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筛条式反击破均整板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反击破均整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筛条式反击破均整板装置。
背景技术:
反击式破碎机是一种利用冲击能来破碎物料的破碎机械。大块物料进入反击板和转子之间的破碎腔后,受转子部分的旋转作用获得动能,在反击板和转子之间反复冲击,分别经破碎腔及均整腔的逐级破碎,达到要求的出料粒度。反击式破碎机广泛用于冶金、矿山、建材、路建、化工和水泥等工业领域的原材料破碎,而均整板的结构形式会直接影响成品物料的粒度和形状,是反击式破碎机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部件。
现存的反击破均整板为均整板架和多个篦条等组成的一种无缝隙锯齿形结构,其中篦条是主要的磨损件。现存反击破均整板结构比较复杂,零件较多,且篦条磨损严重更换频繁,设备维护要求高,同时合格尺寸物料不能及时排出,存在过度破碎情况。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可靠,经济有效,设备成本低,维护方便的一种带有筛条的反击破均整板装置。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筛条式反击破均整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整板架,筛条式均整板;筛条式均整板固定在均整板架上。所述的筛条式均整板与均整板架采用无螺栓副连接。所述的均整板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卡和第二凸卡,筛条式均整板分别设有第—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凸卡和第二凸卡分别卡在第—^槽和第二卡槽内。所述的筛条式均整板由2至4个筛条组成,且各筛条之间设有间隙。有益效果本发明筛条式均整板与均整板架采用无螺栓副连接,筛条式均整板是带有可根据工艺要求调整筛条间隔尺寸的结构,使得大小不一的物料经过均整板时,满足工艺要求的物料尽快得到分流;本发明结构简单,集成程度高,可模块化设计制造,安装维护方便,降低设备成本,分流满足工艺要求的物料,避免了满足工艺要求的物料反复破碎,降低了均整板和转子的磨损,减小堵料的几率,减少物料对冲击挡板、破碎机机体和土建基础的冲击,降低电耗,提高产量。
图I是本发明的装配示意 图2是本发明筛条式均整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2所示,I为均整板架;2为筛条式均整板。
如图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筛条式反击破均整板装置,包括均整板架1,筛条式均整板2 ;筛条式均整板2固定在均整板架I上。筛条式均整板2与均整板架I采用无螺栓副连接。均整板架I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卡1-1和第二凸卡1-2,筛条式均整板2分别设有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2-2,第一凸卡1-1和第二凸卡1-2分别卡在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2-2内。筛条式均整板2由2至4个筛条3组成,且各筛条3之间设有间隙。筛条式均整板2上的筛条间隔尺寸大小可根据工艺要求(生产过程中破碎机出料粒径大小要求有所不同,一般粒径要求为25mm、50mm、70mm等几种规格)进行调整更换与之相对应规格的筛条式均整板2,满足工艺要求粒径的物料可以经过筛条式均整板2筛选后排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限制于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筛条式反击破均整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均整板架(1),筛条式均整板(2);筛条式均整板(2)固定在均整板架(I)上。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筛条式反击破均整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筛条式均整板(2)与均整板架(I)采用无螺栓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筛条式反击破均整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均整板架(I)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卡(1-1)和第二凸卡(1-2),筛条式均整板(2)分别设有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2-2),第一凸卡(1-1)和第二凸卡(1-2)分别卡在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2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筛条式反击破均整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筛条式均整板(2)由2至4个筛条(3)组成,且各筛条(3)之间设有间隙。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筛条式反击破均整板装置,包括均整板架(1),筛条式均整板(2);筛条式均整板固定在均整板架上。所述的筛条式均整板与均整板架采用无螺栓副连接。所述的均整板架的两端分别设有第一凸卡(1-1)和第二凸卡(1-2),筛条式均整板分别设有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第一凸卡和第二凸卡分别卡在第一卡槽(2-1)和第二卡槽(2-2)内。本发明筛条式均整板与均整板架采用无螺栓副连接,筛条式均整板是带有可根据工艺要求调整筛条间隔尺寸的结构,使得大小不一的物料经过均整板时,满足工艺要求的物料尽快得到分流;避免了满足工艺要求的物料反复破碎,降低了均整板和转子的磨损,减小堵料的几率。
文档编号B02C23/08GK102698857SQ20121023336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6日
发明者康育三, 张磊, 徐靖, 邱士泉 申请人:南京凯盛国际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