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调节旋转锄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424阅读:6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调节旋转锄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所属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机,是农业苗期和无苗期管理松土、保墒、锄草、通风透光的自动调节旋转锄地机。
背景技术
锄地是农业管理的必经环节,无苗锄地相对容易,有苗锄地则比较困难,因为既要考虑锄地质量,又要考虑保护作物,加之作物行距不均匀,更增加了有苗锄地的难度。正由于上述原因,有苗锄地目前仍以手工作业为主。虽然也有一些机动机具出现,但使用均不方便,主要表现是机具适应了无苗地,就难以适应有苗地,在有苗地内也无法适应作物行间距的不同变化。人工锄地幔耘锄耘地质量差,使用除草剂是当今应用最先进的一种消灭杂草使作物通风透光的方法,每人每天可工作面积也就是7~8亩,效率低,且受一些条件限制,并且有副作用,而且只有灭草功能,功能比较单一。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适于无苗地,又适于各种行距的有苗地的可自动调节的旋转锄地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自动调节旋转锄地机,它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旋转轮锄以及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连接驱动轴,驱动轴的另一端通过轴承固定在机架上,轴承的端部安装有轴承盖,所述的旋转轮锄由2~4个通过键固定在驱动轴上的锄轮组成,相邻锄轮之间设有调节弹簧,在驱动轴的一端设有套置在驱动轴上的且具有相配合斜面的一对套筒,靠近锄轮的套筒二端部设平面压力轴承一,套筒二与调节臂一固定连接,该套筒二与驱动轴可相对转动,套筒一与轴承端部的轴承盖固定连接,由套筒一、套筒二、调节臂一、平面压力轴承一组成了一调节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驱动轴的另一端还设有由套筒三、套筒四、平面压力轴承二及调节臂二组成的另一调节机构。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以上所述的旋转轮锄及相应的调节机构沿驱动机构两侧对称设置。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旋转轮锄上方设有拱形盖瓦,该拱形盖瓦由两片组成,一片位于另一片的内侧,两片盖瓦分别固定在套筒二及套筒三上;调节臂一、调节臂二可通过固定在与套筒二、套筒三一体的盖瓦上,实现与套筒二、套筒三的固定连接。
拱形盖瓦可防止锄地时尘土飞扬,调节锄轮之间的间距时候,其中一片盖瓦可嵌入另一片内。转动调节臂一可由拱形盖瓦带动套筒二转动,由于套筒一与套筒二之间的配合斜面的作用推动套筒二、平面压力轴承一及靠近的锄轮压缩调节弹簧,达到调整各锄轮之间的间距的目的;由套筒三、套筒四、平面压力轴承二及调节臂二组成的另一调节机构的工作原理同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自动调节旋转锄地机既可用于无苗地又可用于有苗地,可同时锄草、松土、锄地;用于有苗锄地时,苗的行距不可能全部一样,通过调节机构可调节锄轮间距大小以适应不同作物间距;可与机动车配套使用,在三轮车带动下,可实现顺利锄地,它可以每天锄几亩、几十亩。无苗锄地,它可以将锄轮间距均展开,在拖拉机带动下工作。它较人工锄地工作效率高,较使用灭草剂增加了功能,可同时实现灭草、锄地、松土。尤其适用于是收完小麦后锄掉麦茬、杂草并疏松表面土层,为下一季种苗打下良好的基础。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驱动机构,3锄轮,4旋转轮锄,5调节弹簧,6套筒二,7轴承,8套筒一,9调节臂一,10平面压力轴承一,11套筒三,12套筒四,13平面压力轴承二,14调节臂二,15驱动轴,16拱形盖瓦。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该自动调节旋转锄地机,它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旋转轮锄4以及驱动机构2;驱动机构2连接一驱动轴15,驱动轴15的另一端通过轴承7固定在机架1上,轴承7的端部安装有轴承盖;由3个通过键固定在驱动轴15上的锄轮3组成一旋转轮锄4,相邻锄轮3之间均设有调节弹簧5;在驱动轴15的一端设有套置在驱动轴15上的且具有相配合斜面的一对套筒,靠近锄轮3的为套筒二6,套筒二6端部与锄轮3之间设平面压力轴承一10,套筒二6与驱动轴15可相对转动,与套筒二6配合的套筒一8与轴承7端部的轴承盖固定连接。旋转轮锄4的上方设有拱形盖瓦16,该拱形盖瓦16由两片盖瓦组成,两片盖瓦分别固定在套筒二6及套筒三11上,其中固定在套筒二6上的一片盖瓦在调节锄轮3间距时可镶嵌于另一片盖瓦的内侧,拱形盖瓦16沿套筒折弯处与套筒的间隙较小,在防扬尘的同时还可以起到保护配合斜面的作用。固定在套筒二6上的盖瓦上焊接有调节臂一9;由套筒一8、套筒二6、调节臂一9、平面压力轴承一10组成了一调节机构。转动调节臂一9可由固定在套筒二6上的盖瓦带动套筒二6转动,由于套筒一8、套筒二6之间的配合斜面的作用推动套筒二6、平面压力轴承一10及靠近的锄轮3压缩调节弹簧5,达到调整各锄轮3之间的间距的目的。驱动轴15的另一端还设有由套筒三11、套筒四12、平面压力轴承二13及调节臂二14组成的另一调节机构,其具体结构同上述由套筒一8、套筒二6、调节臂一9、平面压力轴承一10组成的调节机构。驱动机构2的另一侧设有沿驱动机构2与以上所述装置对称的另一部分装置。
其驱动机构2为一齿轮组合,通过一传动轴与配套使用的农用三轮车或四轮车的发动机输出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方式其驱动机构2也可以通过链及链轮与农用三轮车或四轮车的发动机输出端连接。
其中由套筒三11、套筒四12、平面压力轴承二13及调节臂二14组成的靠近驱动机构2的调节机构可以简化掉,固定在套筒三11上的一片盖瓦可以通过一小套筒或轴承安装在驱动轴15上,自动调节旋转锄地机工作时也能达到同样的效果。
权利要求1.自动调节旋转锄地机,它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的旋转轮锄(4)以及驱动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机构(2)连接驱动轴(15),驱动轴(15)的另一端通过轴承(7)固定在机架(1)上,轴承(7)的端部安装有轴承盖,所述的旋转轮锄(4)由2~4个通过键固定在驱动轴(15)上的锄轮(3)组成,相邻锄轮(3)之间设有调节弹簧(5),在驱动轴(15)的一端设有套置在驱动轴(15)上的且具有相配合斜面的一对套筒,靠近锄轮(3)的套筒二(6)端部设平面压力轴承一(10),套筒一(8)与轴承(7)端部的轴承盖固定连接,另一套筒二(6)与调节臂一(9)固定连接,该套筒二(6)与驱动轴(15)可相对转动,由套筒一(8)、套筒二(6)、调节臂一(9)、平面压力轴承一(10)组成调节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调节旋转锄地机,其特征在于驱动轴(15)的另一端还设有由套筒三(11)、套筒四(12)、平面压力轴承二(13)及调节臂二(14)组成的另一调节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动调节旋转锄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轮锄(4)及相应的调节机构沿驱动机构(2)两侧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调节旋转锄地机,其特征在于旋转轮锄(4)上方设有拱形盖瓦(16),该拱形盖瓦(16)由两片组成,一片位于另一片的内侧,两片盖瓦分别固定在套筒二(6)及套筒三(11)上,调节臂一(9)、调节臂二(14)可固定在与套筒二(6)、套筒三(11)一体的盖瓦上。
专利摘要一种自动调节旋转锄地机,属于一种农机。它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旋转轮锄、驱动机构以及调节装置。驱动机构上连接一驱动轴,由多个锄轮组成的旋转轮锄安装在驱动轴上,各锄轮之间设有调节弹簧,可以通过安装在驱动轴端部的调节机构调整各锄轮之间的间距,以适应作物行间的不同间距,从而达到锄地效果理想且保护作物的目的。它工作效率高,可同时实现灭草、锄地、松土,打破了现有用于锄地的机具只能用于无苗地的限制,既适于无苗地,又可适于各种行距的有苗地。
文档编号A01B39/08GK2777925SQ20052008158
公开日2006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1日
发明者刘忠良 申请人:刘忠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