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面绿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649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面绿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面绿化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一种即能漂浮在水面上又 能起到绿化作用的水面绿化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都在积极为改善环境而努力,进行荒山绿化、植树造林, 然而,对于水面的绿化确进行的较少,关键问题是缺少水面绿化的装置和方法,专利号 为200520098625.2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水生植物悬浮种植装置”,专利号为 200820012101. 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布了一种“水面种植栽植浮体”,两个专利都较好地解决 了水生植物的种植问题,然而,这两个实用新型专利所公布的内容都不适合种植陆地植物, 给水面的绿化工作带来了较大的限制性,因而,发明一种即能种植水生植物,又能种陆地植 植物的水面装置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即能种植水生植物、又能种植 陆地植物的水面绿化装置,其技术方案为所述的水面绿化装置由毛细管、内隔板、上种植 层、附浮体、下种植层、外隔板、主浮体组成,其特征是主浮体的上部外侧设置下种植层,下 种植层的外侧设置外隔板,主浮体的上部内侧设置附浮体,附浮体的上部设置上种植层,上 种植层的外侧设置内隔板,毛细管设置在内隔板以内,毛细管贯穿上种植层、附浮体、主浮 体。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种植层,其特征是下种植层的上表面露出水面,下种植层的 下表面淹没在水面下。使用时,可在下种植层内种植水生植物,在上种植层内种植陆地植物。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水面绿化装置结构简单、即能种植水生植物、又能种植陆 地植物。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毛细管,2.内隔板,3.上种植层,4.附浮体,5.下种植层,6.外隔板,7.主浮体。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便公众更好地掌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 方法,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为所述的水面绿化装置由毛细管1、内隔板2、上种植层3、附 浮体4、下种植层5、外隔板6、主浮体7组成,其特征是主浮体7的上部外侧设置下种植层 5,下种植层5的外侧设置外隔板6,主浮体7的上部内侧设置附浮体4,附浮体4的上部设 置上种植层3,上种植层3的外侧设置内隔板2,毛细管1设置在内隔板2以内,毛细管1贯穿上种植层3、附浮体4、主浮体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下种植层5,其特征是下种植层5的上表面露出水面,下种植层 5的下表面淹没在水面下。使用时,可在下种植层5内种植水生植物,在上种植层3内种植陆地植物。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水面绿化装置结构简单、即能种植水生植物、又能种植陆 地植物。
权利要求水面绿化装置,由毛细管(1)、内隔板(2)、上种植层(3)、附浮体(4)、下种植层(5)、外隔板(6)、主浮体(7)组成,其特征是主浮体(7)的上部外侧设置下种植层(5),下种植层(5)的外侧设置外隔板(6),主浮体(7)的上部内侧设置附浮体(4),附浮体(4)的上部设置上种植层(3),上种植层(3)的外侧设置内隔板(2),毛细管(1)设置在内隔板(2)以内,毛细管(1)贯穿上种植层(3)、附浮体(4)、主浮体(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面绿化装置,其特征在于下种植层(5)的上表面露出水面, 下种植层(5)的下表面淹没在水面下。
专利摘要水面绿化装置,由毛细管、内隔板、上种植层、附浮体、下种植层、外隔板、主浮体组成,其特征是主浮体的上部外侧设置下种植层,下种植层的外侧设置外隔板,主浮体的上部内侧设置附浮体,附浮体的上部设置上种植层,上种植层的外侧设置内隔板,毛细管设置在内隔板以内,毛细管贯穿上种植层、附浮体、主浮体,下种植层的上表面露出水面,下种植层的下表面淹没在水面下。
文档编号A01G9/02GK201700195SQ2010201591
公开日2011年1月12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2日
发明者高同银 申请人:高同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