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延绳式水产养殖设施及方法

文档序号:120920阅读:8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悬浮延绳式水产养殖设施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浅海浪大流急台风多发海区的悬浮延绳式水产养殖设施及方法。本发明适用于鲍,也适用于牡蛎、扇贝、海参等固定型或一定附着能力的各种水生动、植
物养殖。
背景技术
我国海水养殖其主要有工厂化养殖和海上养殖。工厂化养殖水环境不受天气、 海况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养殖的集约化程度高,投喂、换水、观测、防病等操作管理更方便, 单位面积产量高。但设施投资费用高,资金回收期相对较长,养殖密度大,易发生病害,密度高药物残留严重等缺点。再加上土地资源越来越稀小而越来越贵,难以适应鲍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海上养殖有浮筏式养殖、海底沉箱式养殖。海底沉箱式养殖方法离岸近,难以解决养殖容器内的泥沙沉积,投饵和管理较困难,且只适宜在水深10米之内的海区,能养殖面积不大;浮筏式养殖具有可养殖的面积大,投资成本低,水流畅通,水质清洁,养殖用药少,但养殖设施浮上海面上,易受风浪影响,尤其是台风,海面上筏架上下起伏,特别是缆绳或浮绠瞬时张力增大,导致木橛拨起或缆绳、浮绠断裂。养殖容器摆动频率高、幅度大,直接影响养殖生物的正常摄食生长。养殖生物的水层基本是固定的,无法调节较适宜养殖生物的生长环境。目前浮筏式养殖只能限制在流速风浪较小且避台风能力的港湾内进行,对开放型海区或台风多发海区养殖必需开发一种适用于浅海浪大流急的养殖设施及方法。

发明内容
为使养殖容器避开表层风浪及恶劣天气的影响,拓展经济型海洋生物的养殖区域,提高养殖生产的成功率,本发明提供一种悬浮延绳式水产养殖设施及方法,以解决风浪较大的海域进行筏式养殖所造成损失严重的问题,该设施可使养殖容器及浮体完全避开上层海水风浪的影响,避免了恶劣天气对养殖生物造成的破坏,特别适用于在开放型浪大流急海域进行海洋生物养殖。本发明技术方案是一种悬浮延绳式水产养殖设施,该设施有养殖容器、浮体、悬绳、主绳、坠绳、坠石、 缆绳、锚锭、信号绳、信号漂。养殖容器可以现有塑料养殖框,也可以PVC管。一端系浮体, 浮体可以直接系在养殖容器上,也可以留一定距离;另一端通过悬绳栓系主绳,使养殖容器处在主绳上方,海面下方。浮体可选择泡沫材质浮球,浮力250 500g,因投放时浮球不露出水面,浮球绳子无需加长;坠石可就地取材,可沙子袋,也可预制一定重量的水泥块,坠石重量根据海区流速及养殖容器大小决定,一般在5-10kg。坠石通过坠绳栓系上主绳,相隔25 35m。所述的悬浮延绳式水产养殖设施,主绳、缆绳采用传统聚乙烯或其他抗海水腐蚀的绳子,主绳长度80 120m,缆绳长度为该设施水深的两倍以上。所述的悬浮延绳式水产养殖设施,整体养殖设施能保证浮体处于跟低潮时水面以
3下至少3米位置,以避开表层风浪。所述的悬浮延绳式水产养殖设施,养殖时根据生物的最适生长的温度及照度通过缆绳和坠石绳的长度,确定投放时间及水深。所述的养殖设施的悬浮延绳式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如下具体步骤 在养殖海域规划各个锚锭的位置,连接缆绳固定锚锭。锚锭前后距离5-6米,左右 90-190米。主绳通过缆绳与锚锭连接,长度80-120米,主绳两端通过信号绳各栓系一个信号漂。通过信号绳将主绳拉出水面,在主绳4上每隔2. 5 細栓系带有浮体的养殖容器,每隔25 35m栓系5 IOkg坠石。操作时,通过信号绳将主绳拉出水面,顺着主绳对养殖容器进行逐个投饵、收成, 或调整养殖水深。所述悬浮延绳式水产养殖方法,其他的具体要求如下所述海区的底质为无严重淤积的泥沙或乱石底,主绳或坠石沉到海底,否则根据海底水质悬浮物浓度等情况调节需要离海底的距离,避免淤泥累积到养殖容器。所述养殖容器上浮体处于距低潮时水面以下至少3米位置,以避开表层风浪。所述投饵或收成时,借助于信号漂相连的信号绳将主绳拉出水面,顺着主绳逐个养殖容器或坠绳进行投饵或调整。悬浮延绳式水产养殖方法,适用于鲍、牡蛎、扇贝、海参等固定型或一定附着能力的各种水生动、植物的外海养殖,养殖时根据生物的最适生长温度及照度确定投放时间及水深。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本发明,整个养殖设施不露出水面,最大程度地避开了上层海水大风大浪的影响,避免了恶劣天气(包括台风)对养殖设施及生物的破坏。可以完全沉入海底,降低了养殖水深,同时采用本发明,由于养殖容器在主绳上方1米以上,避免嵌入海底淤泥,保证容器内清洁,水流畅通,促进养殖生物快速生长。采用本发明,可使养殖生物处于较适宜生长、生存的水深,降低了浮泥及其它附着敌害、污损生物量,提高了产品质量。采用本发明具体较高的适用性,可适用于牡蛎、扇贝、海参等固定型或一定附着能力的各种水生动、植物养殖。本发明可使水产养殖区域拓展至水流交换更加通畅,水质清洁的外海或岛屿周边海域,优良的环境促进养殖生物生长。


图1悬悬绳式水产养殖法模式图。图中,1养殖容器;2浮体;3悬绳;4主绳;5坠石绳;6坠石;7锚锭;8缆绳;9信号绳;10信号漂;11水面;12海底。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养殖容器(包括养殖生物在内)2,若养殖种类是匍匐性生物采用塑料养殖框或PVC,是固着(如牡蛎、海带)性直接使用绳子。养殖容器1长度50 80cm,上拴系浮体1,下通过悬绳3拴系在主绳4,使养殖容器1处于主绳4上方。浮体2可选择泡沫材质浮球,浮力250 500g,根据养殖生物放养重量调整浮球大小(即浮力大小)。因投放时浮体不露出水面,浮子绳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调整,也可无需加长。悬绳3长度80 120cm,在主绳4上相距2. 5 鈿。主绳4长度80 120m。坠石6通过坠绳5栓系上主绳, 坠石6可就地取材,一般5 IOkg以上,可接触海底12,相隔25 35m。锚锭7通过缆绳8 与主绳4相接。缆绳8长度为该设施水深的两倍以上。通过坠绳长度调节将浮球处于距低潮时水面以下至少:3m位置或将主绳临近海底,以避开表层风浪。锚锭7可木橛(或石砣)。 另外主绳4两端栓系信号绳9连接浮在水面11的信号漂10。若养殖生物需要投饵或调节坠绳5,通过信号绳将主绳4拉出水面,顺着主绳4对养殖容器进行逐个投饵或调整。实施例1 开放型海域悬悬绳式鲍养殖本实施例为2011年5月30日在距岸35海里的南日小日岛南侧海域,涨潮最高水深12m,退潮最低水深Sm。主绳长度100m,主绳离海底細,每隔: 悬养一个养殖容器,养殖笼处于低潮水面下:3m以上。养殖容器为直径25cmX长度60cm PVC管,每管投放4. 5cm中鲍60粒。养殖4个月成后,鲍成活率为80.2%,平均壳长5. 6cm。鲍体壳色饱满,无浮泥, 附着生物少,状态良好。放养同批鲍相同规格和密度,在南日坑口进行筏架式模式养殖,养殖容器处于水面下2m,其成活率为63. 5%,平均壳长5. 2cm。养殖期间该海域受第11号台风“南玛都”影响曾出现过期10级大风,证明该方法能够经受住大风浪的考验,是高海况区域开展鲍养殖的有效方法。实施例结果表明,采用本发明方法在浪大流急的开放海区进行鲍养殖能够大大提高鲍生产的成活率和生长率,最大程度地避免恶劣天气及海况对养殖生产造成的损失,且能收获高质量鲍的产品。
权利要求
1.一种悬浮延绳式水产养殖设施,其特征在于该设施设有养殖容器、浮体、悬绳、主绳、坠石绳、坠石、缆绳、锚锭、信号绳、信号漂。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延绳式水产养殖设施,其特征在于养殖容器可以现有塑料养殖框,也可以PVC管。一端系浮体,浮体可以直接系在养殖容器上,也可以留一定距离;另一端通过悬绳栓系主绳,使养殖容器处在海面下方,主绳上方。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延绳式水产养殖设施,其特征在于在主绳相隔一定距离系一定重量的坠石,通过缆绳和坠石绳的长度,使主绳调控至离海底一定高度,主绳既可以沉在海底,也可悬在海水中。
4.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养殖设施的悬浮延绳式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如下具体步骤a)在养殖海域规划各个锚锭的位置,连接缆绳固定锚锭。锚锭前后距离5-6米,左右相距大概90-190米。主绳通过缆绳与锚锭连接,长度80-120米,主绳两端通过信号绳各栓系一个信号漂。b)操作时,通过信号绳将主绳拉出水面,在主绳4上每隔2.5 ^!栓系带有浮体的养殖容器,每隔25 35m栓系5 IOkg坠石。c)操作时,通过信号绳将主绳拉出水面,顺着主绳对养殖容器进行逐个投饵、收成,或调整养殖水深。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浮延绳式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海区的底质为无严重淤积的泥沙或乱石底,主绳或坠石可沉到海底,否则根据海底水质悬浮物浓度等情况调节需要离海底的距离,避免淤泥累积到养殖容器。
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浮延绳式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时,养殖容器上浮体处于距低潮时水面以下至少3米位置,以避开表层风浪。
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浮延绳式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养殖方法适用于固定型(如牡蛎、海带)或一定附着能力(如海参等)水生动、植物养殖,养殖时根据生物的最适生长的温度及照度确定投放时间及水深。
8.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悬浮延绳式水产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投饵或收成时,借助于信号漂相连的信号绳将主绳拉出水面,顺着主绳逐个养殖容器或坠绳进行投饵或调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适用于一种浪大流急开放型海区的悬浮延绳式水产养殖设施及方法。该设施有养殖容器、浮体、悬绳、主绳、坠绳、坠石、缆绳、锚锭、信号绳、信号漂。养殖容器上拴系浮体,下通过悬绳拴系在主绳,使养殖容器处于主绳上方。通过坠石绳和缆绳长度调节主绳和养殖容器离海底的高度。信号漂浮在水面,并通过信号绳连接主绳两端。操作时,通过信号绳将主绳拉出水面,顺着主绳对养殖容器进行逐个投饵、收成,或调整养殖水深。采用本发明使养殖容器完全避开海水风浪的影响,避免了恶劣天气对养殖生物和设施造成损害,也可使养殖生物在最适宜水层、水流通畅、清洁的外海或岛屿周边开放型海区进行养殖,同时养殖容器悬浮,设施重量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本发明适用于鲍,也可适用于固定型(如牡蛎、海带)或一定附着能力(如海参等)水生动、植物养殖。
文档编号A01K61/00GK102499160SQ201110374758
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8日
发明者宋国华, 施玉光, 施玉华, 王春忠 申请人:王春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