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苹果避雨栽培的方法

文档序号:203212阅读:65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苹果避雨栽培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领域,涉及一种苹果避雨栽培的方法。
背景技术
1避雨栽培技术的原理避雨栽培是以避雨为目的,将塑料薄膜覆盖在树冠顶部的一种方法,是设施栽培中最简单、实用的方法。炭疽病、斑点落叶病等雨传病害,因为薄膜的遮挡,树体不与雨水直接接触,隔断病菌传播的路径,降低了病害发生的可能性(栗进朝,段罗顺,张晓申.避雨对葡萄病害和光照强度的影响.果树学报,2009,沈(6) :847-850)。因此避雨栽培过程中在减少农药使用的同时降低了病害发生。2避雨栽培技术在果树栽培中的应用在上世纪90年代,葡萄避雨栽培技术引进国内,在我国江南地区应用成功后进行大面积推广,品质优良的欧亚种葡萄得以在南方大面积栽培。葡萄避雨栽培已经成为葡萄设施栽培中面积最大的一种设施栽培。目前,避雨栽培技术已经在葡萄、油桃、枇杷、年橘等多种果树生产中得到了应用。3避雨栽培技术应用于苹果栽培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葡萄避雨栽培技术已经在实际生产中取得大面积应用。葡萄避雨栽培通常采用避雨小拱棚或者促成-避雨大棚,这与葡萄整形修剪有关,生产中采用篱壁形栽培面积最大。苹果与葡萄的栽培技术差异较大,葡萄避雨栽培常导致枝蔓徒长,节间增长,叶片变薄,叶色较淡,制造养分能力减弱,营养积累较少,并影响花芽分化,果实着色和推迟成熟等问题,而这些问题无法预测是否会在苹果栽培中出现,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也不适用于苹果栽培。葡萄避雨栽培技术中覆盖薄膜的时间、揭除薄膜的时间以及覆盖薄膜的厚度不能照搬到苹果栽培中,应根据苹果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解决。4避雨栽培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前景展望避雨栽培改变了园地小气候,由于薄膜的覆盖,光照强度明显降低,通风性较差, 会使枝条生长过旺,影响花芽分化,因此引进、选育合适的品种首当其冲。品种选择的同时还需要选择合适的砧木,合理的树形,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与露地栽培相比,经验少,前期投入大等问题阻碍了避雨栽培技术的发展。随着市场对果品安全要求的提高,同时栽培目标的扩展、环境控制技术的提高、高额的利润势必会对避雨栽培技术在适合区域的使用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发明内容
我国南方地区全年雨量较大,而中部地区在夏季时雨量集中,高温多雨,利于病害的发生。传统的病害防治方法局限于农药的大量使用,而由此带来了农药残留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也增加了生产成品。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苹果避雨栽培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苹果避雨栽培的方法,以富士或金冠苹果为材料,搭建连栋钢架塑料大棚,单个棚长50m,棚宽6m,棚高3. 8m,富士苹果于芽萌动时覆盖厚度0. 06 0. 12mm塑料膜,金冠苹果于末花期后覆盖厚度0. 06 0. 12mm塑料膜,10月上旬揭除覆盖的塑料膜;整个生长季中,除农药喷施与露地栽培不同,整形修剪方法和肥料的使用与露地栽培相同。所述的塑料膜厚度优选0. 06mm。所述的塑料膜优选聚乙烯长寿膜。所述的富士苹果的芽萌动时其为每年3月,优选每年3月1 20日。所述的金冠苹果于末花期后为每年5月,优选每年5月1 10日。有益效果本发明改变传统的苹果栽培过程中单纯依靠农药防治病害的现状,研究避雨栽培在苹果生产中的应用。从而为苹果避雨栽培技术的示范及推广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本发明没有采用葡萄避雨栽培常用的避雨小拱棚,而是根据苹果树形结构采用连栋钢架大棚,苹果的栽培管理方式与葡萄存在较大差异,生产管理不具有可比性,因此苹果避雨栽培技术从棚架的设计到栽培管理与葡萄避雨栽培并无较大的相关性。苹果避雨栽培技术与果实套袋以及纯粹的农药防治技术相比,不仅病害发生少,而且简单易行,便于操作,更不需要复杂的技术管理。该发明大大提高了苹果的果面光洁度,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了病害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科研和生产意义。本发明首次将避雨栽培技术应用于苹果栽培,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同时降低了病害的发生。农药喷施次数从传统的年均12次减少到现在的4次,炭疽病、腐烂病、轮纹病的发病率大幅下降,斑点落叶病的发生率更是从90%下降到10%以下。


图1.避雨棚架的结构;图2.不同厚度塑料膜对透光率的影响图3.斑点落叶病对金冠苹果的影响;a露地栽培金冠,因斑点落叶病已经全部落叶;b避雨栽培金冠,叶片生长良好。图4.不同覆盖塑料膜和揭除塑料膜时间对果实着色效果和光洁度的影响;横坐标表示着色指数和果面光洁度分级值。着色指数和果面光洁度分级标准着色指数=Σ (各级果数X着色级数)/总果数;果实着色指数分5级,0级青果;1级果实着色面积占 30% ;2级果实着色面积占30% 60% ;3级果实着色面积占60% 90%;4级果实着色面积占90%以上。果面光洁指数=Σ (各级果数X光洁级数)/总果数。果面光洁指数分4级,1级果面粗糙如同未套袋果;2级果面较粗糙,色较暗;3级 果面较光滑;4级果面光洁细腻。纵坐标1表示3月覆厚膜不揭膜,II表示3月覆薄膜不揭膜,III表示3月覆厚膜 10月揭膜,IV表示3月覆薄膜10月揭膜,V表示5月覆厚膜不揭膜,VI表示5月覆薄膜不揭膜,VII表示5月覆厚膜10月揭膜,VIII表示5月覆薄膜10月揭膜,IX表示露地对照。 所述的厚膜是指厚度0. 12mm聚乙烯长寿膜,所述的薄膜是指厚度0. 06mm聚乙烯长寿膜。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1)以富士和金冠苹果为材料,参考李式军(设施园艺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描述的设施结构,根据苹果生长发育特点,我们设计苹果苹果避雨栽培的连栋钢架大棚,单个棚长50m,棚宽6m,棚高3. 8m(图1),整个生长季中,除农药喷施与露地栽培不同,整形修剪方法和肥料的使用与露地栽培相同。表1避雨栽培与露地栽培农药喷施方案对比
时间避雨栽培露地栽培
2-3月萌芽前3-5波美度石硫合剂3-5波美度石硫合剂
3月20日-3月30日 1. TO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1. TO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
液,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800倍液
4月25日-4月30日 80%大生M-45 800倍液,10%80%大生M-45 800倍液,10%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吡虫啉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1. 8%齐螨素乳油5000倍液,1. 8%齐螨素乳油5000倍
_^o_^_
5月5日-5月10日40%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
1. TO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
5月15日-5月20日80%大生M-45 800倍液,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5月25日-5月30日 1. TO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 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
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倍液,1. 8%齐螨素乳油5000 1500倍液倍液,25%灭幼脲3号悬浮剂
1500倍液6月10日-6月15日1: 2-3: 200倍波尔多液
7月5日-7月10日1: 2-3 200倍波尔多液;40%
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杀虫剂与波尔多液应间隔数天喷施
7月25日-8月1日1: 2-3: 200倍波尔多液
8月15日-8月20日1: 2-3: 200倍波尔多液
8月25日-8月30日80%大生M-45 800倍液,50%
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9月5日-9月10日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
_f^S_2)确定塑料膜覆盖和揭除的时间分别于3月1日和5月1日进行聚乙烯长寿膜的覆盖。调查果实的坐果率。如表2,富士和金冠两个品种,覆盖聚乙烯长寿膜的坐果率明显高于露地;在生产过程中,选择10月上旬揭除塑料膜和不揭除塑料膜两种方法,如图4,从果实的着色效果和果面光洁度可以看出,10月上旬揭除塑料膜有利于果实着色。综合比较坐果率和果面着色效果,金冠于末花期后即5月初覆盖聚乙烯长寿膜较好;富士苹果于3月初即芽萌动时覆盖聚乙烯长寿膜,10月上旬揭除聚乙烯长寿膜效果较好。表2不同覆盖薄膜时间对坐果率的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苹果避雨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富士或金冠苹果为材料,搭建连栋钢架塑料大棚,单个棚长50m,棚宽6m,棚高3. 8m,富士苹果于芽萌动时覆盖厚度0. 06 0. 12mm 塑料膜,金冠苹果于末花期后覆盖厚度0. 06 0. 12mm塑料膜,10月上旬揭除覆盖的塑料膜;整个生长季中,除农药喷施与露地栽培不同,整形修剪方法和肥料的使用与露地栽培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苹果避雨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膜厚度为 0. 06mmo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苹果避雨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膜为聚乙烯长寿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苹果避雨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富士苹果的芽萌动时其为每年3月,优选每年3月1 20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苹果避雨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冠苹果于末花期后为每年5月,优选每年5月1 10日。
全文摘要
本发明属于农业种植领域,公开一种苹果避雨栽培的方法。以富士或金冠苹果为材料,搭建连栋钢架塑料大棚,单个棚长50m,棚宽6m,棚高3.8m,富士苹果于芽萌动时覆盖厚度0.06~0.12mm塑料膜,金冠苹果于末花期后覆盖厚度0.06~0.12mm塑料膜,10月上旬揭除覆盖的塑料膜;整个生长季中,除农药喷施与露地栽培不同,整形修剪方法和肥料的使用与露地栽培相同。该避雨栽培方法有效降低了苹果轮纹病、炭疽病、腐烂病以及斑点落叶病等病害的发生,提高了果面光洁度,改善果实着色效果。在整个生长季中,农药喷施次数明显减少,降低了用药成本和人工成本,对病害的发生有明显的预防效果。
文档编号A01G13/02GK102524013SQ20121004097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2日
发明者戴强, 渠慎春, 章镇, 陈卫平, 高志红, 黄善峤 申请人:南京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