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友好型缓释增效多功能肥料添加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2077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境友好型缓释增效多功能肥料添加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缓释增效多功能肥料添加剂。属于肥料添加剂。特别涉及一种含有硫代硫酸盐、缓释剂和土壤改良材料的环境友好型缓释增效多功能肥料添加剂。
背景技术
:化学肥料的生产和使用,曾经在肥效快、提高农作物产量和使用方便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长期使用的结果,它的固有的缺陷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来越突出。例如分解速度快造成的肥料利用率低;分解产物释放对于大气、水体所造成的污染;导致土壤板结、使作物生长的土壤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等等。现有技术中,人们采用添加氮肥缓释剂等技术方案,在减缓氮肥释放,提高氮肥利用率方面发挥一定作用,但是局限于氮肥缓释,对其他肥料组分的缓释增效作用甚微;对环境保护和土壤改良无能为力。而且价格昂贵,增加了肥料的制造和农业生产成本。一种保护环境、改良土壤,增加肥料有效成分,缓释效果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而且适用于各种化学肥料的环境友好型缓释增效多功能肥料添加剂是人们所期待的。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避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保护环境、改良土壤,增加肥料有效成分,缓释效果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而且适用于各种化学肥料的环境友好型缓释增效多功能肥料添加剂。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采用工业排放的废弃物作为本发明的添加剂的组分,变废为宝,治理污染,保护环境。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本发明的环境友好型缓释增效多功能肥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组分(重量份)硫代硫酸铵3_50双氰胺0_30硫脲5—20硅藻土10—50煤矸石10—45。组分中的硫代硫酸铵不仅是良好的N、S肥料,而且对于氨氮具有优异的保持能力,有效的抑制氮的硝化作用。是很好的氮肥缓释组分。与配方中的双氰胺、硫脲复合、对于脲酶活性的抑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本发明原料组分中的硅藻土源于硅藻遗骸和粘土矿物(蒙脱石、伊科石等),硅藻遗骸具有特殊的孔径结构,以蒙脱石为主的粘土矿物具有很强的吸附力。因此,赋予硅藻土对于作物生长所需要的N、P、K、Ca、Mg、S、B、Si、Cu、Fe、Mn、Mo、Zn、稀土金属氧化物等多种微量元素和酸根基团极强的吸附能力。而且,硅藻土本身也含有丰富的有机质和诸多微量元素,是理想的肥料缓释剂和土壤改良剂组分。煤矸石是煤矿开采和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堆积如山,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煤奸石中含有P、K、Mg、Cu、Zn、Mn、S、A]、Fe、Ba、Ca、Ti、Si等多种农作物生长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和微生物肥料成分,是优良的肥料添加剂组分。陪同肥料进入土壤对于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改良土壤结构,使之维持和恢复自然土壤生态环境效果良好。而且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特别与硅藻土复合,产生了良好的协同、叠加效果。本发明的目的还可以通过如下措施来达到本发明的环境友好型缓释增效多功能肥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组分(重量份)硫代硫酸铵3—25硫脲8—15硅藻土30—50煤矸石30_45。本发明的环境友好型缓释增效多功能肥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之硫代硫酸铵采用焦化气氨水液相催化脱硫脱氰装置回收的硫代硫酸钹粗品。一方面降低了焦化气体回收装置的负荷,降低了焦化企业三废治理成本,同时也降低了本发明的添加剂的制造成本。变废为宝、一举两得。本发明的环境友好型缓释增效多功能肥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之硅藻土和煤矸石粉的粒度《60目。如果控制在40—60目之间对于提高添加剂的吸附能力和改良土壤结构有利。下面提供一种本发明的环境友好型缓释增效多功能肥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歩骤a.粉碎按照配方需要将原料中的硅藻土、煤矸石粉碎,过60目筛,备用;b.配料、混合、均质将配方中的原料混合并作均质处理;C.检验、包装质量检验,合格后,包装。下面提供另一种本发明的环境友好型缓释增效多功能肥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粉碎按照配方需要将原料中的硅藻土、煤矸石分别粉碎,过60目筛,备用;b.硫代硫酸铵水溶液的制备将配方中的原料硫代硫酸铵溶解于水,备用;C.喷洒、干燥,将步骤b制备的硫代硫酸铵水溶液均匀喷洒在经歩骤a粉碎后。按照拟定配方准确计量的硅藻土和煤矸石混合物中,干燥后,备用;d.配料、混合、均质按照配方将经歩骤C处理过的原料及其他原料组分混合并作均质处理;e.检验、包装质量检验,合格后,包装。下面提供本发明的环境友好型缓释增效多功能肥料添加剂的使用方法如下a.单独使用于土壤,以满足其对N、S肥料、微量元素以及土壤改良的需求;b.作为添加剂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地域、不同季节和不同土壤的需要,添加到氮肥、磷肥、钾肥、微肥或其任意两种以上组合而成的各种复合、复混肥料中。添加比例控制在肥料添加剂=1:0.l—].O。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积极效果1.提供了一种保护环境、改良土壤,增加肥料有效成分,缓释效果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而且适用于各种化学肥料的环境友好型缓释增效多功能肥料添加剂。2.采用工业排放的废弃物硫代硫酸铵、煤矸石为主要原料作为本发明的添加剂的组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变废为宝;治理污染,保护环境;3.有良好的缓释效果,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施加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4.对保护大气、水体、土壤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作出了有益贡献;5.使用灵活、适用范围广单独使用于土壤,以满足其对N、S肥料、微量元素以及土壤改良的需求;作为添加剂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地域、不同季节和不同土壤的需要,添加到氮肥、磷肥、钾肥、微肥或其任意两种以上组合而成的各种复合、复混肥料中使用。。6.提高肥料利用率8%_25%,提高农作物产量5%_20%。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a.粉碎按照配方需要将原料中的硅藻土、煤矸石粉碎,过60目筛,备甩;b.配料、混合、均质准确称取硫代硫酸铵20重量份、双氰胺5重量份、硫脲10重量份、经步骤a粉碎的硅藻土30重量份、经步骤a粉碎的煤矸石35重量份混合后,作均质处理;C.检验、包装质量检验,合格后,包装。实施例2a.粉碎按照配方需要将原料中的硅藻土、煤矸石分别粉碎,过60目筛备用;b.硫代硫酸铵水溶液的制备将硫代硫酸铵25重量份溶解于50重量份水中,备用;c.喷洒、干燥首先准确称取经歩骤a粉碎的硅藻土20重量份和煤矸石40重量份,混合均匀。然后,将歩骤b制备的硫代硫酸铵水溶液均匀喷洒在上述硅藻土一煤矸石混合物中,干燥,备用;d.配料、混合、均质准确称取双氰胺10重量份、硫脲5重量份,与经步骤c处理过的原料组分混合并作均质处理;e.检验、包装质量检验,合格后,包装。实施例3—实施例8按照实施例1或实施例2的方法和步骤,按照表1的配方制备本发明的环境友好型缓释增效多功能肥料添加剂。表1<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7</column></row><table>权利要求1.一种环境友好型缓释增效多功能肥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组分(重量份)硫代硫酸铵3—50双氰胺0—30硫脲5—20硅藻土10—50煤矸石10—45。2.按照权利要求l的环境友好型缓释增效多功能肥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原料组分(重量份)硫代硫酸铵3—25硫脲8—15硅藻土30—50煤矸石30—45。3.按照权利要求1的环境友好型缓释增效多功能肥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之硫代硫酸铵采用焦化气氨水液相催化脱硫脱氰装置回收的硫代硫酸铵粗品。4.按照权利要求1的环境友好型缓释增效多功能肥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之硅藻土和煤矸石粉的粒度《60目。5.按照权利要求1的环境友好型缓释增效多功能肥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之硅藻土和煤矸石粉的粒度在40—60目之间。6.—种权利要求1的环境友好型缓释增效多功能肥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粉碎按照配方需要将原料中的硅藻土、煤矸石分别粉碎,过60目筛,备用;b.配料、混合、均质将配方中的原料混合并作均质处理;C.检验、包装质量检验,合格后,包装。7.—种权利要求1的环境友好型缓释增效多功能肥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粉碎按照配方需要将原料中的硅藻土、煤矸石分别粉碎,过60目筛,备用;b.硫代硫酸铵水溶液的制备将配方中的原料硫代硫酸铵溶解于水,备用;C.喷洒、干燥,将歩骤b制备的硫代硫酸铵水溶液均匀喷洒在经歩骤a粉碎后。按照拟定配方准确计量的硅藻土和煤矸石混合物中,干燥后,备用;d.配料、混合、均质按照配方将经步骤C处理过的原料及其他原料组分混合并作均质处理;e.检验、包装质量检验,合格后,包装。8.按照权利要求1的环境友好型缓释增效多功能肥料添加剂,其特征在于其使用方法如下a.单独使用于土壤,以满足其对N、S肥料、微量元素以及土壤改良的需求;b.作为添加剂根据不同作物、不同地域、不同季节和不同土壤的需要,添加到氮肥、磷肥、钾肥、微肥或其任意两种以上组合而成的各种复合、复混肥料中;添加比例控制在肥料添加剂二l:0.l—l.O。全文摘要本发明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缓释增效多功能肥料添加剂。属于肥料添加剂。包括如下原料组分(重量份)硫代硫酸铵3-50,双氰胺0-30,硫脲5-20,硅藻土10-50,煤矸石10-4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保护环境、改良土壤,增加肥料有效成分,缓释效果显著、提高肥料利用率,而且适用于各种化学肥料的环境友好型缓释增效多功能肥料添加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添加剂局限于氮肥缓释,缓释增效作用不佳;无环境保护和土壤改良功能。而且价格昂贵的问题。本发明的添加剂可以单独使用于土壤,以满足其对N、S肥料、微量元素以及土壤改良的需求;也可以添加到各种复合、复混肥料中使用。提高肥料利用率8%-25%,提高农作物产量5%-20%。文档编号C05G3/04GK101508613SQ20091002010公开日2009年8月19日申请日期2009年3月24日优先权日2009年3月24日发明者吕庆淮申请人:吕庆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