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水施肥精密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04阅读:3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注水施肥精密播种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水施肥精密播种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玉米播种是玉米生产的重要环节,目前,除机械化水平较高的平原地区采用大型播种机械播种外,山区、半山区农户多采用单体播种机械由畜力或小型拖拉机作为牵引动力来完成播种作业,然而,现有播种机存在的最大问题是宽幅开沟、拉子覆土破坏垄形、水分蒸发土壤失墒、拖动式行走阻力大、口肥侧施利用率低,覆土深浅不一,尤其是逢春旱少雨时节,播种需人工逐穴浇水,容易造成土壤板结、肥水外流,难保苗齐苗壮,在人工浇水的同时,农民辛勤的汗水也滴在了土地上,另有一种农民使用的手提式播种器更不能满足株距行距的绝对距离,底肥、种子、口肥不能同时播入,底肥早施,不仅造成后期肥力不足,而且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注水施肥精密播种机,它不仅能实现条肥、种子、口肥、浇水一次性完成,而且能精确计算控制播入量,同时还能达到播种深浅一致及株距行距的绝对距离,实现解放生产力、科学种田。
本实用新型的之任务是按如下方式完成的将支架、底盘固定连接成一体,底盘前端中间位置固定清杂钩,左右对称位置固定平衡地脚,底盘后端安装压地滚,滚之上方底盘上设置平整板,该板之固定连杆向上插入底盘环孔并用螺母紧固,条肥箱及种肥箱分别固定于支架上,于底盘中间位置安装主轴,该主轴两端固定地轮,主动链轮Z1亦固定于该主轴上,于该主轴上方位置安装一副轴,于该副轴上从左至右依次固定链轮Z9、Z3、Z2、Z11、Z5,其中,链轮Z2与主动链轮Z1链接,Z3与设置于支架前半部上的可调式施肥器之驱动链轮Z4链接,Z5与设置于可调式施肥器右下方底盘上的半轴上固定链轮Z6链接,固定于该半轴上另一链轮Z7与点式施肥偏心机构之驱动链轮Z8链接,该偏心机构联杆之前端用螺杆、螺母连接在与底盘固定成一体的连接板上,板上连接孔为条型孔,联杆后端用销轴联接活塞杆,一排三管固定于与底盘固定成一体之倒梯形板上,前管内含活塞杆、并与中间管腹部相通,中间管与可调式施肥器下端用软管连接,后管与水箱软管相连,固定方式采用管上固定耳板之条型孔与倒梯形板上条型孔重合,由螺杆螺母紧固,再来描述固定于副轴上的另外两个链轮Z9和Z11,链轮Z9与设置于支架后半部上播种器之驱动链轮Z10链接,链轮Z11与播种器偏心机构之驱动链轮Z12链接,该偏心机构与前面所描述的点式施肥偏心机构呈对称结构形式安装在底盘上,其活塞杆插入一排两管之一的后管,两管腹部相通,前管用软管连接于播种器下方之出口。
如上所述之播种器,其主体滚筒上均匀设置两排窝孔,孔内安装活动塞杆,塞杆上套装复位弹簧,于滚筒轴套下方固定凸轮,另外,在种子箱体内固定一刮种子橡胶板,播种器之壳体与种肥箱底部固定连接成一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畜力或小型拖拉机牵引,可根据土壤墒情通过条型孔调整前后排管高度,按需要用弹簧垫片调整播种器排种排肥之窝孔深度,做到精量给种给肥,通过地轮轴带动主动链轮Z1驱动固定于副轴上的多个链轮,用以驱动前面的可调式施肥器和后面的播种器,位于底盘前端之清杂钩先行清除障碍,链轮Z3带动链轮Z4驱动可调式施肥器即可条式施肥,链轮Z7带动链轮Z8驱动偏心机构,管内活塞杆参与运动,可实现点式施肥,链轮Z9带动链轮Z10驱动播种器,播种器之主体滚筒转动即排种排肥,每转360度排出四次,盛种窝孔由橡胶刮板将入窝种子平在窝内,种子无破损,当盛种肥之窝孔转至正下方时塞杆遇凸轮挤压下行将种肥弹出,于此同时,链轮Z11带动链轮Z12驱动偏心机构,偏心机构之联杆上的活塞杆下行将种肥顶入土壤中,随之连接于底盘尾部之平整板及压地滚将垄台压平,从而实现底肥、浇水、种子、口肥,定位定量一次完成、并能保证覆土深浅一致、株距行距一致的连续播种作业,又快又好。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之俯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播种器结构之剖视
图1.支架、2.底盘、3.清杂钩、4.平衡地脚、5.地滚、6.平整板、7.条肥箱、8.种肥箱、9.主轴、10.地轮、11.副轴、12.可调式施肥器、13.点式施肥偏心机构、14.偏心机构联杆、15.连接板、16.活塞杆、17.倒梯形板、18.播种器、19.主体滚筒、20.活动塞杆、21.复位弹簧、22.凸轮、23.橡胶板、24.播种器壳体、25.偏心机构。
参照附
图1、2,将支架[1]、底盘[2]固定连接成一体,底盘前端中间位置固定清杂钩[3],左右对称位置固定平衡地脚[4],底盘后端安装压地滚[5],滚之上方底盘上设置平整板[6],该板之固定连杆向上插入底盘环孔并用螺母紧固,条肥箱[7]及种肥箱[8]分别固定于支架上,于底盘中间位置安装主轴[9],该主轴两端固定地轮[10],主动链轮Z1亦固定于该主轴上,于该主轴上方位置安装一副轴[11],于该副轴上从左至右依次固定链轮Z9、Z3、Z2、Z11、Z5,其中,链轮Z2与主动链轮Z1链接,Z3与设置于支架前半部上的可调式施肥器[12]之驱动链轮Z4链接,Z5与设置于可调式施肥器右下方底盘上的半轴上固定链轮Z6链接,固定于该半轴上另一链轮Z7与点式施肥偏心机构[13]之驱动链轮Z8链接,该偏心机构联杆[14]之前端用销轴、螺母联接在与底盘固定成一体的连接板[15]上,板上连接孔为条型孔,联杆后端用销轴联接活塞杆[16],一排三管固定于与底盘固定成一体之倒梯形板[17]上,前管内含活塞杆,并与中间管腹部相通,中间管与可调式施肥器下端用软管连接,后管与水箱软管相连,固定方式采用管上固定耳板之条型孔与倒梯形板上条型孔重合,由螺杆螺母紧固,再来描述固定于副轴上的另外两个链轮Z9和Z11,链轮Z9与设置于支架后半部上播种器[18]之驱动链轮Z10链接,链轮Z11与播种器偏心机构[25]之驱动链轮Z12链接,该偏心机构与前面所描述的点式施肥偏心机构[13]呈对称结构形式安装在底盘上,其活塞杆插入一排两管之一的后管,两管腹部相通,前管用软管连接于播种器下方之出口。
如上所述之播种器[18],其主体滚筒[19]上均匀设置两排窝孔,孔内安装活动塞杆[20],塞杆上套装复位弹簧[21],于滚筒轴套下方固定凸轮[22],另外,在种子箱体内固定一刮种子橡胶板[23]播种器之壳体[24]与种肥箱底部固定连接成一体。
权利要求1.一种注水施肥精密播种机,它由支架[1]、底盘[2]、清杂钩[3]、平衡地脚[4]、压地滚[5]、平整板[6]、条肥箱[7]、种肥箱[8]、可调式施肥器[12]、点式施肥偏心机构[13]及偏心机构[25]构成,其特征在于将支架[1]、底盘[2]固定连接成一体,底盘前端中间位置固定清杂钩[3],左右对称位置固定平衡地脚[4],底盘后端安装压地滚[5],滚之上方底盘上设置平整板[6],该板之固定连杆向上插入底盘环孔并用螺母紧固,条肥箱[7]及种肥箱[8]分别固定于支架上,于底盘中间位置安装主轴[9],该主轴两端固定地轮[10],主动链轮Z1亦固定于该主轴上,于该主轴上方位置安装一副轴[11],于该副轴上从左至右依次固定链轮Z9、Z3、Z2、Z11、Z5,其中,链轮Z2与主动链轮Z1链接,Z3与设置于支架前半部上的可调式施肥器[12]之驱动链轮Z4链接,Z5与设置于可调式施肥器右下方底盘上的半轴上固定链轮Z6链接,固定于该半轴上另一链轮Z7与点式施肥偏心机构[13]之驱动链轮Z8链接,该偏心机构联杆[14]之前端用销轴、螺母联接在与底盘固定成一体的连接板[15]上,板上连接孔为条型孔,联杆后端用销轴联接活塞杆[16],一排三管固定于与底盘固定成一体之倒梯形板[17]上,前管内含活塞杆,并与中间管腹部相通,中间管与可调式施肥器下端用软管连接,后管与水箱软管相连,固定方式采用管上固定耳板之条型孔与倒梯形板上条型孔重合,由螺杆螺母紧固,再来描述固定于副轴上的另外两个链轮Z9和Z11,链轮Z9与设置于支架后半部上播种器[18]之驱动链轮Z10链接,链轮Z11与播种器偏心机构[25]之驱动链轮Z12链接,该偏心机构与前面所描述的点式施肥偏心机构[13]呈对称结构形式安装在底盘上,其活塞杆插入一排两管之一的后管,两管腹部相通,前管用软管连接于播种器下方之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水施肥精密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播种器[18],其主体滚筒[19]上均匀设置两排窝孔,孔内安装活动塞杆[20],塞杆上套装复位弹簧[21],于滚筒轴套下方固定凸轮[22],另外,在种子箱体内固定一刮种子橡胶板[23]播种器之壳体[24]与种肥箱底部固定连接成一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水施肥精密播种机,于底盘中间位置安装主轴,地轮、主动链轮Z
文档编号A01C7/06GK2796334SQ20052009
公开日2006年7月19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12日
发明者熊志恒, 程翠英 申请人:熊志恒, 程翠英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