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噻虫胺和联苯菊酯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68阅读:15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含有噻虫胺和联苯菊酯的增效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噻虫胺和联苯菊酯为有效成分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杀虫组合物农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新烟碱类化合物是一类高效安全、高选择性的新型杀虫剂,其作用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类似,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活性。新烟碱类已成为发展最快的一类化学杀虫剂,由于它们具有杀虫谱广、用量低、内吸与植物传导好、作用机制新颖和环境相容性高等化学生物特性。广泛用于水稻、蔬菜、果树及其它作物,防治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害虫防治,吡虫啉啶虫脒已是较大的成功的先例。联苯菊酯具有多种杀虫机理,使其具有良好的触杀、胃毒作用,杀虫见效快、持效期长达15天。属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杀螨剂,具触杀胃毒作用,无内吸熏蒸作用,杀虫谱广,作用迅速,低温下能发挥药效,在土壤中不移动,对环境安全残效期长,适用于苹果树等防治鳞翅目害虫幼虫等害虫。作用机理主要是氟氯原子能迅速通过害虫口器与自然孔口进入昆虫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昆虫体内神经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害虫神经系统信息传递,使之麻痹死亡。联苯菊酯集杀虫杀螨优越活性一体,在虫螨并发时使用,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联苯菊酯可用与防治茶叶、果树、蔬菜等作物上鳞翅目、半翅目、缨翅目等多种害虫。温室白粉虱十多年来在我国的东北、华北、西北、华东等地区都有发生,扩散很快,为害严重,尤其是温室和大棚受害更重。伴随粉虱的为害,在叶片上大量被煤污病污染,更加重了受害的程度,目前白粉虱已成为蔬菜的主要害虫。日粉虱的寄主范围很广,据调查已有近50个科的200多种植物。在蔬菜中的黄瓜、菜豆、茄子、番茄、辣椒、冬瓜、豆类、 莴苣以及白菜、芹菜、大葱等都能受其为害,大量的成虫和幼虫密集在叶片背面吸食植物汁液,使叶片萎蔫、退绿、黄化甚至枯死,其排出的蜜露引起煤污病的发生,覆盖、污染了叶片和果实,严重影响光合作用,同时白粉虱还可传播病毒,引起病毒的发生。除在温室等保护地发生为害外,对露地栽培植物为害也很严重。温室下一年发生约10余代。繁殖适温18 25°C,成虫有群集性,对黄色有趋性。成虫体长1-1. 5毫米,淡黄色。翅面覆盖白蜡粉,停息时双翅较平展,翅端半圆状遮住整个腹部,翅脉简单,沿翅外缘有一排小颗粒。若虫体长 0. 3-0. 5毫米,长椭圆形,淡绿色或黄绿色,足和触角退化,紧贴在叶片上。温室白粉虱属于同翅目的粉虱科,其繁殖力强,抗逆性和抗药性强,所以,必须严格加以控制和防治。
近年来保护地面积逐年扩大,白粉虱的发生日趋严重,由于长期使用有机磷类等化学农药,不仅容易污染作物和环境,而且已经对各种药剂在不同程度产生抗药性,由此筛选出高效低度安全的替代药剂,减少白粉虱危害造成的损失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避免当前农药使用的大部分有机磷类烟碱类产品存在的不足的问题, 通过试验结果表明本组合对白粉虱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因此认为,在田间白粉虱密度较高时,宜选用本发明组合来进行防治,这样可减慢白粉虱的抗药性的形成。所以提供一种含有噻虫胺和联苯菊酯两种活性组分的具有协同增效作用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杀虫组合针对目前市场上对白粉虱防治难度大抗性加大的情况,通过噻虫胺联苯菊酯对白粉虱的防治实验效果,研究出一组噻虫胺和联苯菊酯复配的防治组合,解决防治白粉虱的危害问题,降低害虫抗性产生同时减少用药次数又保护环境。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杀虫组合物,含有活性组分噻虫胺和联苯菊酯,组合物中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噻虫胺0. 1% 50%、联苯菊酯50% 0. 1%,优选重量百分含量为噻虫胺1% 40%、联苯菊酯10% 0. 1%,进一步优选重量百分含量为噻虫胺20% 30%、联苯菊酯5% 1%,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活性组分的含量取决于相互之间的配比与增效作用的程度;
本发明杀虫组合物中还可以添加功能性助剂、稀释剂和载体配制成乳油、可溶性液齐U、 超低容量喷雾剂、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种衣剂、颗粒剂。本发明杀虫组合物中至少含有一种载体和一种助剂,其中至少一种是表面活性剂,可以是乳化齐 、分散齐 、湿润剂或渗透剂,可以是离子型的或非离子型的,也可以复合使用。根据不同剂型可添加的载体为水、有机溶剂或助溶剂、填料。必要时加入稳定剂、增稠剂、消泡剂、粘合剂等其他功能性助剂。所述的乳化剂是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枯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烷基苯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游离酸型)、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游离酸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游离酸型)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分散剂、湿润剂、渗透剂是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甲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萘磺酸钠、萘磺酸甲醛缩合物、亚甲基萘磺酸钠二丁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聚合羧酸钠、拉开粉、茶枯粉、皂素、十二烷基硫酸钠、复合磺酸盐、磷酸酯复合物、多芳烃磺酸盐、芳香族磺酸盐、有机磷酸酯、单、双萘磺酸盐(以钠盐为主)、双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钠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甲酚磺酸、萘酚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N-甲基-脂肪酰基牛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硫酸盐、木质素磺酸盐及其衍生物、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磺酸钠、α -烯烃磺酸钠、脂肪醇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醚缩合物硫酸钠盐、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双辛基丁二酸酯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单酯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丁二酸单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丁二酸单酯磺酸钠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溶剂、助溶剂是溶剂油、松节油、三氯甲烷、甲醇、乙醇、丁醇、异戊醇、环己酮、乙酸乙酯、二甲基亚砜、甲基溶纤剂等。所述的填料是白炭黑、轻质碳酸钙、陶土、高岭土、硅藻土、沸石、石英沙、滑石粉等,可单独使用,或两种或以上混用。
所述的稳定剂是乙醇胺、二乙醇胺、磷酸三丁酯、环氧氯丙烷、亚磷酸三苯酯,可单独使用或混用。所述的增稠剂是阿拉伯胶、黄原胶、硅酸铝镁、硅酸、聚乙烯醇、丙烯酸钠、膨润土, 单用或混用。所述的消泡剂是硅酮类、泡敌、磷酸酯类及酰胺等。所述的粘合剂为淀粉、阿拉伯树胶、骨胶、黄原胶、明胶、虫胶、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羰甲基纤维素、松香、石蜡等,单独或混用。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应用范围为防治果树、蔬菜等作物上鳞翅目、半翅目、缨翅目等多种害虫及其他作物上粉虱,飞虱,螟虫,蚜虫、叶蝉、蓟马,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类害虫等多种害虫。其他如飞虱、蝽象,烟蚜, 桃蚜,梨木虱,白粉虱等害虫上的应用。本发明组合物的特点和有益效果是
噻虫胺和联苯菊酯复配组合,优势互补,克服原单药剂的不足,速效又持效,虫螨兼治, 减少用药成本,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对于烟粉虱、叶螨等具有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高联合毒力,具有更高的防治效果,能够减少田间杀虫剂的用量及减缓该类害虫对杀虫剂的抗性,符合未来农药发展形势需求
该杀虫组合物能产生较高的协同增效作用,可防治农作物上发生的鳞翅目害虫和刺吸式害虫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尤其可用于防治粉虱,飞虱,螟虫,蚜虫,蓟马,食心虫等和夜蛾类等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螨类害虫等,其效果明显高于其单剂使用。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绝非仅限于这些例子。所有配比中百分比均为重量百分比。本发明组合物各种制剂的加工工艺和设备均为常规选择。实施例1 室内生物测定实验 1.1实验方法
1.1.1药剂配制
50%噻虫胺和2. 5%联苯菊酯分别配成10000mg/L母液备用;2. 5%联苯菊酯,南京红太阳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各噻虫胺和联苯菊酯复配比例均稀释成5-7个浓度梯度。1. 1.2药膜制作
准备直径9cm培养皿,取直径9cm定性滤纸置于皿底,分别吸取配制好的药液Iml均勻地滴加在滤纸上,待溶剂挥发后制成药膜,放置24h后备用。1. 1. 3处理方法
用毛笔筛选生理状态一致的试虫15头,移入垫有滤纸药膜的培养皿中,待其在滤纸药膜上爬行Ih后,将试虫转移至放有菜豆苗嫩叶的干净培养皿中饲养。每处理不少于4个重复,并设不含药剂的处理作空白对照。1. 1.4饲养与观察
处理后的试虫置于温度为25 V 士 1°C、相对湿度60%、光周期为L:D =(16 :8)h条件下饲养和观察。1. 1. 5 检查处理后4 检查试虫死亡情况,分别记录总虫数和死虫数。
1. 1. 6数据统计与分析 1. 1. 6. 1计算方法按公式(1)和(2)计算 K
权利要求
1.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活性组分噻虫胺和联苯菊酯,组合物中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噻虫胺0. 1% 50%、联苯菊酯50% 0. 1%,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两种活性组分的优选重量百分含量为噻虫胺1% 40%、联苯菊酯10% 0. 1%。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两种活性组分的进一步优选重量百分含量为噻虫胺20% 30%、联苯菊酯5% 1%。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的剂型为乳油、可溶性液剂、 超低容量喷雾剂、水乳剂、微乳剂、悬浮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悬浮种衣剂、颗粒剂中的一种。
5.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至少含有一种载体和一种助剂,其中至少一种是表面活性剂。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分散剂, 湿润剂或渗透剂;所述的载体为水、有机溶剂或助溶剂、填料。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组合物中还加入稳定剂、增稠剂、消泡剂、粘合剂中的至少一种。
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乳化剂是烷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苄基酚聚氧乙烯醚、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苯乙基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醚、蓖麻油环氧乙烷加成物、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枯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烷基苯磺酸钙、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游离酸型)、苯乙基酚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游离酸型)、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游离酸型)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分散剂、湿润剂、渗透剂是木质素磺酸钠、木质素磺酸钙、甲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萘磺酸钠、萘磺酸甲醛缩合物、亚甲基萘磺酸钠二丁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 聚合羧酸钠、拉开粉、茶枯粉、皂素、十二烷基硫酸钠、复合磺酸盐、磷酸酯复合物、多芳烃磺酸盐、芳香族磺酸盐、有机磷酸酯、单、双萘磺酸盐(以钠盐为主)、双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 (钠盐)、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烷基萘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甲酚磺酸、萘酚磺酸甲醛缩合物钠盐、N-甲基-脂肪酰基牛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硫酸盐、烷基酚甲醛树脂聚氧乙烯醚硫酸盐、木质素磺酸盐及其衍生物、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磺酸钠、α -烯烃磺酸钠、脂肪醇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醚缩合物硫酸钠盐、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双辛基丁二酸酯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丁二酸单酯磺酸钠、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丁二酸单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丁二酸单酯磺酸钠中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所述的溶剂、助溶剂是溶剂油、松节油、三氯甲烷、甲醇、乙醇、丁醇、异戊醇、环己酮、乙酸乙酯、二甲基亚砜、甲基溶纤剂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填料是白炭黑、轻质碳酸钙、陶土、高岭土、硅藻土、沸石、石英沙、滑石粉中的至少一种。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述的杀菌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稳定剂是乙醇胺、二乙醇胺、磷酸三丁酯、环氧氯丙烷、亚磷酸三苯酯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增稠剂是阿拉伯胶、黄原胶、硅酸铝镁、硅酸、聚乙烯醇、丙烯酸钠、膨润土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消泡剂是硅酮类、泡敌、磷酸酯类及酰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的粘合剂为淀粉、阿拉伯树胶、骨胶、黄原胶、明胶、虫胶、聚乙烯醇、海藻酸钠、羰甲基纤维素、松香、石蜡中的至少一种。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杀虫组合物用于防治防治果树、蔬菜等作物上鳞翅目、 半翅目、缨翅目等多种害虫及其他作物上粉虱,飞虱,螟虫,蚜虫、叶蝉、蓟马,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类害虫等多种害虫的应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以噻虫胺和联苯菊酯为有效成分的杀虫组合物及其应用,主要用于白粉虱和蚜虫的防治研究应用。杀虫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含有活性组分噻虫胺和联苯菊酯,组合物中两种活性组分的重量百分含量为噻虫胺0.1%~50%、联苯菊酯50%~0.1%,其余为农药中允许使用和可以接受的辅助成分。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应用范围为防治水稻、蔬菜、果树及其他作物上白粉虱,飞虱,蚜虫、叶蝉、蓟马,梨木虱,烟蚜,黄蚜,桃蚜,食心虫等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类害虫等多种害虫。本发明杀虫组合物在农作物鳞翅目害虫和刺吸式害虫防治效果上的应用突出。
文档编号A01P7/04GK102365972SQ20111029314
公开日2012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30日
发明者张毅 申请人:山东京蓬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