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大鲵繁育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产品养殖设施,尤其涉及一种能够促进大鲵性腺发育的水池。
背景技术:
大鲵俗称娃娃鱼,是现存两栖动物中比较原始的种类之一,为我国二级 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大鲵对生存环境要求极为苛刻,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因此仅仅依靠自然 保护、自然增殖的方法很难恢复大鲵的种群数量,更难满足市场的需求;为此,必须走人工 驯养繁殖的路子。目前,人工驯养繁殖大鲵的技术虽然取得了进展,但真正规模化繁殖成功的却很 少。其原因是为了避免成鲵之间的相互打斗而将雌雄大鲵分池饲养,由于两池的水体互不 相通,雌雄大鲵性成熟信息不能相互传达、彼此影响,从而造成雌雄大鲵性腺成熟不同步、 繁殖率低下。另外,由于排水装置没有水位调节功能,因此不能对水池的水位进行调控,不 能适应大鲵不同时期的需要。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可调控水位、能促进雌雄大鲵性腺发育同步的大鲵繁育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水池,设置在该水池上 方的进水管、与该水池连通的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由固定在水池底部的出水管、设置在 该出水管出口处可绕该管轴线转动的弯管构成,在出水管与排水管的入口之间设有将水池 分隔开的隔离网。出水管的入口处设有滤网。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因此不仅能够通过转动 弯管来改变水池的水位,以适应大鲵不同时期的习性,而且还能够方便排出沉积在养殖池 底的污物。另外,由于设置了隔离网,因此实现了雌雄大鲵同池隔离饲养;既有效地避免了 成鲵之间的打斗,又能通过交融的水体传达彼此性腺发育的信息,使雌雄大鲵性成熟逐步 趋向同步。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中进水管1 水池2 隔离网3 弯管4 出水管5 滤网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在图1 2中,进水管1设置在水池2靠近左端的位置,在水池2的池底靠近右端 的位置设有呈L型与该水池连通的出水管5,出水管5的出口处设有弯管4,该弯管可绕出 水管5的轴线转动;在进水管1与出水管5的入口之间设有将水池2分隔开的隔离网3。为 了避免大鲵进入出水管5中,在该出水管的入口处设有滤网6。
权利要求一种大鲵繁育池,包括水池,设置在该水池上方的进水管、与该水池连通的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装置由固定在水池(2)底部的出水管(5)、设置在该出水管出口处可绕该管轴线转动的弯管(4)构成,在进水管(1)与出水管(5)的入口之间设有将水池(2)分隔开的隔离网(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鲵繁育池,其特征在于出水管(5)的入口处设有滤网(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鲵繁育池,属于水产品养殖设施;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调控水位、能促进雌雄大鲵性腺发育同步的水池。它包括水池,设置在该水池上方的进水管、与该水池连通的排水装置,所述排水装置由固定在水池(2)底部的出水管(5)、设置在该出水管出口处可绕该管轴线转动的弯管(4)构成,在进水管(1)与出水管(5)的入口之间设有将水池(2)分隔开的隔离网(3)。本实用新型由于实现了雌雄大鲵同池隔离饲养,因此能够通过交融的水体传达彼此性腺发育的信息,从而使雄鲵和雌鲵的性成熟逐步趋向同步;具有控制调节水位方便,排污方便等优点;是工厂化大规模养殖大鲵的理想设施。
文档编号A01K67/02GK201612087SQ20092012590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0日
发明者兰洪明, 李 灿, 黄晓欣 申请人:贵定锦江娃娃鱼开发有限公司;贵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