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水式种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305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渗水式种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 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种植结构,尤指一种可实现快速渗透与均勻灌溉的渗水式种植结构。
背景技术
现今,一般植物在栽种上,水分的供给是最为重要的一环,而过多或过少的供水都将会影响植物的生长情形。如图所示,其是现有一种免浇灌植生墙系统,其主要是一支撑架体71上倾斜架设有若干个可供栽种植物的罐体72,并于各罐体72中填入有适量的培养土壤73,再分别以一连接管74将各罐体72连结,并藉此使灌溉的水分可经各连接管74由上而下地依序注入于各罐体72中。但是,上述的免浇灌植生墙系统由于组成结构相当复杂,因此具有制造成本较高的缺点存在;再者,此种植生墙系统更由于各罐体72间的水分渗透效果十分缓慢,因此容易造成栽种于植生墙下方的植物会有水分不足而枯萎的情形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渗水式种植结构,其是由不织布材质所制成,并利用不织布本身所具有的渗透虹吸特性,而得使本实用新型具有灌溉水可快速渗透与自动均勻灌溉的功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渗水式种植结构,其以厚度1. 8mm至3. 8mm及密度88kg/m3至172kg/m3的不织布材质制成一呈片体状的本体,并于该本体上设有若干个以同样不织布材质制成而可供栽种植物的袋体,且于该本体与该各袋体上具有若干个细微透孔。所述本体以厚度为1. 8mm且每平方米重量为160克至280克的不织布材质所制成。所述本体以厚度为3. Omm且每平方米重量为280克至500克的不织布材质所制成。所述本体以厚度为3. 6mm且每平方米重量为350克至620克的不织布材质所制成。所述本体挂设于一框架所框围的范围中,而一输水管则牵设于该本体顶部,并于该输水管管身上开设有若干个朝下且与本体顶部呈相对的通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不织布本身所具有的渗透虹吸特性,而得使本实用新型具有灌溉水可快速渗透与自动均勻灌溉的功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袋体于栽种植物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是现有免浇灌植生墙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渗水式种植结构,其主要是以厚度 1. 8mm至3. 8mm及密度88kg/m3至172kg/m3的不织布材质制成一呈片体状的本体11,并于该本体11 一侧面上缝设有若干个以同样不织布材质制成而可供栽种植物的袋体21,且于该本体11与该各袋体21上具有若干个细微透孔111、211。而本实用新型经实际测试后发现该本体11是以厚度为1. 8mm及每平方米重量为 160克至280克的不织布材质、或以厚度为3. Omm及每平方米重量为280克至500克的不织布材质、或以厚度为3. Omm及每平方米重量为280克至500克的不织布材质所制成为最佳状态,这是由于本案创作人经测试实验后发现,若以如使用厚度低于1.8mm的不织布制成该本体11,将造成该本体11结构强度不够且其可蓄积的水份亦不足以供应植物一日所需
;而若以厚度大于3. 8mm的不织布制成该本体11,不仅会导致材料成本的增加,更会因该本体11的含水量约是本身不织布重量的10到20倍,而导致负重的大幅增加并影响到整个支撑结构的受力。再者,本实用新型以不织布材质所制成的本体11除了可作为植栽的介质之外,更可通过不织布本身的渗透虹吸特性而具有自动灌溉的功能,因此仅须在该本体11顶部注入一些灌溉水,灌溉水即可快速渗透至该本体11及各袋体21中,而让种植于该各袋体21 中的植物皆可获得均勻的供水。而本实用新型于实际使用时,如图2所示,是将该本体11挂设于一框架31所框围的范围中,再以一输水管41牵设于该本体11顶部,而该输水管41可用以传送一灌溉水,并于该输水管41管身上开设有若干个朝下且与该本体11顶部呈相对的通孔42,以使由该输水管41各通孔42所输出的灌溉水可朝下而由该本体11的顶部渗入,接着通过不织布本身所具有的渗透虹吸特性,而使灌溉水得由上而下地依序渗入并均勻扩散至该本体11与该各袋体21中,以达到自动灌溉的功效。再者,本实用新型以上述厚度与密度的不织布材质所制成的本体11与袋体21结构不仅可直接作为栽种植物的介质,更可用以包覆容置土壤介质以供栽种植物,且现有种植盆栽往往会因土壤介质的粘性过强而导致其浇灌后的湿度无法十分均勻;然而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是利用该本体11的各袋体21可有效包覆住土壤介质51以栽种植物61,并藉此即可使水分得有效且均勻地由袋体21渗透至土壤介质51中,而使本实用新型所容置的土壤介质51于浇灌后可获得相当均勻的湿度,并进而使本实用新型的栽种用介质的适用性更可大幅增加。但是,以上所述实施例的揭示是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 故举凡数值的变更或等效组件的置换仍应隶属本实用新型的范畴。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已具有相当的进步性及实用性,且经以上详细说明后,可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明了本实用新型的确可达成前述目的,实已符合专利法的规定,故本案创作人遂依法提出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渗水式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渗水式种植结构以厚度1. 8mm至3. 8mm及密度88kg/m3至172kg/m3的不织布材质制成一呈片体状的本体,并于该本体上设有若干个以同样不织布材质制成而可供栽种植物的袋体,且于该本体与该各袋体上具有若干个细微透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水式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以厚度为1.8mm且每平方米重量为160克至280克的不织布材质所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水式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以厚度为3.Omm且每平方米重量为280克至500克的不织布材质所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水式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以厚度为3.6mm且每平方米重量为350克至620克的不织布材质所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渗水式种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挂设于一框架所框围的范围中,而一输水管则牵设于该本体顶部,并于该输水管管身上开设有若干个朝下且与本体顶部呈相对的通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渗水式种植结构,其以厚度1.8mm至3.8mm及密度88kg/m3至172kg/m3的不织布材质制成一呈片体状的本体,并于该本体上设有若干个以同样不织布材质制成而可供栽种植物的袋体,且于该本体与该各袋体上具有若干个细微透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利用不织布本身所具有的渗透虹吸特性,而得使本实用新型具有灌溉水可快速渗透与自动均匀灌溉的功效。
文档编号A01G9/02GK202014478SQ2011200633
公开日2011年10月26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11日
发明者林则澎 申请人:林则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