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805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分蘖抑制剂,具体涉及一种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
背景技术
在水稻的分蘖当中,有一部分是不能成穗的,这部分分蘖称为"无效分蘖"。无 效分蘖对产量几乎是有害无利。这是因为(l)在群体条件下,无效分蘖输出给有效 茎的营养物质很少,造成营养物质的浪费;(2)在无效分蘖死亡之前,它们与有效茎 竞争营养,恶化群体通风透光条件,加重病虫害的发生;(3)无效分蘖的存在还导致 稻穗不整齐,小穗子成熟不良,垩白米多,从而降低米质等级。因此,控制无效分 蘖对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都有重要意义。目前,大田生产的水稻分蘖成穗 率[指最终成穗数占最高总茎数(包括有效茎和无效分蘖)的百分比]相当低, 一般为 50%~60%左右。若能将成穗率提高到80%以上,则以现有的品种,产量可提高10% 以上。
长期以来,水稻的无效分蘖主要是通过晒田或深水控蘖等栽培措施来控制的。 但是,晒田存在如下问题(l)高产稻作往往施肥(氮)水平较高,前期早发与中期控 蘖矛盾突出,晒田效果差;(2)在华南地区水稻(特别是早稻)无效分蘖发生期间,雨水 多,晒田的难度大;(3)排水晒田后,有些灌溉条件不好的地方无水可灌,因而不敢 晒田;(4)排水晒田浪费了大量水资源,并造成土壤养分流失,不仅降低肥料利用率, 而且还污染环境。而深水控蘖技术对稻田排灌条件和土壤保水能力要求较高,其推 广应用受到限制。因此,研制无效分蘖抑制剂,采用化学控制手段控制无效分蘖, 是水稻高产栽培的迫切需求。
化学控制手段是通过改变植物体内的激素平衡、从而改变植物的生长发育进程 而起作用的,与传统农艺措施相比,它直接作用于作物本身,对环境条件的依赖性 较小。采用化学控制手段控制无效分蘖,是较理想的方法。已有研究表明,赤霉素、 a-萘乙酸、2,4-D、 2,4-D丙酸、2甲4氯等对水稻分蘖有抑制作用,但是这些物质或 因效果不佳,或因副作用大,未能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为了解决控蘖效果差和副 作用大的问题,人们采取复配的方法,如王绍华等复配出5种控蘖剂,都能不同程 度地控制无效分蘖,其中控蘖剂B比CK增产6.3n/。,达显著水平;唐启源等采用控 制生长和调动顶端优势两种策略,复配出4种控蘖剂配方,其中Tl比CK增产5.5%,达显著水平;欧仕益等用2,4-D与2,4-二硝基苯酚复配出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抑特, 虽然控蘖效果明显,但不增产甚至反而减产;陈船福等在小麦上应用控蘖剂50-100 克,增产10.3%-21.7%,达显著水平,不过,未见其在生产上应用的报告;张镇铭等 研究了 3种控蘖剂,结果虽然略有增产,但控蘖效果都不明显。在这些分蘖抑制物 质中,目前仅赤霉素在生产上有少量应用。迄今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种无效分蘖 抑制剂在水稻生产上得到推广应用。即使是有少量应用的赤霉素,由于它会带来叶 片和叶鞘伸长等副作用,影响株型,特别是在高肥和稀植的情况下,喷施赤霉素反 而减产,与高产稻作的要求背道而驰,因而应用面积十分有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水稻无效分蘖发生的无效分蘖抑制剂,解 决无效分蘖多且控制难、成穗率低的问题,以达到提高水稻产量和改善稻米品质的 目的。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包括下列组分
苯氧乙酸类占重量百分比的1U%~42.9%,芸苔素内酯占重量百分比的 0.0005%~0.002%,余量为邻苯二酚。
本发明所述苯氧乙酸类包括氯代苯氧乙酸或氯代苯氧乙酸盐。
所述氯代苯氧乙酸为4-氯苯氧乙酸或2,4-二氯苯氧乙酸或2-甲基-4-氯苯氧乙酸。
所述氯代苯氧乙酸盐为4-氯苯氧乙酸钠或2,4-二氯苯氧乙酸钠或2-甲基-4-氯苯 氧乙酸钠或4-氯苯氧乙酸钾或2,4-二氯苯氧乙酸钾或2-甲基-4-氯苯氧乙酸钾。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的使用方法,按每亩25~55克用量, 先按如下步骤配制母液
A液取重量百分含量为11.1%~42.9%的苯氧乙酸类物质溶于乙醇中,配制成 重量体积浓度为10%的乙醇溶液;或取重量百分含量为11.1%~42.9%的苯氧乙酸类 物质的钾盐或钠盐溶于水中,配制成重量体积浓度为10%的水溶液;
B液取重量百分含量为0.0005%~0.002%的芸苔素内酯溶于乙醇中,配制成重 量体积浓度为0.005%的乙醇溶液;
取剩余重量百分含量的邻苯二酚,溶解于40-60公斤水中配制成水溶液,然后 将A液、B液加入该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在上述混合水溶液中,还可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0 50克作为表面活性剂, 以提高使用效果。采用本发明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喷施水稻,能够达到如下效果 (l)控蘖效果显著;(2)增产效果明显;(3)使稻米品质得到改善;(4)经济效益明显。


图1是喷施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对无效分蘖的影响; 图2是喷施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对茎蘖成穗率的影响; 图3是喷施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对幼穗分蘖始期和抽穗期叶色的影响; 图4是喷施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对成熟期地上部干重的影响。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用于阐述本发明,而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非仅仅局限于以下实施 例,所述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以上本发明公开的内容,均可实现本发明的目 的。
实施例1
取4-氯苯氧乙酸5g溶于50ml乙醇中,配制成乙醇溶液;取芸苔素内酯0.25mg 溶于5ml乙醇中,配制成乙醇溶液;取20g邻苯二酚,溶解于40~60公斤水中配制 成水溶液,然后将上述两种乙醇溶液加入该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即为喷施1亩的 用药量。 实施例2
取2,4-二氯苯氧乙酸10g溶于100ml乙醇中,配制成乙醇溶液;取芸苔素内酯 0.35mg溶于7ml乙醇中,配制成乙醇溶液;取30g邻苯二酚,溶解于40-60公斤水 中配制成水溶液,然后将上述两种乙醇溶液加入该水溶液中,再加入45g脂肪醇聚 氧乙烯醚,搅拌均匀,即为喷施l亩的用药量。 实施例3
取2-甲基-4-氯苯氧乙酸15g溶于150ml乙醇中,配制成乙醇溶液;取芸苔素内 酯0.5mg溶于10ml乙醇中,配制成乙醇溶液;取40g邻苯二酚,溶解于40~60公斤 水中配制成水溶液,然后将上述两种乙醇溶液加入该水溶液中,再加入50g脂肪醇 聚氧乙烯醚,搅拌均匀,即为喷施l亩的用药量。 实施例4
取4-氯苯氧乙酸钠5g溶于50ml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取芸苔素内酯0.35mg溶 于7ml乙醇中,配制成乙醇溶液;取30g邻苯二酚,溶解于40~60公斤水中配制成 水溶液,然后将上述4-氯苯氧乙酸钠水溶液和芸苔素内酯乙醇溶液加入该水溶液中,再加入5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搅拌均匀,即为喷施l亩的用药量。 实施例5
取2,4-二氯苯氧乙酸钠5g溶于50ml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取芸苔素内酯0.5mg 溶于10ml乙醇中,配制成乙醇溶液;取40g邻苯二酚,溶解于40 60公斤水中配制 成水溶液,然后将上述2,4-二氯苯氧乙酸钠水溶液和芸苔素内酯乙醇溶液加入该水溶 液中,再加入45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搅拌均匀,即为喷施l亩的用药量。 实施例6
取2-甲基-4-氯苯氧乙酸钠10g溶于100ml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取芸苔素内酯 0.5mg溶于10ml乙醇中,配制成乙醇溶液;取20g邻苯二酚,溶解于40~60公斤水 中配制成水溶液,然后将上述2-甲基-4-氯苯氧乙酸钠水溶液和芸苔素内酯乙醇溶液 加入该水溶液中,再加入4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搅拌均匀,即为喷施l审的用药
量o ,
实施例7
取4-氯苯氧乙酸钾10g溶于100ml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取芸苔素内酯0.25mg 溶于5ml乙醇中,配制成乙醇溶液;取40g邻苯二酚,溶解于40~60公斤水中配制 成水溶液,然后将上述4-氯苯氧乙酸钾水溶液和芸苔素内酯乙醇溶液加入该水溶液 中,再加入5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搅拌均匀,即为喷施l亩的用药量。 实施例8
取2,4-二氯苯氧乙酸钾15g溶于150ml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取芸苔素内酯 0.25mg溶于5ml乙醇中,配制成乙醇溶液;取20g邻苯二酚,溶解于40~60公斤水 中配制成水溶液,然后将上述2,4-二氯苯氧乙酸钾水溶液和芸苔素内酯乙醇溶液加入 该水溶液中,再加入45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搅拌均匀,即为喷施l亩的用药量。 实施例9
取2-甲基-4-氯苯氧乙酸钾15g溶于150ml水中,配制成水溶液;取芸苔素内酯 0.35mg溶于7ml乙醇中,配制成乙醇溶液;取30g邻苯二酚,溶解于40 60公斤水 中配制成水溶液,然后将上述2-甲基-4-氯苯氧乙酸钾水溶液和芸苔素内酯乙醇溶液 加入该水溶液中,再加入50g脂肪醇聚氧乙烯醚,搅拌均匀,即为喷施l亩的用药量。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是按照每亩的使用量配制的无效分蘖抑制剂,如果大量或减量使用,按上述每亩的使用量相应倍数增加或减少即可。 根据上述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的配方,本发明进行了如下试验。
1、 材料种植与处理 1.1小区试验
第一年供试品种均为三系杂交稻丰优998,设置喷施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处理, 以喷清水为对照(CK),随机区组排列,小区面积7-15m2。第一年早季从播种到移栽 为28天,栽插规格20cmxl6.67cm,每穴2粒谷苗。移栽前施花生麸375kg/ha,过 磷酸f丐375kg/ha作基肥,移栽后7天施尿素和氯化钾各112.5kg/ha,移栽后14天施 尿素112.5kg/ha。当苗数达到穗数的80%时,进行喷药处理,重复3次;第一年晚季 从播种到移栽为21天,栽插规格、施肥和水分管理等与早季相同,重复4次,早季 和晚季移栽后始终保持浅水层到抽穗,抽穗后干干湿湿,不晒田;第二年早季与前 一年早季相似,但每穴插1粒谷苗,移栽后14天施尿素75kg/ha,在喷药前排水晒
田,病虫害防治按常规进行。 1.2大区试验
早季和晚季进行大区对比试验,早季供试品种为粤杂122(两系法杂交稻)和粤秀 占(常规稻),晚季供试品种为粤杂122和丰美占(常规稻),每个品种为l块田,每块 田分为肥力相近的两半,半块田为喷药处理,另半块田为不喷药对照(也不喷清水), 不设重复,大区面积700-900m2,早季从播种到抛秧为26天,密度为30穴/m2。晚 季从播种到移栽为17天,拉绳插秧,栽插密度20cm x 20cm;早季施肥与小区试验 早季相同,晚季施尿素112.5kg/ha,过磷酸钙225kg/ha作基肥,移栽后15天施尿素 65kg/ha,氯化钾112.5kg/ha,移栽后30天施尿素87kg/ha,氯化钾75kg/ha,其余同 一般大田管理。
2、 试验结果
2.1喷施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l)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的控蘖效果
分蘖动态第一年、第二年各季都在移栽后定10株,每周调査l次茎蘖数,直 到抽穗,计算最高茎蘖数,成熟期调查有效穗数,计算无效分蘖数、成穗率。
从图l-2可以看出,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具有显著的控蘖效果,喷施水稻无效分 蘖抑制剂后,水稻无效分蘖减少1.53-2.33万/亩(23-35条/m2),成穗率可达80%以上,比对照提高3.0-7.6个百分点。
(2)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对叶片形态的影响
叶片长度和宽度第二年抽穗期,每小区随机选取10个单茎,分别测定剑叶、
倒二叶和倒三叶的长度和宽度,计算平均值。
表1喷施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对叶片形态的影响(第二年早季) Wl ^ ^E1 处理比对照增加
由表1可见,喷施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后,倒三叶长度縮短,其差异达极显著 水平,剑叶和倒二叶则反而变得更长,叶片宽度则无明显变化;倒三叶适当縮短, 有利于改善群体基部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根系发育;而剑叶和倒二叶适当延长, 则有利于增强后期光合能力,增加抽穗后干物质生产,为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创造 条件。剑叶较长有利于有效增源。此外,喷施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后,叶片的厚度 略有增加,其比叶重为35.31g/m2,比对照的34.87g/m2略高,比叶重高对防止后期 衰老和有效增源有利。
(3)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对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生产的影响
叶面积指数和叶片厚度:第二年早季抽穗期,每小区取样12科,用日本产Hayashi
叶面积测定仪测定叶面积,计算叶面积指数。同时将测定叶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
计算比叶重,叶片厚度用比叶重表示。
叶绿素含量第二年早季幼穗分化始期和抽穗期,每小区随机选5片最新完全
展开叶,用叶绿素仪(SPAD-502)测定叶绿素含量,用SPAD读数表示,计算平均值。 地上部干重第一年、第二年成熟期每小区取样12棵,测定地上部干重。 从图3可以看出,在幼穗分化始期和抽穗期,喷施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处理的
叶绿素含量都比对照高,其SPAD值分别提高1.7个单位,在田间肉眼可见叶色的差别。
在抽穗期,喷药处理和对照叶面积指数分别为7.1和6.1,方差分析表明,二者 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若以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和SPAD读数的乘积为光合势,则抽穗 期喷药处理的光合势为294.1,而对照为242.4,喷药处理比对照高21.3%,差异达极
叶长(cm) 叶宽(cm)
45.08±3.23 39.56±1.74 5.52
59.75 ±1.86 58.28 ±1.46 1.47
56.09 ± 1.26 58.67 ± 1.75 -2.58**
1.89±0.05 1.89±0.06 0.00
1.52±0.06 1.51 ±0.06 0.01
1.35±0.03 1.34±0.06 0.01
叶叶 叶叶
剑倒倒剑倒倒显著水平。
从图4中可以看出,喷药处理的成熟期地上部干重高于对照,第一年、第二年 两年3季表现一致。由此可见,喷施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有利于扩大叶面积,提高 叶片叶绿素含量,从而提高光合势,最后表现为干物质产量增加,这是水稻无效分 蘖抑制剂提高稻谷产量的生理基础。 2.2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的增产效果
稻谷产量第一年、第二年,每小区实收5m2,晒干扬净,计算稻谷产量;第三 年则在各大区实收4个5m2,晒干扬净,计算稻谷产量。
表2喷施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的增产效果
季节年份品种处理产量 (kg/ha)对照产量 (kg/ha)增产 (kg/ha)增产 (%)
早季第一年丰优998699564205759.0
第二年丰优9987940721172810.1
第三年粤杂1224846412072617.6
第三年粤秀占512348013226.7
平均6226563858810.4
晚季第一年丰优998604358092344.0
第三年粵杂122667563103655.8
第三年丰美占672064232974.6
平均647961812994.8
由上表2看出,喷施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处理,早稻增产6.7%~17.6%之间,平 均增产稻谷588kg/ha,增产10.4%;晚稻增产4.0%~5.8%之间,平均增产稻谷299kg/ha, 增产4.8%。值得指出的是,第一年没有晒田,第二年和第三年都正常晒田;第三年 早季为抛秧稻,其它为移栽稻;第三年晚季采用实地施肥法,在移栽后两周内不施 肥,其它都按目前常规施肥法,在移栽后l周内施分蘖肥。供试品种中包括常规稻、 两系杂交稻和三系杂交稻等类型。可见,不同品种类型、不同施肥方法、不同水分 管理方法、不同移栽方法下,喷施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都有增产效果,说明该药物 适应性较广。
由上表2还可以看出,早季喷施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的增产效果比晚季好,这 可能是因为早季阴雨天多,难以晒田,因此控制无效分蘖的效果特别明显,而晚季 情况相反;第三年晚季则可能是因为实地施肥法在移栽后半个月内没有施肥,本身 无效分蘖就少,因此控蘖效果也较小。 2.3使用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的经济效益
早稻谷按1.8元/kg,晚稻谷2.0元/kg计;喷药成本按药品成本45元/ha,人工成本75元/ha计,化肥、农药等其它成本没有计算在内。
表3喷施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的经济效益
品种处理产值对照产值增加产值喷药成本增加收入产投比
(元/ha)(元/ha)(元/ha)(元/ha)(元/ha)丰优998125911155610351209158.63
丰优99814292129801310120119010.92
粵杂122872374161307120118710.89
粵秀占922186425801204604.83
112071014810581209388.82
丰优99812086116184681203483.90
粵杂12213350126207301206106.08
丰美占13440128465941204744.95
12958123625981204784.98
由表3可见,喷施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可以明显提高产值,增加纯收入,不同 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品种表现趋势一致。早季增加纯收入460 1190元/ha,平均增 收938元/ha,产投比达到8.82;晚季的经济效益不如早季明显,但平均仍增收478 元/ha,产投比达到4.98。
2.4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及环境安全性
稻米品质第三年早季稻谷样品,按农业部标准NY147-88测定碾米品质、外观 品质和蒸煮品质等品质指标等稻米品质指标。
表4喷施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第三年早季)
品质类别指标粵杂122粤秀占
喷药处理对照喷药处理对照
碾米品质糙米率(%)訓879.8678.1277.78
精米率(%)70.5969.8070.2369.85
整精米率(%)47.2137.5767.9667.55
外观品质粒长(mm)7.007.006.506.50
粒宽(mm)2.152.20l.卯l.卯
长宽比3.263.183.423.42
垩白粒率(0/0)5863613
垩白大小(%)22261416
垩白度(%)12.7616.380.842.08
蒸煮品质直链淀粉(%)22.7322.6912.5312.70
胶稠度(mm)55487973
碱消值(级)2.52.54.74.8
由表4可见,喷施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后,杂交稻粤杂122和常规稻粤秀占的




年年年年Jy
i 二三三w
竟赏舅竟


年年年.3
1三三w
第第第^

10稻米品质指标都有所改善或保持不变,两个品种的碾米品质都有所提高,其中粤杂 122的整精米率提高9.64个百分点,幅度较大;在外观品质方面,两个品种的垩白 米率、垩白大小和垩白度都明显下降,粤杂122的垩白度下降3.62个百分点,相对 下降22.1%,粵秀占的垩白度下降1.24个百分点,相对下降59.6%,垩白的减少可 能是整精米率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粒长、粒宽和长宽比无明显变化;在蒸煮品质 方面,喷药处理的胶稠度变长,粤杂122和粤秀占分别增加7mm和6mm,米饭变软; 直链淀粉含量和糊化温度没有变化。
综上,本发明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的3年5季田间小区试验和大区对比试验表

(1) 本发明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的控蘖效果显著,具体表现为无效分蘖明显减少, 剑叶和倒二叶变长,倒三叶縮短,抽穗期叶面积指数和叶绿素含量都提高,光合势 提高21%,最后生物产量提高。
(2) 本发明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的增产效果明显,早季平均增产稻谷588kg/ha, 增产10.4%,晚季平均增产稻谷299kg/ha,增产4.8%,增产效果具体表现为早稻〉 晚稻,杂交稻>常规稻,抛秧稻>手栽稻。
(3) 本发明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使稻米品质得到改善,主要表现为整精米率提高, 垩白大幅度减少,胶稠度变软。
(4) 本发明使用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的经济效益明显,喷施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 可以明显提高产值,早季增加纯收入460~11卯元/ha,平均增收938元/ha,产投比 达到8.82,晚季平均增收478元/ha,产投比达到4.98。
3、本发明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的增产机理初探
研究表明,喷施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后,水稻倒3叶縮短,剑叶和倒2叶变长, 而且幼穗分化期和抽穗期叶绿素含量提高,叶色加深,有利于提高光合能力,后期 有效增源,生物产量增加,结实率和千粒重提高,因而稻谷产量提高。
上述实施例为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 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 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组分苯氧乙酸类占重量百分比的11.1%~42.9%,芸苔素内酯占重量百分比的0.0005%~0.002%,余量为邻苯二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苯氧乙酸类包括 氯代苯氧乙酸或氯代苯氧乙酸盐。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氯代苯氧乙酸包 括4-氯苯氧乙酸或2,4-二氯苯氧乙酸或2-甲基-4-氯苯氧乙酸。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氯代苯氧乙酸盐 包括4-氯苯氧乙酸钠或2,4-二氯苯氧乙酸钠或2-甲基-4-氯苯氧乙酸钠或4-氯苯氧乙酸钾 或2,4-二氯苯氧乙酸钾或2-甲基-4-氯苯氧乙酸钾。
5、 权利要求1所述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按每亩25~55 克用量,先按如下步骤配制母液A液取重量百分含量为11.1%~42.9%的苯氧乙酸类物质溶于乙醇中,配'制成重量 体积浓度为10%的乙醇溶液;或取重量百分含量为11.1%~42.9%的苯氧乙酸类物质的钾 盐或钠盐溶于水中,配制成重量体积浓度为10%的水溶液;B液取重量百分含量为0.0005%~0.002%的芸苔素内酯溶于乙醇中,配制成重量 体积浓度为0.005%的乙醇溶液;取剩余重量百分含量的邻苯二酚,溶解于40~60公斤水中配制成水溶液,然后将A 液、B液加入该水溶液中,搅拌均匀,即可使用。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混合水溶液中,还可加入脂肪醇聚氧乙烯醚40-50克作为表面活性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包括下列组分苯氧乙酸类占重量百分比的11.1%~42.9%,芸苔素内酯占重量百分比的0.0005%~0.002%,余量为邻苯二酚。采用本发明水稻无效分蘖抑制剂喷施水稻,能够达到如下效果(1)控蘖效果显著;(2)增产效果明显;(3)使稻米品质得到改善;(4)经济效益显著。
文档编号A01N39/00GK101455198SQ20081022061
公开日2009年6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30日
发明者钟旭华, 黄农荣 申请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