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不对行棉秆拔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2622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不对行棉秆拔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棉秆收割装置,特别是一种不对行棉秆拔取装置。
背景技术
棉秆收获主要是拔秆收获,主要因为棉秆根茎较硬不易腐烂、不易粉碎,在土壤里 留存很长时间,不利于后续整地作业和农作物生长,达不到“精耕细作”的农艺要求。我国 棉花种植多采用铺膜增温保墒,全国各地气候、土壤、品种差异性较大,棉花的种植行距多 种多样。因此,若能研究出不对行拔棉秆收获机,将大幅提高适收范围,充分利用我国南北 纵深长的地理优势开展跨区作业,增加收获面积,增加机收收入。国内应用较广的机型是水平齿盘式拔棉秆机,通过地轮驱动拔秆齿盘,旋转的拔 秆齿盘与挡杆构成拔秆部件。棉秆进入拔秆部件后,在挡杆的作用下,被推挤到拔秆齿盘齿 根部夹紧,依靠拖拉机的行走将棉秆拖出,由后侧的压辊将棉秆搂成堆,放于田间。该机型 只能拔收2行,效率低。机器的拔净率受土壤坚实度和棉花的种植行距影响较大,板结地块 拔净率较低、被拔秆齿盘切断的棉秆也较多,损失大;另外机器作业后需要二次进地进行捡 拾作业,劳动强度大、综合成本高,难以满足我国棉秆综合利用的要求。目前,棉秆拔取装置常见的有胶辊式拔取装置、立式齿盘拔取装置、夹持式拔取装 置及刨辊式拔取装置,前三种拔取装置由于受结构限制均不能不对行拔取,收获适应性较 差。第四种拔取装置即刨辊式拔取装置虽然实现了不对行拔取,但是该装置工作时需要入 土 10 20mm,对土壤的翻掘作用很大,能耗较高,土壤对刨刀磨损也比较大,磨损后的刨刀 导致“漏拔”现象严重。例如专利号为“ZL200420008333. 0”,名称为“棉秆收获打捆机”的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为“ZL200420087046. 3”,名称为“棉秆收获机的收取棉秆的机 构”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属于胶辊式结构,靠胶辊挤出棉秆,因此必须对行收获;申请号为 “200810188680. 9”,名称为“棉花拔杆机”的中国发明申请所公开的棉花拔杆机,结构复杂, 易堵塞,拔叉伸缩工作的形式易导致工作不稳定,例如在拔叉伸缩过程中遇到田间石块、树 根等撞弯等变形时该拔叉就无法继续伸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收获适应性好,拔净率高,结构简单,工作 可靠的不对行棉秆拔取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不对行棉秆拔取装置,设置在棉秆收获机 的前端,包括与所述棉秆收获机连接的机架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传动系统和拔茎辊,所 述拔茎辊与所述传动系统连接,其中,所述拔茎辊包括拔茎辊轴、齿刀座板和拔茎齿刀,所 述齿刀座板连接在所述拔茎辊轴上,所述齿刀座板包括连接端与工作端,所述拔茎齿刀沿 所述拔茎辊轴的轴线方向设置并安装在所述工作端。上述的不对行棉秆拔取装置,其中,所述拔茎辊包括多个齿刀座板,所述多个齿刀 座板的连接端顺序围合成棱柱形管轴,所述多个齿刀座板的工作端分别形成多个翼板,所
3述拔茎辊轴穿接在所述棱柱形管轴中。上述的不对行棉秆拔取装置,其中,所述齿刀座板为三个,所述三个齿刀座板顺序 围合成三棱柱形管轴。上述的不对行棉秆拔取装置,其中,所述拔茎辊包括多个三棱柱形管轴,所述三棱 柱形管轴之间由法兰盘分隔,相邻的所述三棱柱形管轴的相位角相差40度。上述的不对行棉秆拔取装置,其中,所述拔茎齿刀包括拔茎齿刀体和刀齿,所述刀 齿位于所述拔茎齿刀体的前端,所述刀齿与所述拔茎齿刀体连接或所述刀齿与所述拔茎齿 刀体为一体结构,所述刀齿为V形锯齿结构。上述的不对行棉秆拔取装置,其中,所述拔茎齿刀上还设置有小刀片,所述小刀片 的刃口为直刃或锯齿状结构,所述小刀片设置在所述刀齿的一侧。上述的不对行棉秆拔取装置,其中,所述刀齿的另一侧也对称设置有所述小刀片。上述的不对行棉秆拔取装置,其中,所述小刀片设置在所述刀齿的同一平面内。上述的不对行棉秆拔取装置,其中,所述刀齿的齿形角为15° 180°。上述的不对行棉秆拔取装置,其中,所述刀齿的齿间距为2 50mm。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在于1、实现了棉秆的不对行拔取,收获适应性好,拔净率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2、拔茎齿刀对土壤的掘动作用小,能耗较低,并且具有揭取、粉碎农膜的功能。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棉秆拔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棉秆拔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拔茎齿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拔茎齿刀工作原理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1 机架2传动系统21 轴承3拔茎辊31拔茎辊轴32法兰盘33齿刀座板331连接端332工作端333 翼板334 管轴335 螺栓34拔茎齿刀
4
341小刀片342拔茎齿刀体343 铆钉344连接孔345 刃 口346 刀齿10 棉秆β相位角δ齿形角L齿间距a、b、c 工作段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结构原理和工作原理作具体的描述参见图1、图2及图3,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棉秆拔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 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棉秆拔取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本发明的目的 是提供一种不对行棉秆拔取装置,随收获机前进前推棉秆,使棉秆嵌夹在拔茎齿刀内,靠齿 刀与棉秆之间的摩擦力克服棉秆与土壤间的连结力拔取棉秆。本发明的不对行棉秆拔取装 置,设置在棉秆收获机的前端,包括与所述棉秆收获机连接的机架1及连接在所述机架1上 的传动系统2和拔茎辊3,所述拔茎辊3与所述传动系统2连接,拔茎辊3采用卧辊形式,所 述拔茎辊3包括拔茎辊轴31、齿刀座板33和拔茎齿刀34,所述齿刀座板33连接在所述拔 茎辊轴31上,所述齿刀座板33包括连接端331与工作端332,所述拔茎齿刀34沿所述拔茎 辊轴31的轴线方向设置并安装在所述工作端332。本实施例中,拔茎辊轴31上有多组拔茎 齿刀34沿轴向布置,拔茎齿刀34通过螺栓335固定在齿刀座板33上。拔茎辊轴31由两 端的轴承21支撑,轴承21通过螺栓固定在收获机的机架1上,由传动系统2带动旋转。参见图1,所述拔茎辊3包括多个三棱柱形管轴334,所述三棱柱形管轴334之间 由法兰盘32分隔,本实施例中,法兰盘32将拔茎辊轴31均分成3个工作段a、b、c,所述拔 茎辊3包括多个齿刀座板33,一般为2 5个,所述多个齿刀座板33的连接端331顺序围 合成棱柱形管轴334,所述多个齿刀座板33的工作端332分别形成多个翼板333,所述拔 茎辊轴31穿接在所述棱柱形管轴334中。本实施例中的每个工作段a、b、c由三片齿刀座 板33顺序围合成三棱柱形管轴334,三组拔茎齿刀34分别安装在管轴334外侧的翼板333 上。这种结构整体稳定性好,刚性大,焊后变形较小,有利于保证拔茎辊3拔秆工作时的平 衡性。三段管轴334两两之间均设置有相位角β,本实施例中,优选该相位角β为40°, 管轴334间的相位差主要是减少同一时刻拔取棉秆的株数,减轻拔秆工作形成的交变载荷 对拔茎辊3的冲击,增强拔茎辊3工作的整体稳定性。参见图4及图5,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拔茎齿刀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的 拔茎齿刀工作原理示意图。拔茎齿刀34是拔取棉秆的重要工作元件。所述拔茎齿刀34包 括拔茎齿刀体342和多个刀齿346,所述刀齿346位于所述拔茎齿刀体342的前端,所述刀 齿346与所述拔茎齿刀体342为一体结构或者所述刀齿346通过螺纹连接、铆接、焊接等形式与所述拔茎齿刀体342连接,所述刀齿346为V形锯齿结构。所述拔茎齿刀34上还设 置有小刀片341,所述小刀片341的刃口 345为直刃或锯齿状结构,本实施例优选采用刃口 345设置锯齿状的小刀片341以增大拔茎齿刀34与棉秆10之间的摩擦力,增加拔茎齿刀34 对棉秆10的抓取能力。所述小刀片341设置在所述刀齿346的V形锯齿结构的一侧。所 述刀齿346的V形锯齿结构的另一侧也可对称设置有所述小刀片341。所述小刀片341优 选设置在所述刀齿346的同一平面内。本实施例中的小刀片341通过铆钉343铆接到拔茎 齿刀体342上,也可通过焊接、螺纹连接等其他方式连接,或者将小刀片341与所述刀齿346 加工为一体结构。拔茎齿刀34的齿形角δ及齿间距L均是影响拔茎齿刀34对棉秆10的 抓取能力的因素,本实施例中,所述刀齿346的齿形角δ为15° 180°,本实施例优选δ 为29. 5°,所述刀齿346的齿间距L为2 50mm,本实施例优选L为22mm。提高拔茎齿刀 34对棉秆10的抓取能力,也可以通过加大摩擦系数的方法来实现。本发明采用在拔茎齿刀 34的一侧设置带有锯齿状刃口的小刀片341的方法。工作时,拔茎辊3在传动系统2的驱动下旋转,随棉秆收获机前进前推棉秆10,使 棉秆10嵌入到拔茎齿刀34的刀齿346与小刀片341形成的齿槽内,产生的摩擦力克服棉 秆10与土壤的连结力拔起棉秆10。由于拔茎齿刀34沿拔茎辊轴31的轴线方向均勻布置, 拔茎齿刀34的尖部进行分禾,因此在拔茎辊3收获幅宽内的棉秆10都能嵌入到拔茎齿刀 34的刀齿346内,实现了不对行拔取棉秆,拔茎辊3采用卧辊形式,沿拔茎辊轴31的轴线方 向安装拔茎齿刀34,拔茎辊3由液压马达驱动并实现转速无级可调。棉花密植地区使用高 转速,秸秆量小或密度低时使用低转速。本发明除了应用于棉秆收获机外,还可应用于其它 茎秆类作物的拔取作业。作业时,与拔茎刨刀相比,拔茎齿刀34有两个工作点,容易抓取棉秆,并能产生较 大的拔取力。另一方面,拔茎齿刀34在入土拔秆时可以不入土,或仅刀齿346的前端深入 地表,即使入土也较浅,降低了对土壤的翻搅,能耗降低,还能将地表下的农膜打碎或直接 带出,有利于后续整地作业和后一茬作物生长。当然,本发明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发明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 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 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一种不对行棉秆拔取装置,设置在棉秆收获机的前端,包括与所述棉秆收获机连接的机架及安装在所述机架上的传动系统和拔茎辊,所述拔茎辊与所述传动系统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拔茎辊包括拔茎辊轴、齿刀座板和拔茎齿刀,所述齿刀座板连接在所述拔茎辊轴上,所述齿刀座板包括连接端与工作端,所述拔茎齿刀沿所述拔茎辊轴的轴线方向设置并安装在所述工作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对行棉秆拔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拔茎辊包括多个齿刀 座板,所述多个齿刀座板的连接端顺序围合成棱柱形管轴,所述多个齿刀座板的工作端分 别形成多个翼板,所述拔茎辊轴穿接在所述棱柱形管轴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不对行棉秆拔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刀座板为三个,所述 三个齿刀座板顺序围合成三棱柱形管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不对行棉秆拔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拔茎辊包括多个三棱 柱形管轴,所述三棱柱形管轴之间由法兰盘分隔,相邻的所述三棱柱形管轴的相位角相差 40度。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不对行棉秆拔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拔茎齿刀包括 拔茎齿刀体和刀齿,所述刀齿位于所述拔茎齿刀体的前端,所述刀齿与所述拔茎齿刀体连 接或所述刀齿与所述拔茎齿刀体为一体结构,所述刀齿为V形锯齿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对行棉秆拔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拔茎齿刀上还设置有 小刀片,所述小刀片的刃口为直刃或锯齿状结构,所述小刀片设置在所述刀齿的一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不对行棉秆拔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的另一侧也对称 设置有所述小刀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不对行棉秆拔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小刀片设置在所述刀 齿的同一平面内。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对行棉秆拔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的齿形角为 15° 180°。
10.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不对行棉秆拔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刀齿的齿间距为2 50mmo
全文摘要
一种不对行棉秆拔取装置,设置在棉秆收获机的前端,包括与所述棉秆收获机连接的机架及连接在所述机架上的传动系统和拔茎辊,所述拔茎辊与所述传动系统连接,其中,所述拔茎辊包括拔茎辊轴、齿刀座板和拔茎齿刀,所述齿刀座板连接在所述拔茎辊轴上,所述齿刀座板包括连接端与工作端,所述拔茎齿刀沿所述拔茎辊轴的轴线方向设置并安装在所述工作端。本发明实现了棉秆的不对行拔取,收获适应性好,拔净率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拔茎齿刀对土壤的掘动作用小,能耗较低,并且具有揭取、粉碎农膜的功能。
文档编号A01D46/14GK101971744SQ20101026612
公开日2011年2月16日 申请日期2010年8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8月27日
发明者包春林, 唐遵峰, 甘帮兴, 韩增德 申请人: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