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利用玉米芯栽培茶薪菇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玉米芯栽培茶薪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芯的组成含量因产地的不同而不同,在玉米深加工过程中,大量的副产物玉米秸杆和玉米芯便不断地产生,约占鲜果60-70%的比例,大量的副产物(如秸杆和玉米芯) 若得不到及时处理,将会污染环境。玉米秸杆和玉米芯都含有一定的营养成分,其中玉米秸杆干物质中含有无氮浸出物为42. 7%,粗纤维33. 4%,粗蛋白质3. 5%;玉米芯干物质中含有无氮浸出物为58. 4%,粗纤维28. 2%,粗蛋白质2.0%,在畜牧业养殖中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玉米是中国三大粮食作物之一。据统计,96年中国玉米总产量为
1.27亿吨.97年玉米总产为I. 04亿吨,98年玉米总产量在I. 20亿吨以上。在进行玉米加工的同时,会有大量的下脚料玉米芯产生。按3kg玉米产Ikg玉米芯计算,每年中国大约可均产玉米芯O. 4亿吨左右,而且在今后的发展中将继续维持这一水平。目前中国对玉米芯的利用相对来说还很少,基本上处于低水平的初加工阶段。据不完全统计,1990年中国玉米产量为O. 988亿吨,玉米芯为O. 326亿吨左右,可仅有40-50万吨用于糠醛、木糖醇及酚类生产。以玉米芯为原料生产食用菌极少,绝大部分作为农家燃料被烧掉。茶薪菇,又名茶菇、油茶菇。其味鲜美,质地嫩脆,清香可口,营养丰富,是我国近年来开发的一种珍稀菇类。目前茶薪菇栽培原料多以木屑、蔗渣为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茶薪菇大面积的生产开发。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玉米芯栽培茶薪菇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培养料按着质量比玉米芯80%,麦麸15%,石灰2%,石膏1%,过磷酸钙2%,尿素O. 3%配置,然后把麦麸和石膏、石灰搅拌均匀,撒在玉米芯堆上,翻料2次,边翻堆边向培养料中喷水,喷水要均匀,以料堆底部有水即将流出为宜;将配制好的栽培料建堆,拍实、堆完料在堆的顶部及四周用木棒间隔30cm打通气孔,料堆表面盖一层薄草帘,当料堆内部温度达到6(T65°C时,要进行第I次翻堆,之后每天翻堆I次,一共翻堆4次,当培养料有少量的白色放线菌出现,且料无酸臭异味,发酵结束;装袋灭菌采用聚乙烯袋,每袋装料重
2.2^2. 5kg,采用常压灭菌,5小时内菌袋内部温度上升至100°C,保持30小时出锅冷却准备接种;接种前要先对接种场所进行清扫消毒,地面及四周喷洒来苏尔,然后撒上一层生石灰,采用两头接种,接种后袋口套上颈圈,用干净的报纸封口 ;菌袋摆放4飞层,层与层之间用木棍或秸杆隔开,垛与垛间保留一定的距离,每隔5飞天倒垛I次,促使菌丝均衡生长,栽培袋发菌期间,袋内温度控制在25°C左右;当有三分之一的菌袋出现原基,这时将套环上的报纸揭掉,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到90°/Γ95%,出菇阶段温度控制在17 28°C, 培养袋袋口子实体形成初期,湿度控制在859Γ90%,保持正常通风,菇蕾形成后,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Γ94%之间,每天喷水f 2次,早晚各通风I次,每次6(Γ90分钟。子实体生长达八成熟(菌膜未破)时即可采收,不论大小全部采下。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应当理解,优选实施例仅为了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培养料按着质量比玉米芯80%,麦麸15%,石灰2%,石膏1%,过磷酸钙2%,尿素
O.3%配置,然后把麦麸和石膏、石灰搅拌均匀,撒在玉米芯堆上,翻料2次,边翻堆边向培养料中喷水,喷水要均匀,以料堆底部有水即将流出为宜;将配制好的栽培料建堆,拍实、 堆完料在堆的顶部及四周用木棒间隔30cm打通气孔,料堆表面盖一层薄草帘,当料堆内部温度达到6(T65°C时,要进行第I次翻堆,之后每天翻堆I次,一共翻堆4次,当培养料有少量的白色放线菌出现,且料无酸臭异味,发酵结束;装袋灭菌采用聚乙烯袋,每袋装料重2. 2 2. 5kg,采用常压灭菌,5小时内菌袋内部温度上升至100°C,保持30小时出锅冷却准备接种;接种前要先对接种场所进行清扫消毒,地面及四周喷洒来苏尔,然后撒上一层生石灰,采用两头接种,接种后袋口套上颈圈,用干净的报纸封口 ;菌袋摆放4飞层,层与层之间用木棍或秸杆隔开,垛与垛间保留一定的距离,每隔5飞天倒垛I次,促使菌丝均衡生长,栽培袋发菌期间,袋内温度控制在25°C左右;在菌袋发菌过程中,一如发现有杂菌生长,可用95%酒精、,5%甲醛、20%石灰水、5%石炭酸等杀菌剂之一,用注射器将其注射到杂菌生长处的培养料中,使药液渗透面积、深度都大于杂菌生长面积,以防治杂菌。若袋内杂菌面积过大,无法用药液防治时,将其拣出,拿到室外处理。当有三分之一的菌袋出现原基,这时将套环上的报纸揭掉,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到909Γ95%,出菇阶段温度控制在17 28°C,培养袋袋口子实体形成初期,湿度控制在85°/Γ90%,保持正常通风,菇蕾形成后,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Γ94%之间,每天喷水广2次,早晚各通风I次,每次 6(Γ90分钟。子实体生长达八成熟(菌膜未破)时即可采收,不论大小全部采下。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玉米芯栽培茶薪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培养料的制备玉米芯80%,麦麸15%,石灰2%,石膏1%,过磷酸钙2%,尿素0.3%, 然后把麦麸和石膏、石灰搅拌均匀,撒在玉米芯堆上,翻料2次,边翻堆边向培养料中喷水,喷水要均匀,以料堆底部有水即将流出为宜;(2)建堆发酵将配制好的栽培料建堆,拍实、堆完料在堆的顶部及四周用木棒间隔 30cm打通气孔,料堆表面盖一层薄草帘,当料堆内部温度达到6(T65°C时,要进行第I次翻堆,之后每天翻堆I次,一共翻堆4次,当培养料有少量的白色放线菌出现,且料无酸臭异味,发酵结束;(3)装袋灭菌采用聚乙烯袋,每袋装料重2.2 2. 5kg,采用常压灭菌,5小时内菌袋内部温度上升至100°C,保持30小时出锅冷却准备接种;(4)接种接种前要先对接种场所进行清扫消毒,地面及四周喷洒来苏尔,然后撒上一层生石灰,采用两头接种,接种后袋口套上颈圈,用干净的报纸封口 ;(5)发菌期管理菌袋摆放4飞层,层与层之间用木棍或秸杆隔开,垛与垛间保留一定的距离,每隔5飞天倒垛I次,促使菌丝均衡生长,栽培袋发菌期间,袋内温度控制在 25°C左右;(6)出菇管理当有三分之一的菌袋出现原基,这时将套环上的报纸揭掉,提高空气的相对湿度到90°/Γ95%,出菇阶段温度控制在17 28°C,培养袋袋口子实体形成初期,湿度控制在85% 90%,保持正常通风,菇蕾形成后,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Γ94%之间,每天喷水f 2次,早晚各通风I次,每次6(Γ90分钟。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玉米芯栽培茶薪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玉米芯和麦麸要求提前一天预湿,玉米芯为新鲜干燥无霉变。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利用玉米芯栽培茶薪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培养料中的尿素高温季节不加。
全文摘要
一种利用玉米芯栽培茶薪菇的方法。培养料的制备、建堆发酵、装袋灭菌、接种、发菌期管理、出菇管理。菇蕾形成后,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85%~94%之间,每天喷水1~2次,早晚各通风1次,每次60~90分钟。子实体生长达八成熟(菌膜未破)时即可采收,不论大小全部采下。
文档编号A01G1/04GK102577841SQ20121008502
公开日2012年7月18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8日
发明者吴祖福 申请人:常熟市汇康食品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