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新型绞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食品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是涉及一种新型绞肉机。
背景技术:
绞肉机作为一种加工肉糜的食品机械,早被广泛使用于替代手工 的斩切。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绞肉机,主要由支架、绞肉腔体、推进螺 杆及摇把等组成,支架和机头的腔体铸为一体,存在着不能拆卸、携 带、运输,又因绞肉腔体过长,造成清洗不便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 绞肉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新型绞肉机,包括塞肉棒l、托肉盘2、三通3、四叶柄帽4、灌 肠管5、圆刀片6、四叶刀片7、推杆前销轴8、螺旋推进器9、推杆 后销轴10、联接套12、方孔套13、轴承14、蜗轮轴15、蜗轮16、 衬套17、轴承18、卡环19、传动箱20、蜗杆套21、电机22及机身 外壳25;托肉盘2固定在塞肉棒l的侧面上;三通3的一端与塞肉 棒1相连,三通3的另一端出口处通过四叶柄帽4与灌肠管5相固定, 第三端则连接固定在机身25上;传动箱20与电机22相连,两者设 于机身25内;蜗轮轴15、蜗轮16、衬套17、轴承18及卡环19安 装在传动箱20内;蜗轮16固定在蜗轮轴15上,轴承18设于蜗轮轴 15的底部,衬套17及卡环19设于轴承18及蜗轮轴15之间;圆刀 片6、四叶刀片7、推杆前销轴8、螺旋推进器9、推杆后销轴10及 轴承14设于三通3内;三通3装在联接套12内,联接套12嵌入传 动箱20里,方孔套13则通过销紧固在蜗轮轴15上;圆刀片6与四 叶刀片7设在推杆前销轴8的侧面;螺旋推进器9设于推杆前销轴8 及推杆后销轴10之间,用来连接推杆前销轴和推杆后销轴。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螺旋推进器9与推杆后销轴10的连接处设 有尼龙垫圈11。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机身25的底部设有外壳底板26,外壳底板26的底部则设有橡胶脚垫27。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机身25上连接固定有把手23。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机身25的底面侧部设有电源插头28。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设有锁紧螺钉24;三通3装入联接套12时,
用来锁紧三通3。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机身25的底部还设有电磁开关29及负载保
护器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使用效果良好,易 携带、运输,拆卸及清洗都很方便等优点。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型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 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实施方式所描述之范围。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外型结构示意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 分解图。
如图l,图2所示
新型绞肉机,包括塞肉棒l、托肉盘2、三通3、四叶柄帽4、灌 肠管5、圆刀片6、四叶刀片7、推杆前销轴8、螺旋推进器9、推杆 后销轴10、联接套12、方孔套13、轴承14、蜗轮轴15、蜗轮16、 衬套17、轴承18、卡环19、传动箱20、蜗杆套21、电机22及机身 外壳25;托肉盘2固定在塞肉棒1的侧面上;三通3的一端与塞肉 棒1相连,三通3的另一端出口处通过四叶柄帽4与灌肠管5相固定, 第三端则连接固定在机身25上;传动箱20与电机22相连,两者设 于机身25内;蜗轮轴15、蜗轮16、衬套17、轴承18及卡环19安 装在传动箱20内;蜗轮16固定在蜗轮轴15上,轴承18设于蜗轮轴 15的底部,衬套17及卡环19设于轴承18及蜗轮轴15之间;圆刀 片6、四叶刀片7、推杆前销轴8、螺旋推进器9、推杆后销轴10及 轴承14设于三通3内;三通3装在联接套12内,联接套12嵌入传 动箱20里,方孔套13则通过销紧固在蜗轮轴15上;圆刀片6与四 叶刀片7设在推杆前销轴8的侧面;螺旋推进器9设于推杆前销轴8 及推杆后销轴10之间,用来连接推杆前销轴和推杆后销轴。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螺旋推进器9与推杆后销轴10的连接处设 有尼龙垫圈11。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机身25的底部设有外壳底板26,外壳底板
26的底部则设有橡胶脚垫27。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机身25上连接固定有把手23。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机身25的底面侧部设有电源插头28。 上述技术方案中,还设有锁紧螺钉24;三通3装入联接套12时,
用来锁紧三通3。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机身25的底部还设有电磁开关29及负载保
护器30。
以下对图纸的各个零部件及其作用进行详细的描述-塞肉棒l:绞肉时用来挤压肉块快速地进入三通。
托肉盘2:绞肉时放置食物。
三通3:用来安放整个绞肉推进机构,连接固定在机身上,是绞
肉的工作平台。
四叶柄帽4,通过其内螺纹与三通的相应螺管连接,从而固定推
进器,四叶刀片,圆刀片,灌肠管。
灌肠管5:用柄帽将其固定在三通出口处,配合相应规格的灌肠
衣,灌装各种碎肉类食品。
圆刀片6:其作用是分离碎肉,使碎肉均匀地从三通口出来。 四叶刀片7:其作用是对绞肉过程中的碎肉,切断其筋条。 推杆前销轴8:连接螺旋推进器,对中圆刀片圆心,保证推进器,
推杆后销轴同心度。
螺旋推进器9:连接推杆前销轴和推杆后销轴,旋转时对三通内 的肉进行绞碎和推进。
推杆后销轴10:连接螺旋推进器,末端进入联接套,与方孔套 粘合,与方孔套同步旋转,传递动力给螺旋推进器。
尼龙垫圈ll:起润滑和减震作用。
联接套12:嵌入传动箱里,用来固定蜗轮轴,连接三通,支撑
三通重量。
方孔套13:通过销紧固在蜗轮轴上,与蜗轮轴同步旋转,对推 杆后销轴进行驱动。
轴承14:减少摩擦和定位蜗轮轴作用。
蜗轮轴15:连接方孔套,蜗轮,与蜗轮同步旋转,.传递动力给 方孔套。
蜗轮16:装在蜗轮轴上,与电机蜗轮套直接粘合传递动力。
衬套17:用于定位蜗轮和轴承。
轴承18:减少摩擦和定位作用。 卡环19,用来定位和卡紧轴承
传动箱20:用来安装蜗轮,蜗轮轴,轴承,连接电机整个动力 机构,起到减速和传递动力的作用,连接固定在机身上。
蜗杆套21:嵌入电机轴,与蜗轮粘合传递动力。
电机22:连接传动箱,传递动力给蜗轮轴。
把手23:连接固定在机身上,方便搬运。
锁紧螺钉24:三通装入联接套时,用来锁紧三通。
机身外壳25:用来固定电机,传动箱,安放三通,支撑整机重
外壳底板26:用来封闭机身外壳,防止异物进入机身里面。 橡胶脚垫27:装嵌在机身外壳底部,使整机在使用过程中保持 平稳。
电源插头28:用来连接电源。 电磁开关29:用来控制电机的起动。 负载保护器30:起过载保护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使用效果良好,易 携带、运输,拆卸及清洗都很方便。
权利要求1.新型绞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塞肉棒(1)、托肉盘(2)、三通(3)、四叶柄帽(4)、灌肠管(5)、圆刀片(6)、四叶刀片(7)、推杆前销轴(8)、螺旋推进器(9)、推杆后销轴(10)、联接套(12)、方孔套(13)、轴承(14)、蜗轮轴(15)、蜗轮(16)、衬套(17)、轴承(18)、卡环(19)、传动箱(20)、蜗杆套(21)、电机(22)及机身外壳(25);托肉盘(2)固定在塞肉棒(1)的侧面上;三通(3)的一端与塞肉棒(1)相连,三通(3)的另一端出口处通过四叶柄帽(4)与灌肠管(5)相固定,第三端则连接固定在机身(25)上;传动箱(20)与电机(22)相连,两者设于机身(25)内;蜗轮轴(15)、蜗轮(16)、衬套(17)、轴承(18)及卡环(19)安装在传动箱(20)内;蜗轮(16)固定在蜗轮轴(15)上,轴承(18)设于蜗轮轴15的底部,衬套(17)及卡环(19)设于轴承(18)及蜗轮轴(15)之间;圆刀片(6)、四叶刀片(7)、推杆前销轴(8)、螺旋推进器(9)、推杆后销轴(10)及轴承(14)设于三通(3)内;三通(3)装在联接套(12)内,联接套(12)嵌入传动箱(20)里,方孔套(13)则通过销紧固在蜗轮轴(15)上;圆刀片(6)与四叶刀片(7)设在推杆前销轴(8)的侧面;螺旋推进器(9)设于推杆前销轴(8)及推杆后销轴(10)之间,用来连接推杆前销轴和推杆后销轴。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绞肉机,其特征在于在螺旋推 进器(9)与推杆后销轴(10)的连接处设有尼龙垫圈(11)。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绞肉机,其特征在于在机身(25) 的底部设有外壳底板(26),外壳底板26的底部则设有橡胶脚垫(27)。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绞肉机,其特征在于在机身(25) 上连接固定有把手(23)。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绞肉机,其特征在于在机身(25) 的底面侧部设有电源插头(28)。
6.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绞肉机,其特征在于还设有锁 紧螺钉(24);三通(3)装入联接套(12)时,用来锁紧三通(3)。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绞肉机,其特征在于在机身(25) 的底部还设有电磁开关(29)及负载保护器(3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绞肉机。本实用新型包括塞肉棒、托肉盘、三通、四叶柄帽、灌肠管、圆刀片、四叶刀片、推杆前销轴、螺旋推进器、推杆后销轴、联接套、方孔套、轴承、蜗轮轴、蜗轮、衬套、轴承、卡环、传动箱、蜗杆套、电机及机身外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方便,使用效果良好,易携带、运输,拆卸及清洗都很方便等优点。
文档编号B02C18/30GK201070595SQ2007200
公开日2008年6月11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0日
发明者罗子斌 申请人:佛山市南海康莱达机电制造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