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桑枝栽培高产优质猴头菇的方法

文档序号:217765阅读:224来源:国知局
一种利用桑枝栽培高产优质猴头菇的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桑枝栽培优质猴头菇的方法,属于废物利用及食用菌栽培技术。本发明选择猴头菇优良菌种,采用袋栽的方法进行,桑枝屑的高产栽培猴头菇配方为:桑枝35%~50%,棉子壳27%~30%,木屑0%~12%,麸皮17%,玉米粉3%,石膏1%,普钙1%,白糖1%,其中最优配方为:桑枝35%,棉子壳30%,木屑12%,麸皮17%,玉米粉3%,石膏1%,普钙1%,白糖1%。该方法产量高,可达1.31公斤/袋,平均转化率为104.0%,投入产出比达1∶3.3。
【专利说明】一种利用桑枝栽培高产优质猴头菇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桑枝栽培食用菌技术,具体是一种利用桑枝栽培优质高产猴头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猴头菇的含猴头菇多糖,具有较高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欢迎。桑枝营养丰富,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蛋白质、矿物元素等营养,适合于栽培食用菌。目前,桑叶用于养蚕,桑枝则大部分被弃置腐烂或烧掉,这样不仅污染环境,而且造成资源浪费。科学利用大量富余的桑枝,使废弃的桑枝得到更好的循环利用,促进桑蚕业和食用菌产业有机结合以及可持续循环发展,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发明内容】
:
[0003]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桑枝栽培优质高产猴头菇的方法。
[0004]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利用桑枝栽培优质高产猴头菇的方法,其特征是,具体如下:
[0005](I)选择最佳栽培期:猴头菇栽培选择25_28°C时的月份为最佳接种期;
[0006](2)选择合适的出菇房,出菇房选择通风透气的房间,有空气对流窗,近水源。
[0007](3)配制桑枝屑的高产栽培原料:配制桑枝屑的高产栽培猴头燕配方为:桑枝 35%~50%,棉子壳27%~30%,木屑0%~12%,麸皮17%,玉米粉3%,石膏1%,普钙 1%,白糖1%。
[0008](4)配料:将主料和辅料按比例称好,凡溶于水的物料应先溶解在水内,然后充分搅拌均匀。使原料含水量65 %,PH在6左右。
·[0009](5)装袋:塑料袋规格17厘米X 33-38厘米X0.04-0.05厘米的常压聚乙烯或高压聚丙烯袋。先将袋子一端用绳子扎紧,装入调制好的培养料,边装边压实,料要松紧度适宜,装至距袋口 5厘米左右,扎好袋口,两端袋口均结成活结。
[0010](6)灭菌:栽培料灭菌可采取高压和常压。高压下灭菌是在1.5千克/平方厘米压力下维持2小时;常压灭菌是当温度升到100°C时,保持10~12小时;
[0011](7)接种培养:栽培料灭菌后料温降至28°C以下接种:接种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选择菌丝雪白、健壮,无污染、无病虫,菌龄25-30天的优良菌种;二接种前将接种工具和菌种放入接种室一起熏蒸消毒。三是接种时严格按无菌操作,操作前先用75%酒精棉球擦手, 再将各接种工具用酒精棉球擦拭并在酒精等火焰上灼烧,工具冷却后接种。750ml的麦粒菌种可接25袋菌包,两头接种,接种后用胶圈扎紧袋口 ;
[0012](8)菌丝培养。接完种后,可以就地摆放或放到其他培养室培养。培养室要求空气干燥,相对湿度70%以下,通风良好,室内温度保持20-27°C,黑暗或有较弱的散射光;
[0013](9)出菇管理:当30%以上的菌袋两端有菇蕾出现时,把菌袋搬到出菇房进行出菇,在地面用砖头或木架垫IOcm高,然后将菌袋卧式摆放在砖头或木架上定向出菇,摆放4-6层。摆好后,解松袋口两端促进通气,沿扎口处剪掉袋口多余的薄膜。空气湿度保持在 85%~95%,菇房通风良好,空气对流,但要避免让冷风直接吹到子实体上。温度稳定在 15-22 0C,保持七分阴三分阳的散射光。
[0014](10)采收:子实体成熟中期,质地坚实、孢子还未散发,菌刺长度I厘米为最佳采收期;
[001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尤其适用于桑蚕种养地区,利用桑枝栽培猴头菇促进桑蚕业和食用菌产业高效结合与循环利用,实现节能生态、互补增效的目的。本方法栽培猴头菇产量高,平均每袋产鲜菇0.416公斤,生物转化率达104.0%,投入产出比达 1: 3.3。猴头菇的含猴头菇多糖,具有较高药用价值,利用桑枝栽培猴头菇是还可以提高猴头菇的药理成分,增强药效。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 ;
[0017]引进优良猴头菇菌株品种,选择气温在25_28°C时10月份接种。选择交通方便,水源清洁,环境干净,远离污染源的地点,出菇房朝向宜坐北朝南,具有保温、保湿和空气交换功能。房间一定要有空气对流窗,出菇房要近水源。使用前用60%漂粉精或毒消散喷雾消毒房间,待气味散尽后,把可以出菇的猴头菇菌包搬入出菇。
[0018]原料要求和准备1、桑枝:桑枝最好选用冬伐枝条,去除细枝和叶片,用菇木切碎机,将桑枝粉碎成绿豆粒大小,粉碎后经过暴晒备用。桑枝使用前用孔径为0.3cm左右的筛过筛,去除粗大的枝条和颗粒以防刺破菌袋。2、木屑:除桉、樟、松、杉等含有害物质树种外的阔叶树木的木屑。3、棉籽壳:新鲜干燥、无霉变、无病虫、无异味。4、辅料:新鲜、洁净、干燥、无霉变、无病虫、无异味。制袋前一天下午先预湿棉子壳和桑枝。
[0019]配方:桑枝35%,棉子壳30%,木屑12%,麸皮17%,玉米粉3%,石膏1%,普钙 1%,白糖1%。
[0020]菌袋制作:(I)配料:将主料和辅料按比例称好,凡溶于水的物料应先溶解在水内,然后充分搅拌均匀。原料含水量65%,PH在6左右。(2)装袋:塑料袋规格17厘米X33-38厘米X0.04-0.05厘米的常压聚乙烯或高压聚丙烯袋。装袋要求:先将袋子一端用绳子扎紧,装入调制好的培养料,边装边压实,料要松紧度适宜,装至距袋口 5cm左右, 扎好袋口,两端袋口均结成活结。(3)灭菌:菌袋装好后常压灭菌:当温度升到100°C时计算时间,保持10~12小时;高压灭菌1.5kg/cm2保持2个小时。灭菌结束后,当锅内温度`下降至50-60°C趁热出锅,搬入接种室冷却。
[0021]接种和发菌:(I)菌种选择:选择菌丝雪白、健壮,无污染、无病虫,菌龄25-30天的优良菌种。(2)接种:菌袋冷却到28°C以下时,即可接种。接种前将接种工具和菌种放入接种室一起熏蒸消毒。接种时严格按无菌操作,操作前先用75%酒精棉球擦手,再将各接种工具用酒精棉球擦拭并在酒精等火焰上灼烧,工具冷却后接种。750ml的麦粒菌种可接 25袋菌包,两头接种。接种后用胶圈扎紧袋口。(3)菌丝培养:接完种后,可以就地摆放或放到其他培养室培养。培养室要求空气干燥,相对湿度70%以下,通风良好,室内温度保持 20-27°C,黑暗或有较弱的散射光。接种2-3天后检查菌种萌发情况,不萌发的要及时补种。 接种10天后检查污染,发现污染的及时清理放到其他地方。[0022]出菇管理:当30%以上的菌袋两端有菇蕾出现时,即可把菌袋搬到出菇房或蚕房进行出菇,采取地面摆放出菇。在地面用砖头或木架垫IOcm高,然后将菌袋卧式摆放在砖头或木架上定向出菇,摆放4-6层。摆好后,解松袋口两端的橡皮筋促进通气,沿扎口处剪掉袋口多余的薄膜。菇房向地面和空间喷水,不可直接喷在菇体上,空气湿度保持在 85%~95%,菇房通风良好,空气对流,但要避免让冷风直接吹到子实体上。温度最好稳定在15-22°C,保持七分阴三分阳的散射光。
[0023]待猴头菇的为子实体成熟中期,子实体成熟中期,质地坚实、孢子还未散发,菌刺长度I厘米为最佳采收期;采收后去除菇脚、碎片和老菌皮,封好袋口,停止喷水;但不要影响培养基表面的菌丝,以免影响下一潮菇再生。有条件时适当提高温度,养菌7~10天,待菇蕾出现后,进行下潮菇管理。
[0024]栽培过程中搞好栽培场所的环境卫生,防止杂菌和是害发生。
[0025]实施例2:
[0026]配方:桑枝50%,棉子壳27 %,麸皮17%,玉米粉3%,石膏1%,普钙1%,白糖 1%。其他与实施例1相同,略。
【权利要求】
1.一种利用桑枝高产栽培猴头菇的方法,其特征是,具体如下:(1)选择最佳栽培期:猴头菇栽培选择25-28°C时的月份为最佳接种期;(2)选择合适的出菇房,出菇房必须选择干净、通风透气房间,有空气对流窗,近水源。(3)配制桑枝屑的高产栽培原料:配制桑枝屑的高产栽培猴头燕配方为:桑枝35%~ 50%,棉子壳27%~30%,木屑0%~12%,麸皮17%,玉米粉3%,石膏1%,普钙1%,白糖1%。(4)配料:将主料和辅料按比例称好,凡溶于水的物料应先溶解在水内,然后充分搅拌均匀。使原料含水量65%,PH在6左右。(5)装袋:塑料袋规格17厘米X33-38厘米X0.04-0.05厘米的常压聚乙烯或高压聚丙烯袋。先将袋子一端用绳子扎紧,装入调制好的培养料,边装边压实,料要松紧度适宜,装至距袋口 5厘米左右,扎好袋口,两端袋口均结成活结。(6)灭菌:栽培料灭菌可采取高压和常压。高压下灭菌是在1.5千克/平方厘米压力下维持2小时;常压灭菌是当温度升到100°C时,保持10~12小时;(7)接种培养:栽培料灭菌后料温降至28°C以下接种:接种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选择菌丝雪白、健壮,无污染、无病虫,菌龄25-30天的优良菌种;二接种前将接种工具和菌种放入接种室一起熏蒸消毒。三是接种时严格按无菌操作,操作前先用75%酒精棉球擦手,再将各接种工具用酒精棉球擦拭并在酒精等火焰上灼烧,工具冷却后接种。750ml的麦粒菌种可接25袋菌包,两头接种,接种后用胶圈扎紧袋口。(8)菌丝培养。培养室要求空气干燥,相对湿度70%以下,通风良好,室内温度保持 20-27°C,黑暗或有较弱的散射光。(9)出菇管理:当30%以上的菌袋两端有菇蕾出现时,把菌袋搬到出菇房进行出菇, 在地面用砖头或木架垫IOcm高,然后将菌袋卧式摆放在砖头或木架上定向出菇,摆放4-6 层。摆好后,解松袋口两端促进通气,沿扎口处剪掉袋口薄膜。菇房空气湿度保持在85%~ 95%,通风良好,空气对流,但要避免让冷风直接吹到子实体上。温度15-22°C,保持七分阴三分阳的散射光。·(10)采收:子实体成熟中期,质地坚实、孢子还未散发,菌刺长度I厘米采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枝屑的高产栽培配方(最优):桑枝35%,棉子壳30%,木屑12%,麸皮17%,玉米粉3%,石膏1%,普钙1%,白糖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枝屑的高产猴头燕栽培配方:桑枝50%,棉子壳27%,麸皮17%,玉米粉3%,石膏1%,普钙1%,白糖1%。
【文档编号】A01G1/04GK103583227SQ201210287777
【公开日】2014年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4日
【发明者】卢玉文, 梁云, 陈雪凤 申请人:玉林市微生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