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饲用杜仲灌丛状栽植方法

文档序号:312099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饲用杜仲灌丛状栽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杜仲林木栽植管理技术方法,即灌丛状杜仲栽植管理技术,包括杜仲品种(品系)选择、单株个体抚育、林地水肥条件培育、杜仲叶片采集等技术,以提高杜仲林地单位面积叶片产量和有用成分产量。是一种新的、高效杜仲栽植管理技术方法。
背景技术
:杜仲(^/CO/ZZ啦'S"^70itfes)是我国珍惜濒危第二类保护植物和特有贵重的中药材和工业提胶原料树种。两千多年前我国人民就利用杜仲使自己身体强壮并延年益寿。杜仲所含木脂素类、环烯醚祐类、黄酮类、酚类、三萜类、甾类、多糖、有机酸、氨基酸、微量元素等次生代谢产物活性高,在医疗、保健等方面效果良好、应用广泛。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杜仲开发和保护力度不断加大,现在己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栽植,面积近30万公顷。杜仲粉作为饲料添加剂,促进禽畜生长、改善肉质、提高抗菌及免疫能力等功效已经得到证实。如将杜仲磨成细颗粒状或粉状,在育肥猪的日粮中添加0.2%0.3%,生猪活泼健壮很少生病,猪肉细嫩口感好,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品质优,商品等级高,而猪肉蛋白质、17种氮基酸含量均高于普通猪肉,肌内脂肪、胆固醇、油酸、亚油酸低于普通猪肉,且对肉猪的生长发育并无不良影响。价格每斤普遍提高2元左右。在我国江西等地,词养"杜仲畜禽"已成为一些农村资源开发、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日本依靠从我国大量进口杜仲,率先开发杜仲饲料,广泛用于喂养鸡、鸭、猪等动物。近年来日本在杜仲叶片饲喂家禽、家畜提高肉蛋品质和特殊药用成分含量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生产的禽蛋产品己在市场销售。目前,我国杜仲栽植主要目的在于生产杜仲树皮,以提取药用有效成分和工业用胶,栽植培育目标主要在于促进主茎和分枝生长,生产出更多的、有效成分含量更高的杜仲树皮,因此,优良品种选育及其优良栽植技术也围绕该目标而进行。然而,叶片绿原酸含量高于树皮及其他部分,所以,以提高杜仲叶片有效成分含量和叶片产量为目标的栽植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满足。现在栽植品种(品系)主要有科大l号、2号、3号、4号、白杨杜仲等,林地树木为乔木状,配置方式(1)单株品字形排列,行距3m,株距2—3m;(2)宽带窄行,2行为1带,带与带之间2—3m,株行距1.0mX0.5m;(3)—穴二株,穴与穴之间的单株平行,穴间距同于品字形排列。抚育管理林农间作,以农田耕作代替松土、扩穴、除杂等抚育措施。由于栽植乔木树体高大(一般45m以上),叶片采集困难,加之单叶面积较小,致使杜仲叶片在有效成分含量较高时期(夏季),极少有人采集利用,秋季自然落叶后,叶片中绿原酸、黄酮等有效成分降到最低或较低,导致杜仲叶片利用率不到5%,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词用杜仲灌丛状栽植方法,具有提高杜仲叶单产、降低劳动强度的特点,其克服了现有杜仲栽植方法中杜仲叶单产低、劳动强度高的缺陷。本发明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饲用杜仲灌丛状栽植方法,其特殊之处是,包含如下过程,1]选用优良品种杜仲苗木;2]定植春季3月中上旬到4月中下旬或秋季10月中下旬到11月中下旬栽植;3]平茬栽后随即自地面上1520cm处,剪去主干,截干后用泥或漆涂抹主干截口及以下45cm,减少树体水分散失;同时,距主干1520cm穴施速效肥,每株20g,施后用土覆盖并浇水;4]疏枝、留主枝当萌枝长度达到15cm以上后,按照不同方位和在主干上、中、下部位,错落选留3个生长健壮、端直、分布较为合适的萌枝,以培育主枝,主枝之间平面夹角110130°,自基部剪去病虫枝、枯枝、细弱枝、受损枝及其它过密萌枝,并随时对新萌枝进行抹芽或修剪处理。5]拉枝主枝长度达到3040cm以上时,用细绳进行拉枝,主枝与地面夹角为6070°,主枝间夹角115125°,使主枝在不同方位上均匀分布。6]修剪、留侧枝主枝长度达到5060cm后,于当年10月下旬到来年4月上旬,对主枝修剪,修剪位置在饱满芽上端35cm处,即距主枝顶端约10cm;侧枝萌发并长度达到15cm以后,每个主枝留2个生长健壮、端直的侧枝,其余侧枝自基部全部剪去,以后随时对新萌侧枝进行抹芽处理;7]施肥、灌水每年46月生长旺盛期,穴施速效N、P肥l2次,每次每株6080g,深度15cm左右,施后覆土,根据土壤墒情灌水;8]灌丛状树体形成后,每年7月底到8月中旬采集杜仲叶,除枝条顶端57片叶外,全部采下,叶片采集23年,枝条长势变弱时,秋季落叶后到春季树液流动、枝条萌动前,隔行或隔株修剪主枝,从每个主枝最下端侧枝的基部剪去,第二年修剪上年没有修剪的植株,方法与前次相同。上述过程l]中,杜仲品种为科大3号或科大4号;标准为单叶面积为4550cm2;选用嫁接、嫩枝扦插、插根等方式繁殖的无性苗、壮苗。上述壮苗标准为苗高大于80cm,地径1.Ocm以上,根长大于60cm,根颈1.lcm以上,一级侧根长度大于1520cm,数量34个以上,无病虫危害。上述过程2]中,首先,栽植时行距2m,株距1.5m,亩栽222株,品字形配置;坑(穴)植,坑深7080cm,直径大于60cm;每穴栽1株,并在穴底施入约10kg腐熟的有机肥;把根系按自然生长状态在穴中摆顺,扶端、扶正苗木后,填土,踩实,灌水,待水下渗后覆土保墒;然后,进行保护种植,在杜仲行间种植大豆、绿豆、毛苕子等豆科作物、牧草或绿肥,与杜仲苗木距离30cm左右;或种植小麦、红薯等低秆作物,方法技术与大田作物相同;68月如果1520天不下雨,可灌水1次。上述过程3]中速效肥为尿素或磷酸二氢铵,嫁接苗杜仲林地,不平茬,其他管理方法同于无性繁殖苗营建的林地;平茬后也进行保护种植,与杜仲距离加大至4050cm,其他方法与定植后的保护种植相同。上述过程5]中,拉枝时细绳一段固定在地面,一端系在主枝上,细绳在主枝所系位置一般距离主枝顶端15cm左右。上述过程5]中,拉枝时细绳随主枝生长伸长进行变动,11.5月调动1次。上述过程8]中,完成第二年修改后,以后每隔34年依照此方法对主枝修剪1次。本发明的优点为1、改杜仲乔木状造林为灌丛状栽植,提高杜仲叶单产。2、灌丛状树体便于采集树叶,降低劳动强度。3、为杜仲综合利用提供了条件,促进了杜仲新用途的推广,增加了农民收入。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的饲用杜仲灌丛状栽植方法,完全脱离了传统以生产杜仲皮为目标的栽植管理方法,实施平茬、拉枝等技术,使杜仲植株没有主干,高生长受到影响和限制,形成枝条数量及其空间分布和人为预期目标相一致的灌丛状树体,达到提高杜仲树叶单产及其采集便利程度和利用率的目的。因为该方法采取类似灌木平茬、促进萌蘖枝等技术,并使杜仲树体失去天然高大乔木形状而成为灌丛形,所以称作灌丛状杜仲栽植管理法。具体步骤与方法包括苗木选择优良品种(品系),如科大3号、科大4号,标准为单叶面积大于4550cm2,植株生长快,分枝角度4550。以上。选用嫁接、嫩枝扦插、插根等方式繁殖的无性苗、壮苗,壮苗标准为苗高大于80cm,地径1.0cm以上,根长大于60cm,根颈1.lcm以上,一级侧根长度大于1520cm,数量34个以上,无病虫危害,异地调苗时苗木不带有检疫病虫。2、定植春季3月中上旬到4月中下旬或秋季落叶前后1星期(10月中下旬到11月中下旬)栽植。行距2m,株距1.5m,亩栽222株,品字形配置;坑(穴)植,坑深7080cm(达到可以摆顺苗木根系,根颈低于地表2cm左右),直径大于60cm;每穴栽1株,并在穴底施入约10kg腐熟的有机肥;把根系按自然生长状态在穴中摆顺,扶端、扶正苗木后,填土,踩实,灌水,待水下渗后覆土保墒。定植后进行保护种植,即在杜仲行间种植大豆、绿豆、毛苕子等豆科作物、牧草或绿肥,与杜仲苗木距离30cm左右;也可种植小麦、红薯等低秆作物,方法技术与大田作物相同。68月如果1520天不下雨,可灌水1次。3、平茬栽后随即自地面上1520cm处,用修枝剪平口剪去主干,截干后用泥或漆涂抹主干截口及以下45cm,减少树体水分散失。同时,距主干1520cm穴施尿素或磷酸二氢铵等速效肥,每株20g,施后用土覆盖并浇水。嫁接苗杜仲林地,不平茬,其他管理方法同于无性繁殖苗营建的林地。平茬后也进行保护种植,除与杜仲距离加大为4050cm外,其他方法与定植后的相同。4、疏枝、留主枝平茬后,当萌枝长度达到15cm以上后,按照不同方位和在主干上、中、下部位,错落选留3个生长健壮、端直、分布较为合适的萌枝,以培育主枝,主枝之间平面夹角110130°。自基部剪去病虫枝、枯枝、细弱枝、受损枝及其它过密萌枝,并随时对新萌枝进行抹芽或修剪处理。5、拉枝主枝长度达到3040cm以上时,用细绳进行拉枝,主枝与地面夹角为6070°,主枝间夹角115125°,在不同方位上分布比较均匀。拉枝时细绳一段固定在地面,一端系在主枝上,细绳在主枝所系位置一般距离主枝顶端15cm左右,随主枝生长伸长而变动,11.5月调动1次。76、修剪、留侧枝主枝长度达到5060cm以上后,于当年秋季落叶后至来年春季萌动前10天,即10月下旬到4月上旬(因气候南北方有差异),对主枝修剪,修剪位置在饱满芽上端35cm处,即距主枝顶端约10cm。侧枝萌发并长度达到15cm以后,每个主枝留2个生长健壮、端直的侧枝,其余侧枝自基部全部剪去,以后随时对新萌侧枝进行抹芽处理。灌丛状树体形成后,每年7月底到8月中旬采集杜仲叶,除枝条顶端57片叶外,全部采下。叶片采集23年,枝条长势变弱时,秋季落叶后到春季树液流动、枝条萌动前,隔行或隔株修剪主枝,从每个主枝最下端侧枝的基部剪去。第二年修剪上年没有修剪的植株,方法与前次相同。以后每隔34年依照此方法对主枝修剪1次。7、施肥、灌水每年46月生长旺盛期,穴施速效N、P肥l2次,每次每株6080g,深度15cm左右,施后覆土,根据土壤墒情灌水。实施例1、试验品种与试验地点试验品种为杜仲科大3号。试验地点位于陕西省略阳县秦岭南坡退耕地,海拔720m,黄棕壤,西坡,坡度13°,亚热带北缘山地湿润季风气候,年均降水860ram。2、栽植方式与栽植密度2001年3月上旬栽植,株行距为1.5mX2.Om,密度222株/亩。苗木为嫩枝扦插苗,苗木无病虫危害、损伤,苗木高度8395cm,地径1.01.2cm,根长为6376cm,单株侧根35个,根系发育良好、较为完整。坑植,坑深80cm左右,坑直径约63cm,每坑栽1株,每坑底部施入腐熟有机肥约10kg,栽后浇水。3、定植后13年田间管理定植后前3年,除正常采集叶片外,主要以培育灌丛状树体为目标,采用平茬、疏枝、拉枝等方法,促使主枝按预期角度和方向生长。定植后12年间作大豆,大豆与杜仲行距50cm。4、修剪定植后第6年,主枝长势降低后,隔行修剪,自基部全部剪除主枝,第二年修剪另外行杜仲。对比例以现有杜仲栽植及培育方法种植杜仲,其实验品种与试验地点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其栽植密度为常规密度,即110株/亩。本发明方法的实施例和传统方法的对比例的栽植结果,见表1:表1杜仲不同栽培方式叶产量(干重)kg/亩<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9</column></row><table>注常规与灌丛状栽培都是2001年栽植,栽后第7年(2007年)春季修剪主枝。权利要求1、一种饲用杜仲灌丛状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如下过程,1]选用优良品种杜仲苗木;2]定植春季3月中上旬到4月中下旬或秋季10月中下旬到11月中下旬栽植;3]平茬栽后随即自地面上15~20cm处,剪去主干,截干后用泥或漆涂抹主干截口及以下4~5cm,减少树体水分散失;同时,距主干15~20cm穴施速效肥,每株20g,施后用土覆盖并浇水;4]疏枝、留主枝当萌枝长度达到15cm以上后,按照不同方位和在主干上、中、下部位,错落选留3个生长健壮、端直、分布较为合适的萌枝,以培育主枝,主枝之间平面夹角110~130°,自基部剪去病虫枝、枯枝、细弱枝、受损枝及其它过密萌枝,并随时对新萌枝进行抹芽或修剪处理。5]拉枝主枝长度达到30~40cm以上时,用细绳进行拉枝,主枝与地面夹角为60~70°,主枝间夹角115~125°,使主枝在不同方位上均匀分布。6]修剪、留侧枝主枝长度达到50~60cm后,于当年10月下旬到来年4月上旬,对主枝修剪,修剪位置在饱满芽上端3~5cm处,即距主枝顶端约10cm;侧枝萌发并长度达到15cm以后,每个主枝留2个生长健壮、端直的侧枝,其余侧枝自基部全部剪去,以后随时对新萌侧枝进行抹芽处理;7]施肥、灌水每年4~6月生长旺盛期,穴施速效N、P肥1~2次,每次每株60~80g,深度15cm左右,施后覆土,根据土壤墒情灌水;8]灌丛状树体形成后,每年7月底到8月中旬采集杜仲叶,除枝条顶端5~7片叶外,全部采下,叶片采集2~3年,枝条长势变弱时,秋季落叶后到春季树液流动、枝条萌动前,隔行或隔株修剪主枝,从每个主枝最下端侧枝的基部剪去,第二年修剪上年没有修剪的植株,方法与前次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l]中,杜仲品种为科大3号或科大4号;标准为单叶面积为4550cm2;选用嫁接、嫩枝扦插、插根等方式繁殖的无性苗、壮苗。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壮苗标准为苗高大于80cm,地径1.Ocm以上,根长大于60cm,根颈1.lcm以上,一级侧根长度大于1520cm,数量34个以上,无病虫危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2]中,首先,栽植时行距2m,株距1.5m,亩栽222株,品字形配置;坑(穴)植,坑深7080cm,直径大于60cm;每穴栽1株,并在穴底施入约10kg腐熟的有机肥;把根系按自然生长状态在穴中摆顺,扶端、扶正苗木后,填土,踩实,灌水,待水下渗后覆土保墒;然后,进行保护种植,在杜仲行间种植大豆、绿豆、毛苕子等豆科作物、牧草或绿肥,与杜仲苗木距离30cm左右;或种植小麦、红薯等低秆作物,方法技术与大田作物相同;68月如果1520天不下雨,可灌水1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3]中速效肥为尿素或磷酸二氢铵,嫁接苗杜仲林地,不平茬,其他管理方法同于无性繁殖苗营建的林地;平茬后也进行保护种植,与杜仲距离加大至4050cm,其他方法与定植后的保护种植相同。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5]中,拉枝时细绳一段固定在地面,一端系在主枝上,细绳在主枝所系位置一般距离主枝顶端15cra左右。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5]中,拉枝时细绳随主枝生长伸长进行变动,11.5月调动1次。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栽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程8]中,完成第二年修改后,以后每隔34年依照此方法对主枝修剪1次。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饲用杜仲灌丛状栽植方法,克服了现有杜仲栽植方法中杜仲叶单产低、劳动强度高的缺陷。包含选用优良品种杜仲苗木,定植,平茬,疏枝、留主枝,拉枝,修剪、留侧枝,施肥、灌水,灌丛状树体形成后定期的修剪等步骤。具有提高杜仲叶单产、降低劳动强度的特点。文档编号A01G1/00GK101627688SQ200910020898公开日2010年1月20日申请日期2009年1月14日优先权日2009年1月14日发明者刘建军,季志平,康博文,李文华申请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