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厨垃圾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330阅读:4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餐厨垃圾破碎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破碎机,尤其涉及一种能对餐厨垃圾进行充分破碎并且能将韧性非营养性物质有效分离的破碎机,属于破碎设备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餐厨垃圾制备饲料工艺过程中,需通过破碎工序。由于餐厨垃圾成分复杂,含韧性非营养物质较多,而在前道工序的除杂过程中很难将韧性非营养杂质(如小片、块状塑料及木质杂质等)全部清除。如果采用一般的破碎机进行破碎,会将韧性非营养物质破碎成微小颗粒,混入到饲料中,增加饲料中的杂质含量和有毒成份。专利02222430.0公开了一种垃圾破碎机,该破碎机设置多层可拆卸式固定刀组和活动刀组,可对垃圾中硬性物料、脆性物料和韧性物料进行有效多重破碎。专利200520070458.0揭露了一种垃圾破碎机的破碎机构,该机构设置卧式双轴多刀片交叉排列结构,利用剪切、挤压方式双重作用对物料进行破碎。以上技术在物料破碎过程中对韧性非营养性物质也进行了破碎,不适于餐厨垃圾制备词料的工艺。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餐厨垃圾破碎机,不仅可以对物料进行充分破碎,而且在破碎过程中可以将韧性非营养性物质有效分离出来。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餐厨垃圾破碎机,包括机壳、旋转轴及刀条,机壳的顶部为进料口,旋转轴安装在机壳内,旋转轴上设置有若干刀条形成旋转刀条组,旋转轴的输入端与电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机壳上半部沿旋转轴中心呈不对称圆弧形,进料口偏向小半径侧,进料方向与旋转刀条组呈切线方式,在机壳小半径的侧面安装有固定刀条,在机壳大半径的一侧设有一挡板,挡板下方的机壳上有一敞开口,在敞开口部位衔接有叶轮外壳,叶轮外壳的进口与敞开口相过渡,叶轮外壳上设有废异物出料口,叶轮外壳内安装有叶轮,叶轮与调速电机传动连接;机壳下半部安装有瓦形筛,瓦形筛的下方为出料区。进一步地,上述的餐厨垃圾破碎机,所述固定刀条与旋转刀条组之间的径向间隙可调。更进一歩地,上述的餐厨垃圾破碎机,所述刀条的材质为工具钢且表面淬火处理,工作刃口角为90。,刀条有四个工作口。更进一步地,上述的餐厨垃圾破碎机,瓦形筛上的筛孔直径为#12mm,其开孔率为20%。再进一步地,上述的餐厨垃圾破碎机,所述叶轮呈多叶全开放式或部分封闭式。再进一步地,上述的餐厨垃圾破碎机,所述叶轮呈"8"字形。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体现在本发明餐厨垃圾破碎机能对物料进行理想的破碎处理,采用筛孔大小合适的瓦形筛,充分满足工艺要求,在对餐厨垃圾破碎过程中能将韧性非营养性废异物有效分离出来,且废异物排料速度可连续调节,以达到最佳效果;该机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易损件易于更换,广泛适用于对餐厨垃圾的破碎分离处理制备出精良的词料,亦可应用于其它垃圾处理工艺,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显著,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图l:餐厨垃圾破碎机的主视图;图2:图1的A-A剖切示意图。图中各附图标记的含义见下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具体实施方式餐厨垃圾破碎机,在壳体内部安装旋转刀条组,壳体侧面装有固定刀条,从而实现破碎处理,对韧性物料破碎作用相对较小。机壳下部设置瓦形筛,利用筛孔直径大小控制物料粗细度,同时利用与旋转刀条组的相对运动,对物料进行磨擦、搓撕,起到辅助破碎作用。另外,机壳上衔接有非营养成份废异物排出机构,可将韧性物质(塑料、木质等)分离出来,废异物排出机构由调速电机驱动,根据所破碎物料中韧性物的含量设置成连续或定时排放。图l、图2,一种餐厨垃圾破碎机,包括进料口B、旋转轴l、刀条2、固定刀条3、瓦形筛4、机壳5、出料口C、挡板6、叶轮7、叶轮外壳8、调速电机9、废异物出料口D、连轴器IO、主电机ll。机壳5的顶部为进料口B,旋转轴1安装在机壳5内,旋转轴1上设置有若干刀条2形成旋转刀条组,旋转轴1的输入端通过联轴器10与主电机11连接,机壳5上半部沿旋转轴中心呈不对称圆弧形,进料口偏向小半径侧,进料方向与旋转刀条组呈切线方式,在机壳小半径的侧面安装有固定刀条3,在机壳大半径的一侧设有一挡板6,形成废异物聚积区,该部位与韧性非营养性废异物排出机构相连接;即在挡板下方的机壳上开有一敞开口,在敞开口部位衔接有叶轮外壳8,叶轮外壳的进口与敞开口相过渡,叶轮外壳8上设有废异物出料口,叶轮外壳8内安装有叶轮7,叶轮7与调速电机9传动连接。机壳5的下半部为长方形箱体,安装有瓦形筛4,瓦形筛4的下方有出料口C。其中,固定刀条3与旋转刀条组之间的径向间隙可调;刀条2的材质为工具钢且表面淬火处理,工作刃口角为90。,每条有四个工作口,可减少更换费用。瓦形筛选取合适的筛孔直径,瓦形筛4上的筛孔直径为#12mm,其开孔率达20%。韧性非营养性废异物排出机构包括叶轮外壳8、叶轮7、调速电机9、废异物出料口D,叶轮7由调速电机9带动、在叶轮外壳8内转动,其转速为010转/分,叶轮7可以为多片全开式亦可为部分封闭式,最佳效果是,叶轮7部分封闭呈"8"字形,有得于减少废异物中夹带可利用物;驱动电机9采用可调速型电机,以控制废异物的排料量。具体应用时,垃圾物料由进料口B进入机壳5时,主电机11通过联轴器10带动旋转刀条组转动,在旋转刀条组的撞击和与固定刀条3的剪切作用下,脆性和易碎性物料被粉碎,在旋转刀条组的推动和离心作用下,被粉碎的小颗粒物料穿过瓦形筛4的筛孔,流向出料口C;而不易破碎的韧性物料被旋转刀条组抛向机壳上半部,在挡板6的阻隔下,停滞在聚积区,当"8"字形叶轮7的开口部位转到该区域时,韧性物料则被挤入叶轮7中,废异物从出料口D排出,使制备的饲料纯度大大提高,显著减少有毒成份。可以明显表明,本发明餐厨垃圾破碎机能对物料进行理想的破碎处理,采用筛孔大小合适的瓦形筛,充分满足工艺要求,在对餐厨垃圾破碎过程中能将韧性非营养性废异物有效分离出来,且废异物排料速度可连续调节,以达到最佳效果;该机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操作维护方便,易损件易于更换,广泛适用于对餐厨垃圾的破碎分离处理,制备出精良的饲料,亦可应用于其它垃圾处理工艺,具有良好的实际意义。以上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应用范例,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构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权利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餐厨垃圾破碎机,包括机壳、旋转轴及刀条,机壳的顶部为进料口,旋转轴安装在机壳内,旋转轴上设置有若干刀条形成旋转刀条组,旋转轴的输入端与电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机壳上半部沿旋转轴中心呈不对称圆弧形,进料口偏向小半径侧,在小半径的侧面安装有固定刀条,在大半径的一侧设有一挡板,挡板下方的机壳上开有一敞开口,在敞开口部位衔接有叶轮外壳,叶轮外壳的进口与敞开口相过渡,叶轮外壳上设有废异物出料口,叶轮外壳内安装有叶轮,叶轮与调速电机传动连接;机壳下半部安装有瓦形筛,瓦形筛的下方为出料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刀条与旋转刀条组之间的径向间隙可调。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条的材质为工具钢且表面淬火处理,工作刃口角为90。,刀条有四个工作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破碎机,其特征在于瓦形筛上的筛孔直径为#12mm,其开孔率为2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呈多叶全开放式或部分封闭式。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餐厨垃圾破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呈"8"字形。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餐厨垃圾破碎机,机壳的顶部为进料口,旋转轴安装在机壳内,旋转轴上设置有若干刀条形成旋转刀条组,旋转轴的输入端与电机连接,机壳上半部沿旋转轴中心呈不对称圆弧形,进料口偏向小半径侧,在小半径的侧面安装有固定刀条,在大半径的一侧设有一挡板,挡板下方的机壳上开有一敞开口,在敞开口部位衔接有叶轮外壳,叶轮外壳的进口与敞开口相过渡,叶轮外壳内安装有叶轮,叶轮与调速电机传动连接;机壳下半部安装有瓦形筛,瓦形筛的下方为出料区。本发明破碎机不仅可以对物料进行理想的破碎处理,而且还能将韧性非营养性废异物有效分离出来,广泛适用于餐厨垃圾的破碎分离处理制备出精良的饲料,应用前景看好。文档编号B02C18/18GK101130174SQ200710132240公开日2008年2月27日申请日期2007年9月14日优先权日2007年9月14日发明者傅菊男,吴志明,李荣伟申请人:苏州市洁净废植物油回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