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合收割机大豆整体浮动割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636阅读:8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联合收割机大豆整体浮动割台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大豆整体浮动割台装置,属农机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大豆收割的联合收割机,结构、尺寸设计的不尽合理,如大豆割台体的长度短,当前,高豆棵作物有所增加,传统的联合收割机大豆割台不适合于对高豆棵作物的收割,因为割台体的长度短,豆棵高,使割下的豆棵上端倒落到割台的后横梁上,搅龙不能及时将高豆棵输送到输送槽内,反而使豆棵向下脱落而被割刀一次次割断,直到被割成合适的长度时才能被搅龙输送走,结果造成被割断的豆枝掉落在割台体的外面,被割刀碰到的部位出现严重的爆夹现象,粮食损失严重;其它部件如拨禾轮直径小(只有900mm),弹齿的长度也偏短(一般都小于350mm),弹齿短了会造成豆棵在割台前部积堆现象,弹齿上的调整板是采用板式的,这会使在收割时出现接触豆棵面积大、刮豆枝、爆夹率高,挠性割台的浮动效果差,造成猫耳茬多、损失粮食多,这些结构上存在的问题都是要亟待解决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提供一种联合收割机大豆整体浮动割台装置,用来克服和解决结构复杂、成本高、割台的浮动可人为调整至最佳状态、能完成仿形收割、无猫耳茬、适于高豆棵作业、并大大地减少粮食损失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由调整横杆、拨禾轮、弹齿、分禾器、分禾器高低调整座、切割器总成、挡粮堤、割台底板、扶禾杆、拨禾轮立支臂、左挡禾杆、割台体、喂入口、输送槽水平调整螺栓、输送槽横担、前悬挂架、拨禾轮斜支臂、割台悬挂管、悬挂架前臂、浮动弹簧、游轮支臂、游轮、浮动弹簧上固定座、调整螺母、调整螺杆、四轮拖拉机体、输送槽、脱粒机、搅龙、左分禾条、右挡禾杆、右分禾条和固定顶丝组成,调整横杆上有穿在弹齿上的与其数量相等的孔,并有固定顶丝与调整横杆相连,长度为400mm~650mm的弹齿安装在直径为1000mm~1250mm的拨禾轮上,分禾器通过分禾器高低调整座与割台体相连,切割器总成和挡粮堤均与割台底板相连,挡粮堤是固定在切割器总成的后面的割台底板上,扶禾杆的上端与拨禾轮立支臂的中部相连、下端与割台体相连,从割台体的后封板至切割器总成尖部间的割台体长度为1000mm~1300mm,拨禾轮立支臂的上下端分别与拨禾轮斜支臂的中部和割台体相连,拨禾轮立支臂的上端设有调节安装拨禾轮斜支臂位置的调整孔,左挡禾杆和右挡禾杆的前后端分别与分禾器和割台体相连,在割台体后端的喂入口与输送槽的入口相通,喂入口的底面为弧形,左右设置的两个输送槽水平调整螺栓与输送槽横担相连,输送槽的下端安放在输送槽水平调整螺栓上,输送槽的上端与脱粒机相连,输送槽横担的一端安装固定在悬挂架前臂上,悬挂架前臂与割台悬挂管相连,前悬挂架安装固定在四轮拖拉机体上,拨禾轮斜支臂的上下端分别与拨禾轮的轴和割台体相连,拨禾轮斜支臂的上端设有调节安装拨禾轮位置的调整孔,左右两个浮动弹簧的上下端分别与两个调整螺杆和割台体相连,游轮与游轮支臂相连,浮动弹簧上固定座是固定在游轮支臂上,调整螺杆是穿在浮动弹簧上固定座上,调整螺母与调整螺杆相连,搅龙的两端安装在割台体上,使割下的禾往里侧倒的左分禾条和右分禾条固定在分禾器上。
本实用新型用于大豆的收割,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优点和特点1、结构简单,重量轻,成本低,安装方便,可靠性好;2、浮动弹簧将割台吊起,通过弹簧的调整螺杆和螺母来调整割台,使大豆割台可整体上下浮动,调整灵活,使用方便,起到使割台被调整到最佳位置,使割台随垄的高低进行仿形收割,降低猫耳茬,减少粮食的损失,也给操作者减少工作强度;3、拨禾轮的直径加大、弹齿加长,使其减少与豆棵的接触面积,降低爆夹率,减少损失,同时也避免豆棵在割台前部积堆;4、割台体比传统挠性割台加长了200mm~400mm,提高了高豆棵收获的适应性,减少粮食的损失;5、结构合理,两个左右分禾条可使割下的豆棵内倒,防止粮食损失,两个分禾器可进行高低调整,将倒伏的豆棵扶起,也减少了粮食的损失,挡粮堤可起到前挡土后挡粮粒外流的作用;6、输送槽的下端安放在输送槽水平调整螺栓上,左右设置的两个输送槽水平调整螺栓与输送槽横担相连,减少和分担了割台体的重量,提高了割台浮动的灵活性和浮动的效果。


图1大豆整体浮动割台结构示意图;图2图1中的A向视图;图3图1中调整横杆与弹齿、弹齿与局部拨禾轮的联接B向视图。
图中1.调整横杆,2.拨禾轮,3.弹齿,4.分禾器,5.分禾器高低调整座,6.切割器总成,7.挡粮堤,8.割台底板,9.扶禾杆,10.拨禾轮立支臂,11.左挡禾杆,12.割台体,13.喂入口,14.输送槽水平调整螺栓,15.输送槽横担,16.前悬挂架,17.拨禾轮斜支臂,18.割台悬挂管,19.悬挂架前臂,20.浮动弹簧,21.游轮支臂,22.游轮,23.浮动弹簧上固定座,24.调整螺母,25.调整螺杆,26.四轮拖拉机体,27.输送槽,28.脱粒机,29.搅龙,30.左分禾条,31.右挡禾杆,32.右分禾条,33.固定顶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结构本实用新型由调整横杆1、拨禾轮2、弹齿3、分禾器4、分禾器高低调整座5、切割器总成6、挡粮堤7、割台底板8、扶禾杆9、拨禾轮立支臂10、左挡禾杆11、割台体12、喂入口13、输送槽水平调整螺栓14、输送槽横担15、前悬挂架16、拨禾轮斜支臂17、割台悬挂管18、悬挂架前臂19、浮动弹簧20、游轮支臂21、游轮22、浮动弹簧上固定座23、调整螺母24、调整螺杆25、四轮拖拉机体26、输送槽27、脱粒机28、搅龙29、左分禾条30、右挡禾杆31、右分禾条32和固定顶丝33组成,调整横杆1上有穿在弹齿3上的与其数量相等的孔,并有固定顶丝33与调整横杆1相连,长度为400mm~650mm的弹齿3安装在直径为1000mm~1250mm的拨禾轮2上,分禾器4通过分禾器高低调整座5与割台体12相连,切割器总成6和挡粮堤7均与割台底板8相连,挡粮堤7是固定在切割器总成6的后面的割台底板8上,扶禾杆9的上端与拨禾轮立支臂10的中部相连、下端与割台体12相连,从割台体12的后封板至切割器总成6尖部间的割台体12长度为1000mm~1300mm,拨禾轮立支臂10的上下端分别与拨禾轮斜支臂17的中部和割台体12相连,拨禾轮立支臂10的上端设有调节安装拨禾轮斜支臂17位置的调整孔,左挡禾杆11和右挡禾杆31的前后端分别与分禾器4和割台体12相连,在割台体12后端的喂入口13与输送槽27的入口相通,喂入口13的底面为弧形,左右设置的两个输送槽水平调整螺栓14与输送槽横担15相连,输送槽27的下端安放在输送槽水平调整螺栓14上,左右设置的两个输送槽水平调整螺栓14与输送槽横担15相连,输送槽27的上端与脱粒机28相连,输送槽横担15的一端安装固定在悬挂架前臂19上,悬挂架前臂19与割台悬挂管18相连,割台悬挂管18与割台体12相连,前悬挂架16安装固定在四轮拖拉机体26上,拨禾轮斜支臂17的上下端分别与拨禾轮2的轴和割台体12相连,拨禾轮斜支臂17的上端设有调节安装拨禾轮2位置的调整孔,左右两个浮动弹簧20的上下端分别与调整螺杆25和割台体12相连,游轮22与游轮支臂21相连,浮动弹簧上固定座23是固定在游轮支臂21上,调整螺杆25是穿在浮动弹簧上固定座23上,调整螺母24与调整螺杆25相连,搅龙29的两端安装在割台体12上,使割下的禾往里侧倒的左分禾条30和右分禾条32固定在分禾器4上。
实施方式拨禾轮2、弹齿3、调整横杆1将切割器总成6切割下来的豆棵及时均匀地输送到割台体12上的搅龙29部位,搅龙29将豆棵茎杆输送到喂入口13,再由输送槽27将豆棵茎杆输入到脱粒机28,再由脱粒机28脱粒、分离、清选、装袋。
大豆浮动割台的浮动主要是靠两根浮动弹簧20的作用下实现的,具体操作过程是通过旋转调整螺母24使调整螺杆25拉紧或放松浮动弹簧20以使割台体12上下浮动处于最佳的仿形浮动状态,以避免猫耳茬的产生;由于弹齿3是穿在调整横杆1上的,是靠固定顶丝33来固定的,根据收割时的作物高矮,可随时调整调整横杆1的高低位置,有利于收割;当收割倒伏现象较严重的豆棵时,通过调整分禾器高低调整座5来降低分禾器4的高度,可将倒伏的豆棵扶起来,在扶禾杆9的作用下,最终将倒伏的豆棵送进割台体12里,以减少掉棵现象和粮食的损失;通过加长割台体12和增加挡粮堤7,避免了由搅龙29造成的豆粒飞溅损失;输送槽27与割台喂入口13的配合间隙是靠调整安装在输送槽横担15上的输送槽水平调整螺栓14来完成的。
权利要求1.一种联合收割机大豆整体浮动割台装置,由调整横杆(1)、拨禾轮(2)、弹齿(3)、分禾器(4)、分禾器高低调整座(5)、切割器总成(6)、挡粮堤(7)、割台底板(8)、扶禾杆(9)、拨禾轮立支臂(10)、左挡禾杆(11)、割台体(12)、喂入口(13)、输送槽水平调整螺栓(14)、输送槽横担(15)、前悬挂架(16)、拨禾轮斜支臂(17)、割台悬挂管(18)、悬挂架前臂(19)、浮动弹簧(20)、游轮支臂(21)、游轮(22)、浮动弹簧上固定座(23)、调整螺母(24)、调整螺杆(25)、四轮拖拉机体(26)、输送槽(27)、脱粒机(28)、搅龙(29)、左分禾条(30)、右挡禾杆(31)、右分禾条(32)和固定顶丝(33)组成,其特征在于调整横杆(1)上有穿在弹齿(3)上的与其数量相等的孔,并有固定顶丝(33)与调整横杆(1)相连,弹齿(3)安装在拨禾轮(2)上,分禾器(4)通过分禾器高低调整座(5)与割台体(12)相连,切割器总成(6)和挡粮堤(7)均与割台底板(8)相连,扶禾杆(9)的上端与拨禾轮立支臂(10)的中部相连、下端与割台体(12)相连,拨禾轮立支臂(10)的上下端分别与拨禾轮斜支臂(17)的中部和割台体(12)相连,左挡禾杆(11)和右挡禾杆(31)的前后端分别与分禾器(4)和割台体(12)相连,在割台体(12)后端的喂入口(13)与输送槽(27)的入口相通,左右设置的两个输送槽水平调整螺栓(14)与输送槽横担(15)相连,输送槽(27)的下端安放在输送槽水平调整螺栓(14)上,输送槽(27)的上端与脱粒机(28)相连,输送槽横担(15)的一端安装固定在悬挂架前臂(19)上,悬挂架前臂(19)与割台悬挂管(18)相连,前悬挂架(16)安装固定在四轮拖拉机体(26)上,拨禾轮斜支臂(17)的上下端分别与拨禾轮(2)的轴和割台体(12)相连,左右两个浮动弹簧(20)的上端与两个调整螺杆(25)相连,下端与割台体(12)相连,游轮(22)与游轮支臂(21)相连,浮动弹簧上固定座(23)是固定在游轮支臂(21)上,调整螺杆(25)是穿在浮动弹簧上固定座(23)上,调整螺母(24)与调整螺杆(25)相连,搅龙(29)的两端安装在割台体(12)上,使割下的禾往里侧倒的左分禾条(30)和右分禾条(32)固定在分禾器(4)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大豆整体浮动割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拨禾轮(2)的直径为1000mm~1250mm,弹齿(3)的长度为400mm~65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大豆整体浮动割台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割台体(12)的后封板至切割器总成(6)尖部间的割台体(12)长度为1000mm~130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大豆整体浮动割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挡粮堤(7)是固定在切割器总成(6)的后面的割台底板(8)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收割机大豆整体浮动割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喂入口(13)的底面为弧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联合收割机大豆整体浮动割台装置,属农机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联合收割机大豆整体浮动割台装置,用来克服和解决大豆割台的浮动割刀浮动不灵活、仿形效果差、故障率高、结构复杂、成本高、粮食损失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由连接弹齿的拨禾轮、连接有切割器总成和挡粮堤的割台底板、连接有分禾器、分禾器高低调整座、扶禾杆、拨禾轮立支臂、拨禾轮斜支臂、割台悬挂管和左右浮动弹簧的割台体以及喂入口、输送槽和脱粒机构成,割台体、喂入口、输送槽、脱粒机依次相接,本实用新型用于大豆的收割,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可靠性好、割台可整体上下浮动、调整灵活、使用方便、粮食损失少的有益效果和优点。
文档编号A01D45/00GK2814940SQ20052002
公开日2006年9月13日 申请日期2005年7月29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9日
发明者孙首泉, 王春林, 孙学亮 申请人:孙首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