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玉米副产品培育杏鲍菇的方法

文档序号:144403阅读:28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利用玉米副产品培育杏鲍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玉米副产品培育杏鲍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近年来开发栽培成功的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新品种。菇体具有杏仁香味,肉质肥厚,口感鲜嫩,味道清香,营养丰富,能烹饪出几十道美味佳肴。还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促进胃肠消化、增强机体免疫能力、防止心血管病等功效,极受人们喜爱,市场价格比平菇高3-5倍。由于其生物学特性目前仍处于试验研究阶段,生物转化率一般为60% -80%,而且还要用熟料栽培,生产工艺及技术要素要求较高,因而制约了杏鲍菇商品经济的发展。玉米种植分布极广,在我国M个省、自治区种植,面积超过3亿亩,占世界总产量的20%。但我国玉米利用率较低,占生物学产量70%的秸秆和玉米芯大部分就地焚烧或者抛弃,生物利用率极低,造成生物资源的极大浪费,并严重污染大气环境。由此,玉米副产品的处理弓I起了各级政府、农业和环境主管部门以及农户的普遍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玉米副产品培育杏鲍菇的方法,目的是充分利用玉米生长副产品,使之成为适合培育杏鲍菇的原材料,变废为宝,提高玉米产品的综合利用水平。同时,解决现有的废弃物处理所带来的污染等问题。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包括培养基的制备、接种、发菌、催蕾、搔菌、出菇、分茬采收步骤。(1)培养基的制备配料按质量计,称取玉米副产品60 65 %,麦麸30 35 %,蔗糖2 %、石膏粉1 % 拌勻,的混合物;玉米副产品是将干秸秆及干玉米芯通过粉碎制得的粒度为8mm的原料基,装袋将混合物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 1.5混合均勻后装袋,灭菌将袋装培养基在119 122°C灭菌2小时以上或者在100°C下灭菌12小时,
得培养基;培养箱按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高锰酸钾5克进行灭菌30分钟;(2)接种将培养基降温冷却到30°C以下按发酵基质量百分比取0.5%的杏鲍菇芽孢菌丝接种;(3)发菌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温度为23 25°C、空气相对湿度75%,黑暗条件下培育一个月;(4)搔菌待形成原基后按照常规方法搔菌;(5)出菇在温度22 25°C、相对湿度为80 85%,黑暗条件下生长50 60天后,通入散射光,继续培养20 30天;(6)分茬采收待菇盖基本展开、孢子未弹射时采收。
在上述步骤(1)所述袋装过程中,可使用聚丙烯或者聚乙烯制成的塑料袋。本发明将废弃的玉米副产品作为培育杏鲍菇的原料,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主要优势其一,周期短,见效快。利用玉米副产品作为培育杏鲍菇的培养基材,能有效地增强基材的通透性,有利于水分、空气的迅速到达,加快养分的分解,使得菌丝生长发育较快, 单批次培育时间比传统的木屑培育法少15天。其二,培育成本较低。利用玉米副产品作为培育杏鲍菇的培养基材,不仅解决了杏鲍菇基材资源的短缺问题,而且其比传统的木屑法易于收集、容易加工,使其成本极大地降低。其三,变废为宝。利用玉米副产品培育杏鲍菇,生产杏鲍菇养分后已充分分解,可将其作为肥料回撒玉米田,最大程度地利用了玉米资源。这样既缓解了玉米种植后产生大量废弃物焚烧后严重的污染问题,又适应循环经济的发展要求,成为一种高效环保的生产模式。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所述实施案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详细描述,并不意味着对本发明进行任何限制,实施例中未加详细说明的步骤均以本领域培育评估的现有技术为参照。实施例1 称取粉碎至粒度为8毫米的玉米秸秆和玉米芯62公斤,麦麸34公斤,蔗糖3公斤, 石膏粉1公斤,并将上述各组分充分混合并与水按照1 1.5混合搅勻,既得杏鲍菇培养基材。将上述拌勻的基材,分装于宽17厘米、长36厘米的出菇专用聚丙烯塑料袋,扎紧袋口,平均每袋装填干燥基质342克,在120°C条件下灭菌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接种杏鲍菇。将培养箱按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高锰酸钾5克进行灭菌30分钟。将接种后的培养基袋置于温度23 25°C、相对湿度70%、黑暗条件下培育30天后,菌丝长满袋体;此后, 按照常规方法搔菌;将环境温度保持在22 25°C、空气相对湿度到80 85%,黑暗条件下继续培养53天出现杏鲍菇的子实体原基;之后通入散射光,继续培养25天,待菇盖基本展开、孢子未弹射时采收。一潮菇平均每袋采收182克,一潮菇生物转化率为53%,共可采收 3潮,总生物转化率为97%。实施例2 称取粉碎至粒度为8毫米的玉米秸秆和玉米芯63公斤,麦麸33公斤,蔗糖3公斤, 石膏粉1公斤,并将上述各组分充分混合并与水按照1 1.5混合搅勻,既得杏鲍菇培养基材。将上述拌勻的基材,分装于宽17厘米、长36厘米的出菇专用聚丙烯塑料袋,扎紧袋口,平均每袋装填干燥基质344克,在120°C条件下灭菌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接种杏鲍菇。将培养箱按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高锰酸钾5克进行灭菌30分钟。将接种后的培养基袋置于温度23 25°C、相对湿度70%、黑暗条件下培育30天后,菌丝长满袋体;此后, 按照常规方法搔菌;将环境温度保持在22 25°C、空气相对湿度到80 85%,黑暗条件下继续培养阳天出现杏鲍菇的子实体原基;之后通入散射光,继续培养23天,待菇盖基本展开、孢子未弹射时采收。一潮菇平均每袋采收186克,一潮菇生物转化率为M%,共可采收 3潮,总生物转化率为100%。实施例3 称取粉碎至粒度为8毫米的玉米秸秆和玉米芯64公斤,麦麸12公斤,蔗糖4公斤, 石膏粉1公斤,并将上述各组分充分混合并与水按照1 1.5混合搅勻,既得杏鲍菇培养基材。将上述拌勻的基材,分装于宽17厘米、长36厘米的出菇专用聚丙烯塑料袋,扎紧袋口,平均每袋装填干燥基质343克,在120°C条件下灭菌2小时,冷却至室温后接种杏鲍菇。将培养箱按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高锰酸钾5克进行灭菌30分钟。将接种后的培养基袋置于温度23 25°C、相对湿度70%、黑暗条件下培育30天后,菌丝长满袋体;此后, 按照常规方法搔菌;将环境温度保持在22 25°C、空气相对湿度到80 85%,黑暗条件下继续培养50天出现杏鲍菇的子实体原基;之后通入散射光,继续培养20天,待菇盖基本展开、孢子未弹射时采收。一潮菇平均每袋采收192克,一潮菇生物转化率为56%,共可采收 3潮,总生物转化率为103%。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玉米副产品培育杏鲍菇的方法,包括培养基的制备、接种、发菌、催蕾、搔菌、出菇、分茬采收步骤,其特征包括(1)培养基的制备配料按质量计,称取玉米副产品60 65%,麦麸30 35%,蔗糖2%、石膏粉拌勻,的混合物;玉米副产品是将干秸秆及干玉米芯通过粉碎制得的粒度为8mm的原料基, 装袋将混合物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 1.5混合均勻后装袋,灭菌将袋装培养基在119 122°C灭菌2小时以上或者在100°C下灭菌12小时,得培养基;培养箱按每立方米用甲醛10毫升、高锰酸钾5克进行灭菌30分钟;(2)接种将培养基降温冷却到30°C以下按发酵基质量百分比取0.5%的杏鲍菇芽孢菌丝接种;(3)发菌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温度为23 25°C、空气相对湿度75%,黑暗条件下培育一个月;(4)搔菌待形成原基后按照常规方法搔菌;(5)出菇在温度22 25°C、相对湿度为80 85%,黑暗条件下生长50 60天后, 通入散射光,继续培养20 30天;(6)分茬采收待菇盖基本展开、孢子未弹射时采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玉米副产品培育金针菇的方法,其特征是在装袋过程中,使用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的塑料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利用玉米副产品培育杏鲍菇的方法是包括培养基的制备、接种、发菌、搔菌、出菇、分茬采收步骤。其中培养基的制备包含配料、装袋和灭菌,其中培养基的重量组分为玉米副产品60~65%,麦麸30~35%,蔗糖2%、石膏粉1%;将培养基降温冷却到30℃以下接种;并将接种后的培养基置于温度为23~25℃、空气相对湿度75%、黑暗条件下培育一个月;之后,按常规方法搔菌;最后在温度22~25℃、相对湿度为80~85%、黑暗条件下生长50~60天,通入散射光,继续培养20~30天;待菇盖基本展开、孢子未弹射时采收。本发明具有实用性强、育菇成本较低、变废为宝、周期较短等优点。
文档编号A01G1/04GK102511307SQ20111040753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9日
发明者孙磊 申请人:武汉纺织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