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

文档序号:382387阅读:1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
背景技术
由灰麦苔草形成的塔头苔草是一种典型的湿地植被,俗塔头墩子,在我国北方自 然湿地中广泛分布。塔头苔草外型奇特,夏季叶子苔草叶子生长在塔头墩子之上,犹如人体 头部生长的满头密发,冬季塔头墩子被冰雪覆盖后,如同人体头上佩戴了一顶白色的帽子, 因此塔头苔草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塔头苔草是一种亦水亦陆生长的典型湿地植被,但长时段干旱或整体浸泡在水中 均不利于植被的生长,甚至会导致其死亡。移栽过程中,塔头苔草的根部需要保留部分原状 土壤,以利于快速适应新的外界环境条件,但过多保留根部的原状土不仅会对幼苗挖掘,运 输造成一定的困难,也不利于新的根系发育生长。在移栽初期容易出现幼苗发芽缓慢、生长 滞后的问题,一般需要20 30天才可发芽;移栽后期塔头苔草容易死亡,移栽成活率仅为 40% 60%。由此增大了塔头苔草移栽的难度,限制了其大面积推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目前塔头苔草移栽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发芽缓慢、生长滞后、容 易死亡的问题,提供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本发明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选择地势低平、干湿交替且水 深为0 30cm的湖滨或河漫滩区域,然后平整土地,修筑格田,并在格田周围堆筑田埂,埂 高20 25cm,形成移栽区域;二、在北方5月中上旬,选择叶片高度小于IOcm的发芽期的塔 头苔草,然后纵向挖掘并取出一半发芽期的塔头苔草,并保留根部的原状土壤,然后进行切 割,使根部长度为25 30cm,得移栽苗,或者在北方5月下旬至八月中上旬,选择茎叶高度 为10 IlOcm的生长期的塔头苔草,然后纵向挖掘并取出一半生长期的塔头苔草,并保留 根部的原状土壤,然后进行切割,使根部长度为25 30cm,将塔头苔草的地上茎叶部分进 行剪切,使茎叶长度保留3 5cm,得移栽苗;三、将移栽区域的表层土壤翻至10 20cm的 深度,将移栽苗埋入土层中,地上部分高出地表5 10cm,株距和行距均为40 60cm ;四、 然后将移栽苗周围的表土进行复原并压实,进行第一次灌水,水深为1 5cm,待土壤干旱 至裂隙时,进行第二次灌水,水深保持在5 10cm,待地表干旱至无积水,进行第三次灌水, 水深控制在IOcm以下,之后使土壤水分始终保持过饱和状态直至秋末;五、冬季越冬保护 措施在结冰期到来之前,对移栽区域进行一次灌水处理,水深控制在10 15cm,即实现了 塔头苔草的移栽。本发明的优点1、本发明的方法对塔头苔草的根部和茎叶部分进行了技术处理,剪掉老根系可促 使根部为适应环境迅速生长出新的根系,更快的适应周边的土壤环境,迅速发芽;剪掉生长 期的塔头苔草原来的叶片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迅速扎根并刺激其快速发芽生长;塔头
3苔草移栽5 7后即可发芽。2、第一次灌水使水深保持在5cm以下,是为了使移栽苗通过叶片进行呼吸作用, 防止长期厌氧环境对其造成损害,提高塔头苔草的成活率,使移栽成活率达到90%以上。3、在移栽初期灌水使移栽苗根系周围的土壤空隙缩小,改良土壤的物理结构,之 后使其干旱是为适应苔草亦水亦陆的生活习性,能够使土壤迅速升温。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具体实施方式
,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
间的 任意组合。
具体实施方式
一本实施方式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选择地 势低平、干湿交替且水深为0 30cm的湖滨或河漫滩区域,然后平整土地,修筑格田,并在 格田周围堆筑田埂,埂高20 25cm,形成移栽区域;二、在北方5月中上旬,选择叶片高度 小于IOcm的发芽期的塔头苔草,然后纵向挖掘并取出一半发芽期的塔头苔草,并保留根部 的原状土壤,然后进行切割,使根部长度为25 30cm,得移栽苗,或者在北方5月下旬至八 月中上旬,选择茎叶高度为10 IlOcm的生长期的塔头苔草,然后纵向挖掘并取出一半生 长期的塔头苔草,并保留根部的原状土壤,然后进行切割,使根部长度为25 30cm,将塔头 苔草的地上茎叶部分进行剪切,使茎叶长度保留3 5cm,得移栽苗;三、将移栽区域的表层 土壤翻至10 20cm的深度,将移栽苗埋入土层中,地上部分高出地表5 10cm,株距和行 距均为40 60cm ;四、然后将移栽苗周围的表土进行复原并压实,进行第一次灌水,水深为 1 5cm,待土壤干旱至裂隙时,进行第二次灌水,水深保持在5 10cm,待地表干旱至无积 水,进行第三次灌水,水深控制在IOcm以下,之后使土壤水分始终保持过饱和状态直至秋 末;五、冬季越冬保护措施在结冰期到来之前,对移栽区域进行一次灌水处理,水深控制 在10 15cm,即实现了塔头苔草的移栽。
具体实施方式
二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选择水深为 5 25cm的湖滨或河漫滩区域。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选择水深为 10 20cm的湖滨或河漫滩区域。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选择水深为 Ocm的湖滨或河漫滩区域。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中埂 高22 23c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使 根部长度为27 ^c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至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选 择茎叶高度为30 90cm的生长期的塔头苔草。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至六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选 择茎叶高度为50 70cm的生长期的塔头苔草。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至六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九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至八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二中使 茎叶长度保留4c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至八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十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至九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将 移栽区域的表层土壤翻至12 18cm的深度。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至九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十一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至九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 将移栽区域的表层土壤翻至15cm的深度。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至十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十二 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至十一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 中地上部分高出地表6 9c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至十一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十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至十二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 中第一次灌水的水深为2 k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至十二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十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至十三之一不同的是步骤四 中第二次灌水的水深保持在6 9c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至十三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十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至十四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五 中水深控制在12 13cm。其它与具体实施方式
一至十四之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
十六本实施方式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选择 地势低平、干湿交替且水深为20cm的湖滨或河漫滩区域,然后平整土地,修筑格田,并在格 田周围堆筑田埂,埂高22cm,形成移栽区域;二、在北方5月中上旬,选择叶片高度8cm的发 芽期的塔头苔草,然后纵向挖掘并取出一半发芽期的塔头苔草,并保留根部的原状土壤,然 后进行切割,使根部长度为25cm,得移栽苗;三、将移栽区域的表层土壤翻至15cm的深度, 将移栽苗埋入土层中,地上部分高出地表9cm,株距和行距均为50cm;四、然后将移栽苗周 围的表土进行复原并压实,进行第一次灌水,水深为3cm,待土壤干旱至裂隙时,进行第二次 灌水,水深保持在7cm,待地表干旱至无积水,进行第三次灌水,水深控制在5cm,之后使土 壤水分始终保持过饱和状态直至秋末;五、冬季越冬保护措施在结冰期到来之前,对移栽 区域进行一次灌水处理,水深控制在12cm,即实现了塔头苔草的移栽。本实施方式的塔头苔草移栽5天后发芽,移栽成活率达到95%。
具体实施方式
十七本实施方式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选择 地势低平、干湿交替且水深为Ocm的湖滨或河漫滩区域,然后平整土地,修筑格田,并在格 田周围堆筑田埂,埂高23cm,形成移栽区域;二、在北方5月下旬至八月中上旬,选择茎叶高 度为80cm的生长期的塔头苔草,然后纵向挖掘并取出一半生长期的塔头苔草,并保留根部 的原状土壤,然后进行切割,使根部长度为26cm,将塔头苔草的地上茎叶部分进行剪切,使 茎叶长度保留3cm,得移栽苗;三、将移栽区域的表层土壤翻至18cm的深度,将移栽苗埋入 土层中,地上部分高出地表6cm,株距和行距均为55cm;四、然后将移栽苗周围的表土进行 复原并压实,进行第一次灌水,水深为4cm,待土壤干旱至裂隙时,进行第二次灌水,水深保 持在8cm,待地表干旱至无积水,进行第三次灌水,水深控制在5cm,之后使土壤水分始终保 持过饱和状态直至秋末;五、冬季越冬保护措施在结冰期到来之前,对移栽区域进行一次 灌水处理,水深控制在14cm,即实现了塔头苔草的移栽。本实施方式的塔头苔草移栽6天后发芽,移栽成活率达到93%。
权利要求
1.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一、选择 地势低平、干湿交替且水深为0 30cm的湖滨或河漫滩区域,然后平整土地,修筑格田,并 在格田周围堆筑田埂,埂高20 25cm,形成移栽区域;二、在北方5月中上旬,选择叶片高 度小于IOcm的发芽期的塔头苔草,然后纵向挖掘并取出一半发芽期的塔头苔草,并保留根 部的原状土壤,然后进行切割,使根部长度为25 30cm,得移栽苗,或者在北方5月下旬至 八月中上旬,选择茎叶高度为10 IlOcm的生长期的塔头苔草,然后纵向挖掘并取出一半 生长期的塔头苔草,并保留根部的原状土壤,然后进行切割,使根部长度为25 30cm,将塔 头苔草的地上茎叶部分进行剪切,使茎叶长度保留3 5cm,得移栽苗;三、将移栽区域的表 层土壤翻至10 20cm的深度,将移栽苗埋入土层中,地上部分高出地表5 10cm,株距和 行距均为40 60cm ;四、然后将移栽苗周围的表土进行复原并压实,进行第一次灌水,水深 为1 5cm,待土壤干旱至裂隙时,进行第二次灌水,水深保持在5 10cm,待地表干旱至无 积水,进行第三次灌水,水深控制在IOcm以下,之后使土壤水分始终保持过饱和状态直至 秋末;五、冬季越冬保护措施在结冰期到来之前,对移栽区域进行一次灌水处理,水深控 制在10 15cm,即实现了塔头苔草的移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使根部长度为 27 ^c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选择茎叶高 度为30 90cm的生长期的塔头苔草。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选择茎叶高 度为50 70cm的生长期的塔头苔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使茎叶长度保留4c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将移栽区域的表 层土壤翻至12 18cm的深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地上部分高出地 表6 9cm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第一次灌水的水 深为2 k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第二次灌水的水 深保持在6 9c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水深控制在 12 13cm0
全文摘要
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涉及一种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塔头苔草移栽过程中经常出现的发芽缓慢、生长滞后、容易死亡的问题。发芽期塔头苔草的移栽方法一、选择移栽区域;二、选择发芽期的塔头苔草,挖掘,切割;或者选择生长期的塔头苔草,挖掘,切割;三、移栽;四、表土复原并压实,灌水;五、冬季越冬保护,即完成塔头苔草的移栽。本发明的移栽方法使塔头苔草移栽5~7天后发芽,移栽成活率达到90%以上。应用于塔头苔草移栽领域。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084747SQ20101054613
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16日
发明者佟守正, 吕宪国, 周元春, 姜明, 武洪亮, 王松玲, 赵威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