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201阅读:95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插秧机,更详细地说,涉及配置在行驶部的操作面板上的操作机构的配置。
背景技术
过去,在行驶部上配置转向盘及驾驶座等、将种植部可自由升降地连接到行驶部后侧的乘坐式插秧机是公知的。这种插秧机,在行驶部上,在驾驶座的前方,竖立设置操纵柱,在该操纵柱上,配置仪表板,使转向盘轴从该仪表板上面的后部向上方突出,在该转向盘轴上,设置转向盘。另外,所述插秧机,在所述转向盘轴的前方的仪表板的上面,配置显示面板和包括进行停止的多个开关在内的各种操作机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 特开2007-267754号公报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插秧机中,在坐在驾驶座上的操作者观察仪表板的上表面时,有时,在仪表板的上表面上反射的太阳光等,照射到操作者的眼睛上,难以辨认种植作业时使用的操纵机构。
另外,有时,种植作业时使用的操作机构的操作方向,对于坐在驾驶座上的作业者来说,不是容易操作的方向,在操作者坐在驾驶座上的状态下,难以操作在种植作业时使用的操作机构。
另外,在现有技术的插秧机中,用于调节种植状态的各个操作机构,大多配置在秧苗载置台或驾驶座侧面等各种各样的位置上,不仅在田地里的作业中的操作性差,而且妨碍细致的操作。
因此,本发明鉴于这样的课题,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种植作业时使用的操作机构的操作容易,提高辨认性的插秧机。
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如上所述,下面,说明解决该课题的方案。
S卩,在本发明中,插秧机在其行驶部配备有驾驶座和仪表板,所述仪表板配置在该驾驶座的前方并且设置有转向盘,在该行驶部上可升降地连接有种植部,在所述插秧机中, 利用从所述仪表板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转向盘轴支承所述转向盘,并且,在仪表板的上表面设置种植操作面板,该种植操作面板配置有在种植作业时使用的种植用操作机构,使该种植操作面板的面板面为倾斜面,该倾斜面比与所述转向盘轴的轴心方向正交的面更大地朝着所述驾驶座向下倾斜。
在本发明中,将所述种植操作面板配置在比所述转向盘的转向盘轴更靠近所述驾驶座侧。
在本发明中,将显示所述种植部的作业状况的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仪表板的上表面,使该显示面板的面板面为朝着所述驾驶座向下倾斜的倾斜面,使所述种植操作面板的面板面以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面板面相同的斜度、或者以比该面板面的斜度小的斜度倾斜。
在本发明中,在本发明中,配置在所述种植操作面板的面板面上的种植用操作机构是行停止操作机构。
在本发明中,所述行停止操作机构相对于所述种植操作面板可拆装地构成。
发明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效果,可以发挥下面所述的效果。
在本发明中,由于种植操作面板的面板面以从仪表板的上表面以规定的角度向驾驶座侧竖起地方式倾斜地配置,所以,种植操作面板的面板面变得容易观看,也能够容易地识别种植用操作机构。从而,可以容易地观看操作种植用操作机构。
另外,能够容易地将种植操作面板和其它操作机构区别开,同时,对于坐在驾驶座上的操作者来说,种植用操作机构的操作方向变成容易操作的方向,在操作者坐在驾驶座上的状态下,无需过度地弯曲手或手指,就能够容易地进行操作。从而,提高种植用操作机构的操作性能。
在本发明中,在本发明中,坐在驾驶座上的操作者不被转向盘及转向盘轴遮挡,能够看见种植用操作机构。从而,进一步提高种植用操作机构的可视性。
另外,坐在驾驶座上的操作者可以一面操作转向盘,一面几乎不改变姿势地操作种植用操作机构。从而,进一步提高种植用操作机构的操作性能。
在本发明中,坐在驾驶座上的操作者,一面观看显示面板掌握种植部的作业状况, 一面进行位于种植操作面板的面板面上的种植用操作机构的操作时,容易同时地看见显示面板的面板面和种植用操作机构。从而,能够容易准确地进行种植用操作机构的操作。
在本发明中,与将行停止操作机构设置在种植部及驾驶座的侧方的结构相比,可以容易地辨识行停止操作机构,变得容易操作。
在本发明中,将行停止操作机构从种植操作面板上卸下,可以代替该行停止操作机构,将不同规格的行停止操作机构及其它的构件配置到种植操作面板上。从而,能够容易地进行种植操作面板部分的规定的变更,也可以降低与该规格变更相关的成本。


图1是表示插秧机的整体结构的侧视图。
图2是表示插秧机的整体结构的平面图。
图3是从侧面观察时看到的插秧机的仪表板的概略图。(a)是使种植操作面板以和显示面板面相同的斜度倾斜时的图示。(b)是使种植操作面板以比显示面板面的斜度小的斜度倾斜时的图示。
图4是从驾驶座侧观察时看到的插秧机的仪表板的图示。
图5是从左后方观察时看到的插秧机的仪表板的透视图。
图6是表示仪表板的种植操作面板的图示。(a)是配置不同规格个行停止操作单元时的图示。(b)是代替行停止操作单元,配置盖时的图示。
图7时插秧机的导向槽的平面图。
图8是从驾驶座侧观察另外的实施形式的仪表板的图示。
图9是表示插秧机的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10是表示续苗作业时的鼓风机的控制流程图。
图11是表示续苗作业时的鼓风机的控制流程图。
图12是表示续苗作业时的鼓风机的控制流程图。
图13是表示续苗作业时的鼓风机的控制流程图。
图14是表示续苗作业时的鼓风机的控制流程图。
图15是表示续苗作业时的鼓风机的控制流程图。
图16是表示续苗作业时的鼓风机的控制流程图。
图17是表示续苗作业时的鼓风机的控制流程图。
图18是表示续苗作业时的鼓风机的控制流程图。
图19是插秧机的车身架的平面图。
图20是插秧机的行驶部的左侧视图。
图21是插秧机的行驶部后方的平面图。
图22是插秧机的升降机构附近的右侧透视图。
图23是插秧机的升降机构附近的左侧透视图。
图24是插秧机的升降缸附近的左侧视图。
图25是插秧机的升降用的油压回路图。
图26是插秧机的升降缸附近的左侧视图。
图27是插秧机的升降用的油压回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利用图1、图2,对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插秧机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在下面的说明中,将插秧机1的行进方向的右侧简单地作为右侧,将插秧机的行进方向的左侧简单地作为左侧进行说明。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插秧机为八行种植的插秧机,但是,并不局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六行种植或十行种植的插秧机。
如图1及图2所示,插秧机1具有行驶部10和种植部40,能够一边借助行驶部10 行驶,一边利用种植部40在田地中种植。种植部40配置在行驶部10的后方,经由升降机构30可升降地连接到该行驶部10的后部。
在行驶部10中,发动机14设置在车身架11的前部,被发动机罩15覆盖。变速箱壳体5 (参照图19)被支承在车身架11的前部,配置在发动机14的下方。
前车轴壳6被支承在车身架11的前部,前车轮12安装在该前车轴壳6的左右两侧。后车轴壳7被支承在车身架11的后部,后车轮13安装在该后车轴壳7的左右两侧。
并且,动力传动机构经由所述变速箱壳体5将发动机14的动力分别传递给左右的前车轮12和左右的后车轮13,旋转驱动这些前车轮12及后车轮13。借此,行驶部10能够前进或后退地行驶。
另外,在行驶部10,在车身架11的前后中途部设置驾驶操作部21。在驾驶操作部 21的前部,配置有转向操作用的环形的转向盘18、变速操作用的变速踏板78、制动踏板79 等。在驾驶操作部21的后部,以位于转向盘18的后方的方式配置驾驶座19。
而且,在驾驶操作部21的转向盘18及驾驶座19的周围配置仪表板17、将一部分作为上下用的台阶的车身罩16、以及其它杆或开关等操作器具。借助这些转向盘18、变速踏板78、制动踏板79,以及其它操作器具,可以对行驶部10及种植部40进行适当的操作。
另外,在行驶部10中,预备秧苗载置台M安装在从车身架11的前部的左右两侧竖立设置的各个安装框架23上,配置在发动机罩15的左右两侧方。并且,预备秧苗被载置在预备秧苗载置台M上,能够向种植部40补给秧苗。
另外,在行驶部10中,施肥装置22经由支柱框架20等被支承在车身架11的后部, 配置在驾驶操作部21的驾驶座19的后方。施肥装置22被来自于发动机14的动力驱动, 可以在田地上进行施肥。
施肥装置22包括容纳肥料的料斗25、作为输出手段的送出机构沈、作为送风手段的鼓风机27、作为输送管的输送软管观。
料斗25是在各行中容纳粒状的肥料用的容器,与种植行数具有相同的数目,即, 在本实施形式中,配备有八个。另外,借助送出机构26,每次从料斗25的出口输送出一定量的贮存在料斗25中的肥料。
送出机构沈配置在料斗25的下部。另外,送出机构沈经由图中未示出的输出用动力传动机构,借助来自于发动机14的动力而动作,每次使一定量的肥料向输送软管观落下。
鼓风机27是向图中未示出的送风管送风的装置。鼓风机27是通过电动机的旋转而动作的鼓风机,鼓风机27的动作被控制装置80控制。另外,从鼓风机27送来的风,通过送风管内被送往各个输送软管观内。
输送软管观在各个行的每一行从送出机构沈借助后面描述的种植爪45延伸设置到种植位置附近的施肥位置,其数目和种植的行数相同,即,在本实施形式中,配备有八个输送软管。输送软管观是将从送出机构沈落下的肥料向各行进行导向用的部件。各个输送软管分别连接到送风管上,从鼓风机27送的风通过送风管向输送软管观流入。
在这种结构中,借助送出机构沈从料斗25向输送软管观内供应的肥料,借助从鼓风机供应的风,经由输送软管观被输送到种植位置附近,排出到田地上。这样,利用施肥装置22向田地施肥。
在种植部40中,种植变速箱壳体被支承在种植框架49的下部中央附近,传动轴箱从该种植变速箱壳体向左右两侧方延伸设置。四个种植传动箱46分别从所述传动轴壳体向后方延伸,在左右方向上以适当的间隔配置。
转动箱44被可自由转动地支承在各个种植传动箱46的后部左右两侧。旋转箱44 的数目和种植行数相同,即,在本实施形式中,配备有八个。并且,两个种植爪45以夹着旋转箱44的旋转支点的方式分别安装在该旋转箱44的长度方向两侧。
秧苗载置台41以前高后低的状态配置在种植传动箱46的上方,经由上下导轨可在左右方向往复运动地安装在种植框架49的后部。秧苗载置台41借助图中未示出的横向进给机构,能够被左右往复地横向进给。
配备有多行(8行)的秧苗簇载置部的秧苗载置台41,以各自的下端侧与一个转动箱44对向的方式在左右方向上排列。并且,秧苗簇被载置在各个秧苗载置台41上,在转动箱44旋转时,能够借助种植爪45从该秧苗载置台41上的秧苗簇上切取一株秧苗。
和行数相一致的秧苗纵向进给带47,设置在秧苗载置台41上。秧苗纵向进给带47,以在秧苗载置台41每次到达左右往复横向进给的行程的端部时,借助纵向进给机构将秧苗载置台41上的秧苗簇向下方纵向进给的方式动作。
并且,发动机14的动力经由种植变速箱壳体等传递给各个转动箱44,该转动箱44 旋转动作。借此,伴随着转动箱44的旋转动作,两个种植爪45能够交互地从秧苗载置台41 上的秧苗簇中取出秧苗,种植到田地上。
同样地,发动机14的动力经由种植变速箱壳体等传递给横向进给机构及纵向进给机构,秧苗载置台41借助横向进给机构进行左右往复横向进给,根据载置台的左右往复横向进给,由纵向进给机构,经由秧苗纵向进给带47将秧苗载置台41上的秧苗簇向下方纵向进给。借此,秧苗载置台41上的秧苗簇相对于种植爪45被移动到恰当的位置。
这里,从发动机14向施肥装置22、转动箱44、横向进给机构及纵向进给机构传递动力用的动力传动机构,包含种植离合器在内,根据种植离合器的断开、接通,向秧苗纵向进给带47和转动箱44传递发动机的动力,或者不传递发动机的动力。通过后面描述的行停止开关62、63、64、65的操作,切换该种植离合器的断开、接通。
另外,在种植部40中,平整中央各两行田地面的左右中心浮舟42、和平整左右各两行田地面的左右侧浮舟43,各自的前部侧以后部侧作为转动支点可上下自由运动地被支承在种植框架49侧,配置在种植传动箱46的下方。
另外,在种植部40中,划线标线器48被可转动地支承在种植框架49的下部的左右两侧。左右的各个划线标线器48通过以其基端侧作为转动支点向上方转动而被收纳,通过从该收纳状态向下方转动,使其前端侧向左或者右侧方突出,可以在田地上进行划线。
另外,所述升降机构30设置在行驶部10与种植部40之间。具体地说,上连杆31 和下连杆32架设在行驶部10与种植部40之间,升降缸34连接在下连杆32与行驶部10 之间。并且,通过该升降缸34的伸缩动作,种植部40能够相对于行驶部10在上下方向上转动,即,能够升降。
其次,利用图3、图4、图5,对于仪表板17及其周围的结构进行说明。
另外,在下面的说明中,将形成仪表板17的上表面的面作为仪表板面17a,将形成转向盘18的上表面的面作为转向盘面18a,将形成种植操作面板51的上表面的面作为种植操作面板面51a,将形成显示面板50的上表面的面作为行驶面板面50a。
如图1、图3所示,立柱8竖立地设置在发动机罩15的后部附近,仪表板17架设在该立柱8的上部。并且,环形的转向盘18配置在仪表板17的上方,连接到从仪表板面17a 向上方突出的转向盘轴9的突出端部。
仪表板面17a,在侧视图中,以前高后低的方式形成向后下方倾斜的状态,形成向驾驶座19倾斜的倾斜面。在该仪表板面17a的大致左右中央,且在比前后方向的中央稍稍后靠侧,以使轴心方向与该仪表板面17a正交的方式配置转向盘9。另外,在仪表板面17a 上,配置种植操作面板51和显示面板50。
转向盘18以其转向盘面18a向后下方倾斜的方式配置。转向盘轴9的突出端部连接到转向盘18的中心部,该转向盘轴9以与转向盘面18a并且与仪表板面17a正交的方式配置。
这里,在将转向盘面18a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作为倾斜角度θ 1、将仪表板面17a 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作为倾斜角度θ 2的情况下,倾斜角度θ 1和倾斜角度θ 2大致相等(Θ 1 = θ 2)。即,转向盘面18a与仪表板面17a大致平行。
如图3、图4、图5所示,在仪表板17上,在转向盘轴9的前方,在仪表板17的左右方向大致中央部,配置显示面板50。显示面板50由使长度方向朝向左右的大致长方形的画面构成,能够显示种植部40的作业状况。
另外,在仪表板17上,在转向盘轴9的后方设置大致长方形的种植操作面板51。 在种植操作面板51上,设置种植作业时使用的种植用操作机构。优选地,在种植用操作机构上设置在种植作业时使用频度高的操作机构。
在本实施例中,在种植操作面板51上,作为种植用操作机构,配置行停止操作单元60、灵敏度控制钮55、蜂鸣器停止开关56。另外,在种植操作面板51上,配置发动机点火开关钥匙插入口 57。另外,配置在种植操作面板51上的种植用操作机构并不局限于这些机构。
如图3所示,种植操作面板51的种植操作面板面51a,在侧视图中,形成前高后低地向后下方倾斜的状态,形成朝驾驶座19向下倾斜的倾斜面。该种植操作面板面51a形成比仪表板面17a(转向盘面18a)更大地朝着驾驶座19向下倾斜的倾斜面。
S卩,在使种植操作面板面51a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为倾斜角θ 3的情况下,倾斜角 θ 3比作为仪表板面17a(转向盘面18a)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的倾斜角Θ2(Θ 1)大(Θ3 > θ 2( θ 1))。
同样地,显示面板50的显示面板面50a,在侧视图中,形成以前高后低的方式向后下方倾斜的状态,形成朝着驾驶座19向下倾斜的倾斜面。该显示面板面50a形成比仪表板面17a(转向盘面18a)更大地朝着驾驶座19向下倾斜的倾斜面。
S卩,在使显示面板面50a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为倾斜角θ 4的情况下,倾斜角θ 4 形成得比作为仪表板面17a(转向盘面18a)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的倾斜角θ 2(θ 1)大 (θ 4 > θ 2( θ 1))。
显示面板50的显示面板面50a和种植操作面板51的种植操作面板面51a,在仪表板面17a上,夹着转向盘轴9配置在前后。在本实施形式中,如图3(a)所示,显示面板50 的显示面板面50a形成与种植操作面板51的种植操作面板面51a平行的倾斜面。
S卩,在将显示面板面50a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作为倾斜角θ 4的情况下,倾斜角 Θ4形成得与作为种植操作面板面51a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的倾斜角Θ3相同(Θ4 = θ 3)。
另外,如图3(b)所示,显示面板50的显示面板面50a,也可以作为比所述种植操作面板51的种植操作面板面51a更大地朝着驾驶座19向下方倾斜的倾斜面。
S卩,在将显示面板50a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作为倾斜角θ 4的情况下,倾斜角θ 4 也可以比作为种植操作面板面51a相对于水平面的角度的倾斜角θ 3大(θ 4 > θ 3)。
换句话说,种植操作面板51的种植操作面板面51a,以和显示面板50的显示面板面50a相同的斜度,或者,比该显示面板面50a平缓地朝着驾驶座19向下方倾斜,另一方面比仪表板面17a更大地朝着驾驶座19向下倾斜。
这样,除了种植操作面板面51a和显示面板面50a以相同的斜度倾斜的情况之外, 仪表板面17a、显示面板面50a和种植操作面板面51a分别以不同的斜度倾斜。
并且,由坐在驾驶座19上的操作者来看,以显示面板面50a位于环形转向盘18的内周侧、种植操作面板面51a位于转向盘18的后部附近的方式配置。
如图4、图5所示,作为行停止操作机构的行停止操作单元60,包括自动标线开关 61、行停止开关62、63、64、65。自动标示开关61、行停止开关62、63、64、65,与各个相邻的开关在左右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从左方依次配置。
自动标线开关61,是在种植作业时,为了保持恰当的相邻行间距而以直进作为目标地在田地上面划线,以伴随着插秧机1的旋转操作,左右交替地自动地切换划线标线器 48的出入(突出或收纳)的方式进行设定的开关。
行停止开关62、63、64、65,是操作上述施肥装置22及种植离合器的开关。通过操作行停止开关62、63、64、65,施肥装置22的行停止离合器动作并断开,种植离合器动作并断开,不向与被操作的开关对应的行的送出机构26、秧苗纵向进给带47和旋转箱44传递动力,送出机构沈、秧苗纵向进给带47和转动箱44停止。在这种状态下,通过再次操作行停止开关62、63、64、65,施肥装置22的行停止离合器动作并接通,种植离合器动作并接通,向与被操作的开关对应的行的送出机构26、秧苗纵向进给带47和转动箱44传递动力,送出机构沈、秧苗纵向进给带47和转动箱44动作。
在本实施形式中,送出机构沈、秧苗纵向进给带47和转动箱44按照下面所述的方式根据各个开关的操作进行驱动或停止。即,通过行停止开关62的操作,相当于左侧两行的送出机构沈、秧苗纵向进给配管47和转动箱44驱动或停止。通过行停止开关63的操作,相当于中央左侧两行的送出机构26、秧苗纵向进给带47和转动箱44驱动或停止。通过行停止开关64的操作,相当于中央右侧两行的送出机构沈和秧苗进给带47和转动箱44 驱动或停止。通过行停止开关65的操作,相当于右侧两行的送出机构沈、秧苗纵向进给带 47和转动箱44驱动或停止。
另外,行停止操作单元60相对于种植操作面板51的种植操作面板面51a可拆装地构成。这样,例如,如图6(a)所示,在将种植行数变更成10行的情况下,可以代替行停止操作单元60,将具有一个自动标线开关161和五个行停止开关162、163、164、165、166的行停止操作单元160配置到种植操作面板51的种植操作面板面51a上。例如,如图6(b)所示,在行停止操作单元本身不必要的情况下,可以配置盖沈0。
灵敏度控制钮55是根据田地的软硬调节灵敏度的部件,按照下述方式进行调节, 即,在田地硬的情况下,使升降促动器的升降驱动相对于来自浮舟传感器的信号不敏感,在田地柔软的情况下,使升降促动器的升降驱动相对于来自浮舟传感器的信号敏感。
蜂鸣器停止开关56,是在由于种植离合器警报、续苗警报、肥料补给警报、肥料堵塞警报等,设置在行驶部10或者种植部40上的警报蜂鸣器蜂鸣时,如果操作者100认识到的话,通过手动使警报蜂鸣器的蜂鸣停止用的开关。
发动机点火钥匙插入口 57,是为了接通电源,使发动机起动,将点火钥匙插入的孔。当操作者将钥匙插入、将电源从接通位置旋转到起动位置时,起动马达旋转,发动机14 起动。
这样,由行停止操作单元60、灵敏度控制钮55、蜂鸣器停止开关56构成的种植用操作机构,配置在种植操作面板面51a上,另一方面,该种植用操作机构之外的操作机构配置在仪表板面17a上。
作为行驶变速用操作机构的主变速杆52,配置在转向盘18及种植操作面板51的左方。主变速杆52被沿着形成在仪表板面17a上的导向槽5 操作,是将插秧机1的行驶模式切换成“移动”、“低速前进”、“后进”、“续苗”、“中立”各种行驶模式的操作机构。
如图7所示,导向槽52a由在前后方向上具有规定宽度的槽52b、在左右方向上具有规定宽度的槽52c、在前后方向上具有规定宽度的槽52d构成。槽52c与槽52b连接,从该槽52b的前后中央部向右方伸出。槽52d在比槽52b向右侧偏离的位置与该槽52b连接, 从该槽52b的前端部右侧向前方伸出。
导向槽52a的后端部的区域,即槽52b的后端部区域被设定成后进位置Pl。当主变速杆51被操作到在后进位置Pl时,行驶模式被切换成“后进”,插秧机1成为能够后进行驶的状态。
导向槽52a的中央部外侧部,S卩,槽52b的前端部的区域,被设定成低速前进位置 P2。当主变速杆52被操作到低速前进位置P2时,行驶模式被切换成“低速前进”,插秧机1 变成能够以低速前进行驶的状态。
在导向槽52a的低速前进位置P2和后进位置Pl之间的右侧方区域,即,槽52c的右端部的区域,被设定成续苗位置P3。当主变速杆52被操作到续苗位置P3时,行驶模式被切换成“续苗”,向前车轮12及后车轮13的动力传递以及向秧苗纵向进给带47、转动箱44 及送出机构沈的动力传递停止。在操作者进行种植作业时,离开驾驶座19在秧苗载置台 41上进行续苗的情况下,选择该行驶模式。
导向槽52a的后进位置Pl与低速前进位置P2的中间部的区域,即,在槽52b的大致前后中央部与槽52c的连接部附近中央部的区域,被设定成中立位置P4。另外,导向槽 52a的前端部及后端部以外的区域成为中立区域。
导向槽5 的前端部的区域、即槽52d的前端部的区域,被设定成移动位置P5。当主变速杆52被操作到移动位置P5时,将行驶模式切换成“移动”,变成插秧机1能够前进行驶的状态。在插秧机1主要在道路等上行驶的情况下,选择该行驶模式。
在导向槽52a中,在续苗位置P3上的槽52c的边缘部,配置成为变速操作位置检测机构的微动开关85。微动开关85,在主变速杆52被操作到续苗位置P3时,与该主变速杆52接触,对通、断进行切换。
另外,在导向槽52a中,在中立位置P4处的槽52b的边缘部,配置成为变速操作位置检测机构的中立位置传感器开关86。中立位置传感器开关86,在主变速杆52被操作到中立位置P4时,感知主变速杆52的位置,对通、断进行切换。
另外,如图4、图5所示,在转向盘18的转向盘轴9上,设置速度固定杆53。操作速度固定杆53是为了在通过变速踏板78的操作使行驶部10达到所希望的行驶速度时被操作、使得行驶部10能够一边保持该行驶速度一边行驶的操作机构。
另外,在转向盘18的右方,设置油压种植杆M。油压种植杆M是进行种植部40 的升降、种植的接通或断开、种植时的变速操作的操作机构。
另外,配置在仪表板面17a上的机构,并不局限于以上的操作机构,操作机构的配置也不局限于图4、图5所示的配置。作为配置在仪表板面17a上的其它操作机构,例如,有速度选择开关71、组合开关72、油压停止开关73、种植部倾斜设定器74、田地条件开关75、 交互转换开关76、选择开关77。
速度选择开关71是将插秧机1的速度切换成“低速”、“中速”、“标准”各种速度模式的操作机构。速度选择开关71在显示面板50与种植操作面板51之间,并且在转向盘轴 9的左侧方,配置在显示面板50附近。
组合开关72是具有喇叭按钮、闪光开关、灯开关的操作机构。组合开关72在显示面板50与种植操作面板51之间,并且在转向盘轴9的左侧方,配置在操作面板51附近。
在组合开关72中,当按下中央部的喇叭按钮时,警报(喇叭)蜂鸣。当使位于喇叭按钮的下方的大致长方体状的闪光开关左右旋转时,将旋转侧的闪光灯(方向指示器) 闪烁。通过该闪光灯的闪烁,能够告知插秧机1的旋转方向。当使位于喇叭按钮的左方的大致长方体状的灯开关向前方旋转时,点亮前照灯。
油压停止开关73,是用于使种植部40的上升、下降用的油压停止,以将种植部40 固定的操作机构。油压停止开关73,在显示面板50与种植操作面板51之间、并且在转向盘轴9的右侧方,配置在种植操作面板51附近。
种植部倾斜设定器74,是通过油压控制左右水平地保持种植部40用的操作机构。 种植部倾斜设定器74,在显示面板50与种植操作面板51之间,并且在转向盘轴9的右侧方,配置在显示面板50附近。
田地条件开关75,是根据“深水”、“标准”、“未耕地”等各种田地的状态,设定种植深度的操作机构。田地条件开关75配置在显示面板50的右侧方并且位于油压种植杆M 的前方。
交互转换开关76是通过马达的控制将种植部40保持在前后水平用的操作机构。 交互转换开关76在显示面板50的右侧方并且在油压种植杆M的前方,与田地条件开关75 并列地配置。
选择开关77,是当主变速杆52被操作到续苗位置P3时,选择使来自于鼓风机27 的送风停止的状态或者以低风量动作的状态中的一种状态的选择机构。选择开关77配置在显示面板50的右侧方、并且位于田地条件开关75及交互转换开关76的前方。但是,配置位置并不局限于此。
借助这种结构,配置在种植操作面板面51a上的种植用操作机构,S卩,行停止操作单元60及灵敏度控制钮55等,与配置在仪表板面17a上的其它操作机构、即主变速杆52 或油压种植杆M相比,配置成以不同的角度从仪表板面17a侧突出的状态。
其结果是,配置在种植操作面板面51a上的种植用操作机构被与其它操作机构明显地区分开,当坐在驾驶座19上的操作者观看仪表板17的的仪表板面17a时,可以容易地判别每个操作系统所必需的操作机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的插秧机1,在行驶部10配备有驾驶座19 和仪表板17,所述仪表板17配置在该驾驶座19的前方且设置有转向盘18,种植部40可升降地连接到该行驶部10上,在所述插秧机1中,利用从所述仪表板17的上表面、即仪表板面17a向上方突出的转向盘轴9支承所述转向盘18,并且,将配置种植作业时使用的种植用操作机构、即行停止操作单元60及灵敏度控制钮55等的种植操作面板51设置在所述仪表板17的仪表板面17a上,使该种植操作面板51的种植操作面板面51a为比与所述转向盘轴9的轴心方向正交的面、即转向盘面18a更大地朝着所述驾驶座19向下方倾斜的倾斜
通过这样构成,由于种植操作面板面51a以比仪表板面17a向驾驶座19侧竖起规定的角度的方式倾斜地配置,所以,当坐在驾驶座19上的操作者100观看仪表板面17a时, 在种植操作面板面51a上反射的太阳光等,不会进入操作者100的眼睛,容易看见种植操作面板面51a,也能够容易地识别种植用操作机构。从而,可以容易地目视识别并操作种植用操作机构。
另外,能够容易地将种植操作面板51与其它操作机构区别开,并且,种植用操作机构的操作方向,对于坐在驾驶座19上的操作者100来说,变成容易操作的方向,在操作者 100坐在驾驶座19上的状态下,无需过度地弯曲手和手指,就能够容易地进行操作。从而, 提高种植用操作机构的操作性能。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的插秧机1,将所述种植操作面板51配置在比所述转向盘18的转向盘轴9更靠所述驾驶座19侧。即,种植操作面板51,对于坐在驾驶座19上的操作者100来说,配置在比转向盘轴9更靠身边侧。
通过这样构成,坐在驾驶座19上的操作者100能够不被转向盘18及转向盘轴9 遮挡地看见种植用操作机构。从而,进一步提高种植用操作机构的可视性。
另外,坐在驾驶座19上的操作者100,可以一边操作转向盘18,一边几乎不改变姿势地操作种植用操作机构。从而,进一步提高种植用操作机构的操作性能。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的插秧机1,在所述仪表板17的仪表板面 17a上设置显示所述种植部40的作业状况的显示面板50,使该显示面板50的显示面板面 50a为朝着所述驾驶座19向下倾斜的倾斜面,使所述种植操作面板51的种植操作面板面 51a以和所述显示面板50的显示面板面50a相同的斜度、或者比该面板面50a小的斜度倾斜。
通过这样构成,坐在驾驶座19上的操作者100,在一边观看显示面板面50a以掌握种植部40的作业状况,一边进行位于种植操作面板50a上的种植用操作机构的操作时,易于同时看见显示面板面50a和种植用操作机构。从而,能够正确并容易地进行种植用操作机构的操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的插秧机1,配置在所述种植操作面板的种植操作面板面51a上的种植用操作机构是行停止操作机构、即行停止操作单元(行停止开关 62、63、64、65)。
通过这样构成,与将行停止操作单元60 (行停止开关62、63、64、6幻设置在种植部 40或驾驶座19侧方的结构相比,可以容易地识别行停止操作单元60 (行停止开关62、63、 64、65),变得易于操作。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形式的插秧机1,所述行停止操作单元60可相对于所述种植操作面板51拆装地构成。
通过这样构成,可以将行停止操作单元60从种植操作面板51上卸下,代替该行停止操作单元60,在种植操作面板51上配置行停止操作单元160等不同规格的行停止操作单元或盖260等另外的构件。从而,可以容易地进行种植操作面板51部分的规格变更,可以降低与这种规定变更相关的成本。
另外,位于仪表板17或种植操作面板51上的各个操作机构,大多从过去的机械式结构,改而采用电开关类的结构,采用节省空间的结构。
另外,也可以如图8所示地构成仪表板17。
S卩,在转向盘轴9的后方,将种植操作面板51相对于仪表板面17a朝着驾驶座19 侧设置成倾斜状,在该种植操作面板51上,从左侧起依次配置行停止开关62、63、64、65、发动机点火钥匙插入口 57、设定种植速度的种植设定刻度盘58、灵敏度控制钮55,以及蜂鸣器停止开关56。
另外,在转向盘轴9的前方设置显示面板50,在该显示面板50的右侧设置用于开闭所述发动机罩15的发动机罩解除开关59,在该发动机罩解除开关59的后方,从前面起依次配置田地条件开关75及油压种植杆M。并且,在显示面板50的左侧,设置用于放置杯子等的凹部17b,在该凹部17b的后方设置主变速杆52的导向槽52a。
另外,在转向盘轴9的附近,在该转向盘轴9的右方,配置使秧苗载置台41移动到行程端用的秧苗载置台自动端部靠近开关91,在该秧苗载置台自动端部靠近开关91的前方配置种植部倾斜设定器74,在该种植部倾斜设定部74的左方配置设定是否自动调节种植深度的种植深度自动调节刻度盘92。另外,在转向盘轴9的左方配置组合开关72,在该组合开关72的前方配置进行插秧机1的旋转时的动作的设定(例如,左右划线标线器48自动地动作的设定,或者将在田地端部的秧苗的种植位置自动地调节到规定位置的设定)的开关93及刻度盘94。
另外,所述显示面板50包括左显示部50b、右显示部50c和中央显示部50d。
在左显示部50b,在上方起依次设置在利用蓄水直播机进行作业的过程中当没有稻谷时点亮的缺少稻粒警报、鼓风机停止时点亮的施肥鼓风机停止显示、以及警告显示。 左显示部50b,利用红色的高亮度LED点亮。
在右显示部50c,从上起依次设置当秧苗载置台41的秧苗簇变少时点亮的续苗警报、当施肥装置22的肥料变少时点亮的肥料补给警报、以及当施肥装置22产生堵塞时点亮的肥料堵塞警报。右显示部50c利用红色的高亮度LED灯点亮。
在中央显示部50d,从左侧起依次设置当左侧划线标线器48动作时点亮的左侧划线标线器显示、当在插秧机1旋转时设定成种植部40自动地升降时点亮的种植部自动升降显示、当向施肥装置22等传递动力时点亮的PTO驱动显示、以及右侧的划线标线器48动作时点亮的左侧划线标线器显示。中央显示部50d用绿色的高亮度LED等点亮。
其次,对于掌管作为施肥装置22的送风机构的鼓风机27的动作及停止的鼓风机控制回路进行说明。
过去,具有和种植同时进行施肥用的施肥种植的插秧机是公知的。施肥装置包括容纳肥料的料斗、配置在料斗下部且每次送出规定量的送出机构、利用风力将肥料输送到施肥位置的鼓风机构。
作为送风机构的鼓风机,利用马达动作,当起动发动机时,进行动作,是在种植作业时借助风力将被送出机构从料斗送出的肥料输送到施肥位置的机构。该送风机构,例如, 在续苗时,由于不进行种植,所以,没有必要将肥料输送到施肥位置,也没有必要使鼓风机动作。因此,在作为行驶变速用操作机构的主变速杆被操作到续苗位置上的情况下,停止鼓风机的动作的技术是公知的(例如,参照特开平8-70663号公报)。
但是,续苗作业,根据田地的大小(往复的距离)、进行行停止的情况或由多个人进行续苗作业的情况等状况,有时作业时间花费的长、有时在短时间内结束。像过去那样, 在使主变速杆作为续苗位置使鼓风机的动作停止的结构的情况下,在短时间内结束续苗作业、很快地再次开始种植作业的情况下,为了使鼓风机的转速恢复到原来的转速需要花费时间,存在鼓风机的风量不足,不能输送规定量的肥料的情况。另一方面,在存在有田地的端部的续苗作业、在辅助秧苗台上补给秧苗簇的作业、以及向施肥装置的料斗中补给肥料的作业等的情况下,由于作业时间变长,所以,使鼓风机停止,能够使电池的电力消耗少,也使噪音降低。另外,种植作业的中断在作业时间中同样地也有长有短。
鉴于上述课题,提供一种插秧机,所述插秧机,根据续苗作业、种植作业的中断等状况使鼓风机构处于恰当的动作状态,并且,可以谋求送风机构的节省电力。
即,在可升降地将种植部连接到行驶部上的插秧机中,包括行驶变速用操作机构,所述行驶变速机构,可以在包含续苗位置的多级变速操作位置进行操作;变速操作位置检测机构,所述变速操作位置检测机构,对所述行驶变速用操作机构位于续苗位置进行检测;施肥装置,所述施肥装置具有容纳肥料的料斗、配置在所述料斗的下部且每次送出规定量的肥料的送出机构、以及将送出的肥料输送到施肥位置的鼓风机构;选择操作机构,所述选择操作机构用于将在所述行驶变速用操作机构被操作到续苗位置时的所述鼓风机构的动作状态选择为停止状态或者低风量状态中的一种状态;行驶状态检测机构,所述行驶状态检测机构检测插秧机是否处于行驶状态;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鼓风机构的动作,在利用所述变速操作位置检测机构检测出所述行驶变速用操作机构被操作到续苗位置或者中立位置时,或者利用行驶状态检测机构检测出处于行驶停止状态时,根据所述选择机构的选择,使所述鼓风机构处于停止状态或者以低风量动作的状态。
通过这样构成,作为续苗作业时的施肥装置的鼓风机构的动作状态,可以择一地选择停止状态或者以低风量动作的状态。从而,操作者可以根据续苗作业需要的时间,选择停止状态或者低风量,在选择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谋求鼓风机构的节省电力。另一方面,在选择低风量的动作状态的情况下,在使肥料送出停止的状态下,在谋求鼓风机构的节省电力的同时,在续苗作业后,伴随着恢复到种植作业,可以快速地再次使施肥作业开始。即,可以根据续苗作业时的状况使鼓风机构处于恰当的动作状态,并且可以谋求鼓风机构的节省电力。
另外,配备有计测从所述行驶变速用操作机构被操作到续苗位置的时刻起经过时间的计时器机构,所述控制装置,在利用所述选择操作机构选择以低风量动作的状态的情况下,根据所述计时器机构的计测结果,从所述行驶变速用操作机构被操作到续苗位置的时刻起,在经过预先设定的第一设定时间以上时,使所述鼓风机构从低风量的动作状态变成停止状态。
通过这样构成,如果续苗作业在第一设定时间内结束,则可以迅速地再次开始种植作业,在第一设定时间内未结束时,可以自动地将鼓风机构从低风量的动作状态变更到停止状态。从而,不会使鼓风机构无用地动作,可以谋求节省电力。另外,由于可以利用定时器设定第一设定时间,所以,可以根据操作者的作业速度或作业量等设定成任意的时间。
另外,配备有检测所述种植部的位置的升降位置检测机构,所述控制装置判断由所述升降位置检测机构检测出来的种植部的位置是否上升到设定高度以上,在上升到设定高度以上时,使所述鼓风机构处于低风量的动作状态。
通过这样构成,为了进行续苗作业之外的作业,在使种植部上升,中断种植、施肥作业时或者在田地端部旋转等情况下,由于降低鼓风机构的风量,所以,在谋求鼓风机构的节省电力的同时,在该作业之后,可以迅速地再次开始施肥作业。
另外,具有计测从所述行驶变速用操作机构被操作到续苗位置的时刻起经过的时间的计时器机构,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计时器机构的计测结果,从所述行驶变速用操作机构被操作到续苗位置的时刻起,直到经过预先设定的第二设定时间为止,不变更所述鼓风机构的动作状态,在经过所述第二设定时间以上时,根据所述选择机构的选择,使鼓风机构处于停止状态或者低风量的动作状态。
通过这样构成,当行驶变速用操作机构被操作到续苗位置而中断施肥作业时,即使使施肥装置的送出机构停止,也能够使鼓风机构动作直到经过第二设定时间为止,可靠地将送出机构输送到施肥位置的输送管内的残留肥料排出。从而,可以排除输送管被残留的肥料堵塞的可能性。
下面,利用图9至图18,说明实施形式。
如图9所示,插秧机1具有控制鼓风机27及发动机14等的动作的控制装置80。 但是,省略了与发动机14等电气部件的连接。在控制装置80的输出侧,连接有鼓风机27 的马达。另一方面,在控制装置80的输入侧,连接有选择开关77、作为计时器机构的计时器 81、作为升降位置检测机构的升降位置传感器82、微动开关85、中立位置传感器开关86、作为行驶状态检测机构的行驶速度传感器87。
计时器81计测从鼓风机27变成低风量的作业状态的时刻起的时间t,在时间t变成第一设定时间Tl以上的情况下,即,从鼓风机27变成低风量的作业状态的时刻起经过第一设定时间Tl的情况下,对控制装置80发送信号。在该计时器81上连接有预先设定第一设定时间Tl用的设定器81a。
另外,作为升降位置检测机构的升降位置检测传感器82,安装在上连杆31或下连杆32的转动部,例如,由电位器等传感器构成。
另外,作为行驶状态检测机构的行驶速度传感器87,安装在变速箱壳体5上。行驶速度传感器检测插秧机1的行驶速度。
其次,利用图10说明续苗作业时的鼓风机10的控制方法。
首先,控制装置80对于主变速杆52是否位于续苗位置P3进行判断(步骤S10)。 这里,在主变速杆52被操作到续苗位置时,由于微动开关85被从断开切换到接通,所以,控制装置80判断为主变速杆52位于续苗位置P3。控制装置80,在微动开关85切断时,判断为主变速杆52不在续苗位置。
控制装置80,在判断为主变速杆52未处于续苗位置P3时,再次进行步骤SlO的判断。
在主变速杆52位于续苗位置P3的情况下,控制装置80对于是否利用选择开关77 选择停止状态进行判断(步骤S20)。在利用选择开关77选择停止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 80使鼓风机27停止(步骤S30)。
其次,控制装置80对于主变速杆52是否位于续苗位置P3进行判断(步骤S35)。 在主变速杆52位于续苗位置P3的情况下,控制装置80再次进行步骤S35。另外,在主变速杆52不在续苗位置P3的情况下,控制装置80使鼓风机27以通常的风量动作(步骤S36), 再次进行步骤S10。
通过这样构成,在主变速杆52被操作到续苗位置P3时,控制装置80使鼓风机27停止。借此,可以有效地谋求鼓风机27节省电力,可以降低噪音。
另外,在步骤S20中,在选择开关77未选择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即,在选择开关77 选择以低风量动作的状态的情况下,利用计时器81开始主变速杆52处于续苗位置P3的时间t的计测(步骤S40),使鼓风机的马达的转速为低速旋转,使鼓风机27的风量为低风量 (步骤S45)。
其次,控制装置80判断主变速杆52是否位于续苗位置P3 (步骤S50)。在主变速杆52未处于续苗位置P3的情况下,判断为从续苗作业向种植作业恢复,使鼓风机27返回通常的风量(步骤S5Q,再次进行步骤SlO的判断。当主变速杆52位于续苗位置P3的情况下,对于时间t是否在第一设定时间Tl以上进行判断(步骤S60),在时间t比第一设定时间Tl短的情况下,控制装置80再次进行步骤S50的判断。
另外,当在步骤S60判断为时间t在第一设定时间Tl以上的情况下,重置计时器 81 (步骤S70),控制装置80使鼓风机27移动到停止状态(步骤S80)。
其次,控制装置80对于主变速杆52是否位于续苗位置P3进行判断(步骤S85)。 在主变速杆52位于续苗位置P3的情况下,控制装置80再次进行步骤S85的处理。另外, 在主变速杆52未处于续苗位置P3的情况下,控制装置80使鼓风机27以通常的风量动作 (步骤S86),再次进行步骤SlO。
通过这样构成,当主变速杆52被操作到续苗位置P3时,在第一设定时间Tl的期间,将鼓风机27的马达的转速设定成低速旋转,使鼓风机27以低风量动作。
并且,当在第一设定时间Tl的期间,将主变速杆52操作到续苗位置P3以外的位置时,控制装置80判断为恢复种植作业,使鼓风机27的风量恢复到通常的风量动作。另外, 在经过第一设定时间Tl,还将主变速杆52维持在续苗位置P3操作的状态时,控制装置80 使鼓风机27转移到停止状态。
借此,在使肥料的送出停止的状态下谋求鼓风机27节省电力,并且,在续苗作业之后伴随着恢复种植作业,能够迅速地再次开始施肥作业。即,根据续苗作业时的状况使鼓风机27变成恰当的动作状态,并且,可以节省鼓风机27的电力。
并且,在续苗等作业结束、将主变速杆52从续苗位置P3操作到低速前进位置P2 或移动位置P5的情况下,微动开关变成断开,鼓风机27再次动作。
控制装置80,对于被升降位置检测传感器82检测出来的种植部40的位置(高度) 是否在规定位置的上方进行判断。在种植部40的位置在规定位置的上方的情况下,控制装置80判断为现在没有进行种植作业,使鼓风机27处于以低速旋转的作业状态。
通过这样构成,在为了进行续苗作业以外的作业,使种植部40上升并中断施肥作业时,在谋求鼓风机节省电力的同时,在该作业之后,能够迅速地再次开始施肥作业。
另外,在主变速杆52被操作到续苗位置P3的情况下,也可以从该操作起直到经过第二设定时间T2为止,使鼓风机27为通常的风量。
为此,利用图11及图12,对于续苗作业时的鼓风机27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对于进行和所述实施形式相同的控制的部分,在附图中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计时器81计测从鼓风机27变成以低风量进行作业的状态的时刻起的时间t2,在时间t2变成第二设定时间T2以上的情况下,即,在从鼓风机27变成以低风量进行作业的状态的时刻起经过第二设定时间T2的情况下,对于控制装置80发送信号。在计时器81上连接有用于预先设定第二设定时间T2的设定器81a。
在步骤S10,在主变速杆52被操作到续苗位置P3的情况下,开始主变速杆52位于续苗位置P3的时间t2的计测(步骤S110),对于时间t2是否在第二设定时间T2以上进行判断(步骤S120)。在步骤S120判断为时间t2比第二设定时间T2短,S卩,没有经过第二设定时间T2的情况下,再次进行步骤S120的判断。在步骤S120判断为时间t2在第二设定时间T2以上,S卩,经过第二设定时间T2的情况下,处理步骤S20,在步骤S20以后,进行和前述实施形式相同的控制。
第二设定时间T2与第一设定时间T2相比,是微小的时间,该第二设定时间T2是肥料被从送出机构沈中送出、借助来自于鼓风机27的风输送到施肥位置的时间,输送软管观越长,该时间变得越长。即,第二设定时间T2是肥料被送出之后到达施肥位置的时间,当经过该第二设定时间T2时,输送软管观内不残留肥料,可以排除发生肥料固化造成的堵塞的可能性。‘
通过这样构成,在中断施肥作业时,可以排出残留在施肥装置22的输送软管观内的肥料。
另外,也可以在主变速杆52被操作到中立位置P4的情况下,使鼓风机27为通常的风量。
为此,利用图13对于通过判别主变速杆52是否被操作到中立位置P4的判别进行鼓风机27的控制的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对于和所述实施形式进行相同的控制的部分,在附图中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首先,控制装置80对于主变速杆52是否位于中立位置P4进行判断(步骤S210)。 这里,当主变速杆52被操作到中立位置P4时,由于中立位置传感器开关86被从断开切换到接通,所以,控制装置80判断为主变速杆52位于中立位置P4。控制装置80在中立位置传感器开关86断开时,判断为主变速杆52未处于中立位置P4。
控制装置80,在判断为主变速杆52未处于中立位置P4时,再次进行步骤S210的判断。
在主变速杆52位于中立位置P4的情况下,控制装置80对于选择开关77是否选择停止状态进行判断(步骤S20)。在选择开关77选择停止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80使鼓风机27停止(步骤S30)。
其次,控制装置80对于主变速杆52是否位于中立位置P4进行判断(步骤S235)。 在主变速杆52位于中立位置P4的情况下,控制装置80再次进行步骤235。另外,在主变速杆52未处于中立位置P4的情况下,控制装置80使鼓风机27以通常的风量动作(步骤 S36),再次进行步骤S210。
通过这样构成,在主变速杆52被操作到中立位置P4时,控制装置80使鼓风机27 停止。借此,可以有效地谋求鼓风机27节省电力,可以降低噪音。
另外,在步骤S20,在未利用选择开关77选择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即,在利用选择开关77选择以低风量动作的状态的情况下,开始利用计时器81进行的主变速杆52位于中立位置P4的时间t的计测(步骤S40),使鼓风机27的马达的转速变成低速旋转,鼓风机 27的风量为低风量(步骤S45)。
其次,控制装置80对于主变速杆是否位于中立位置P4进行判断(步骤S250)。在主变速杆52未处于中立位置P4的情况下,判断为从续苗作业恢复到种植作业,使鼓风机27 恢复到通常的风量(步骤S5Q,再次进行步骤S210的判断。在主变速杆52位于中立位置 P4的情况下,对于时间t是否在第一设定时间Tl以上进行判断(步骤S60),在时间t比第一设定时间Tl短的情况下,控制装置80再次进行步骤S250的判断。
另外,在步骤S60判断为时间t在第一设定时间Tl以上的情况下,重置计时器 81 (步骤S70),控制装置80将鼓风机27转换到停止状态(步骤S80)。
其次,控制装置80对于主变速杆52是否位于中立位置P4进行判断(步骤。 在主变速杆52位于中立位置P4的情况下,控制装置80再次进行步骤S285的判断。另外, 在主变速杆52未处于中立位置P4的情况下,控制装置80使鼓风机27以通常的风量动作 (步骤S86),再次进行步骤S210。
通过这样构成,在主变速杆52被操作到中立位置P4时,在第一设定时间Tl期间, 将鼓风机27的马达的转速设定成低速旋转,使鼓风机27以低风量动作。
并且,在第一设定时间Tl期间,在将主变速杆52操作到中立位置P4以外的位置时,控制装置80判断为恢复作业,使鼓风机27的风量恢复正常地动作。另外,即使在经过第一设定时间Tl保持在将主变速杆52操作到中立位置P4的状态时,控制装置80也将鼓风机27转移到停止状态。
借此,在使肥料的送出停止的状态下,在谋鼓风机27节省电力的同时,在行驶停止后,伴随着恢复种植作业,可以迅速地再次开始施肥作业。即,一面根据行驶停止时的状况使鼓风机27变成恰当的动作状态,一面可以谋求鼓风机27节省电力。
并且,在将主变速杆52从中立位置P4操作到低速前进位置P2或移动位置P5的情况下,中立位置传感器开关86变成断开,再次使鼓风机27动作。
另外,在主变速杆52被操作到中立位置P4的情况下,从该操作起直到经过第二设定期间T2为止,可以使鼓风机27变成通常的风量。
下面,利用图14及图15对于通过判别主变速杆52是否被操作到中立位置P4进行鼓风机27的控制的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对于进行和所述实施形式相同的控制的部分, 在附图中,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计时器81计测从鼓风机27变成以低风量作业状态的时刻起的时间t2,在时间t2 变成第二设定时间T2以上的情况下,S卩,在从鼓风机27变成以低风量作业状态的时刻起经过第二设定时间T2的情况下,对控制装置80发送信号。在计时器81上,连接有预先设定第二设定时间T2的设定时间用的设定器81a。
在步骤S210,在主变速杆52被操作到中立位置P4的情况下,开始主变速杆52位于中立位置P4的时间t2的计测(步骤S310),对于时间t2是否在第二设定时间T2以上进行判断(步骤S320)。在步骤S320,在判断为时间t2比第二设定时间T2短,即,未经过第二设定时间T2的情况下,再次进行步骤S320的判断。在步骤S320判断为时间t2在第二设定时间T2以上,即,经过第二设定时间T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20的处理,在步骤S20以后,进行和第三种实施形式相同的控制。
第二设定时间T2与第一设定时间Tl相比是微小的时间,该第二设定时间T2是肥料被从送出机构沈送出,借助被鼓风机27送出的风将该肥料输送到施肥位置的时间,输送软管观越长,该第二设定时间变得越长。即,第二设定时间T2是肥料被送出之后、到达施肥位置的时间,当经过该第二设定时间T时,肥料不会残留在输送软管观内,可以排除由于肥料固化引起的发生堵塞的可能性。
通过这样构成,当中断施肥作业时,可以将残留在施肥装置的输送软管观内的肥料排出。
另外,也可以在利用行驶速度传感器87判断为行驶停止状态的情况下,使鼓风机 27为通常的风量。
下面,利用图16对于通过判别是否处于行驶停止状态来控制鼓风机27的方法。另外,对于进行和所述实施形式相同的控制的部分,在附图中赋予相同的标号,省略其说明。
首先,控制装置80根据利用速度传感器87检测出的速度,对于是否处于行驶停止状态进行判断(步骤S410)。这里,将利用行驶速度传感器87检测出来的速度为0的情况定义为行驶停止状态,将除此之外的状态定义为行驶状态。
控制装置80,在判断为处于行驶状态的情况下,再次进行步骤S410的判断。
在判断为行驶停止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80,对于是否利用选择开关77选择停止状态进行判断(步骤S20)。在利用选择开关77选择停止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80使鼓风机27停止(步骤S30)。
其次,控制装置80对于是否是行驶停止状态进行判断(步骤S43Q。在是行驶停止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80再次进行步骤S435。另外,在处于行驶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80使鼓风机27以通常的风量动作(步骤S36),再次进行步骤S410。
通过这样构成,在处于行驶状态时,控制装置80使鼓风机27停止。借此,可以有效地节省鼓风机27的电力,可以降低噪音。
另外,在步骤S20,在未利用选择开关77选择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即,在利用选择开关选择以低风量动作状态的情况下,开始利用计时器81进行的作为行驶停止状态的时间t的计测(步骤S40),使鼓风机27的马达的转速为低速旋转,使鼓风机观的风量为低风量(步骤S45)。
其次,控制装置80,对于是否是行驶停止状态进行判断(步骤S450)。在是行驶状态的情况下,判断为恢复种植作业,使鼓风机27恢复通常的风量(步骤S5Q,再次进行步骤410的判断。在处于行驶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对于时间t是否在第一设定时间Tl以上进行判断(步骤S60),在时间t比第一设定时间Tl短的情况下,控制装置80再次进行步骤 S450的判断。
另外,在步骤S60判断为时间t在第一设定时间Tl以上的情况下,重置计时器 81 (步骤S70),控制装置80使鼓风机27转移到停止状态(步骤S80)。
其次,控制装置80对于是否是行驶停止状态进行判断(步骤S48Q。在是行驶停止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80再次进行步骤S485。另外,在是行驶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 80使鼓风机27以通常的风量动作(步骤S86),再次进行步骤S410。
通过这样构成,在处于行驶停止状态时,在第一设定时间Tl期间,将鼓风机27的马达的转速设定成低速旋转,使鼓风机27以低风量动作。
并且,在第一设定时间Tl期间内变成行驶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装置80判断为恢复作业,使鼓风机27的风量恢复通常地动作。另外,在即使经过第一设定时间Tl、还维持行驶停止状态时,控制装置80使鼓风机27转移到停止状态。
借此,在使肥料的送出停止的状态下,在谋求节省鼓风机的电力的同时,在行驶停止之后,伴随着恢复种植作业,可以迅速地再次开始施肥作业。即,根据行驶停止时的状况, 使鼓风机变成恰当的动作状态,可以谋求节省鼓风机27的电力。
并且,在变成行驶停止状态的情况下,鼓风机27再度动作。
另外,也可以在变成行驶停止状态的情况下,从该时刻起一直到经过第二设定时间T2,使鼓风机变成通常的风量。
这里,利用图17及图18对于通过是否是行驶状态的判别进行的鼓风机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另外,对于进行和所述实施形式相同的控制的部分,在附图中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省略其说明。
计时器81,计测从鼓风机27变成以低风量进行作业的状态的时刻起的时间t2,在时间t2变成第二设定时间T2以上的情况下,即,从鼓风机27变成以低风量进行作业的状态的时刻起经过第二设定时间T2的情况下,对控制装置80发出信号。在计时器81上连接有预先设定设定第二设定时间T2的设定时间用的设定器81a。
在步骤S410,在变成行驶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开始处于行驶停止状态的时间t2的计测(步骤S510),对于时间t2是否在第二设定时间T2以上进行判断(步骤S520)。在步骤S520,在判断为时间t2比第二设定时间T2短,S卩,没有经过第二设定时间T的情况下,再次进行步骤S520的判断。在步骤S520,在判断为时间t2在第二设定时间T2以上,S卩,经过第二设定时间T的情况下,进行步骤S20的处理,在步骤S20以后,进行和前述实施形式同样的控制。
第二设定时间T2与第一设定时间Tl相比是微小的时间,该第二设定时间T2是肥料被从送出机构沈送出、被鼓风机27的送出的风输送到施肥位置的时间,输送软管观越长,该第二设定时间变得越长。即,第二设定时间T2是肥料被送出之后到达施肥位置的时间,当经过该第二设定时间T时,肥料不残留在输送软管观内,可以排除由于肥料固化引起的发生堵塞的可能性。
通过这样构成,当中断施肥作业时,可以将残留在施肥装置的输送软管观内的肥料。
如上所述,在种植部40可升降地连接到行驶部10上的插秧机1中,包括主变速杆52,所述主变速杆52能够在包含续苗位置P3的多级变速操作位置操作;微动开关85,所述微动开关85检测主变速杆52是否位于续苗位置P3 ;施肥装置22,所述施肥装置22具有容纳肥料的料斗25、配置在料斗25的下部且每次送出规定量的肥料的送出机构26、以及将送出的肥料输送到施肥位置的鼓风机27 ;选择开关77,所述选择开关77用于选择在主变速杆52被操作到续苗位置P3时的鼓风机27的动作状态是停止状态或者低风量的动作状态中的一种状态;行驶速度传感器87,所述行驶速度传感器87检测插秧机1是否处于行驶状态;控制装置80,所述控制装置80,在被微动开关85检测出主变速杆52被操作到续苗位置 P3或者中立位置P4时,或者被行驶速度传感器87检测出处于行驶停止状态时,根据选择开关77的选择,使鼓风机27处于停止状态或者低风量的动作状态。
通过这样构成,作为续苗作业时的施肥装置22的鼓风机27的动作状态,可以择一地选择停止状态或者低风量的动作状态。从而,在选择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地谋求节省鼓风机27的电力。另一方面,在选择低风量的动作状态的情况下,在使肥料的送出停止的状态下,在谋求节省鼓风机17的电力的同时,在续苗作业之后,伴随着恢复种植作业, 可以迅速地再次开始施肥作业。即,在可以根据续苗作业的状况使鼓风机27恰当地动作的同时,可以谋求节省鼓风机27的电力。
另外,具有计测从主变速杆52被操作到续苗位置P3的时刻起经过的时间t的计时器81,控制装置80,在由选择开关77选择以低风量动作状态的情况下,对作为计时器81 的计测结果的经过的时间t和第一设定时间Tl进行比较,从主变速杆52被操作到续苗位置P3的时刻起,经过预先设定的第一设定时间Tl以上时,使鼓风机27从低风量的动作状态变到停止状态。
通过这样构成,在续苗作业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结束时,可以将鼓风机27从低风量的动作状态变更到停止状态。从而,不会使鼓风机徒劳地动作,可以节省电力。
另外,具有检测种植部40的位置的升降位置检测传感器83,控制装置80,判断又能升降位置检测传感器83检测出的种植部40的位置是否上升到设定高度以上,当检测出这种情况时,鼓风机27变成低风量动作状态。
通过这样构成,为了进行续苗作业之外的作业使种植部40上升、中断施肥作业时,在谋求鼓风机27节省电力的同时,可以迅速地再次开始施肥作业。
另外,具有计测从主变速杆52被操作到续苗位置P3上的时刻起经过的时间t2的计时器81,控制装置80,对作为计时器81的计测结果的经过时间t2与第二设定时间T2进行比较,从主变速杆52被操作到续苗位置P3上的时刻起到经过第二设定时间T2为止,不变更鼓风机27的动作状态,在经过第二设定时间T2以上时,根据选择开关77的选择,使鼓风机27处于停止状态或者以低风量动作的状态。这里,第二设定时间T2被设定得比第一设定时间Tl短。
通过这样构成,即使主变速杆52被操作到续苗位置P3上,使施肥装置22的送出机构沈停止,也不会使鼓风机立即停止,能够一直动作到经过第二设定时间T2为止,能够可靠地将残留在从送出机构到施肥位置的输送软管观内的肥料排出。从而,可以排除发生由残留的肥料堵塞输送软管观的可能性。
其次,对于行驶部10的车身架11进行说明。
过去,借助升降机构使种植部升降。将种植部保持在规定的高度的技术是公知的。
在这种现有技术的插秧机中,借助升降机构使种植部上升到规定的高度,在保持在该高度的状态下,在坏的道路上行驶的情况下,来自于车轮的振动直接传递给种植部。该振动会损伤种植部,同时成为来自于种植部的冲击。并且,来自于种植部的冲击,作为急剧的力被施加到升降机构的油压缸上,因此,通过在升降机构的油压缸上配置缓冲弹簧吸收该冲击(力)的插秧机的技术是公知的。
但是,在具备缓冲弹簧的插秧机中,需要配置缓冲弹簧用的空间,另外,种植部变得越大,所配置的缓冲弹簧也必须更大。因此,借助连接到油压缸上的蓄压器,吸收该冲击 (力)的插秧机技术是公知的(例如,参照特开2003-79203号公报及特许第3885162号公报)。
但是,在这种插秧机中,由于蓄压器经由配管与油压缸连接,所以,到蓄压器吸收所述冲击(力)之前,存在着产生时间差的问题。另外,由于蓄压器经由配管被连接到油压缸上,所以,在配管中受到工作油的送油阻力,存在着不能高效率地吸收所述冲击(力)的问题。
鉴于上述课题,提供一种插秧机,所述插秧机,在以规定的高度保持种植部的状态下,即使从种植部向所述油压缸施加作为冲击的急剧的力的情况下,也能够瞬间地、效率良好地吸收该力。
即,插秧机包括种植部,所述种植部经由升降连杆机构可升降地设置在行驶机体的后部;油压缸,所述油压缸连接到所述升降连杆机构上,升降所述种植部;蓄压器,所述蓄压器吸收由来自于所述种植部的冲击施加到所述油压缸上的力;在所述插秧机中,所述蓄压器与油压缸的上升侧的油室连通,安装在油压缸上。
通过这样构成,油压缸与蓄压器的距离变短,响应性提高,在以规定高度保持种植部时,可以瞬间、高效率地吸收由来自于种植部的冲击施加到油压缸上的力。因此,可以减少由该力引起的油压缸的油的泄漏或损伤等的发生。另外,由于在油压缸与蓄压器之间不加装配管,所以,可以简化配管,简单地进行组装或维修等,降低成本。
另外,所述蓄压器,在所述油压缸的缸筒的活塞杆侧(活塞杆出来侧),安装在相对于所述缸筒可转动地安装的盖部上。
通过这样构成,可以简单地进行油压缸的蓄压器的安装以及蓄压器的安装部的加工。另外,由于蓄压器和油压缸的盖部一起可转动地安装,所以,能够容易地变更油压缸的蓄压器的安装位置。因此,在油压缸伸缩时,蓄压器不会与车身架及其它周边装置发生干扰。
另外,所述蓄压器具有连接到所述油压缸上用的连接部,将对所述油压缸与所述油压缸的伸缩进行切换的切换机构连接起来的送油路径的所述油压缸侧,连接到所述连接部上。
通过这样构成,可以简化用于将蓄压器安装到油压缸上用的结构,减少部件数目。
下面,利用图19至图27,说明实施形式。
如图19及图20所示,车身架11是行驶部10的主要的结构体,由下述各部分构成。 所述部分为前部车身架120,后部车身架130,管架140,兼作框架的变速箱壳体5,后车轴壳7,连接框架141等。
前部车身架120,包括沿前后方向配置的右侧框架121及左侧框架122,沿左右方向配置的前侧底架123及后侧底架124等。
前部车身架120,在右侧框架121与左侧框架122之间,架设前侧底架123及后底架124,形成平面视图中的大致的四角筐状。另外,在前部车身架120中,经由固定托架125、125、125、125将发动机固定到前侧底架123及后侧底架IM上。进而,在前部框架120中, 在右侧框架121及左侧框架122的后端部上连接由管架140。在管架140上,设置支承构件126、126。在支承构件126、1沈上,固定有前车轴壳6。前车轴壳固定在变速箱壳体5的两侧。
后部框架130,包括右侧上升框架131,左侧上升框架132,后侧管架133,支承框架 1;34 等。
在后部框架130中,右侧上升框架131及左侧上升框架132,大致平行地连接在管架140和后侧管架133之间。另外,在后部框架130中,从后侧管架133的左右中央部下垂地设置支承框架134,在支承框架134的下端,连接有后车轴壳7。进而,在后部框架130中, 在右侧上升框架131与左侧上升框架132之间,配置燃料箱90。
支承框架134,由以下部分构成,所述部分为从后侧管架133向下方延伸设置的左右一对上下框架134a、134a,连接到上下框架134a、134a的下端部上、在左右方向上延伸设置的左右框架134b。
另外,如图20及图21所示,在变速箱壳体5与后车轴壳7之间,被连接框架141 连接。连接框架141,在燃料箱90的下方的机体左右中央,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设置。连接框架141,是管制的框架,在其内部容纳传动轴,可以从变速箱壳体5向其后部的后车轴壳7 传递动力。在连接框架141的后部的上表面上,固定设置缸体安装座142。后面描述的升降缸34的盖部侧被支承在缸体安装座142上。另外,在连接框架141的左侧,并列地设置传动轴143。
这样,在后部框架130中,在被驾驶座19、右侧上升框架131、左侧上升框架132和连接框架141包围的部分上,配置燃料箱90及升降缸34。
如图21及图22所示,后车轴壳7,在平面视图中形成门形。后车轴壳7,在其两个端部配备右齿轮箱部7a及左齿轮箱部7b,在右齿轮箱7a与左齿轮箱7b之间,形成门形空间7c。
如图22所示,在右齿轮箱7a及左齿轮箱7b的上部,分别配置连接部7d、7d。所述支承框架134的左右框架134b固定到连接部7d、7d上。
其次,对于升降机构30进行说明。
升降机构30,是使种植部40升降的机构,如上所述,设置在行驶部10与种植部40 之间。升降机构30,由手上连杆31及下连杆32形成的升降连杆机构33,和升降缸34等构成。升降机构30,通过伸缩升降缸34,上下驱动升降连杆机构3,使种植部40升降。
如图22及图23所示,上连杆31的前端,经由支承轴被连接到支承框架134的上下框架13 的上部。上连杆31的后端部,被枢转支承到设于种植转动箱46 (图10的前侧的支承框架38的上部。
下连杆32,包括主连杆32a、柱32b、加强连杆32c。柱32b竖立地设置在主连杆3 的前端。加强连杆32c连接在柱32b的上部与柱连杆32a的后端。通过连接加强杆32c,下连杆32的刚性增高。另外,下连杆32,前前端经由连杆支承构件被枢转支承在后车轴壳7 的左右中央部上。进而,下连杆32,其后端被枢转支承在支承框架38的下部。
这里,对升降缸34详细地进行说明。
如图22及图23所示,升降缸34,由油压缸构成,是使种植部40升降用的促动器。 升降缸34,由缸筒35,活塞杆36,图中未示出的活塞等构成。
活塞杆36,其一端被插入到气缸筒35内,同时,固定地设置有所述活塞。另外,活塞杆36,其另一端被连接到下连杆32上。另外,在升降缸34中,也可以使活塞杆36的另外一端与上连杆31连接,使种植部40升降。
缸筒35,其内部被所述活塞分隔成杆室侧和头室侧两个室。在本实施形式中,所述杆室侧的油室成为升降缸34的上升侧的油室34a(图25)。
另外,缸筒35,其一端被头侧盖部3 封闭。
该头侧该盖部35a,经由缸体安装座142可转动地设置在连接框架141的后部上。
进而,缸筒35,其另一端被杆侧盖部3 封闭。
该杆侧盖部35b,被活塞杆36贯通。
另外,升降缸34,也可以以活塞杆36位于车身架1侧、并且缸筒35成为升降连杆机构33侧的方式构成。也可以采用下述结构,即,活塞杆36的前端,经由缸体安装座142 可自由转动地被支承在连接框架141的后部的上面,并且,缸筒35的头侧盖部35a,被连接到升降连杆机构33的下连杆32上。
另外,蓄压器150插入贯通升降缸34。蓄压器150,用于将油压蓄压,在本实施形式中,如图M所示,该蓄压器由蓄压器本体150a和蓄压器连接部150b构成,蓄压器本体150a 是大致球体的构件,在内部配备有隔膜等。但是,蓄压器本体150a的形状,并不局限于大致球体状。
蓄压器连接部150b是插入贯通升降缸;34的部分。
在头侧盖部3 上设置配管连接部152。另外,在杆侧盖部3 上设置配管连接部 151、蓄压器连接部150b。
杆侧盖部3 相对于蓄压器35可转动地安装。具体地说,在杆侧盖部35b的内周形成阴螺纹,在缸筒35的端部外周上形成阳螺纹。并且,可以将锁紧螺母35c和杆侧盖部 35b螺纹安装紧固固定到蓄压器35的阴螺纹上。紧固固定该杆侧盖部35b的位置,通过调整缩紧螺母35c的紧固位置,可以任意变更。即,在将杆侧盖部3 相对于缸筒35螺纹安装规定量之后,在将蓄压器150朝向所希望的方向的位置上,将杆侧盖部3 相对于缸筒35 固定。另外,杆侧盖部3 和缸筒35之间,被图中未示出的密封件密封。
通过这样构成杆侧盖部35b,在使种植部40升降时,在存在着蓄压器150或配管与车身架11或其它周边装置干扰的危险性的情况下,通过变更杆侧盖部35b的紧固位置,可以将蓄压器150或配管固定到与车身架11及其它周边装置没有干扰的位置上。
另外,杆侧盖部3 相对于缸筒35的安装,并不局限于上升紧固固定,也可以将杆侧盖部3 相对于缸筒35可转动地安装。
另外,在本实施形式中,将蓄压器150安装在杆侧盖部3 的下侧,但是,在将插秧机小型化的情况下,以及通过变更周边装置的配置,蓄压器150与后车轴壳7等没有干扰的危险性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蓄压器150安装在侧面或者上面。
另外,在以通过使升降缸34伸长、种植部40上升的方式构成升降缸34的情况下, 将蓄压器150安装在头侧盖部3 上。
配管连接部151,是将送油路径186连接到升降缸34上用的部分。送油路径186 的升降缸侧186a,连接到配管连接部151上。送油路径186,将升降缸34,和切换升降缸34 的伸缩的升降阀单元174(图25)连接起来。
当从升降阀单元174经由送油路径186及配管连接部151将加压油向缸筒35的杆侧室送油时,升降缸34缩小,种植部40上升。这时,缸筒35的头侧室内的工作油,从配管连接部152被送往起着工作油油箱作用的变速箱壳体5内。从而,在升降缸34中,杆室侧成为升降缸34的上升侧的油室(图25)。另外,当将升降阀单元174切换到下降侧时,缸筒35的杆侧室内的加压油经由送油路径186被送入到变速箱壳体5内,升降缸34伸出,种植部40下降。
另外,蓄压器150直接插入贯通安装到升降缸34的上升侧油室34a(图2 上。即,在本实施例中,蓄压器150被直接安装到缸筒35的杆侧盖部3 上。这时,蓄压器150 的蓄压器连接部150b,插入贯通与配管连接部151不同位置的杆侧盖部35b。通过蓄压器 150插入贯通升降缸34的上升侧油室34a(图2 ,蓄压器150被安装在加压油的送油侧的油室上,提高蓄压器150的响应性。
这样,蓄压器150,与升降缸34之间无需经由另外的配管,将蓄压器连接部150b直接连接到升降缸34上。借此,由于升降缸34与蓄压器150的距离变短,所以,蓄压器150 的响应性提高。并且,在使种植部40上升到规定的高度的情况下,或在保持在该高度使插秧机1的坏的道路上行驶的情况下,冲击传递到种植部40上,但是,由于升降缸34直接连接到蓄压器150上,所以,由于来自于种植部40的该冲击施加到升降缸34上的力,能够被该蓄压器150瞬间高效率地吸收,能够稳定地支承种植部40。
其次,对于种植部40的升降用油压回路170进行说明。
如图25所示,种植部40的升降用油压回路170,由以下部分构成,所述部分为流量控制阀171,动力转向单元172,水平阀单元173,升降阀单元174。
送升压用油压回路170中,成为工作油油箱的变速箱壳体5的工作油,经由供应油压回路,被利用发动机14驱动的油压泵175向流量控制阀171供应。并且,流量控制阀 171,将被油压泵175供应的工作油。分配给向高压油路177和低压油路178。
在高压油路177上,连接有动力转向单元172及升降阀单元174,在低压油路178 上,连接有水平阀单元173。
动力转向单元172,借助转向盘18,切换转向缸179的转向阀180。
水平阀单元173,借助水平操作用电磁阀181,操作水平缸173,借助这种操作,控制种植部40的左右倾斜姿势。另外,利用来自于对地传感器的检测值,水平地控制种植部 40。
升降阀单元174,是切换升降缸34的伸缩的切换机构。升降阀单元174,利用上升螺线管183及下降螺线管184切换控制阀185,使升降缸34伸缩。S卩,在上升螺线管183或者下降螺线管184上,外加控制信号,使之励磁,切换阀,进行种植部40的升降控制。
另外,升降阀单元174,在连接控制阀185和升降缸34的配管连接部151的送油路径186上,配备停止阀187。在升降阀单元174中,通过使停止阀处于关闭状态,可以使种植部40停止在任意的高度。
在升降缸34中,工作油的供应,被升降阀单元174控制,经由送油路径186由配管连接部151供应。另外,升降缸34内的工作油,被从配管连接部152排出,经由油箱返回油路188,返回到变速箱壳体5。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形式的插秧机1,包括种植部40,所述种植部40,经由升降连杆机构33可升降地设置的行驶部10(机体)的后部;升降缸34 (油压缸),所述升降缸 34,连接到升降连杆机构33上,用于升降种植部40 ;蓄压器150,所示蓄压器150,吸收由来自于种植部40的冲击引起的施加到升降缸34(油压缸)上的力,在所述插秧机1中,蓄压器150与升降缸34 (油压缸)的上升侧的油室连通,安装在升降缸34 (油压缸)上。
通过这样构成插秧机1,升降缸34(油压缸)与蓄压器150的距离变短,可以瞬间、 高效率地吸收由于来自于种植部40的冲击施加到升降缸34(油压缸)上的力。因此,可以减少由于该力引起的升降缸34(油压缸)的漏油及损伤等的发生。另外,由于在升降缸34(油压缸)与蓄压器150之间不加装配管,所以,可以简化配管简单地进行组装及维修等, 降低成本。
另外,根据本实施形式的插秧机1,蓄压器150,在升降缸34(油压缸)的缸筒35 的活塞杆36侧(活塞杆出来侧),安装在杆侧盖部3 上,其中,所述杆侧盖部35b,可转动地相对于缸筒35安装。
通过这样构成插秧机1,可以简单地进行在升降缸34(油压缸)上的蓄压器150的安装,以及蓄压器150的安装部的加工。另外,由于蓄压器150和升降缸34 (油压缸)的杆侧盖部3 —起转动,所以,可以容易地变更升降缸34(油压缸)上的蓄压器150的安装。 因此,在升降缸34 (油压缸)的伸缩时,蓄压器150不会与车身架11及其它周边装置干扰。
另外,如图沈及图27所示,可以将送油路径186的升降缸侧186a连接到安装在杆侧盖23 上的蓄压器连接部250b上。即,在蓄压器连接部250b上,设置连接送油路径 186用的配管连接部251。
这样,由于通过在蓄压器连接部250b上,成一整体地设置连接送油路径186用的配管连接部251,没有必要在升降缸34的缸筒35上另外设置工作油入口部,所以,可以减少升降缸34的部件数目。另外,由于可以在升降缸34上同时安装蓄压器150和送油路径 186,所以,可以简化在升降缸34上安装蓄压器150即送油路径186用的结构。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形式的插秧机1,蓄压器150,具有连接到升降缸34(油压缸)上用的蓄压器连接部150b(连接部),所以,将连接升降缸34(油压缸)和切换升降缸 34(油压缸)的伸缩的升降阀单元174(切换机构)的送油路径186的升降34(油压缸) 侧,连接到蓄压器连接部150b (连接部)上。
通过这样构成插秧机1,可以简化将蓄压器150及送油路径186安装到升降缸 34(油压缸)上用的结构,可以减少部件数目。
工业上的利用可能性
本发明,可以适用于插秧机。
附图标记说明
1插秧机
9转向盘
10行驶部
17仪表板
17a仪表板面(仪表板17的上表面)
18转向盘
18a转向盘面(与转向盘轴9轴心方向正交的面)
19驾驶座
40种植部
50显示面板
50a显示面板面(显示面板50的面板面)
51种植操作面板
51a种植操作面板面(种植操作面板51的面板面)
60行停止操作单元
62、63、64、65行停止操作机构
权利要求
1.一种种植机,在行驶部配备有驾驶座和仪表板,所述仪表板配置在该驾驶座的前方并且设置有转向盘,种植部可升降地连接于该行驶部,其特征在于,利用从所述仪表板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的转向盘轴支承所述转向盘,并且,将配置有在种植作业时使用的种植用操作机构的种植操作面板设置在所述仪表板的上 表面,使该种植操作面板的面板面为倾斜面,该倾斜面比与所述转向盘轴的轴心方向正交的面更大地朝着所述驾驶座向下倾斜。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种植操作面板配置在比所述转向盘的转向盘轴更靠驾驶座侧。
3.如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仪表板的上表面,设置显示所述种植部的作业状况的显示面板,使该显示面板的面板面为朝着所述驾驶座向下倾斜的倾斜面,使所述种植操作面板的面板面以与所述显示面板的面板面相同的斜度、或者以比该面板面小的斜度倾斜。
4.如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配置在所述种植操作面板的面板面上的种植用操作机构是行停止操作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行停止操作机构相对于所述种植操作面板可拆装地构成。
全文摘要
一种插秧机(1),在行驶部(10)配备有驾驶座(19)和仪表板(17),所述仪表板配置在该驾驶座(19)的前方并设置有转向盘(18),种植部(40)可升降地连接于该行驶部(10),在所述插秧机(1)中,利用从所述仪表板面(17a)向上方突出的转向盘轴(9)支承所述转向盘(18),并且,将配备有在种植操作时使用的种植用操作机构的种植操作面板(51),设置在所述仪表板面(17a)上,使该种植操作面板面(51a)为倾斜面,该倾斜面比作为与所述转向盘轴(9)的轴心方向正交的面的转向盘面(18a)更大地朝着驾驶座(19)向下倾斜。
文档编号A01C11/02GK102497771SQ20108004074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4日
发明者丹治光彦, 井上诚, 黑田智之 申请人:洋马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