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489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割草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割草机,尤其涉及用于调整割草高度的高度调整机构中,能够显示割草高度的技术。
背景技术
割草机具有向下开口的壳体与收装在该壳体内且能够转动的割草刀片,此外,前轮与后轮安装在壳体上。使用这样的割草机能够一边用刀片割草一边使割草机移动。特别是,有一种为了便于作业人员一边移动一边操作而设置有操作把手(扶手)的移动式割草机,这种割草机适合于在庭院等狭小的空间内进行割草作业。这样的移动式割草机设有用于调整割草的高度(草坪高度)的高度调整机构,该高度调整机构能够调整壳体与刀片相对于地面的高度。该高度调整机构调整前轮与后轮相对于壳体的高度,有两个调整方式。第1个调整方式为,分别调整前轮与后轮相对于壳体的高度。第2个调整方式为一并(连动)调整前轮与后轮相对于壳体的高度。该第2个调整方式使前轮与后轮连动,因而进行一次高度调整即可,调整操作简单,较常用。作为具有第 2个调整方式的高度调整机构的移动式割草机而言,例如,在日本发明专利公报第2599658 号中有记载。该第2599658号公报中记载的移动式割草机具有前轮支承部件、后轮支承部件、 高度调节板、前部连接杆、后部连接杆、锁止机构,其中,前轮支承部件与后轮支承部件分别安装在壳体的前部与后部且能够上下地摆动,高度调节板安装在壳体的上部且能够上下地摆动,前部连接杆与后部连接杆用于将高度调节板的摆动传递给前轮支承部件与后轮支承部件,锁止机构用于限制高度调节板的摆动。此外,前轮支承部件支承着前轮,后轮支承部件支承着后轮。锁止机构由形成在高度调节板上的多个卡止槽、能够选择性地与该多个卡止槽中的一个卡合的锁止销、以及操作旋钮构成,该操作旋钮能够上下地摆动,供作业人员操作以使锁止销进入或离开多个卡止槽中的一个。若作业人员用一只手的手指对该操作旋钮进行操作而使其向上摆动,则锁止销脱离卡止槽,因而高度调节板能够上下摆动。在这样的状态下,操作人员抬起该操作旋钮,并用另一只手使壳体向上或向下动,从而能够调整壳体与刀片的高度。调整完成后,使手离开操作旋钮则操作选择自动回复到原来的位置,从而使高度调节板的摆动被限制。然而,在该第2599658号公报中记载的移动式割草机上,为了确认壳体与刀片的高度,只能是目测壳体与刀片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为了提高该移动式割草机的作业性能,最好是能够更容易地确认割草的高度。针对这种需求,在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1-56059中公开有一种割草机, 该割草机能够调整前轮相对于壳体的高度,且具有显示该高度的机构。但是,不能将其简单地结合到上述第2599658号公报中记载的移动式割草机上。在欧洲发明专利第0047502号中记载有一种移动式割草机,该割草机具有以第2
3调整方式进行高度调整的高度调整机构,并且还具有能够用眼睛看到割草高度的显示装置。该高度调整机构由前车轮支承部件、后车轮支承部件与连接部件构成,其中前车轮支承部件与后车轮支承部件分别安装在壳体的前部与后部且能够上下摆动,连接部件连接前车轮支承部件与后车轮支承部件且使它们能够连动。该连接部件随着前车轮支承部件与后车轮支承部件的摆动而在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移动。此外,能够通过壳体的上表面上设置的视窗看到显示装置上显示的连接部件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移。 然而,随着前车轮支承部件与后车轮支承部件的上下摆动,连接部件在前后方向上以及上下方向上都产生位移。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移会使从视窗到连接部件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动,从而给从视窗观测连接部件的位移状态带来影响。因而,为了确保能够容易地观测,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割草机,该割草机具有能够连动地调整前轮与后轮相对于壳体的高度的高度调整机构,在该割草机上能够可靠且容易地确认割草的尚度。本发明的割草机为一边进行割草一边由动力或人力驱动而移动的移动式割草机, 其具有壳体;刀片,其收装在所述壳体内,用于割草;高度调整机构,其用于调整所述壳体以及所述刀片相对于地面的高度。所述高度调整机构具有前轮支承部件,其被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前部上且能够上下摆动,并且支承前轮;后轮支承部件,其被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后部上且能够上下摆动,并且支承前轮;连接部件,其连接所述前轮支承部件与所述后轮支承部件使二者能够相互连动,并且,随着所述前轮支承部件与所述后轮支承部件的摆动在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移动;锁止机构,其用于对所述连接部件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或者解除该限制。所述前轮支承部件与所述后轮支承部件的一方上具有圆弧部,该圆弧部具有以前轮支承部件或者所述后轮支承部件相对于所述壳体上下摆动的摆动中心为中心的圆弧状的外周面。所述外周面具有显示所述刀片的高度的显示部,该显示部位于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内侧。所述壳体具有能够观察所述显示部的观察孔。因而,作业人员从透过该观察孔观察显示部,从而能够可靠且容易地确认壳体以及刀片的距地面高度。并且,由于是在前轮支承部件或后轮支承部件的圆弧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显示部,所以,即使连接部件在上下方向上产生位移,从观察孔到显示部的距离也不变,因而确保了能够容易地从观察孔观察显示部。此外,还能够通过在前轮或后轮支承部件上设置圆弧部、在圆弧部的外周面上形成显示部、透过壳体上形成的观察孔能够观察显示部这样简单的结构来构成刀片高度的显示结构。而且,由于圆弧部的外周面位于壳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的内侧,所以外周面不会从壳体的宽度方向的端部突出,因而不必在割草机上另外配置用于设置圆弧部的空间。所述显示部最好是由多个标示图案构成。所述观察孔最好是设定为仅能观察到所述多个标示图案中的一个的大小。


图1为本发明的移动式割草机的斜视图;图2为表示操作把手、高度调整机构以及高度调整握柄相对于图1所示的壳体的关系的斜视图;图3为图1所示的高度调整机构以及高度调整握柄的斜视图;图4为从侧面看到的图3中所示的壳体的距地面高度为最小时的高度调整机构以及高度调整握柄的斜视图;图5为图4所示的高度调整机构以及高度调整握柄的分解结构图;图6为图4所示的高度调整机构的后部的剖视图;图7所示为从下方看到的图1所示的移动式割草机的后部的斜视图;图8为图3所示的锁止机构的局部放大图;图9为从侧面看到的图8所示的锁止机构附近结构的剖视图;图10为图9中10-10向的剖视图;图11为图9中11-11向的剖视图;图12中A以及B为图1所示的高度调整握柄的结构图;图13为图4所示的连接部件以及多个卡止槽的放大图;图14为图13所示的一个卡止槽的放大图;图15所示为图8所示的锁止机构处于锁止解除状态的斜视图;图16为从侧面看到的图4所示的壳体的距地面高度为最大时的高度调整机构以及高度调整握柄的剖视图;图17所示为圆弧部以及观察孔位于图1所示的壳体的左前部;图18为表示图3所示的左侧的前轮支承部件与圆弧部的关系的分解结构图;图19为从侧面看到的图17所示的壳体的左前部与圆弧部以及观察孔的侧视图;图20为图19中20-20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移动式割草机(以下仅称为割草机)10为割草用的自移动式机器,由向下开口的壳体(作业机本体)11、设置在壳体11前部且分别位于左侧与右侧的两个前轮 12、设置在壳体11后部且分别位于左侧与右侧的两个后轮13、收装在壳体11的内部中央的割草用的刀片14、设置在壳体11上部的引擎(动力源)15、从壳体11的后部向后延伸设置的操作把手16构成。壳体11为树脂成型件,兼有机体的功能,在其上表面上通过螺丝固定着引擎15, 从而使引擎15与壳体11安装在一起。引擎15为立式引擎,具有输出轴15a,该输出轴1 由引擎15朝下方的草坪La方向延伸到壳体11内,且该输出轴1 为大致垂直于草坪(地面)La的驱动轴。刀片14位于壳体11内,并且安装在输出轴1 上。刀片14由引擎15驱动,在壳体11内该刀片14以输出轴15a为中心旋转。由引擎15使刀片14旋转,从而,在进行割草的同时,于壳体11内产生气流(旋流),在该旋流的作用下将被刀片14割下的草送入割草收装体Bg并被收装在该割草收装体 Bg中。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从上面看割草机10时,操作把手16大致呈倒立的字母U形。 该操作把手16的左右一对基端部16a、16a分别通过支板17、17安装在壳体11的后部。该支板17、17通过螺丝固定在壳体11的后部。如图1所示,割草机10具有从壳体11的后端部垂下的遮护板18。该遮护板18用于阻止飞散物向后方的作业人员一侧飞散。如图1及图3所示,割草机10在壳体的左右两侧中的一侧(图1及图3中为左侧)具有高度调整机构20以及调整握柄60。高度调整机构20用于调整壳体11以及刀片 14(参照图1)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即距地面高度。图4所示为,壳体11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即壳体11的距地面高度设定为最小。如图3 图5所示,高度调整机构20由左侧与右侧的前轮支承部件21L、21R、左侧与右侧的后轮支承部22L、22R、前部连接杆23、后部连接杆对、连接部件25以及锁止机构50构成。左侧与右侧的前轮支承部件21L、21R由板部件构成,安装在壳体11的前部Ila 上,相互面对着且能够上下摆动。具体而言,壳体11的前部Ila通过支承轴31、31支承着左侧与右侧的前轮支承部件21L、21R,且二者能够上下地摆动(转动)。在左侧与右侧的前轮支承部件21L、21R 二者各自的从支承轴31向前下方(参照图4)偏移一定距离的部位之间连接着前部连接杆23。因而,左侧与右侧的前轮支承部件21L、21R能够同步地摆动。此外,左侧与右侧的前轮支承部件21L、21R在从支承轴31、31向前上方偏移一定距离的部位(参照图4)上具有轮轴32、32。该轮轴32、32分别从左侧与右侧的前轮支承部件21L、21R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在二者的端部分别安装着能够旋转的前轮12、12。从而, 由轮轴32、32对前轮12、12进行支承并使二者能够旋转。另外,在左侧的前轮支承部件21L 的从支承轴32向后上方(参照图4)偏移一定距离的部位上具有连接孔21a。如图4所示, 在壳体11的距地面高度为最小时,该连接孔21a的位置比前轮12的轮轴32高。左侧与右侧的后轮支承部件22L、22R由板部件构成,安装在壳体11的后部lib 上,相互面对着且能够上下摆动。具体而言,在壳体11的后部lib的左右侧部上分别通过轴承41、41 (图3中仅示出了右侧的)支承着左侧与右侧的后轮支承部件22L、22R的中央部ft·,而使后轮支承部件22L、22R能够上下摆动(转动)。该中央部ft·构成左侧与右侧的后轮支承部件22L、22R相对于壳体11摆动的摆动中心ft·。此外,在左侧与右侧的后轮支承部件22L、22R各自的从摆动中心ft·向前下方(图 4)偏移一定距离的部位之间连接着后部连接杆对。因而使得左侧与右侧的后轮支承部件 22L、22R能够同步摆动。在左侧与右侧的后轮支承部件22L、22R的从摆动中心ft·向前上方(图4)偏离一定距离的部位上具有轮轴42、42。轮轴42、42分别从左侧与右侧的后轮支承部件22L、22R 向车宽方向外侧延伸,在二者的端部分别安装着能够旋转的后轮13、13。从而,由左侧与右侧的后轮支承部件22L、22R对后轮12、12进行支承并使二者能够旋转。另外,在左侧的后轮支承部件22L的从摆动中心ft·向后上方(图4)偏移一定距离的部位上具有连接孔22a,并且在从摆动中心ft·向后下方偏移一定距离的部位上具有弹簧钩挂销22b。如图4所示,在壳体11的距地面高度为最小时,该连接孔22a的位置比后轮 13的轮轴42高。连接部件25为沿着壳体11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细长板状的杆,连接左侧的前轮
6支承部件21L与左侧的后轮支承部件22L。连接部件25形成为沿着纵向设置的板状,且其板面与左侧的前轮支承部件21L与后轮支承部件22L的板面重合。连接部件25的前端部2 通过连接销33连接在左侧的前轮支承部件21L的连接孔21a上,二者之间能够产生相对转动。连接部件25的后端部2 通过连接销43连接在左侧的后轮支承部件22L的连接孔2 上,二者能够产生相对转动。从而,随着前轮支承部件 21L与后轮支承部件22L的摆动,连接部件25能够在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产生位移。不过,调整前轮12与后轮13相对于壳体11的高度的调整方式为使前轮12与后轮13连动的调整方式,这与分别调整前轮12与后轮13的调整方式相比,作业人员抬起(提起)壳体11所需要付出的力量较大,因而,如图3 图5所示,壳体11的后上部具有上部弹簧钩挂销44,在该上部弹簧钩挂销44与上述的弹簧钩挂销22b之间钩挂着弹簧(加载部件)45。该弹簧部件45由拉伸线圈弹簧构成,对左侧的后轮支承部件22L向使壳体11的距地面高度增大的方向加载,即,在如图4所示地从左侧观察割草机10时,对左侧的后轮支承部件22L向使其逆时针旋转的方向加载。因而使操作人员能够用较小的力量来抬起壳体 11。另外,关于弹簧45,并不限于拉伸线圈弹簧,例如也可以采用压缩线圈弹簧。此时, 当壳体11的距地面高度为最小时,压缩线圈弹簧处于最大压缩状态。即,在预先压缩状态下安装压缩线圈弹簧(即,安装后弹簧伸长到最大长度时也保持压缩状态),从而能够增大壳体11的距地面高度较小时受到的加载力。通过这样的设定,即使压缩线圈弹簧的弹簧系数较小,也能够使作业人员用较小的力量即可抬起壳体11。此外,也可以用空气减振器代替弹簧45。如图3、图6及图7所示,在壳体11的后部lib具有无级变速装置46以及传动轴 47。传动轴47连接着无级变速装置46,且在与上述摆动中心ft· —致的位置上沿着车宽方向水平延伸。在左侧与右侧的后轮13、13内,该传动轴47的两端通过未图示的齿轮传动机构与后轮13、13连接。由引擎15通过无级变速装置46、传动轴47以及齿轮传动机构对后轮13、13进行驱动而使其正转,从而使割草机10向前移动,以进行割草作业。如图4、图8以及图9所示,锁止机构50为用于对连接部件25在前后方向上的位移进行限制或解除该限制的机构,由多个卡止槽51、锁止销52、销导向部53、操作部件54、 托架55构成。如图4及图8所示,多个(例如7个)卡止槽51形成在连接部件25的长度方向中央部,且沿着连接部件25的板面25c前后排列地形成。具体而言,在从垂直于板面25c的方向观察连接部件25时,多个卡止槽51为字母U形的槽,且贯穿板厚方向。S卩,如图8及图9所示,从连接部件25的上端25d向下凹而形成卡止槽51,其上端51a开口,而底部51b 形成为圆弧状。锁止销52为能够选择性地与多个卡止槽51的其中之一卡合的部件,例如,为圆棒或圆管的弯折成形件。如图8及图11所示,该锁止销52形成为大致字母J形,由位于上部且水平的被连接部52a、从被连接部52a的一端向下延伸的第1垂直部52b、从第1垂直部 52b的下端横向水平延伸的卡止部52c、从卡止部52c的与连接着第1垂直部52b的端部相反的另一端向上延伸的第2垂直部52d构成。被连接部52a、第1垂直部52b、卡止部52c以及第2垂直部52d全部形成在同一平面上。卡止部52c平行于被连接部52a,且与该被连接部52a的延伸方向相反。并且,该卡止部52c为卡止在多个卡止槽51的其中之一上的部分,在贯穿卡止槽51的方向(与连接件25的板厚方向一致)上延伸。第2垂直部52d平行于第1垂直部52b,且比该第1垂直部52b短。如图8 图11所示,销导向部53安装在壳体11上,用于对锁止销52进行导向使其在能够进出多个卡止槽51中任意一个的方向上滑动。销导向部53从下方安装在壳体11 的握柄安装部Ilc上。如图1所示,该握柄安装部Ilc为从壳体11的上表面向上隆起的部分。销导向部53由基座部分53a与一体形成在该基座部分53a的侧部的导向部分53b 构成,其中,该基座部分53a通过螺栓固定在握柄安装部Ilc的下端面上。导向部分5 具有贯穿在上下方向上的第1槽53c、贯穿在上下方向上的第2槽53d、第3槽53e、贯穿在前后方向上的第4槽53f,其中,第1槽53c对锁止销52的第1垂直部52b使其能够上下滑动地进行导向,第2槽53d对第2垂直部52d使其能够上下滑动地进行导向,第3槽5 贯穿在第1槽53c与第2槽53d之间以供卡止部52c通过,第4槽53f对连接杆25使其能够前后滑动地进行导向。第1槽53c向壳体11的宽度方向外侧开口。第2槽53d向壳体11的宽度方向内侧开口(与第1槽53c相反)。第2槽53e与第4槽53f向壳体11的下方开口。锁止销52被第1槽53c与第2槽53d导向而能够在上下方向上滑动。另外,连接部件25的具有多个卡止槽51的部分被第4槽53f导向从而使连接部件25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滑动。因而,锁止销52的卡止部52c能够滑动从而进入多个卡止槽51中位于第4槽 53f内侧的那一个或者从其中离开。第3槽5 的深度设定成锁止销52在上下方向上滑动时不会触碰到该第3槽5 从而能够保证其具有规定的滑动量。如图8 图11所示,操作部件M安装在壳体11上并能够对锁止销52进行滑动操作。即,该操作部件M被支承在安装于壳体11上的托架55上,且能够滑动。从侧面看割草机10时,操作部件M大致呈倒立的字母Y形,由位于后下部的被支承部Ma、位于前下部的连接部Mb、位于上部的操作钮5 构成。被支承部5 通过支承销56支承在托架55上且能够摆动。连接部54b连接着锁止销52的被连接部5 且二者能够产生相对转动。操作钮5 为能够从割草机10的前方向后方进行按压操作的操作部分。通过使操作部件M摆动从而能够使锁止销52上下滑动。 操作部件M被加载部件57 (复位弹簧57)向使锁止销52卡止在多个卡止槽51的其中之一上的方向即回复到中立位置的方向加载。该加载部件57例如可由扭簧构成。对操作部件M的操作钮5 进行按压操作,从而能够将高度调整机构20 (参照图 4)的调整动作从限制状态切换到允许状态。限制状态为锁止销52卡止在多个卡止槽51中的一个上的状态。允许状态为锁止销52脱离卡止槽51的状态。如图9及图10所示,托架55从上方安装在握柄安装部Ilc上。具体而言,使握柄安装部Ilc隔在托架55的底板55a与销导向部52之间,并用螺栓58、58将它们固定在一起,从而将托架阳固定在壳体11上。如图4及图5所示,高度调整握柄60为细长的部件,例如可以由管部件构成,在通过对操作钮5 的操作而使对高度调整机构20的调整动作被允许时,用手握住该高度调整握柄60从而能够使壳体11上升或下降(抬起操作、按下操作)。如上所述,该高度调整握柄60设置在壳体11的左侧或右侧(图1及图3中为左侧)的附近。具体而言,该高度调整握柄60的一端部61与左侧的支板17 (参照图2、一起用螺栓固定在壳体11的后部,而该高度调整握柄60的另一端部62被固定在托架55上,从而,使高度调整机构60被安装在壳体11上。另外,操作部件除了操作钮Mc)、托架55、高度调整握柄60的上述的另一端部62 (前端部6 被罩70盖住。下面对操作钮Mc以及高度调整握柄60相对于壳体11的关系进行说明。图12 中A表示的是操作钮Mc以及高度调整握柄60相对于壳体11的关系,图12中B表示的是 A中所示的操作钮5 与高度调整握柄60的关系的放大图。如图12中A与B所示,高度调整握柄60具有相对于壳体11在前后方向向下倾斜且可供抓握的细长抓握部63。在从侧面观测割草机10时,高度调整机构60大致呈山形,其前半部分为抓握部63。如图4所示,高度调整握柄60向下倾斜的倾斜角即抓握部63向下倾斜的倾斜角 θ在20°到30°之间彡θ <30° )设定。该倾斜角θ的定义如下。在前轮12与后轮13接触地面La时,前轮12的接地点Qf与后轮13的接地点Qr之间的连线为HL,以该连线HL为基准水平线HL,基准水平线HL与地面La平行。向下倾斜的倾斜角θ是指高度调整握柄60的抓握部63的中心线GC与基准水平线HL之间所成的角度。如图12中A与B所示,操作钮5 位于抓握高度调整握柄60的手Ha的手指Fg (拇指Fg)能够操作到的范围Ar中。具体而言,能够操作到的范围Ar是指,从抓握部63的前端部分(上述的另一端部62)沿着抓握部63的中心线GC稍稍向前的位置以及该位置的附近区域。图12中B所示的例子为,能够操作的范围Ar为,抓握住抓握部63的前端部分的手Ha的拇指Fg从虚线所示的向前伸状态向如实线所示的弯曲状态弯曲时,能够将操作钮 54c向抓握部63 —侧按压的区域。高度调整握柄60设置在壳体11的左侧部或右侧部的附近。因此,在对壳体11进行升降操作时能够容易且紧紧地抓握住高度调整握柄60。并且,操作钮5 位于能够被握住高度调整握柄60的抓握部63的手Ha的手指Fg操作的可操作范围内,因而,能够用紧紧握住高度调整握柄60的手Ha的手指Fg容易地对操作钮5 进行操作(按压操作、复位操作)。在对操作钮5 进行操作时,不必使握住高度调整握柄60的手Ha松开,不必重新抓握,因而提高了高度调整机构20的操作性能。作业人员Mn能够用一只手来调整壳体11以及刀片14(参照图1)相对于地面的高度,从而能够容易且轻松地调整割草高度。对操作钮5 进行按压操作的按压操作方向Pu位于大致平行于高度调整握柄60 的抓握部63的中心线GC的位置(例如,位于中心线GC上方)。因而,在用手Ha紧紧握住高度调整握柄60时,手指进行抓握的方向(用力的方向)与拇指Fg对操作钮5 进行按压操作的方向Pu大致垂直,这样的按压方向Pu是握住高度调整握柄60的手Ha的拇指Fg 最容易施力的方向,因而,能够容易且切实地对操作钮5 进行按压操作。另外,由于割草机10为小型的,所以在对高度调整机构20进行调整作业时,作业人员Mn要保持向前倾的姿势。并且作业人员Mn要站在割草机10的旁边。例如,在高度调整握柄60被设置在壳体11的左侧部附近时,作业人员Mn需要保持前倾的姿势站在割草机10的左侧,用右手Ha握住高度调整握柄60。由于细长的高度调整握柄60相对于壳体11 在前后方向向前下方倾斜地设置,所以在作业人员Mn保持前倾姿势进行调整作业时,能够用自然下垂的手Ha轻松地握住高度调整握柄60并对其进行升降作业。并且,由于向前下方倾斜的倾斜角θ设定在20°到30°的范围内,因而能够更加容易地握住高度调整握柄 60。由于能够用手Ha容易地握住高度调整握柄60,所以握住高度调整握柄60的手Ha的拇指Fg的施力也较容易。因而,提高了高度调整机构20的可操作性。下面对多个卡止槽51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3及图14所示,多个卡止槽51相互平行,且它们之间的排列间距Pi(或者说中心距Pi)是一定(相等)的。因而,在连接部件 25移动时,能够以一定的移动距离即排列间距Pi使锁止销25被锁止。如上所述,多个卡止槽51从连接部件25的上端面25d向下凹从而呈上端51a开口的字母U形。卡止槽51的槽宽为Gw,其设定的比锁止销52的卡止部52c的直径稍大。 例如,有时需要进行敲击以使如图1所示的割草机10上附着的被割下的草(由刀片14割下的草)掉落。而在本实施例中,即使有这种振动产生,卡止在卡止槽51中的锁止销52也不容易发生脱离。多个卡止槽51相互平行,且向前侧(图4所示的连接部件25的前端部2 —侧) 倾斜。卡止槽51相对于垂线VL的倾斜角α在3°到7°的范围内(3°彡α彡7° )设定。该垂线VL是与图4所示的基准水平线HL垂直的直线。S卩,卡止槽51的上端比卡止槽51的底51b更靠前。如图14所示,与卡止槽51的倾斜方向相反的一侧的槽壁51c的一部分51d向卡止槽51内突出,其突出量与卡止槽51 的倾斜程度相当。即,槽壁51c的一部分51d向卡止槽51内突出,而构成用于防脱离的突出部51d。突出部51d的突出量为δ。卡止在卡止槽51中的锁止销52在沿着垂线VL向上方滑动时会与突出部51d抵接,从而使得卡止在卡止槽51中的锁止销52不会因振动等的影响而从卡止槽51中脱出。如上所述,连接部件25连接着安装在壳体11上且能够摆动的前轮与后轮支承部件21L、22L,使二者能够相互连动,因而,随着前轮与后轮支承部件21L、22L的上下摆动,连接部件25在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产生位移。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件25连接前轮与后轮支承部件21L、22L的位置比车辆12 的轮轴32以及后轮13的轮轴42更靠上。因此,连接部件25随着前轮与后轮支承部件21L、 22L的摆动而产生位移的位移轨迹Lt (参照图1 呈向上凸的圆弧状轨迹。所以,前后顺序地配置在连接部件25上的多个卡止槽51的位移轨迹Lt也为向上凸的圆弧状轨迹。前后顺序地配置在连接部件25上的多个卡止槽51这样地与连接部件25 —起在上下方向上产生位移。另外,由操作部件M所操作的锁止销52的滑动量与多个卡止槽51的上下方向上的位移量没有关系,因此,由于多个卡止槽51在上下方向上的位移量会使得锁止销52相对于卡止槽52的卡止位置较浅。对于此问题,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件25的上端面25d的形成多个卡止槽51的整个部分2 形成为,与连接部件25的前后方向与上下方向上的位移轨迹Lt相对应的圆弧状。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位移轨迹Lt为向上凸的圆弧状,所以连接部件25的上端面25d的形成多个卡止槽51的部分2 的整体形成为向下凹的圆弧面。由圆弧面形成的上端面25d
10的半径为rs。因此,即使多个卡止槽51的上端51a在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产生位移,对于任意一个卡止槽51而言,都能够使锁止销52充分地卡止在其中。因而,卡止在卡止槽51 中的锁止销52不会从其中脱离,进一步提高了高度调整机构20的动作的可靠性。另外,如图4、图8以及图13所示,形成多个卡止槽51中的前端的卡止槽51F的边缘的前表面51Fw以及形成后端的卡止槽51R的边缘的后表面51Rw,这二者从前端的卡止槽 51F的上端51a以及后端的卡止槽51R的上端51a连续地向上方延伸而形成。如图13所示,前表面51Fw与后表面51Rw向上延伸一定的范围Y1、Y2,使得从前后的卡止槽51F、51R中脱离出来的锁止销52与该前表面51Fw或后表面51Rw相面对。在连接部件25在前后方向上产生最大位移时,邻近面对着前端的卡止槽51F的上端51a或者后端的卡止槽51R的上端51a。在使锁止销52进出卡止槽51F、51R时,锁止销 52被前表面51Fw或者后表面51Rw所导向。因此,能够可靠地保证锁止销52进出卡止槽 51F、51R。并且,即使连接部件25要向前后方向上产生更大的位移,由于会与前表面51Fw 或者后表面51Rw干涉,因而其不会产生更大的位移。此外,如图13所示,前表面51Fw具有斜面部51Fd,该斜面部51Fd从前端的卡止槽51F的圆弧状的底51b连续地向前上方倾斜。另外,后表面51Rw具有斜面部51Rd,该斜面部5IRd从后端的卡止槽5IR的圆弧状的底5Ib连续地向后上方倾斜。如此,前表面5IFw 与后表面5IRw形成有斜面。具体点说,前后的斜面部5lFd、5IRd位于卡止槽5IF、5IR的附近,由从上端5Ia到底51b舒缓地倾斜的斜面形成。该斜面上除了光滑的平面之外,还包括形成为向下凹的圆弧状的圆弧面。前侧的斜面部51Fd的倾斜落差(斜面部51Fd的外移量)为df。后侧的斜面51Rd的倾斜落差(斜面部51Rd的外移量)为dr。在锁止销51进入前端的卡止槽51 或者后端的卡止槽51时,这样倾斜的倾斜面51Fd、51Rd对其形成导向作用从而使其能够容易地进入并卡止在前端的卡止槽51或者后端的卡止槽51中。另外,下面设想一下前表面51Fw与后表面51Rw不具有斜面部(落差的大小df = 0,dr = 0)时的情况。一直按住操作钮5 (图4),使锁止销52不与卡止槽51中的任何一个卡合。在此状态下,使连接部件25向前移动,从而使后端的卡止槽51的上端51a(开口 51a)位于图13中虚线所示的锁止销52的正下方。连接部件25向前方的移动结束后,解除对操作钮Mc的按压,则锁止销52进入后端的卡止槽51R并卡止在其中。但是,如图4所示,后轮支承部件22L通过弹簧45安装在壳体11上。该弹簧45 用于在作业人员Mn抬起壳体11时减轻作业人员所需付出的抬起力,该弹簧45的加载方向 (施力方向)与由高度调整握柄60抬起壳体11的方向大致一致。如图16所示,在将壳体 11抬高到最大位移处时,壳体11的距地面高度最大。而弹簧45的作用力会随着壳体11的抬起而逐渐减小,在壳体11被最大程度地抬起时,弹簧45的作用力会非常小。一般作业人员Mn会一下子地将壳体11抬起到最大限度,在壳体11已经接近距地面高度最大的程度时,弹簧45的收缩速度会比作业人员Mn的抬起速度稍慢。因而,作业人员Mn在将壳体11抬高到距地面高度最大时,松开按压操作钮5 的手Ha的手指Fg,则锁止销52下降,然而,在其下降的过程中,速度稍慢的后端的卡止槽51R 的后表面51Rw会从后方触碰到锁止销52。换言之,在连接杆25向前的移动结束之前,操作
11钮Mc的按压操作被解除(中途锁止操作),则相对着后端的卡止槽51R滑动中的锁止销 52会触碰到后表面51Rw,从而使能够在前后方向上产生一定程度的位移的锁止销51向前移动,从而导致,锁止销52会进入比后端的卡止槽51R稍靠前的卡止槽51中,S卩,产生了对不准的现象(没有卡止在预定的卡止槽51中)。最好应该抑制这样的现象发生。另一方面,如图16所示,在壳体11位移距地面距离最大的状态下,作业人员Mn向下按压壳体11,按下的方向与弹簧45的加载方向相反。即,作业人员Mn要克服弹簧45的作用力而按下壳体11。因而,弹簧45的回复速度与作业人员Mn的按下速度是一致的。所以,作业人员Mn将壳体11按压到距地面距离最小的位置,此时,即使将手Ha的手指Fg从操作钮5 上松开使锁止销52下降,也不会产生对不准的现象。对于上述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后表面51Rw上具有斜面部51Rd,因而,在中途锁止操作的时候,相对着向后端的卡止槽51R滑动中的锁止销52会接触到倾斜的后部斜面部51Rd,从而被该斜面部51Rd导向,而容易地进入后端的卡止槽51并卡止在其中。因而, 能够使锁止销52更加容易且可靠地卡止在后端的卡止槽51中。另外,弹簧45的作用力设定得使在作业人员Mn向下按压壳体11时所需的按压力不会过大。关于该弹簧45的作用力,考虑作业人员Mn抬起壳体11时所需的抬起力以及按下壳体11时所需的接下力这二者的平衡来设定为最恰当的值。例如,若弹簧45的作用力设定的较小则会产生下述情况。S卩,作业人员Mn在一下子将壳体11按压到距地面距离最小的位置时,与一下子按压到距地面距离最大位置时的情况相同。此时,前表面51Fw与后表面51Rw具有斜面部51Fd、51Rd。由于前后都具有斜面部,所以前侧的斜面部51Fd与锁止销52的关系以及后侧的斜面部51Rd与锁止销52的关系是相同的。因而能够使锁止销52更加容易且可靠地卡止在前端的卡止部51F与后端的卡止槽51R上。如上面所说明的,在本实施例中,形成前端的卡止槽51F的边缘的前表面51Fw以及形成后端的卡止槽51R的边缘的后表面51Rw这二者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倾斜的斜面部 (51Fd 或 51Rd)。下面对具有上述结构的高度调整机构20以及高度调整握柄60的作用进行说明。 此外,关于图3所示的右侧的前轮支承部件21R、右侧的后轮支承部件22R、前部连接杆23、 后部连接杆M的作用,在此省略说明。如上所述,图4所示为,壳体11相对于地面的高度即壳体11的距地面高度设定为最小。此时,如图4及图8所示,锁止销52卡止在前端的卡止槽51F中。因此,高度调整机构20的调整动作处于被限制(禁止)状态。之后,如图12中A与B所示,作业人员Mn在握住高度调整握柄60的同时,用抓握的手Ha的拇指Fg向按压方向Pu按压操作钮Mc。于是,如图8所示,操作部件M以支承销56为中心向图中顺时针方向(图8中箭头Cw的方向)摆动,使锁止销52向上摆动。从而,锁止销52从前端的卡止槽51中脱离,解除高度调整机构20被限制的状态。此时的状态如图15所示。在该解除状态下,如图12中A所示,作业人员Mn用握住高度调整握柄60的手Ha 的拇指Fg按压操作钮Mc,同时将高度调整握柄60抬起到任意的高度,则壳体11与高度调整握柄60 —起被抬起。因而,如图4所示,前轮支承部件21L以轮轴32为基准向逆时针方向(箭头Al方向)转动,并且后轮支承部件22L以轮轴42为基准向逆时针方向(箭头A2 方向)转动。此时,前轮支承部件21L的连接销33向上方(箭头Al方向)摆动,并且,后轮支承部件22L的连接销43向上方(箭头A2方向)摆动,连接前侧与后侧的连接销33、43 的连接部件25向前方(箭头Af方向)移动。之后,如图12中B所示,将拇指Fg从操作钮5 上松开(锁止操作)。如图8所示,操作部件讨在加载部件57(图9)的作用力的作用下,自动地以支承销56为中心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摆动),回复到原来的位置。锁止销52被操作部件M按下而向下摆动,并进入壳体11的距地面高度所对应的卡止槽51中。锁止销52进入并卡止该卡止槽51中, 则高度调整机构20的调整作用再次被限制。如此,通过对操作钮5 进行锁止操作,从而将壳体11维持在被调整后的距地面高度位置。壳体11的距地面高度为最大时的状态如图 16所示。之后,对操作钮5 再次进行锁止解除操作,使高度调整握柄60下降从而能够降低壳体11的距地面高度。如上面所说明的,由操作部件M对锁止销52进行滑动操作,则锁止销52在销导向部53的导向作用下进入多个卡止槽51中的一个或者从其中离开。即,在锁止销52卡止在一个卡止槽51中的状态下,连接部件25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禁止)。因此,前轮支承部件与后轮支承部件的摆动也被禁止,因而不能调整壳体11以及刀片14相对于地面La的高度。之后,作业人员Mn通过操作部件M对锁止销52进行滑动操作,使其从卡止槽51中脱离,则连接部件25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被允许。因而,前轮支承部件与后轮支承部件的摆动被允许,从而能够调整壳体11以及刀片14相对于地面La的高度。在高度调整结束后,再次使锁止销52卡止在多个卡止槽51中的一个(不同与之前)中,从而使连接部件25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被禁止。如此,在连接部件25上前后排列地配置多个卡止槽51,而销导向部53对销52进行导向使其仅在进出卡止槽的方向上滑动,因而,不论操作部件讨的操作状态以及连接部件25的位移状态为如何,都能够可靠地保证锁止销52进出多个卡止槽51中的一个。并且,如上所述,由于销导向部53对销52进行导向使其仅在进出卡止槽的方向上滑动,因而容易将多个卡止槽51的排列间距Pi以及槽宽Gw设定为最恰当的值,从而能够保证锁止销52可靠地进出卡止槽51。其结果为,提高了高度调整机构20的动作的可靠性。另外,通过将排列间距Pi与槽宽Gw设定在最恰当的数值使其不易受到尘埃的影响,从而能够提高卡止槽51与锁止销52的耐久。因而能够提高高度调整机构20的耐久性。再者,销导向部53 —直对销52进行导向使其能够滑动,因而不论操作部件M的操作方式(推按操作、摆动操作)为如何,锁止销52都能够滑动,因而,能够根据割草机10 的种类与规格选择操作性好的操作部件M。其结果为,提高了高度调整机构20的操作性。如图17 图20所示,左侧的前轮支承部件21L具有圆弧部81。该圆弧部81由螺栓82安装在前轮支承部件21L的板面上,从而能够与前轮支承部件21L共同上下摆动。 从侧面看割草机10时,圆弧部81呈扇形,具有以前轮支承部件21L相对于壳体11上下摆动的中心Pf为中心的圆弧状的外周面81a。该外周面81a位于壳体1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 Ild的内侧,且其具有显示部83。该显示部83用于显示壳体11以及刀片14(图1)的高度即距地面高度。显示部(标示部)83的显示方式设定为,根据与前轮支承部件21L共同摆动的圆弧部81的摆动量而变化。例如,如图17所示,显示部83由多个标示图案83a构成,这些标示图案83a的数量与多个卡止槽51的数量对应。且这些标示图案83a在外周面81a的圆周方向上等间距地配置。此外,可以在标示图案83a上贴上带有数字(例如“1” “7”)或标识的显示片(标示片)。壳体11具有使显示部83能够看到的观察孔84。该观察孔84位于将连接部件25 安装在前轮支承部件21L上的连接销33的附近,由形成为壳体11的一部分的切口部或通孔构成。观察孔84的大小设定为,仅能够观察到一个标示图案83a的大小。作业人员从上方透过该观察孔84观察显示部83,从而能够可靠且容易地确认壳体11以及刀片14(图1) 的距地面高度。并且,由于是在前轮支承部件21L的圆弧部81的外周面81a上形成显示部83,所以,即使连接部件25在上下方向上产生位移,从观察孔84到显示部83的距离也不变,因而确保了能够容易地从观察孔84观察显示部83。此外,可通过这样的简单结构,即,在前轮支承部件21L的圆弧部81的外周面81a 上形成显示部83,并且,在壳体11上形成能够观察到显示部83的观察孔84,来构成壳体11 以及刀片14的高度的显示结构。另外,由于圆弧部81的外周面81a位于壳体1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Ild的内侧,所以外周面81a不会从壳体1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Ild向外突出,因而,不必在割草机10上配置用于设置圆弧部81的空间。此外,在本发明中,移动式割草机10并不限于由引擎15等驱动源驱动的自走式割草机,也可为由其他动力或者人力驱动而移动的割草机。再者,具有显示部83的圆弧部81设置在前轮支承部件21L与后轮支承部件22L 中的任意一个上均可。而且,圆弧部81也可以一体形成在前轮支承部件21L与后轮支承部件22L中的任意一个上。本发明的移动式作业机适用于旋转式割草机。
权利要求
1.一种割草机,为一边进行割草一边由动力或人力驱动而移动的移动式割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11);刀片(14),其收装在所述壳体(11)内,用于割草;高度调整机构(20),其用于调整所述壳体以及所述刀片相对于地面的高度,所述高度调整机构00)包括前轮支承部件(21L、21R),其被安装在所述壳体(11)的前部(Ila)上且能够上下摆动, 并且支承前轮(12、12);后轮支承部件(22L、22R),其被安装在所述壳体(11)的后部(lib)上且能够上下摆动, 并且支承前轮(13、13);连接部件(25),其连接所述前轮支承部件(21L、21R)与所述后轮支承部件(22L、22R) 使二者能够相互连动,并且,随着所述前轮支承部件(21L、21R)与所述后轮支承部件(22L、 22R)的摆动在前后方向以及上下方向上移动;锁止机构,其用于对所述连接部件0 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或者解除该限制,所述前轮支承部件(21L、21R)或所述后轮支承部件(22L、22R)上具有圆弧部(81),该圆弧部(81)具有以前轮支承部件(21L、21R)或者所述后轮支承部件(22L、22R)相对于所述壳体(11)上下摆动的摆动中心为中心的圆弧状的外周面(81a),所述外周面(81a)具有显示所述刀片(14)的高度的显示部(83),该显示部(8 位于所述壳体(11)的宽度方向的端部(Ild)的内侧,所述壳体(11)具有能够观察所述显示部(8 的观察孔(8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草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部(8 由多个标示图案(83a)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割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观察孔(84)设定为仅能观察到所述多个标示图案(83a)中的一个的大小。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割草机,该割草机具有能够连动地调整前轮与后轮相对于壳体的高度的高度调整机构,在该割草机上能够可靠且容易地确认割草的高度。为了达到这样的目的,本发明的割草机具有调整壳体的距地面高度的高度调整机构(20),该高度调整机构具有安装在壳体(11)上且能够摆动的前轮支承部件(21L)与后轮支承部件(22L)、连接二者的连接部件(25)、对连接部件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进行限制或解除该限制的锁止机构(50)。前轮支承部件或后轮支承部件具有圆弧部(81),该圆弧部具有外周面,外周面上具有显示割草(14)的高度的显示部(83)。显示部能够从形成在壳体上的观察孔(84)看到。
文档编号A01D34/68GK102210217SQ20111007903
公开日2011年10月12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0日
发明者丸山修平, 安乐元气, 广濑信之, 杠浩巳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