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基因番茄组培苗炼苗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转基因番茄组培苗炼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待转基因组培苗在生根培养基中生长健壮,高度4-5cm,根系发达,即可将培养瓶的封口膜打开,加0.5-1cm蒸馏水在25℃光照培养箱中炼苗2d,然后将苗取出,洗去根部培养基残渣,将幼苗移栽至经高温灭菌浇足水的营养土花钵中,营养土的配置为花卉有机土∶蛭石∶珍珠岩2∶1∶1。盖塑料薄膜保湿,在25℃光照培养箱中培养一周,期间用稀释10倍的MS营养液浇1次。待小苗有新叶长出时,可去掉塑料薄膜;移栽时把花钵中苗和营养土一起移至大田,然后按照正常的水肥管理,成活率达100%。
【专利说明】一种转基因番茄组培苗炼苗的方法
一、【技术领域】[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番茄组培苗炼苗的方法,尤其是转基因番茄炼苗的方法。
二、【背景技术】
[0002]番茄营养丰富,产量高,适应性广,是世界各国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同时番茄也是最早进行基因转化研究的高等模式植物之一,其研究结果常常被借鉴用于其他植物上。因此番茄转基因的研究是当前植物基因工程研究的热点之一。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利用基因工程进行番茄品种遗传改良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迄今为止,已获得了抗病毒、抗病虫害、抗除草剂、抗冻、贮藏期延长和雄性不育转基因番茄等。
[0003]目前绝大多数转基因番茄组培苗存在成活率低的问题,严重影响番茄转基因研究的进展。例如欧阳波等(2002)利用番茄下胚轴成功获得转基因植株,他们炼苗的方法是生根的再生苗长至5cm以上时,将根部培养基冲洗干净,栽入装有灭菌土的塑料杯中,待幼苗长到比较健壮后,移栽至瓦钵或大田。张艳芳等(2008)获得番茄转基因植株后炼苗的方法是揭去培养瓶的封口膜,炼苗一周后移栽于苗钵中(苗钵培养基质经高温高压灭菌)。移栽后先套塑料袋保湿数天后再去袋,室温下20-25°C生长。这两种常用的方法缺点是炼苗时外界环境变化大,幼嫩的转基因组培苗由于根系功能未完全恢复,不适应干燥的外界环境,容易萎蔫和染病致死。
三、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转基因组培苗炼苗方法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成活率较高转基因番茄组培苗炼苗的方法。
[0005]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通过前期的组织培养和农杆菌的侵染,获得转基因番茄组培苗,待苗在生根培养基中生长健壮,高度4-5cm,根系发达,即可将培养瓶的封口膜打开,加入0.5-lcm蒸馏水在25°C光照培养箱中炼苗2d,然后将苗取出,洗去根部培养基残渣,将幼苗移栽至经高温灭菌浇足水的营养土花钵中,营养土的配置为花卉有机土:蛭石:珍珠岩2:1:1。盖塑料薄膜保湿,在25°C光照培养箱中培养一周,期间用稀释10倍的MS营养液浇I次。待小苗有新叶长出时,可去掉塑料薄膜。移栽时把花钵中苗和营养土一起移至大田,然后按照正常的水肥管理,成活率达100%。
[0007]由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可见,本发明的方法比现在常规的技术增加了炼苗的步骤,使转基因组培苗有2个适应外部环境的阶段,极大提高了组培苗移栽至大田后成活率。
四、【具体实施方式】
[0008]将在MS培养基上生长7天的“中蔬四号”番茄无菌苗子叶作为外殖体,采用含有目的基因农杆菌EH105菌株进行遗传转化,待转基因组培苗在生根培养基中生长健壮,高度4-5cm,根系发达,即可进行炼苗。供试转基因番茄苗共50株,炼苗时先将培养瓶的封口膜打开,加0.5-lcm蒸馏水在25°C光照培养箱中炼苗2d,然后将苗取出,洗去根部培养基残渣,将幼苗移栽至经高温灭菌浇足水的营养土花钵中,营养土的配置为花卉有机土:蛭石:珍珠岩2:1:1。盖塑料薄膜保湿,在25°C光照培养箱中培养一周,期间用稀释10倍的MS营养液浇I次;待小苗有新叶长出时,可去掉塑料薄膜。移栽时把花钵中苗和营养土一起移至大田,然 后按照正常 的水肥管理,成活率达100 %。
【权利要求】
1.一种转基因番茄组培苗炼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待转基因番茄组培苗在生根培养基中生长健壮,高度4-5cm,根系发达,即可将培养瓶的封口膜打开;加入0.5-lcm蒸馏水在25°C光照培养箱中炼苗2d,然后将苗取出,洗去根部培养基残渣,将幼苗移栽至经高温灭菌浇足水的营养土花钵中,营养土的配置为花卉有机土:蛭石:珍珠岩2: I: I ;盖塑料薄膜保湿,在25°C光照培养箱中培养一周,期间用稀释10倍的MS营养液浇I次,待小 苗有新叶长出时,可去掉塑料薄膜;移栽时把花钵中苗和营养土一起移至大田,然后按照正常的水肥管理,成活率达100 %。
【文档编号】A01G1/00GK103535168SQ201210256325
【公开日】2014年1月2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5日
【发明者】李立芹, 鲁黎明, 王西瑶, 曾富春, 杨翠芹, 赵勤 申请人:四川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