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银耳菌种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菌种培养方法,特别涉及ー种银耳菌种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又名白木耳、雪耳,系我国久负盛名的食药兼用真菌,历史上列为“參、茸、燕、耳”四大珍品之一,曾作为宫庭贡品。银耳是古田县食用菌产业中的拳头产品,2010年产量达2. 16万吨,占全国总产量2. 74万吨的95%。产品 出ロ创汇3000多万美元,远销欧美和东南亚27个国家和地区,为古田县特有的传统出ロ物资之一。古田银耳经过近40年的发展,产业整体水平已居于全国的领先地位,同时保持稳步增长、长盛不衰的局面,2001年“古田银耳”证明商标获国家批准登记注册;2004年被国家质监局批准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2007年“古田银耳”被国家エ商局商标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是全国食用菌行业中唯一的一个驰名商标。古田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银耳科研、生产、加工基地和批发中心。本研究针对古田县银耳菌种培养料主要使用楠木等优质杂木柴粉,而随着国家对自然生态林保护カ度的加强以及各地区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发展,食用菌柴粉原料日益紧缺,优质杂木柴粉更是面临断货危险,研究开发ー种利用北方地区农业生产的废弃物如玉米秸杆、花生秸杆、棉花树等粉碎料,经过特殊的处理工艺,添加麦麸等科学配比组合而成银耳菌种专用培养料,从而解决银耳菌种培养料优质杂木柴粉日益短缺问题,保证银耳菌种培养料的充足供应,并提高银耳菌种质量,使古田银耳产业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银耳菌种
培养方法。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ー种银耳菌种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制料与灭菌
a、培养基组成比例棉籽树粉42%、黄豆杆粉17%、玉米芯粉13%、石膏粉2%、麦皮26%、水 I10%Ob、拌料装瓶将以上原料配比搅拌均匀后,装入750毫升菌瓶,要求装得下松上紧,松紧适中,装至瓶肩为宜,每瓶装原料460克。C、拌料到灭菌时间在高温季节温度为25°C以上,时间控制在3小时内,温度为25°C以下,时间控制在5小时之内。d、高压灭菌温度和时间首先高压锅排气ロ用玻棒温度针检测,温度升到90°C,关起排气阀,压カ升到I公斤/cm2时,打开排气阀到0. I公斤/ cm2以下,再关排气阀,压カ升到I. 5公斤/ cm2开始计算灭菌时间,压カ升到2公斤/ cm2时再打开排气阀,压カ降至I公斤/ cm2,时间保持2小时才打开排气阀缓慢排气,压カ降到0公斤/ cm2,打开高压锅盖,将大量的蒸汽排棹,就可以趁热卸锅,搬到冷却室冷却。ニ、接菌规程
a、消毒浓度每米用气雾消毒盒8克或福尔马林8ml加5克高锰酸反应生成甲醛气体,熏蒸30 60分钟开始接种。b、原种搅拌种龄25 35天的原种表层搅拌5 6cm,种龄35 60天的原搅拌7 8cm,一般比接种提前8 12小时搅拌,搅拌好的菌种也要放在19 24°C菌种室培养。C、接种量每瓶原种可接60 120瓶生产种,每瓶生产种接入原种量3 5克。d、摇种接完的生产种,在生产种温度为19 24°C,菌种室空气相对湿度为75%以上,光照度为50LX以下,ニ氧化碳在24°C时IOOOppm以下,19°C时IOOOOppm以上,每天在温度20 23°C的菌种室通风I 3次,要把接入的种均匀摇散整个培养基表面,以利菌丝整齐生长,要整齐排放在培养架上,每瓶行距Icm 2cm,在6小时之内要摇平排好。e、检查接种3天后,每天抽检生长状況,发现杂种污染,要及时隔离处理,发现不良情况,要寻找原因,及时排除处理。f、出售经检查,无污染,菌丝生长正常,适量的白毛团分布均匀的,7 12天菌龄,即可出售。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突出优点和效果①菌丝体生产速度快比,同时接种的栽培种比现有杂木柴粉为主要原料的栽培种能提前24小时投入使用;②出菇快,栽培周期比用杂木柴粉为主要原料的栽培种能缩短3至5天;③种性稳定、适应性强、产量高,比用杂木柴粉为主要原料的栽培种产量能提高3%至5%。
具体实施例方式 ー种银耳菌种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制料与灭菌
a、培养基组成比例棉籽树粉42%、黄豆杆粉17%、玉米芯粉13%、石膏粉2%、麦皮26%、水 I10%Ob、拌料装瓶将以上原料配比搅拌均匀后,装入750毫升菌瓶,要求装得下松上紧,松紧适中,装至瓶肩为宜,每瓶装原料460克。C、拌料到灭菌时间在高温季节温度为25°C以上,时间控制在3小时内,温度为25°C以下,时间控制在5小时之内。d、高压灭菌温度和时间首先高压锅排气ロ用玻棒温度针检测,温度升到90°C,关起排气阀,压カ升到I公斤/cm2时,打开排气阀到0. I公斤/ cm2以下,再关排气阀,压カ升到I. 5公斤/ cm2开始计算灭菌时间,压カ升到2公斤/ cm2时再打开排气阀,压カ降至I公斤/ cm2,时间保持2小时才打开排气阀缓慢排气,压カ降到0公斤/ cm2,打开高压锅盖,将大量的蒸汽排棹,就可以趁热卸锅,搬到冷却室冷却。
ニ、接菌规程
a、消毒浓度每米用气雾消毒盒8克或福尔马林8ml加5克高锰酸反应生成甲醛气体,熏蒸30 60分钟开始接种。b、原种搅拌种龄25 35天的原种表层搅拌5 6cm,种龄35 60天的原搅拌7 8cm,一般比接种提前8 12小时搅拌,搅拌好的菌种也要放在19 24°C菌种室培养。C、接种量每瓶原种可接60 120瓶生产种,每瓶生产种接入原种量3 5克。
d、摇种接完的生产种,在生产种温度为19 24°C,菌种室空气相对湿度为75%以上,光照度为50LX以下,ニ氧化碳在24°C时IOOOppm以下,19°C时IOOOOppm以上,每天在温度20 23°C的菌种室通风I 3次,要把接入的种均匀摇散整个培养基表面,以利菌丝整齐生长,要整齐排放在培养架上,每瓶行距Icm 2cm,在6小时之内要摇平排好。e、检查接种3天后,每天抽检生长状況,发现杂种污染,要及时隔离处理,发现不良情况,要寻找原因,及时排除处理。
f、出售经检查,无污染,菌丝生长正常,适量的白毛团分布均匀的,7 12天菌龄,即可出售。
权利要求
1. ー种银耳菌种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一、制料与灭菌 a、培养基组成比例棉籽树粉42%、黄豆杆粉17%、玉米芯粉13%、石膏粉2%、麦皮26%、水 110% ; b、拌料装瓶将以上原料配比搅拌均匀后,装入750毫升菌瓶,要求装得下松上紧,松紧适中,装至瓶肩为宜,每瓶装原料460克; C、拌料到灭菌时间在高温季节温度为25°C以上,时间控制在3小时内,温度为25°C以下,时间控制在5小时之内; d、高压灭菌温度和时间首先高压锅排气ロ用玻棒温度针检测,温度升到90°C,关起排气阀,压カ升到I公斤/cm2时,打开排气阀到0. I公斤/ cm2以下,再关排气阀,压カ升到I.5公斤/ cm2开始计算灭菌时间,压カ升到2公斤/ cm2时再打开排气阀,压カ降至I公斤/ cm2,时间保持2小时才打开排气阀缓慢排气,压カ降到0公斤/ cm2,打开高压锅盖,将大量的蒸汽排掉,就可以趁热卸锅,搬到冷却室冷却; ニ、接菌规程 a、消毒浓度每米用气雾消毒盒8克或福尔马林8ml加5克高锰酸反应生成甲醛气体,熏蒸30 60分钟开始接种; b、原种搅拌种龄25 35天的原种表层搅拌5 6cm,种龄35 60天的原搅拌7 8cm,一般比接种提前8 12小时搅拌,搅拌好的菌种也要放在19 24°C菌种室培养; C、接种量每瓶原种可接60 120瓶生产种,每瓶生产种接入原种量3 5克; d、摇种接完的生产种,在生产种温度为19 24°C,菌种室空气相对湿度为75%以上,光照度为50LX以下,ニ氧化碳在24°C时IOOOppm以下,19°C时IOOOOppm以上,每天在温度20 23°C的菌种室通风I 3次,要把接入的种均匀摇散整个培养基表面,以利菌丝整齐生长,要整齐排放在培养架上,每瓶行距Icm 2cm,在6小时之内要摇平排好; e、检查接种3天后,每天抽检生长状況,发现杂种污染,要及时隔离处理,发现不良情况,要寻找原因,及时排除处理; f、出售经检查,无污染,菌丝生长正常,适量的白毛团分布均匀的,7 12天菌龄,即可出售。
全文摘要
一种银耳菌种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制料与灭菌a、培养基组成比例棉籽树粉42%、黄豆杆粉17%、玉米芯粉13%、石膏粉2%、麦皮26%、水110%,b、拌料装瓶c、拌料到灭菌时间d、高压灭菌温度和时间二、接菌规程a、消毒浓度b、原种搅拌c、接种量d、摇种e、检查f、出售具有菌丝体生产速度快比,同时接种的栽培种比现有杂木柴粉为主要原料的栽培种能提前24小时投入使用;②出菇快,栽培周期比用杂木柴粉为主要原料的栽培种能缩短3至5天;③种性稳定、适应性强、产量高,比用杂木柴粉为主要原料的栽培种产量能提高3%至5%。
文档编号A01G1/04GK102657024SQ20121003770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0日
发明者刘振房, 吴凌杰, 吴小钦, 陆世杯, 陈太权 申请人:古田县晟农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