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装配结构的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057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装配结构的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装配结构的手持式电动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手持式电动工具上除开主手柄之外,通常还设有一个可相对工具本体旋转的副手柄,其操作位置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不同角度的调节,并且该副手柄做成环状,具有左、中、右三个握持部位,以此来进一步满足双手操作舒适性的要求。现有的手柄开关结构一般比较复杂,如欧洲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 EP0214455揭示了一种绿篱机,该绿篱机是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该工具上设有主、副二个手柄,其中副手柄呈环形,具有左、中、右三个握持部位,并通过机构直接伸入机体,顶开机体内部的开关。 另外主手柄通过扳机打开另一个开关,但由于该绿篱机机体内共有两个开关,通过电路相连,成本高,接线复杂,而且对副手柄的装配要求更高。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改进型的手持式电动工具。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装配结构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包括主体、设于主体内的电机、固定连接至主体并由电机驱动的工作组件、以及设置在主体上的主、副手柄,所述副手柄为封闭环状,所述主体包括一缺口,其中所述副手柄包覆该缺口的周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进一步包括如下附属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体包括设置在缺口中并在第一方向上固定的固定件、和设置在缺口中并位于侧面且在第二方向上固定的定位件,而副手柄则有相应结构与固定件、定位件配合。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体进一步包括位于定位件内的卡扣件,而卡扣件具有一球形的凸点,而副手柄则有与凸点配合的凹槽。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包括设于主体内并控制电机运转的开关、设于主体内并控制开关动作的开关联动机构,其中主手柄具有扳机,而副手柄具有副手柄扳机,所述副手柄包括可促使开关联动机构动作的致动件,所述开关与扳机相邻。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开关安装在扳机内,并通过圆柱销将开关和扳机连接至主手柄上。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开关联动机构包括一端与致动件相抵靠接触的推杆、以及与推杆的作用端抵靠接触的翘板,其中翘板绕着第一枢轴旋转。本实用新型优点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副手柄内的触发机构和主体内的开关联动机构同时启动一个开关,不仅节省了一个开关,减少了接线,提高了开关触发的可靠性而且装配简易,成本低,另外副手柄不同于往常的U字型,而是以封闭的结构固定于机壳上,这样的副手柄强度更好, 而且可以单独分开装配,最后由用户自行装在机壳上,减少了运输成本,而且装配定位更可罪。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初始状态正视方向剖面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状态正视方向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手柄和机体相分离的示意图其中1、致动件;2、触发端;3、螺钉;4、推杆;5、翘板;6、副手柄扳机;7、导轨;8、 工作组件;9、电机;10、主体;11、副手柄;12、第一复位弹簧;13、第一枢轴;14、扳机;15、 第二枢轴;16、第二复位弹簧;17、圆柱销;18、开关;19、主手柄;40、作用端;101、固定件; 102、定位件;103、卡扣件;104、凸点;105、定位孔;110、收容部;112、定位块;114、螺钉孔; 116、凹槽;140、主握持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装配结构的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所示,手持式电动工具在本实施例优选为一种绿篱机,也可为往复锯等,其包括主体 10、设于主体10内的电机9、设于主体10内并控制电机9运转的开关18、设于主体10内并控制开关18动作的开关联动机构、固定连接至主体10并由电机9驱动的工作组件8、设置在主体10上的主、副手柄(19、11)、以及设置在副手柄11内并促使开关联动机构动作的致动件1。其中主体10具有一收容电机9和开关18的内腔,工作组件8是横向延伸的刀条, 所述主体10包括与副手柄11连接并被副手柄包覆的缺口,主手柄19 一体成型于主体10 上,并设有可绕着第二枢轴15旋转的扳机14、提供扳机14回弹力的第二复位弹簧16、以及将扳机14和开关18固定至主手柄19上的圆柱销17。开关18为微动开关并位于扳机14 的内侧。而副手柄11可拆卸地枢接在主体10上并靠近工作组件8,故其操作位置可根据用户需要进行不同角度的调节,同时该副手柄11呈环状,具有中握持部和左右两个侧握持部,使用户能够从三个位置对其进行握持操作,充分满足了操作舒适性的要求。参照图2所示,副手柄11为一个封闭的形状,副手柄11通过主体10缺口上的固定件101和侧面的定位件102与主体10卡扣连接,保证副手柄前后左右方向可靠定位,并通过主体10上的卡扣件103与主体10实现可靠定位,最终通过副手柄11内的螺钉3与主体10固定,副手柄11内的螺钉3穿过副手柄11的螺钉孔114,再固定到主体10的定位孔 105上,由此实现副手柄11和主体10的固定,并保证不打开副手柄11,无法取出螺钉3。主体10上的卡扣件103具有一球形的凸点104,用户在装配副手柄11时,副手柄11安装到位时,卡扣103弹回初始位置,并使球形的凸点104进入副手柄11上的凹槽116内,使用户能通过力度的变化感觉副手柄11已经装配到位,同时通过球形的凸点104,使得副手柄11的拆卸方便,而不会被卡住。另外副手柄扳机6与致动件1相互配合的内部结构及工作原理, 因非本实用新型的重点,故未予以赘述,详细内容可参考本申请人名称为“具有改进型扳机的手持式电动工具”,专利申请号为201120013928. 5的专利申请。参照图2-4所示,主体10内设有开关触发机构,其包括一端与致动件1相抵靠接触的推杆4、与推杆4的作用端40抵靠接触的翘板5,推杆4设置在导轨7上并套设连接有第一复位弹簧12进行往复运动,作用端40至少有与翘板5接触的斜面,其中翘板5可绕着第一枢轴13旋转,并有触发开关18动作的触发端2。工作时,用户也可以通过主手柄19 的扳机14来触发开关18的动作,当用户在主握持部140上对扳机14施加作用力时,扳机 14在力的作用下绕着第二枢轴15往上旋转,同时带动开关18向作用力的一侧发生移动, 同时,用户在副手柄11位置对副手柄扳机6施加作用力,副手柄扳机6通过楔形面将作用力传递给致动件1。致动件1将作用力传递给推杆4,推杆4继续向前运动,并通过作用端 40的斜面将力传递给翘板5,翘板5绕着第一枢轴13发生逆时针方向的旋转后,其触发端 2与开关18的触点接触,将开关18打开。当用户放开扳机14或副手柄扳机6后,扳机14 在第二复位弹簧16的作用力下回到初始位置,推杆4在第一复位弹簧12的作用力下回到初始位置,开关18与翘板5的触发端2断开连接,开关18断开。本实用新型通过副手柄内的触发机构和主体内的开关联动机构同时启动一个开关,不仅节省了一个开关,减少了接线,提高了开关触发的可靠性而且装配简易,成本低,另外副手柄不同于往常的U字型,而是以封闭的结构固定于机壳上,这样的副手柄强度更好, 而且可以单独分开装配,最后由用户自行装在机壳上,减少了运输成本,而且装配定位更可罪。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具装配结构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包括主体(10)、设于主体(10)内的电机(9)、 固定连接至主体(10)并由电机(9)驱动的工作组件(8)、以及设置在主体(10)上的主、副手柄(19、11),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手柄(11)为封闭环状,所述主体(10)包括一缺口,其中所述副手柄(11)包覆该缺口的周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包括设置在缺口中并在第一方向上固定的固定件(101)、和设置在缺口中并位于侧面且在第二方向上固定的定位件(102),而副手柄(11)则有相应结构与固定件(101)、定位件(102)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0)进一步包括位于定位件(102)内的卡扣件(103),而卡扣件(103)具有一球形的凸点(104),而副手柄 (11)则有与凸点(104)配合的凹槽(1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包括设于主体(10) 内并控制电机(9)运转的开关(18)、设于主体(10)内并控制开关(18)动作的开关联动机构,其中主手柄(19)具有扳机(14),而副手柄(11)具有副手柄扳机(6),所述副手柄(11) 包括可促使开关联动机构动作的致动件(1),所述开关(18)与扳机(14)相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18)安装在扳机 (14)内,并通过圆柱销(17)将开关(18)和扳机(14)连接至主手柄(19)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联动机构包括一端与致动件(1)相抵靠接触的推杆(4)、以及与推杆(4)的作用端(40)抵靠接触的翘板(5), 其中翘板(5)绕着第一枢轴(13)旋转。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装配结构的手持式电动工具,其包括主体、设于主体内的电机、固定连接至主体并由电机驱动的工作组件、以及设置在主体上的主、副手柄,所述副手柄为封闭环状,所述主体包括一缺口,其中所述副手柄包覆该缺口的周围。本实用新型通过副手柄内的触发机构和主体内的开关联动机构同时启动一个开关,不仅节省了一个开关,减少了接线,提高了开关触发的可靠性而且装配简易,成本低。
文档编号A01G3/053GK202014473SQ201120034098
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1日
发明者倪祖根 申请人:苏州金莱克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