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植物油提高桑黄液体培养菌丝量的方法

文档序号:123225阅读:5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植物油提高桑黄液体培养菌丝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将植物油用于药用真菌桑黄菌液体培养 过程并大幅度提高桑黄菌丝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桑黄(Phellinus igniarius)又称火木层孔菌,属担子菌纲,层孔菌属,寄生于桑 树树木之上,是一种珍稀的食药用真菌,桑黄主要活性成分为桑黄多糖,能提高机体免疫 力,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活性,极具开发价值。由于桑黄菌生理生态的复杂性、特殊性,桑黄子实体数量稀少,采用人工栽培的方 式具有生产周期长、产量低等缺点,而液体深层培养技术大规模生产桑黄菌丝体以及其活 性多糖物质是满足国内外市场需要的有效途径。在桑黄菌丝体中含有大量的多糖、黄酮等 生物活性物质,因此在液体培养过程,提高桑黄菌丝量是采用深层培养技术工业应用的关 键。植物油在发酵过程往往作为前体供应和消泡作用,同时由于油脂利用无阻遏效应,不易 发生降解物的阻遏效应,有利于次级代谢产物合成,被广泛应用于众多抗生素发酵生产。但 油脂是否对药用真菌桑黄菌丝生长产生影响,迄今没有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运用植物油用于药用真菌桑黄菌液体培养并提高桑黄菌丝量 的方法。本方法使用的菌种是购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CGMCC)桑黄菌种 (火木层孔菌,编号5. 95),用于实现本发明目的的具体技术解决方案如下1.桑黄发酵培养基参考中国专利申请(邹祥等,专利申请号200810070224. 4)进 行配制;2.培养基初始pH控制在5. 5 7. 5,灭菌温度115 121 °C,灭菌时间30min ;3.植物油添加,在发酵初始添加质量浓度为0. 5 5%的不同种类的植物油,包括 (大豆油、橄榄油、菜籽油等);4.发酵工艺,采用摇瓶发酵或发酵罐发酵工艺,接种量为5 15%,培养温度为 24 28°C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在发酵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油,能迅速提高深层培养过程桑黄菌丝生长量,摇瓶培 养桑黄菌丝体产量最高可达34. 63g/L,比对照组提高了 182.9% ;7L发酵罐桑黄菌丝量最 高可达23. 77g/L,比对照组提高了 207. 1 %,是目前深层培养桑黄菌丝体产量最高的报道; 同时添加的植物油廉价易得,有利于工业化生产。本发明具有操作工艺简单,发酵生产成本 低等优点,可用于桑黄菌液体大规模培养生产过程,同时还可用于其它药用真菌如灵芝、姬 松茸、香菇等菌种的液体发酵生产过程。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 按专利(邹祥等,专利申请号200810070224. 4)配制本发明中所述的发酵培养基 1L,调节pH到6. 0后,加入1 %的大豆油,将培养基分装到250mL的三角摇瓶中,装液量为 50mL,灭菌温度115°C,时间30min。桑黄菌丝培养采用摇瓶发酵工艺,在250mL三角摇瓶中按10% (V/V)的接种 量接入桑黄种子液5mL,摇瓶培养温度25V,转速180r/min,发酵7天结束,离心获得菌丝 体,用蒸馏水洗涤菌丝体3次,烘干至恒重,称重菌体干重达到32. 67g/L,比对照组提高了 166. 9%。实施例2:按(邹祥等,专利申请号200810070224. 4)专利配制本发明中所述的发酵培养 基1L,调节pH到6. 0后,加入1 %的橄榄油,将培养基分装到250mL的三角瓶中,装液量为 50mL,灭菌温度115°C,时间30min。桑黄菌丝培养采用摇瓶发酵工艺,在250mL三角摇瓶中按10% (V/V)的接种 量接入桑黄种子液5mL,摇瓶培养温度25V,转速180r/min,发酵7天结束,离心获得菌丝 体,用蒸馏水洗涤菌丝体3次,烘干至恒重,称重菌体干重达到31. 3g/L,比对照组提高了 155. 7%。实施例3:按专利(邹祥等,专利申请号200810070224. 4)配制本发明中所述的发酵培养 基1L,调节pH到6. 0后,加入1 %的菜籽油,将培养基分装到250mL的三角瓶中,装液量为 50mL,灭菌温度115°C,时间30min。桑黄菌丝培养采用摇瓶发酵工艺,在250mL三角摇瓶中按10% (V/V)的接种 量接入桑黄种子液5mL,摇瓶培养温度25V,转速180r/min,发酵7天结束,离心获得菌丝 体,用蒸馏水洗涤菌丝体3次,烘干至恒重,称重菌体干重达到34. 63g/L,比对照组提高了 182. 9%。实施例4:按专利(邹祥等,专利申请号200810070224. 4)配制本发明中所述的发酵培养基 5L,调节pH到6. 0后,加入1 %的菜籽油,将培养基装到7L的搅拌式发酵罐(上海保兴生物 工程装备有限公司)中,装液量为5L,灭菌温度121°C,时间30min。桑黄菌丝培养采用发酵罐培养工艺,按照10% (V/V)的接种量接入桑黄种子液 500mL,发酵罐培养温度25°C,起始转速200r/min,根据罐内溶氧浓度进行调节转速,控制 溶氧浓度不低于20%,发酵6天结束,离心收集菌丝体,用蒸馏水洗涤菌丝体3次,烘干至恒 重,发酵6天桑黄菌丝量最高可达23. 77g/L,比对照组提高了 207. 1 %。
权利要求
一种利用植物油提高桑黄液体培养菌丝量的方法,其步骤如下(1)配制桑黄发酵培养基;(2)培养基初始pH控制在5.5~7.5,灭菌温度115~121℃,灭菌时间30min;(3)植物油添加在发酵初始添加质量浓度为0.5~5%的植物油;所述植物油为大豆油、橄榄油、菜籽油中的一种或多种;(4)发酵工艺采用摇瓶发酵或发酵罐发酵工艺,接种量为5~15%,培养温度为24~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植物油提高桑黄液体培养菌丝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摇瓶发酵工艺为250mL发酵摇瓶装液量50mL,接种5-15% (V/V)桑黄种子液,培养温 度25°C,转速180-220r/min,发酵6_10天,发酵结束后用蒸馏水洗涤菌丝体2_4次,60°C烘 干至恒重,天平称重获得菌体干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植物油提高桑黄液体培养菌丝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酵罐发酵工艺为7L搅拌式发酵罐装液量5L,接种5-15% (V/V)桑黄种子液,培养 温度25°C,发酵罐起始转速180-220r/min,通气量1 1 (V/V),发酵罐转速根据罐内溶氧进 行调节,发酵6-10天,发酵结束后用蒸馏水洗涤菌丝体2-4次,60°C烘干至恒重,天平称重 获得菌体干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出一种运用植物油用于药用真菌桑黄菌液体培养并提高桑黄菌丝量的方法。本方法的桑黄发酵培养基参考专利申请号200810070224.4公开的技术进行配制,培养基初始pH控制在5.5~7.5,灭菌温度115~121℃,灭菌时间30min。在发酵初始添加质量浓度为0.5~5%的不同种类的植物油,包括大豆油、橄榄油、菜籽油等,采用摇瓶发酵或发酵罐发酵工艺,接种量为5~15%,培养温度为24~28℃。本发明具有操作工艺简单,发酵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可用于桑黄菌液体大规模培养生产过程,同时还可用于其它药用真菌如灵芝、姬松茸、香菇等菌种的液体发酵生产过程。
文档编号A01G1/04GK101933439SQ20101022664
公开日2011年1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7月15日
发明者孙敏, 邹祥, 郭霞 申请人:西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