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稻麦两用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49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稻麦两用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使稻麦净物、杂物二分离的稻麦脱粒机。
背景内容 现有稻麦脱粒机种类繁多,这些稻麦脱粒机都能将稻麦颗粒与秸杆分离,从而减轻农民的劳动程度,但是存在稻麦脱离机不能将稻麦净物与杂物秕谷分离,稻麦颗粒与禾草混合在一起难以分开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使稻麦净物与秸杆分离、颗粒与禾草分离、结构简单的稻麦两用脱粒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脱粒箱、脱粒滚筒、活动箱体、设置在活动箱体中的粗筛网和细筛网、风机和集粮斗,活动箱体设置在集粮斗的上方,箱体中的粗筛网在细筛网的上方,箱体的一端与风机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有一向下的出口和一侧向的出口;脱粒滚筒设置在脱粒箱中,脱粒箱设置在活动箱体的上方,其出料口与活动箱体相通,脱粒箱上设置有一进麦物口和一进稻谷口。
使用本实用新型脱粒时,稻、麦通过脱粒箱经脱粒滚筒脱粒后进入到活动箱体,活动箱体在曲轴的带动下摆动将脱离的颗粒和秸杆、禾草分离,粗筛网摆动将稻、麦的秸杆送出活动箱体,风机的风力将细筛网上的禾草、糠、尘吹出活动箱体,干净的颗粒将落入到集粮斗内,以此达到净物与秸杆分离,颗粒和禾草分离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和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采用了粗、细两层筛网,两层筛网之间是风道,筛网在曲轴的作用下摆动使净粮和禾草、糠尘分离,风力将禾草、糠类吹出,达到净物和杂物的分离,活动箱体内设置筛网结构简单、合理,利于推广。

图1为本适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适用新型的活动箱体出风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集粮斗,3集麦头斜斗,4活动箱体,5活动箱体出风口,51麦头出口,52出糠口,6细筛网,7粗筛网,8风机,9连杆,10曲轴,11脱粒箱,12稻谷入口,13麦及其他作物入口,14稻谷入口门盖,15脱粒滚筒,16取草齿条,17风机动力装置,18脱粒滚筒和曲轴动力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并对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机架1设置有集粮斗2,集粮斗2的侧边设置有集麦头斜斗3,可摆动的活动箱体4设置在集粮斗2的上方,活动箱体4内设置有同活动箱体4同时摆动的粗筛网7和细筛网6,粗筛网7在细筛网6的上方,粗筛网7的筛网上还设置有将稻、麦秸杆推向活动箱体4出口的三角齿;活动箱体4的一端设置有出风口5,出风口5有一相对集麦头斜斗3的麦头出口51,侧边有一出糠尘口52;活动箱体4的另一端与风机9的出风口相通,在粗筛网7和细筛网6之间形成风道;曲轴10通过连杆9与活动箱体4连接;脱粒箱11设置在活动箱体4的上方,其出料口与活动箱体4相通,在脱粒箱内设置一脱粒滚筒15,取草齿条16固定在机架1上,齿头向脱粒滚筒15利于禾草从脱粒滚筒15上分离;脱粒箱11还设置有麦及其他作物入口13和稻谷入口12,稻谷入口12有一稻谷入口门盖14。风机动力装置17通过皮带与风机连接,脱粒筒和曲轴动力装置18通过皮带分别与曲轴10和脱粒滚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活动箱体4可吊挂在机架1上,或滑动安装在机架1上。
权利要求1一种稻麦两用脱粒机,包括机架、脱粒箱、脱粒滚筒、活动箱体、设置在活动箱体中的粗筛网和细筛网、风机和集粮斗,其特征在于活动箱体设置在集粮斗的上方,箱体中的粗筛网在细筛网的上方,箱体的一端与风机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有一向下的出口和一侧向的出口;脱粒滚筒设置在脱粒箱中,脱粒箱设置在活动箱体的上方,其出料口与活动箱体相通,脱粒箱上设置有一进麦物口和一进稻谷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活动箱体可吊挂在机架上,或滑动安装在机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粒机,其特征在于在脱粒箱中设置有固定在机架上的齿头向脱粒滚筒的取草齿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一种稻麦两用脱粒机,提出一种能够使稻麦净物与秸杆分离、颗粒与禾草分离、结构简单的稻麦两用脱粒机。本实用新型包括机架、脱粒箱、活动箱体、设置在活动箱体中的粗筛网和细筛网、集粮斗,活动箱体设置在集粮斗的上方,箱体中的粗筛网在细筛网的上方,箱体一端设置有出风口;脱粒箱设置在活动箱体的上方,其出料口与活动箱体相通。由于采用了粗、细两层筛网,筛网在曲轴的作用下摆动使净粮和禾草、糠尘分离,达到净物和杂物的分离,活动箱体内设置筛网,结构简单、合理,利于推广。
文档编号A01F12/44GK2901836SQ200620078
公开日2007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21日
发明者张垂新 申请人:张垂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