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粒滚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931阅读:6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脱粒滚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收获机械,具体涉及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滚筒。
背景技术
目前,联合收割机的脱粒滚筒的滚筒体两端设有封闭的端盖,滚筒体通过端盖 连接在转轴上,滚筒体的外周表上固接有脱粒齿,滚筒体位于外壳内,滚筒体下方 设有虑筛,虑筛的下方设有搅龙。谷物穗头由夹持,连送至虑筛与滚筒体之间,经脱 粒齿的撞碰、揉搓后谷粒脱离穗头经虑筛下落到二次虑筛,经二次虑筛的过滤谷粒 落入搅龙内并被搅龙输出,仍有谷粒的穗头经二次虑筛则落入直搅龙内并经斜搅龙 送进虑筛与滚筒体之间进行二次脱粒。脱离过程中的杂余由连接在滚筒体一侧的螺 旋式排杂副滚筒排出。上结构的脱粒滚筒杂余的排出靠副滚筒进行,只有在滚筒体 和外壳间塞满杂余后才能挤出至副滚筒,滚筒体的转动需较大的驱动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滚筒体驱动力较小的 脱粒滚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如下结构的脱粒滚筒,包括外壳、 装在外壳内的滚筒体,滚筒体通过其两端的端盖固接在转轴上,其结构特点是所 述端盖上环布有沿端盖的径向走向的进风口 ,每个进风口同一侧的径向侧边上设有 外伸的叶片,滚筒体上设有出风孔,外壳的一侧设有排风口。
上述结构的脱粒滚筒,滚筒体转动时空气在叶片的作用下经进风口进入,经出 风孔吹出,吹出的风可使谷粒或谷穗在排风口处分离,比重较大的谷粒或谷穗落到 虑筛上,而比重较轻的杂余被吹出外壳。该结构的脱粒滚筒对杂余的排出是通过排 风口实现的,与现有脱粒滚筒需等到滚筒体和外壳间塞满杂余后才挤出至副滚筒的 排出方式相比,滚筒体所需的驱动力较小,可以节省能源。再者,使用上述结构的 脱粒滚筒的联合收割机省去了副滚筒,从而能使整机的结构简单。为了能调节杂余的排出速度,所述排风口的两侧f交接有限流板。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脱粒滚筒,包括外壳1、装在外壳1内并通过端盖3固接在转轴9
上的滚筒体2,滚筒体2的外周面上均布有脱粒齿10,转轴9与联合收割机的动力 装置动力连接,滚筒体2的下方设有与外壳1固接的滤筛11,端盖3上环布有沿端 盖3径向走向的进风口4,进风口4为十四个,进风口 4的数量可根据使用要求而 定,每一个进风口 4沿端盖3径向的同一侧的侧边上设有外伸的叶片5,进风口4 和叶片5由模具一次性冲压形成。滚筒体2上在脱粒齿10的间隔处均匀设有出风孔 6,外壳l的一侧设有排风口7。所述排风口7的两侧各铰接有限流板8,通过调节 铰轴可以改变两限流板8的开口度和开口角度。外壳1的底部装有用于排出谷粒的 铰龙12。
权利要求1. 一种脱粒滚筒,包括外壳(1)、装在外壳(1)内的滚筒体(2),滚筒体(2)通过其两端的端盖(3)固接在转轴上,其特征是所述端盖(3)上环布有沿端盖(3)的径向走向的进风口(4),每个进风口(4)同一侧的径向侧边上设有外伸的叶片(5),滚筒体(2)上设有出风孔(6),外壳(1)的一侧设有排风口(7)。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粒滚筒,其特征是所述排风口 (7)的两侧铰接有 限流板(8)。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脱粒滚筒,包括外壳、装在外壳内的滚筒体,滚筒体通过其两端的端盖固接在转轴上,所述端盖上环布有沿端盖的径向走向的进风口,每个进风口同一侧的径向侧边上设有外伸的叶片,滚筒体上设有出风孔,外壳的一侧设有排风口。该结构的脱粒滚筒对杂余的排出是通过排风口实现的,与现有脱粒滚筒需等到滚筒体和外壳间塞满杂余后才挤出至副滚筒的排出方式相比,滚筒体所需的驱动力较小,可以节省能源。再者,使用上述结构的脱粒滚筒的联合收割机省去了副滚筒,从而能使整机的结构简单。
文档编号A01F12/18GK201222888SQ200820022
公开日2009年4月22日 申请日期2008年5月15日 优先权日2008年5月15日
发明者勇 杨 申请人:勇 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