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中通走线鱼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具,尤其是涉及一种中通走线鱼竿。
背景技术:
目前鱼竿的竿体和手柄通常在一条直线上,绕线轮置于其上部,所以放线收 线时鱼线和绕线轮不在一条直线上,收放线不顺畅,鱼线和竿体容易发生摩擦, 使鱼线磨断,钓鱼时需要经常更换鱼线,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放线更加顺畅的中通走线鱼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通走线鱼竿,包括手柄、竿体和绕线轮,所述手柄和竿 体通过"Z"型结构的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绕线轮设置在手柄上。
所述竿体设置在连接杆的上部,手柄设置在连接杆的下部,所述绕线轮设置 在手柄的顶部。在靠近所述连接杆的竿体上套装有把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所述手柄和竿体通过"Z"型结构的连接杆相连接, 并将绕线轮设置在手柄上,这样绕线轮与竿体处于一条直线上,放线时鱼线从绕 线轮放出水平从竿体中的线孔中穿过,进出线特别顺畅,如果在靠近连接杆的竿 体上套装有把握,钓鱼时可避免手打滑,使用更加自如;整体鱼竿结构新颖美观, 线条流畅,用时手感舒适,增加了钓鱼的情趣。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中通走线鱼竿,包括手柄l、竿体2和绕线轮3,所 述手柄1和竿体2通过"Z"型结构的连接杆4相连接,所述竿体2设置在连接杆 4的上部,所述手柄1设置在连接杆4的下部,所述绕线轮3设置在手柄1的顶 部;在靠近连接杆4的竿体2上套装有把握5;将手柄1和竿体2组装在连接杆4 上,将绕线轮3放置在手柄1上部的适当位置,体积小巧,携带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中通走线鱼竿,包括手柄(1)、空心结构的竿体(2)和绕线轮(3),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和竿体(2)通过“Z”型结构的连接杆(4)相连接,所述绕线轮(3)设置在手柄(1)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通走线鱼竿,其特征在于所述竿体(2)设置 在连接杆(4)的上部,所述手柄(1)设置在连接杆(4)的下部,所述绕线轮(3) 设置在手柄(1)的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通走线鱼竿,其特征在于在靠近所述连接 杆(4)的竿体(2)上套装有把握(5)。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通走线鱼竿,包括手柄、竿体和绕线轮,所述手柄和竿体通过“Z”型结构的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绕线轮设置在手柄上。所述竿体设置在连接杆的上部,手柄设置在连接杆的下部,所述绕线轮设置在手柄的顶部。在靠近所述连接杆的竿体上套装有把握。由于将所述手柄和竿体通过“Z”型结构的连接杆相连接,并将绕线轮设置在手柄上,这样绕线轮与竿体处于一条直线上,放线时鱼线从绕线轮放出水平从竿体中的线孔中穿过,进出线特别顺畅,如果在靠近连接杆的竿体上套装有把握,钓鱼时可避免手打滑,使用更加自如;整体鱼竿结构新颖美观,线条流畅,用时手感舒适,增加了钓鱼的情趣。
文档编号A01K87/00GK201315801SQ2008202310
公开日2009年9月30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3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3日
发明者王德祥 申请人:王德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