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8501612阅读:661来源:国知局
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微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食用菌富含人体必须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真菌多糖,是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兼具的高蛋白、低脂肪健康食品,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今年来,平菇、金针菇、香菇等大宗菌类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珍稀类品种如猴头菇、茶树菇等更受消费者喜爱。
[0003]猴头菇素有“山珍”之陈,营养丰富,是有名的滋补强身食品,猴头菇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利于血液循环能降低血胆固醇含量,具有提高肌体免疫力的功能,可延缓衰老,能抑制癌细菌中遗传物的合成,从而预防和治疗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恶性肿瘤,对胃溃疡,十二雉溃疡,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疗效令人瞩目。
[0004]目前人工栽培猴头菇仅限实验室,或段木栽培,自然生长,容易受季节气候的影响,且每年仅能采收一次,采集野生猴头菇还会受到数量和质量的限制,因此,无法满足制药行业和保健品行业的大量需求。
[0005]目前猴头菇人工栽培用料大多为棉籽壳,阔叶树木肩等,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迅猛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猴头菇生产也面临原材料短缺和生产成本高的问题,因此各生产单位都十分重视对价廉物美的替代原料的物色,因地制宜地筛选适合猴头菇生长的栽培用主料。因此,开发一种低成本,高产值的猴头菇培养技术是本技术领域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操作简单,栽培工艺简单、成本低,栽培出的猴头菇菌丝萌发快,生长健壮,原基均匀整齐,子实体长势整齐,生长健壮,生物学效率高。
[0007]本发明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培养料配制
培养料由A、B组分按重量比1:2混合而成;
其中,A组分按重量份计如下:棉籽壳:65-70份,桑树枝:20-25份,麦麸:10-15份,石膏:1-3份,过磷酸钙:1-1.5份;
B组份按重量份计如下:玉米芯75-80份,小麦粒子:10-15份,石膏:2_5份,蔗糖:1_2份,磷酸二氢钾:0.3-0.5份,硫酸镁:0.2-0.4份;
将培养料的各组分按配方比例配好,按料水比1:1.2-1:1.4,加水调至含水量65-70%,pH值调至5-6 ;
其中,培养料太干、太湿都不利于菌丝的生长,用力握培养料,能挤出水滴,但水滴不成串为宜;
(2)菌包制作菌包采用15cmX50cmX0.08cm的聚丙烯塑料袋进行装袋,将培养料装到袋内,用收压一下,松紧适度,装料后用线扎实,在火焰上熔封,然后用打孔机,在塑料袋的一侧等距离打5-6个孔洞,洞径1-L 5cm,孔深2cm,用胶布贴在接种孔上;
(3)灭菌
将培养料袋装入编织袋一起放入灭菌锅霉菌,采用旺火猛烧,升温至100°C,保持10-12h,然后排出冷气,灭菌中途不停火,不添加凉水;
(4)接种
接种时要求环境清洁、干燥,并进行消毒处理,待培养料温度降至30°C即可将培养料袋及猴头菇原种放入接种箱或接种室内,接种箱或接种室采用臭氧电子杀菌器对空气进行消毒杀菌,人员进入接种室需要换已消毒的工作服和拖鞋并带口罩,以防感染,接种时揭开胶布一角,从原种瓶中取一勺原种培入培养料袋内,再贴好胶布;
(5)大棚构建
采用拱形大棚,大棚长30m,宽8m,顶高3.5m,侧高2.3m,大棚采用双层结构,一层遮阳网,一层薄膜,两侧采用可活动卷膜;棚内设立体式床架,一个棚内按宽2m的栽培床2行,主走到宽lm,两侧走道宽1.5m,床架可设立体式四层,每两层床面间隔距离为45-50cm,床架下方的地面每个Im开挖一条宽15cm,深1cm的沟渠,以便借助水沟里自然蒸发的水蒸气为猴头菇的菌丝和子实体生长提供足够的湿度;
(6)菌丝培养
接种后将料袋直接移入大棚床架上,胶布口逆向朝下培养发菌,移入前,大棚应采用臭氧电子杀菌器对空气进行消毒杀菌,棚内温度控制在26-28°C,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70%,棚顶用遮阳网遮光,使棚内基本黑暗,并要加强通风管理,接种一星期内检查一次,及时剔除被污染栽培袋,以免造成二次污染,棚内培养约20-25天,菌丝长满袋即进入出菇阶段;
(7)出菇管理
当培养料表面的菌丝体开始扭结,呈现白色凸起时,即进入子实体发生阶段,将菌袋上的胶布撕下,控制出菇温度为12-18°C,空气相对湿度85-90%,光照80_1001χ,诱导原基形成,保持空气新鲜、大棚两侧挂草帘,防止被风直吹,影响出菇;
(8)采收及采后管理
在子实体七、八成熟时,球体基本长足、结实,菌刺长约0.5-1.0cm,在未弹射孢子前进行采摘,若待孢子完全成熟时采收,此时子实体肉质松、苦味重且影响下一潮菇的产量,采摘时用手轻轻转动摘下,轻拿轻放,及时冷藏或烘干,采收后的菌袋应去掉残留菇体,以防霉菌及害虫滋生,采收后,停水养菌3-4天,使菌丝体积累养分,恢复活力,而后提高菇房空气的相对湿度至90-95%,诱导第二潮菇原基形成,经过10-15天,第二潮子实体又可采收,猴头菇经正常管理可采收2-3潮。
[0008]本发明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
前述猴头菇栽培方法中,棉籽壳、桑树枝、麦麸、玉米芯、小麦粒子都是新鲜、无虫蛀、无霉烂,无农药污染。
[0009]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成功解决了人工栽培生产中存在的产量、质量不稳定等问题,同时本发明的栽培工艺简单、成本低、可利用空闲房间进行生产,城市农村都可以进行。
[0010](2)在本发明中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下猴头菇菌丝萌发快,生长健壮,原基均匀整齐,子实体长势整齐,生长健壮,生物学效率高。
[0011](2)本发明中用小麦代替麸皮的好处是菌丝发满后每个麦粒都是一个生长单元,接种到栽培种料后,有利于形成生长优势,减少杂菌污染的机会,并且这种菌种不易老化。
[0012](3)本发明中将培养料袋和编织袋一起灭菌,一可以减少料袋在运输途中感染杂菌机会,二是可以使袋与袋之间有一定空隙,利于蒸汽流通,提高灭菌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培养料配制
培养料由A、B组分按重量比1.1:1混合而成;
其中,A组分按重量份计如下:棉籽壳:65份,桑树枝:25份,麦麸:13份,石膏:2份,过磷酸钙:1.5份;
B组份按重量份计如下:玉米芯75份,小麦粒子:15份,石膏:5份,蔗糖:1份,磷酸二氢钾:0.5份,硫酸镁:0.3份;
棉籽壳、桑树枝、麦麸、玉米芯、小麦粒子都是新鲜、无虫蛀、无霉烂,无农药污染; 将培养料的各组分按配方比例配好,按料水比1:1.2,加水调至含水量68%,pH值调至
5 ;
其中,培养料太干、太湿都不利于菌丝的生长,用力握培养料,能挤出水滴,但水滴不成串为宜;
(2)菌包制作
菌包采用15cmX50cmX0.08cm的聚丙烯塑料袋进行装袋,将培养料装到袋内,用收压一下,松紧适度,装料后用线扎实,在火焰上熔封,然后用打孔机,在塑料袋的一侧等距离打5个孔洞,洞径1cm,孔深2cm,用胶布贴在接种孔上;
(3)灭菌
将培养料袋装入编织袋一起放入灭菌锅霉菌,采用旺火猛烧,升温至100°C,保持10h,然后排出冷气,灭菌中途不停火,不添加凉水;
(4)接种
接种时要求环境清洁、干燥,并进行消毒处理,待培养料温度降至30°C即可将培养料袋及猴头菇原种放入接种箱或接种室内,接种箱或接种室采用臭氧电子杀菌器对空气进行消毒杀菌,人员进入接种室需要换已消毒的工作服和拖鞋并带口罩,以防感染,接种时揭开胶布一角,从原种瓶中取一勺原种培入培养料袋内,再贴好胶布;
(5)大棚构建
采用拱形大棚,大棚长30m,宽8m,顶高3.5m,侧高2.3m,大棚采用双层结构,一层遮阳网,一层薄膜,两侧采用可活动卷膜;棚内设立体式床架,一个棚内按宽2m的栽培床2行,主走到宽lm,两侧走道宽1.5m,床架可设立体式四层,每两层床面间隔距离为45cm,床架下方的地面每个Im开挖一条宽15cm,深1cm的沟渠,以便借助水沟里自然蒸发的水蒸气为猴头菇的菌丝和子实体生长提供足够的湿度;
(6)菌丝培养
接种后将料袋直接移入大棚床架上,胶布口逆向朝下培养发菌,移入前,大棚应采用臭氧电子杀菌器对空气进行消毒杀菌,棚内温度控制在27°C,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5%,棚顶用遮阳网遮光,使棚内基本黑暗,并要加强通风管理,接种一星期内检查一次,及时剔除被污染栽培袋,以免造成二次污染,棚内培养约23天,菌丝长满袋即进入出菇阶段;
(7)出菇管理
当培养料表面的菌丝体开始扭结,呈现白色凸起时,即进入子实体发生阶段,将菌袋上的胶布撕下,控制出菇温度为12°C,空气相对湿度88%,光照901x,诱导原基形成,保持空气新鲜、大棚两侧挂草帘,防止被风直吹,影响出菇;
(8)采收及采后管理
在子实体七、八成熟时,球体基本长足、结实,菌刺长约1.0cm,在未弹射孢子前进行采摘,若待孢子完全成熟时采收,此时子实体肉质松、苦味重且影响下一潮菇的产量,采摘时用手轻轻转动摘下,轻拿轻放,及时冷藏或烘干,采收后的菌袋应去掉残留菇体,以防霉菌及害虫滋生,采收后,停水养菌4天,使菌丝体积累养分,恢复活力,而后提高菇房空气的相对湿度至95%,诱导第二潮菇原基形成,经过13天,第二潮子实体又可采收,猴头菇经正常管理可采收2潮。
[0014]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猴头菇栽培方法,该栽培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培养料配制
培养料由A、B组分按重量比1:2混合而成;
其中,A组分按重量份计如下:棉籽壳:70份,桑树枝:25份,麦麸:10份,石膏:1份,过磷酸钙份;
B组份按重量份计如下:玉米芯77份,小麦粒子:12份,石膏'2份,蔗糖:1份,磷酸二氢钾:0.5份,硫酸镁:0.2份;
棉籽壳、桑树枝、麦麸、玉米芯、小麦粒子都是新鲜、无虫蛀、无霉烂,无农药污染;
将培养料的各组分按配方比例配好,按料水比1:1.4,加水调至含水量70%,pH值调至
5 ;
其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