、主产于官井洋的闽-粤东族以及硇洲族。岱衢族种群的结构最复杂,数量最多,个体最大,品质最好;其次是闽-粤东族,硇洲族结构最简单,品质稍差。由于近年来野生大黄鱼的捕捞资源的不断萎缩,人们转而开始研究对野生的大黄鱼进行人工养殖培育,1998年福建宁德水产技术推广站采用官井洋的闽-粤东族野生大黄鱼驯化养殖成功,并成为目前闽浙两省重要的经济养殖品种。但近年来人们发现,由闽-粤东族野生大黄鱼驯化而来的养殖大黄鱼由于未经选育其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一是体型较差尾柄长/尾柄高为3.2,体长/体高为3.4;二是生长速度较慢;三是品质上尚有缺陷它的蛋白质含量一般为16.47%,肌肉中总氨基酸含量一般为139.0mg/g,其中十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7.4mg/g,四种呈味氨基酸含量为69.9mg/g,它的含脂量一般为3.14;四是成活率较低,只有70%左右。同时它的许多经济性状出现了衰退的现象,如病害频发、生长缓慢、性成熟提早、亲鱼个体小型化、品质下降(脂肪含量高)等。因此在培育过程中通过选育,人工培育出生长快、抗逆性强、品质好(脂肪含量低)的大黄鱼,对于我国大黄鱼的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现有的选育方法一般采用群体选育的方法,即在外表大致相似的黄鱼群体中选取若干黄鱼亲本个体进行检验分析,然后确定选择的黄鱼群体的品种。但这种选育方法无法有效地选取可用于养殖的黄鱼亲体,往往是被检验的黄鱼亲体在经过检验之后就已经死亡,而同一群体中的黄鱼亲体也无法确定与被检验的亲体一定是完全相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体型较好,生长速度较快,品质较佳,成活率较高的人工培育的大黄鱼及其培育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人工培育的大黄鱼,它的体型参数为尾柄长/尾柄高为3.6,体长/体高为3.9,它的生化组份为蛋白质含量18.34%,肌肉中总氨基酸含量为152.0mg/g,含脂量为2.89%,血液DNA分子具有871bp的特异性标记,鳍条同工酶具有一个苹果酸酶(ME)特异性标记。
所述的总氨基酸含量中十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8.5mg/g。
所述的总氨基酸含量中四种呈味氨基酸含量为80.9mg/g。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为一种人工培育的大黄鱼的培育方法,在培育过程中增加黄鱼亲本群体选育和黄鱼亲本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整个培育的过程为捕捞野生黄鱼亲本—野生黄鱼亲本的驯化和养殖—黄鱼亲本群体选育—黄鱼亲本分子标记辅助选育—选育后的黄鱼亲本养殖。
所述的黄鱼亲本群体选育为根据外形及体态的大小,选出与以下体型参数接近的黄鱼亲本群体尾柄长/尾柄高为3.6,体长/体高为3.9。
所述的黄鱼亲本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为采用黄鱼亲本尾动脉采血的方法,提取血液DNA模板进行RAPD分析比较,选出具有871bp的特异性标记的黄鱼亲本个体。
所述的黄鱼亲本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为用剪取的鳍条组织作为同工酶的表达材料,选出具有一个苹果酸酶(ME)特异性标记的黄鱼亲本个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养殖的过程中增加黄鱼亲本选育,采用群体选育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的技术,快速选育出岱衢族大黄鱼优良品系,由此培育的大黄鱼具有体型较好,生长速度较快,品质较佳,成活率较高的特点,它的尾柄长/尾柄高为3.6,体长/体高为3.9;它的生长速度较之于闽-粤东族大黄鱼提高15%;它的肌肉水份占76.38%(湿重比),蛋白质占18.34%,含脂量为2.89%,糖类为1.21%,灰份为1.06%,而原官井洋闽-粤东族养殖大黄鱼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8.18%,蛋白质占16.47%,含脂量为3.14%,糖类为1.08%,灰份为1.01%,可见本发明培育的大黄鱼具有蛋白质组份高、脂肪组份低的优点;而它的成活率可以达到85%以上;本发明采用血液DNA分子标记和鳍条同工酶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方法不会损伤黄鱼亲本,而且结果非常准确,通过检测岱大黄鱼所特有的特异性标记,可以有效地选育出用于养殖的岱衢族大黄鱼优良品系的黄鱼亲本个体。


图1为本发明的岱衢族大黄鱼与闽-粤东族养殖大黄鱼的外形图片(其中靠近尺子的为闽-粤东族养殖大黄鱼);图2为本发明的岱衢族大黄鱼的血液DNA分子标记图片;图3为本发明的岱衢族大黄鱼的鳍条同工酶分子标记图片。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在浙江舟山岱衢洋采捕岱衢族野生原代大黄鱼244尾,经驯化和养殖,培育出性成熟亲鱼11尾,秋季繁育出野生子一代苗(3cm)为28万尾,经过养殖后,根据外形及体态的大小,从3790尾岱衢族子一代黄鱼中选留500余尾入箱培育亲鱼,经一段时间培育后,采用黄鱼亲本尾动脉采血的方法,提取血液DNA模板进行RAPD分析比较,采用FR-980生物电泳图像分析仪拍摄血液DNA分子标记图片,如图3所示,挑选出152尾具有871bp的特异性标记的性腺发育较好的亲鱼进行人工催产,孵化培育子二代用于人工培育养殖。用上述方法选育出的子二代苗所培育出的岱衢洋大黄鱼它的尾柄长/尾柄高为3.6,体长/体高为3.9;它的肌肉水份占76.38%(湿重比),蛋白质含量18.34%,肌肉中总氨基酸含量为152.0mg/g,其中十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8.5mg/g,四种呈味氨基酸含量为80.9mg/g,含脂量为2.89%,糖类为1.21%,灰份为1.06%,而原官井洋闽-粤东族养殖大黄鱼的尾柄长/尾柄高为3.2,体长/体高为3.4,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8.18%,蛋白质占16.47%,肌肉中总氨基酸含量为139.0mg/g,其中十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7.4mg/g,四种呈味氨基酸含量为69.9mg/g,含脂量为3.14%,糖类为1.08%,灰份为1.01%;它的生长速度较之于闽-粤东族大黄鱼提高15%;而相对于闽-粤东族大黄鱼70%左右的成活率,它的成活率达到85%以上。
从实际观察结果来看,在舟山普陀六横佛渡海区,在同一海区、同一鱼排、同样饲料情况下,本发明培育的岱衢族大黄鱼,体色较黄,头较大,尾柄略细,而闽-粤东族大黄鱼体色淡白,相对而言,头较小、尾柄略粗一些。
本发明培育的岱衢族大黄鱼的抗寒与抗病能力也较强,2002年冬季和2005年春季天气较冷,水温较低,此时闽-粤东族大黄鱼被冻死不少,而本发明培育的岱衢族大黄鱼安然无恙;另外在鱼山养殖海区有一次同样投喂变质饲料,本发明培育的岱衢族大黄鱼只死了200余尾,而闽-粤东族大黄鱼死了2000余尾。
本发明培育的岱衢族大黄鱼生长速度较快从2001年8月到2002年8月,每月一次跟踪观察测量,本发明培育的岱衢族大黄鱼2002年8月平均体重达到342.547克,平均体长达到32.841厘米,而闽-粤东族平均体重只有250.134克,体长只有27.412厘米。
养殖户一致认为本发明培育的岱衢族大黄鱼具有生长快、抗逆好、体形好、体色黄等性状。
实施例二在浙江舟山岱衢洋采捕岱衢族野生原代大黄鱼244尾,经驯化和养殖,培育出性成熟亲鱼11尾,秋季繁育出野生子一代苗(3cm)为28万尾,经过养殖后,根据外形及体态的大小,从3790尾岱衢族子一代黄鱼中选留500余尾入箱培育亲鱼,经一段时间培育后,用剪取的鳍条组织作为同工酶的表达材料,采用FR-980生物电泳图像分析仪拍摄鳍条同工酶分子标记图片,如图4所示,挑选出152尾具有一个苹果酸酶(ME)特异性标记的性腺发育较好的亲鱼进行人工催产,孵化培育子二代用于人工培育养殖。用上述方法选育出的子二代苗所培育出的岱衢洋大黄鱼它的尾柄长/尾柄高为3.6,体长/体高为3.9;它的肌肉水份占76.38%(湿重比),蛋白质含量18.34%,肌肉中总氨基酸含量为152.0mg/g,其中十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8.5mg/g,四种呈味氨基酸含量为80.9mg/g,含脂量为2.89%,糖类为1.21%,灰份为1.06%,而原官井洋闽-粤东族养殖大黄鱼的尾柄长/尾柄高为3.2,体长/体高为3.4,肌肉中水分含量为78.18%,蛋白质占16.47%,肌肉中总氨基酸含量为139.0mg/g,其中十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7.4mg/g,四种呈味氨基酸含量为69.9mg/g,含脂量为3.14%,糖类为1.08%,灰份为1.01%;它的生长速度较之于闽-粤东族大黄鱼提高15%;而相对于闽-粤东族大黄鱼70%左右的成活率,它的成活率达到85%以上。
权利要求
1.一种人工培育的大黄鱼,其特征在于它的体型参数为尾柄长/尾柄高为3.6,体长/体高为3.9,它的生化组份为蛋白质含量18.34%,肌肉中总氨基酸含量为152.0mg/g,含脂量为2.89%,血液DNA分子具有871bp的特异性标记,鳍条同工酶具有一个苹果酸酶(ME)特异性标记。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培育的大黄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氨基酸含量中十种必需氨基酸含量为48.5mg/g。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培育的大黄鱼,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总氨基酸含量中四种呈味氨基酸含量为80.9mg/g。
4.一种人工培育的大黄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培育过程中增加黄鱼亲本群体选育和黄鱼亲本分子标记辅助选育,整个培育的过程为捕捞野生黄鱼亲本-野生黄鱼亲本的驯化和养殖-黄鱼亲本群体选育-黄鱼亲本分子标记辅助选育-选育后的黄鱼亲本养殖。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工培育的大黄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鱼亲本群体选育为根据外形及体态的大小,选出与以下体型参数接近的黄鱼亲本群体尾柄长/尾柄高为3.6,体长/体高为3.9。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工培育的大黄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鱼亲本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为采用黄鱼亲本尾动脉采血的方法,提取血液DNA模板进行RAPD分析比较,选出具有871bp的特异性标记的黄鱼亲本个体。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人工培育的大黄鱼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黄鱼亲本分子标记辅助选育为用剪取的鳍条组织作为同工酶的表达材料,选出具有一个苹果酸酶(ME)特异性标记的黄鱼亲本个体。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培育的大黄鱼及其培育方法,在养殖的过程中增加黄鱼亲本选育,采用群体选育并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育的技术,快速选育出岱衢族大黄鱼优良品系,由此培育的大黄鱼具有体型较好,生长速度较快,品质较佳,成活率较高的特点,所培育的大黄鱼的体型参数为尾柄长/尾柄高为3.6,体长/体高为3.9,它的生化组份为蛋白质含量18.34%,肌肉中总氨基酸含量为152.0mg/g,含脂量为2.89%,血液DNA分子具有871bp的特异性标记,鳍条同工酶具有一个苹果酸酶(ME)特异性标记。
文档编号A01K61/00GK1736184SQ20051006034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5年8月10日
发明者李明云, 徐万土, 竺浚全, 郑根兴 申请人:宁波大学, 宁波市海湾水产苗种繁育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