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鼠脊柱撑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41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大鼠脊柱撑开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物损伤实验装置,特别是大鼠脊柱撑开装置。
背景技术
脊髓牵张性损伤常见于脊柱外伤或脊柱矫形术中的医源性损伤,是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在矫形手术中因过度牵张脊柱而引起的脊髓牵张损伤已引起学者的广泛注意,如何保护脊髓组织、有效地减轻伤后残废、促进损伤脊髓功能重建,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脊髓损伤及其继发性病理生理反应可直接导致神经功能损伤,引起组织器官功能障碍,致残率非常高。对其研究的难题之一就是如何建立一个可以确实模拟实际损伤情况、 定量的可重复性的动物模型,使其病理过程能恰如其分地复制到模型动物身上,并能很好地应用于脊髓损伤后治疗的研究。国内处脊髓牵拉损伤的研究不如撞击伤多,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受伤机制及病理机制,需建立可重复的脊髓牵张动物模型。为了更好地研究,建立的脊髓牵张损伤动物模型应具备以下条件1.与临床脊髓损伤机制及病理变化相对吻合;2.损伤的强度可以定量; 3.具备良好的可操作性,操作简便;4.结构简单、实用,符合其脊髓撑开的生物力学要求。专利号200620110600. 4公开了一种动物脊髓牵张损伤的实验装置,可以通过大鼠较好地模拟临床人体的脊髓损伤,结构简单,但该装置操作不便,在脊柱撑开期间稳定性差,不便于数据测量,不能精确地测定实验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大鼠脊柱撑开装置,能较好地模拟脊柱手术中的脊柱撑开状况,结构简单实用,操作方便,在脊柱撑开期间稳定性好,能较精确地测定实验数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大鼠脊柱撑开装置,底座中部一侧安装有立柱,固定支架安装在立柱上,固定支架侧面安装有两根平行的导向轴,导向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横梁上, 活动支架活动地安装在导向轴上,活动支架上与螺杆螺纹连接,螺杆与安装在横梁上的手柄相连,手柄上有显示螺杆驱动活动支架移动距离的刻度,固定支架和活动支架的下方安装有撑开爪,撑开爪呈叉形。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和活动支架的上方有调节撑开爪上、下位置的旋钮。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支架和活动支架的前方有调节撑开爪开、合的旋钮。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四角有用于固定大鼠四肢的固定柱。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座下面有调节支座。进一步的,所述撑开爪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活动支架上安装有位置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与电脑相连。本发明能较好地模拟脊柱手术中的脊柱撑开状况,结构简单实用,操作方便,在脊柱撑开期间稳定性好,实验的重复性好,脊髓损伤程度可控,能精确测定实验数据,能较好地满足建立脊髓牵张损伤动物模型的要求。


图1为本发明正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中1_底座,2-立柱,3-撑开爪,4-旋钮,5-固定支架,6-旋钮,7-活动支架, 8_导向轴,9-横梁,10-手柄,11-螺杆,12-固定柱,13-调节支座。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大鼠脊柱撑开装置,底座1中部一侧安装有立柱2,固定支架5安装在立柱2上,固定支架5侧面安装有两根平行的导向轴8,导向轴8的另一端固定在横梁9上,活动支架7活动地安装在导向轴8上,可沿导向轴8左、右移动,活动支架7 与螺杆11螺纹连接,螺杆11与安装在横梁9上的手柄10相连,旋转手柄10,螺杆11驱动活动支架7在导向轴8上左、右移动,手柄10上有显示螺杆11驱动活动支架7移动距离的刻度,可以实现活动支架7移动距离的微小调整,固定支架5和活动支架7的下方安装有撑开爪3,撑开爪3呈叉形。进一步的,在固定支架5和活动支架7的上方设有调节撑开爪3的上、下位置的旋钮6 ;在固定支架5和活动支架7的前方有调节撑开爪3的开、合的旋钮4。根据大鼠或实验动物的大小,可方便地调整撑开爪3的上、下位置及开、合程度,以适应其脊柱位置,准确进行实验。优选的,在底座1的四角设有的固定柱12,用于固定大鼠四肢,以更方便准确地进行实验。在底座1的下面设有可调节支座13,用于调节底座1的平衡。目前,关于脊髓牵张性损伤的实验研究多以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 EP)来判断和评价脊髓神经功能的变化,EP检测的解剖生理学基础与脊髓病理改变密切相关,为防止医源性脊髓牵张性损伤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也为脊柱术中脊髓功能监护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进一步的,在撑开爪3上安装压力传感器,活动支架7上安装位置传感器, 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可准确地监测撑开爪上力量和位置的细微变化,同时监测诱发电位 (Evoked potential,EP)的变化,不但测定数据准确、完整,而且自动化程度高,可准确地建立脊髓牵张的动物模型,有利于更好地研究脊髓受伤机制及病理机制。脊髓牵张性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1.手术操作,将撑开爪固定在大鼠T12 L3椎体两侧横突上,每10秒撑开1mm, 同时进行SEP监测(美国AXON Epoch 2000型皮层体感诱发电位仪),撑开脊柱至SEP波幅分别下降50%、70%后5、10分钟,取除撑开器。2.行为学评价脊髓功能改变采用改良Gale联合评分法(ICBS)进行;于伤后1 天及1周进行评分。3.检测指标术后Id取材及切片制备,行HE染色、尼氏体染色,观察脊髓组织形态学变化,OLYMPUS光学显微镜观察神经元的形态、神经胶质细胞的病理改变,并进行神经元计数。
研究显示SEP波幅下降30%的脊髓牵张损伤较轻,其损伤也在短期内可逆改变, 因此未包括此型损伤,而采用SEP波幅下降50%、70%作为实验组;已有研究证实脊髓牵张损伤程度与牵张时间有一定关联,因此,研究采用两种不同的牵张时间以观察其对脊髓损伤的影响。各实验组脊髓牵张术后组织学观察符合临床脊髓损伤患者的病理变化;术后1、 7天的ICBS大鼠后肢功能均出现明显下降,脊髓灰质内可见大片出血灶,神经细胞坏死,尼氏体明显减少,说明该法建立SD大鼠脊髓牵张损伤模型的操作技术简单、可定量、重复性好。在四组牵张性损伤动物模型中,尤其以TSCI 70%组后肢功能下降为著,与损伤程度及牵张时间呈相关性。我们在评分过程中发现,TSCI 50%组在术后一周功能较TSCI 70%组明显恢复,TSCI 70% IOmins 组恢复最差(TSCI 70% IOmins 组与 TSCI 70% IOmins 组、 TSCI 50%组相比,ρ <0.05)。有学者主张脊髓牵张损伤以SEP波幅降低50%作为临界线。 但在实验研究中,我们发现TSCI 50%组后肢功能呈不全损伤,且在术后次日即开 始恢复, 至术后一周时大鼠后肢功能明显恢复,对实验研究中观察肢体功能情况不够准确。因此,我们认为TSCI 70%组更符合治疗干预的要求,其中尤其以TSCI 70% IOmins组在损伤程度及恢复方面更能达到实验要求,可选择作为脊髓牵张损伤研究的动物模型。
权利要求
1.一种大鼠脊柱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底座(1)中部一侧安装有立柱(2),固定支架 (5)安装在立柱(2)上,固定支架(5)侧面安装有两根平行的导向轴(8),导向轴(8)的另一端固定在横梁(9)上,活动支架(7)活动地安装在导向轴(8)上,活动支架(7)与螺杆 (11)螺纹连接,螺杆(11)与安装在横梁(9)上的手柄(10)相连,手柄(10)上有显示螺杆 (11)驱动活动支架(7)移动距离的刻度,固定支架(5)和活动支架(7)的下方安装有撑开爪(3),撑开爪(3)呈叉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鼠脊柱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5)和活动支架(7)的上方有调节撑开爪(3)上、下位置的旋钮(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鼠脊柱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5)和活动支架(7)的前方有调节撑开爪(3)开、合的旋钮(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鼠脊柱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四角有用于固定大鼠四肢的固定柱(1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鼠脊柱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下面有调节支座(13)。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大鼠脊柱撑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开爪(3) 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活动支架(7)上安装有位置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位置传感器与电脑相连。
全文摘要
一种大鼠脊柱撑开装置,底座中部一侧安装有立柱,固定支架安装在立柱上,固定支架侧面安装有两根平行的导向轴,导向轴的另一端固定在横梁上,活动支架活动地安装在导向轴上,活动支架上安装有螺杆,螺杆与安装在横梁上的手柄相连,手柄上有显示螺杆驱动活动支架移动距离的刻度,固定支架和活动支架的下方安装有撑开爪,撑开爪呈叉形。能较好地模拟脊柱手术中的脊柱撑开状况,结构简单实用,操作方便,在脊柱撑开期间稳定性好,实验的重复性好,脊髓损伤程度可控,能精确测定实验数据,能较好地满足建立脊髓牵张损伤动物模型的要求。
文档编号A61D1/00GK102178567SQ20111010043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4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4月21日
发明者刘雷, 宋跃明, 李勇, 王文岳, 裴福兴 申请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