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提高辣椒幼苗抗旱性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农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辣椒幼苗抗旱性的种子处理技术。
背景技术:
辣椒一般采用育苗移栽的方法栽培,在干旱缺水地区尤其是广大的制干辣椒栽培区,移栽定植后一般依靠雨水灌溉,在雨水不正常年份常常遭遇中短期干旱,对辣椒幼苗的成活和生长发育造成影响,严重者导致植株失水枯死,造成减产甚至绝产,是辣椒生产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使用地膜覆盖栽培,选育抗旱品种和利用外源抗旱剂处理是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一般方法。通过种子处理提高辣椒幼苗自身的抗旱性以抵抗移栽后中短期干旱,进而提高移栽成活率,促进辣椒栽培增产增收的方法未见公开。种子处理诱导是一种有效提高植物抗逆性的简便方法,已公开的提高植物抗旱性的种子处理技术较多,这些技术主要是采用氯化钙、赤霉素、多效唑等化学药剂或外源激素作为浸种处理液,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 101766073 A公开了一种提高水曲柳幼苗抗旱能力的种子处理技术,该技术采用赤霉素和氯化钙混合液对种子进行浸种处理。我们通过对药剂浸种处理的试验研究发现,采用氯化钙或多效唑浸种处理虽然可以有效提高辣椒幼苗的抗旱性,但处理后种子的发芽势显著降低,导致出苗不齐,不利于培育壮苗,因此没有实际利用的价值。吸湿-回干是种子先吸水再脱水干燥回复原来含水量的一种播前种子处理技术,一般不加入浸种药剂。吸湿-回干处理有减轻细胞膜系统损伤的作用,引起种子内部结构和代谢过程的变化,使膜的完整性和损伤得到部分修复,从而提高种子的活力。同时,处理还提高了种子超氧化物歧化酶及过氧化物酶等抗逆酶类的活性,从而增强植物的抗逆能力。如吸湿-回干处理可以明显提高大豆种子抗吸胀冷害的能力,增强小麦和番茄的抗盐性,对提高番茄的耐热性也具有明显的作用。但吸湿-回干处理对提高作物抗旱性影响的研究较少。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 102119596 A公开了一种同时提高烟草种子抗寒和抗旱能力的浸种处理方法,除采用氯化钙作为浸种药剂外,浸种后还进行了种子回干处理,但该方法仅针对烟草种子的抗旱性。通过对辣椒种子清水吸湿-回干处理与辣椒幼苗抗旱性的关系研究,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提高辣椒幼苗抗旱性的种子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辣椒幼苗移栽定植后因干旱导致成活率不高,甚至成活后因中短期干旱缺水致幼苗死亡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辣椒幼苗抗旱性的种子处理方法。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播种前1-2周,将一定质量的辣椒种子浸没于不添加任何浸种药剂的清水中充分浸泡 6-12小时,期间翻动搅拌1-2次,浸泡完毕后浙干水分,干燥种子至浸泡吸湿前质量,处理 1-2次后即可播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方法可增强辣椒幼苗的抗旱性,提高幼苗移栽成活率和成活后对中短期干旱的耐受力,同时还具有提高辣椒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作用。实施例1 取10克云干椒3号辣椒种子,用自来水浸泡6小时,浙干水分后置于室内摊开晾干至10克备用。实施例2 取10克云干椒3号辣椒种子,用自来水浸泡6小时,浙干水分后置于室内通风处摊开晾干至10克,然后再于自来水中浸泡6小时,浙干水分后置于室外太阳下晒干至10克备用。实施例3 取15克邱北本地辣椒种子,用井水室温下浸泡12小时,浙干水分后置于30度恒温干燥箱烘干至10克备用。实施例4 取15克邱北本地辣椒种子,用桶装饮用矿泉水室温下浸泡12小时,浙干水分后,用家用干发吹风机热风吹干至10克,重复处理一次后备用。应用实例将实施例1-4处理种子与对照(未处理云干椒3号)种子同时播种育苗, 6-8叶期移栽,单株定植于IOcm直径的塑料盆,以1:1的园土和有机肥作为栽培基质,采用反复干旱法进行抗旱性鉴定,以3次反复干旱幼苗存活率作为苗期抗旱性指标。其发芽率、 发芽势、移栽成活率和反复干旱幼苗存活率如下表_
卖施例I发芽率% I发芽势% I移栽成活率% I反复干旱幼苗存活率
权利要求
1. 一种提高辣椒幼苗抗旱性的方法,包括播种前对种子进行吸湿-回干预处理的技术,其特征在于将种子充分浸没于清水中吸湿6-12小时,浙干水分后干燥种子至吸湿前质量,处理1-2次后即可播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针对辣椒幼苗移栽定植后因干旱导致成活率不高,甚至成活后因中短期干旱缺水致幼苗死亡的问题,提供一种提高辣椒幼苗抗旱性的种子处理方法。播种前1-2周,将一定质量的辣椒种子浸没于不添加任何浸种药剂的清水中充分浸泡6-12小时,期间翻动搅拌1-2次,浸泡完毕后沥干水分,干燥种子至浸泡吸湿前质量,处理1-2次后即可播种。本发明方法可增强辣椒幼苗的抗旱性,提高幼苗移栽成活率和成活后对中短期干旱的耐受力,同时还具有提高辣椒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的作用。
文档编号A01C1/00GK102498788SQ201110355939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1日
发明者孔令明, 李石开, 杜磊, 桂敏, 蔡荣靖, 钟秋月, 陶婧, 龙洪进 申请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