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钓鱼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1908阅读:13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角形钓鱼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截面为三角形的钓鱼竿。
背景技术
传统的钓鱼竿一般为空心的圆形结构,这种结构的钓鱼竿一方面在遇到外力挤压 时容易压裂、扭破,另一方面圆形结构的钓鱼竿放在支撑架上时,很容易滚动,不便于支撑, 且圆形结构的钓鱼竿在钓鱼抛竿时不易将鱼饵抛向定点,起竿时圆形结构钓鱼竿竿身强度 不够。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截面为三角形的钓鱼竿,该钓鱼 竿在使用时不易被扭破、压裂且具有较强的刚性,可大大提高钓鱼竿的敏感度。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三角形钓鱼竿,包括竿体前端和竿体后端,其 中竿体前端和竿体后端是成为一体的,竿体后端的截面为三角形,方便手握,增加握感敏锐 度,使鱼讯传达快速准确且三角形的设计大大增加了抗拉强度;竿体前端是与渔线相连,其 截面为圆形,且竿体前端和竿体后端成为一体的设计有利于增加鱼竿的整体强度。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竿体三角形截面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抛竿使用状态;图4为本实用新型起竿使用状态;图5为本实用新型架起时使用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所示,一种三角形钓鱼竿,包括竿体前端1和竿体后端2,其中竿体前 端1和竿体后端2是成为一体的,竿体后端2的截面为三角形,方便手握,增加握感敏锐度, 使鱼讯传达快速准确且三角形的设计大大增加了抗拉强度;竿体前端1是与渔线相连,其 截面为圆形,且竿体前端1和竿体后端2成为一体的设计有利于增加鱼竿的整体强度;另为 了整体美观和握感舒适,在竿体后端2的手握部位套设有手握套圈(图中未示),以方便手 握。如图3所示,当使用本实用新型钓鱼抛竿时,由于竿体后端2采用三角形设计,即 可降低风阻系数及持竿的稳定性能,并且更轻松准确地将鱼饵抛向定点。如图4所示,当使用本实用新型钓鱼起竿时,由于竿体采用三角形设计,即竿体与 手把呈现三角形有力增强了竿身的硬度并提供最佳的握感敏锐度,鱼讯传达快速准确,在起竿拉鱼时因三角形的关系大大增加了鱼竿的弹性,使得在起竿拉鱼的过程变得更轻松、 稳定、快速,即使是钓上来稍重的鱼时也能轻松应付。 如图5所示,当使用本实用新型钓鱼需要架起鱼竿时,由于竿体采用三角形设计, 因而将鱼竿置于竿架上时,鱼竿更加稳定不易滚动,进而使得鱼讯更加明显清晰地判断出来。
权利要求三角形钓鱼竿,包括竿体前端和竿体后端,其特征在于竿体前端和竿体后端是成为一体的,竿体后端的截面为三角形且竿体后端为手握竿部位。
专利摘要一种三角形钓鱼竿,包括竿体前端和竿体后端,其中竿体前端和竿体后端是成为一体的,竿体后端的截面为三角形,方便手握,增加握感敏锐度,使鱼讯传达快速准确且三角形的设计大大增加了抗拉强度;竿体前端是与渔线相连,其截面为圆形,且竿体前端和竿体后端成为一体的设计有利于增加鱼竿的整体强度。
文档编号A01K87/00GK201612094SQ20102030010
公开日2010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月5日
发明者萧正煌 申请人:萧正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